登录|注册新帐号

  • 2721阅读
  • 0回复

(意象分析)浅析唐代长城诗中地域性意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11

浅析唐代长城诗中地域性意象;
王谦进文学院08级9班200802340942;
摘要:长城诗作为唐代边塞诗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关键词:长城意象地域性诗歌;长城一线地处我国北方,其地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长城所跨越地域的广泛决定了其地理内涵的丰富,地域;(一)玉门关;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百草枯;南临犬戎北










浅析唐代长城诗中地域性意象
王谦进 文学院08级9班200802340942

摘要:长城诗作为唐代边塞诗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本文主要探究长城诗中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意象,来体味诗人在这些地域性意象中所寄托的情感。

关键词:长城  意象  地域性  诗歌

长城一线地处我国北方,其地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形态相对单调。但广漠的浩瀚与绝地的苍凉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唐代以前,北地荒凉的自然景观通常是作为战争的背景出现的。到了唐代,边地景色成为诗歌中独立的描写对象,出现了专门咏边塞风景的诗歌。当然长城也成了他们重点歌咏的对象,因此形成了一种诗歌——长城诗。
长城所跨越地域的广泛决定了其地理内涵的丰富,地域性意象以其关隘意象为代表。关隘是长城的一个重要设施,大多构筑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以关隘为意象是长城诗的一大特色,以下选取最为典型的长城关隘进行阐释。
(一)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玉门关被古人看作是中原政权与异域外邦相隔离的标志,象征“国门”,因此,诗人们往往强调玉门关的重要战略地位,如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百草枯。
南临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诗歌描绘了玉门关毗邻戎胡的战略地位以及守关任务的艰巨。除自身的战略地位重要性外,遥远而荒凉的玉门关,在世人心中总是充满深重的苍凉感。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原的春风都吹不过玉门关,出关往往使人难以预料归期,因其遥远,使人们一谈到玉门关就有生死之思。这种情感在胡曾《玉门关》表现的更为强烈,“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一想到玉门关,竟然有生死不顾的决绝!
(二)雁门关
《山西通志》载:“雁门山在代州北三十五里,双厥陡绝,一名雁门塞,倚山立关,谓之雁门关。雁门为最。2经,故名。皆踞险保固,而耸拔雄壮,则但城门洞尚存。雁门关一线,重峦叠嶂,古老的长城蜿蜒曲折,象一条玉带将诸峰连在一起,烽火台、敌楼星罗棋布。雁门关和宁武关、偏头关一起称为“外三关”。现在雁门关一带长城已残缺不全,在新广武和白草口还断断续续可以看到亭障遗迹。
雁门关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独特风景引起历代诗人们的极大兴趣,许棠《雁门关野望》: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高关”即雁门关,“紫塞”指长城。于雁门关上独自一人隙望关内外,时间既久,心生愁绪。茫茫长城外,胡地春色还依然带着寒意,乡关之思油然而起,更添孤独之感。
雁门关一带历代是战争多发之地,描写战争的诗歌充满报国豪情,气势雄放: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雁门关上,大雪纷飞。北风卷起黄沙乱草,天地间一片苍茫。但这苍茫里充满了报国豪情:“只斩楼兰报国恩”,直白痛快。又有诗详细描写战争场面:“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族旗。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画角吹开边月静,鳗缨不信虏尘窥。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陈去疾《送韩将军之雁门》),被烽烟和族旗遮蔽的雁门关,气势凌然,不可侵犯。
(三)蓟门关(居庸关)
蓟门关,即今之居庸关,唐时称军都关、蓟门关,控军都山隘道(军都隆)中枢,现今的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其地绝险,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居庸设关始于汉代,但只是居庸和军都两县之间的关口,还未有长城墙体。据考证,居庸关修筑长城始自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修筑了自幽州北的夏口(今南口)至恒州(今山西大同)的长城,长900多里,后又往东修至山海关,自此开始,居庸关成为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口。居庸关曾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魏时称军都关,北齐改称纳款关,唐代称蓟门关、军都关、居庸关,自唐以后均称为居庸关。4
唐代,涉及关于蓟门的诗歌多描写壮阔的战争场面,抒发报国之志。如李希仲《蓟北行》:
一身救边速,烽火通蓟门。
前军飞鸟断,格斗沙尘昏。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将奔。
当须循忠义,身死报国恩。
蓟门关的战争,昏天黑地,战鼓声声,只把单于吓得连夜奔走,我军将士豪情万丈,势不可当,虽死无憾!描写这一带风光的诗歌则充满了苍茫、悲壮的色彩。如李贺《塞下曲》:“胡角引北风,蓟门自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刘长卿《疲兵篇》:“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三军疲马力己尽,百战残兵功未论??”祖咏《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茄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族。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融报国热情于精彩的景物描写,是蓟门诗歌鲜明特色。
(四)榆关
榆关即山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代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而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与蓟门诗歌相似,描写榆关的诗歌或写战争场面的壮阔豪放,或写榆关附近景色荒凉,或带闺妇抒情,寄托离别之思,或写塞外苦寒难以忍受主题丰富,格调独特。王昌龄《从军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战争的激烈反映了诗人报国热情的高涨。刘长卿《疲兵篇》:“??朔风萧萧动枯草,
族旗猎猎榆关道。汉月何曾照客心,胡茄只解催人老”,战争之余,思乡之情在所难免,情之所至,唯以明月、胡茄寄托心愿。
五、总结
总体而言,唐代长城诗的格调是昂扬、雄浑、悲壮的,其中既有从军将士无惧死亡的刚健情怀,也有对战争不已、百姓涂炭的悲悯。但与其他边塞诗有所不同的是:长城,自其修筑伊始就渗透了百姓的血泪。而历代以来的战争更为其地留下了层层白骨。无论是筑城卒的白骨还是从军将士的血泪,都给长城染上了浓浓的悲情色彩。
诗人通过意象来寄托情感。这些意象的地域性特征鲜明,当然长城的政治、军事意义已为人所熟知,然其背后世代积累起来的丰厚的文化意蕴也总让人咀嚼不尽。诅咒、赞叹、离别、相思??等等,都是通过长城诗中独特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唐代长城诗的意象极富特色,从与长城密切相关的地理意象,到经常与长城伴随出现的自然景观意象,长城诗的别样情味正是由这种种意象交织融合而产生的。

注释
【1】【3】【4】【5】百度百科
【2】转引自刘庆德《中国历代长城诗录》,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
页。

参考文献
周晓林刘玉平著《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9

罗哲文主编.《长城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高旺.历代长城诗大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9月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