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活动
简 报
为了“传承人类文化、养育文化人格”,用“新文化作文”理念打造校园文化气场,砥砺学生文化思维,养育学生文化人格,引领作文升级换代,培养学生文化写作兴趣,提高学生文化作文水平,秀山育才中学于4月10日下午组织101名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本次大赛是一项国家级公益性免费作文赛事,我校根据县教师进修校的通知,精心组织,严格落实各项要求。提前一天在校园显眼地方悬挂大赛标语——“增强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营造良好的大赛氛围。按组委会统一要求,提前打印好大赛专用纸,安排好监考老师、阅卷老师。 下午两点半,101名学生(初中组51名,小学组60名)进入考场,监考老师现场发放作文题目,经过一个小时的奋笔疾书,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新鲜出炉。7名阅卷老师随即开始阅卷,经严格、公正、公平的评选,按文件精神,初中组获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二人,小学组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二人。 4月11日上午,我校通过OA系统将本次大赛的简报、活动照片、获奖作品的电子稿、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名单报送县教师进修校。通过本次大赛,我校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开展文化写作,促进了教师开展文化教学,为文化校园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小学获奖名单: 我的座右铭(小学组二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六年级1班 刘涵婷 指导老师:胡琼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经典的诗句,成了伴我一生的座右铭,每每想起困难时,总有它的身影,鼓励我勇往直前…… 那时候,我正读小学四年级,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语文书日积月累部分就有这句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诗句,老师教我们读,我们跟着念。一字一句,读的用心而吃力。后来老师给我们讲这句诗的意思,要我们做事持之以恒,不要自暴自弃。 后来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的成绩一直很理想,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英语,一次次的满分让我对英语愈来愈感兴趣。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新的英语老师,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越陷越深,我自己也想挽救,可新老师的英语课我实在听不进去,朋友们和老师都来告诫我要专心!专心!后来我看到以前和我成绩一样好的同学成绩还是稳稳当当的,我渐渐发觉到自身的缺点,我不应该怪老师,而不从自己身上找错误,是自己懒惰造成的结果。后来我渐渐认真起来,每到遇到困难想放弃时总会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长海”这句诗,它成为了我生活、学习的座右铭。我终于恢复了优秀的英语成绩,其它学科成绩也非常优秀,我成为了班上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我感谢,感谢我的座右铭,感谢它当我遇到困难时让我觉悟;感谢它当我受到挫折时给我毅力,让我勇敢面对每一个困难。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历经风雨才见彩虹。 “座右铭”让我更加自信、能力、坚强,成为我勇往直前的动力。
与汉字拥抱(小学组二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六年级1班 黄娇娇 指导老师:胡琼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听到了什么?这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最能体现孩子对母亲的辛苦劳累作为报答的话语吗?我在这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中悟到了温暖的爱、温暖的怀抱、温暖的微笑。 这就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汉字、它像春风,唤醒了大地;它像烈日的阳光,给了大地希望与寄托;它像秋雨,滋润了大地,温暖了大地;它像残酷的冬雪,给大地一次自力更生的勇气。中国汉字就是无比神奇,给中国文化披上了美丽的衣裳。 汉字,它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从古至今,中华汉字也在不断的演变着。 这汉字的骄傲,又怎能少了古人的智慧?要不然古人那一章章漂亮、整洁、又稍带严肃表情的书法汉字又怎样出现的呢?记得我第一次拿起笔写人生中学的第一个汉字“一”时,我感受到了那轻盈而又稍带力量的字从笔尖滑过。我怎么也忘不了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把字写好;我怎么也忘不了老师对我们说“字如其人”时,我心中无比气愤的感受。正因为家长与老师的话语,让我知道嘞汉字是多么重的铁块,它在我心中不是一张纸,更不是一支笔,它就如祖国一样多么的重要。 每当我写字写得心烦意乱时,妈妈总是给我说:“你这样对待它,它又怎么会好好对你微笑呢?”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一次次地击垮心中的拦路虎,也就是这样一个个汉字,陪伴着我成长,它像一位无声的知心者,陪伴我淋着路上的雨,闯过一条条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冲击线。我感谢汉字,这位无声的知心者。 中华的汉字似雄鹰,似猛虎,似长龙,无人能打垮它。它会一直屹立在中国的最顶端!
汉字,汉字!(小学组三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五年级5班 李曼 指导老师:谢琴琴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中缺一不可的。它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日积月累、呕心沥血的创作了汉字。那么,祖先为什么要创作汉字呢?原来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生活十分苦恼。 远古时代,人们饿了,便知道去捕捉猎物;渴了,去四处寻水。那时候,人们没有语言交流,所以不懂得身边发生的重要的事该怎么记录下来。于是,便只有森林里取火——就地取柴,把一条条细绳打上各不相同的结,然后挂在一条大粗绳上,这便是所谓的——结绳记事。可是,这样做,十分麻烦。为了人类的发展能够向前迈步,只有在日积月累中去改进,绞尽脑汁的创作记事方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汉字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那一个个字不仅是祖先们伟大的杰作,也是人类的福音。不同的字给了我们不同的道理,也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每当我看到课本上那一个个方块字,我就觉得,它们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让人爱不释手。不信,你瞧! “温暖”这个词,你能感受到那光芒万丈的太阳,即使你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透心的暖意。甚至你有时看见它还会想到无时无刻都围绕着你的母爱。“洁净”这个词语出现在你眼前,你便会感受到皎洁的月光照耀在漆黑的大地上的美。 当“快乐”这个词语出现时,你就会不由得开心起来,露出灿烂的笑容,心中的烦恼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小精灵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语言背后滚热的生命与激情! 其实,汉字最与众不同的还有很多:“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是指太阳,因为太阳把它的光和热传递给大地,为花草树木提供营养成分。太阳啊!它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月”代表月亮。它洁净的身躯一尘不染,不与嘈杂的乌云同流合污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我们把目光转向“清”字。那三滴水就代表着清澈的溪流,因为它想要飞向大海。如果用“清”组词,可以组成“清官”。一个为民着想,不贪图金钱的官吏就像清澈溪流。这岂不是汉字的温度吗? 汉字乃人间奇宝,我们华夏儿女多么幸福啊!我也是幸福之中的一员,它总会在我梦中,带我去遨游汉字国度,与它嬉戏;与它飞翔;与它自由自在的逍遥!
汉字中的温度(小学组三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六年级6班 朱礼文 指导老师:冉华丽
汉字,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为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我们是否能够解读它们?读懂它们?让我们来解读吧!走进汉字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温度吧! “凄惨”一词中包含着伤心、可怜。我们去看看里面的世界和感受里面的温度吧!进来了,里面很冷、很暗,冷得我们直发抖,天暗得像要塌下来。里面的人民正在痛苦的呻吟,而前面的人正在大吃大喝,好不在意,而有无数军士在厮杀,呻吟声、惨叫声、大笑声交杂,这让我们感到“凄惨”中的温度。事件是多么可怕,所以请不要让“凄惨”在世界降临吧! “孤独”之中包含着压抑、难受,走进孤独里,孤独中的事件只有黑白两色,温度中一直让人迷惑不解------一下子热,一下子冷。这时,我们来到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老人,呆呆的坐着打开的电视机前,所有家具一应俱全。然后,一声叹息。我们望过去,老人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照片。我们走过去,看看吧!那是一张全家福,一只苍老的手抚摸着照片,几滴眼泪在上面,而电视机在播放着《家有儿女》...... 前面的战争是君王的无道,导致战火纷纷,让国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后面的空巢老人,思念亲人,可亲人不在他身边,一人在哭泣,没人安慰。如我们去劝劝国王,帮助人民,停止战争;如果我们去陪陪老人,去关心老人,那么老人将不再孤独,不在哭泣。接下来,让我们去认识开心、信服的字词吧! “美好”之中蕴含了多人的快乐、幸福。我都迫不及待进去了。里面一片温暖,一派和谐。小孩子们在草坪上看书;草地上游戏,教师里学习。大人们呢?妈妈们在聊天;爸爸们在工作,老人们呢?哦!正在广场上健身吧!这里面太好了,我都不忍离开了。 “幸福”之中蕴含了正能量。我们去看看吧。啊!这里面真好,让人浑身暖洋洋的。刚刚的国家的人民安居乐业,不怕战争的纷扰,刚才的国王正励精图治,而刚刚战斗的士兵呢?正在精神气爽的巡逻;刚刚的老人,正和家人嘘寒问暖,好不开心!来吧!朋友,不要让汉字负面的场景降临,要让汉字的正面来融入我们的世界,永远美好、幸福。
我的座右铭(小学组三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六年级1班 肖亦美 指导老师:胡琼梅
在所有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座右铭!座右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信念,一种鼓励和人生的引导。我也有属于我的座右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记得我小时候,我的妈妈经常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教我读书认字、教我做人、教我唱歌弹琴。有一次弹钢琴,突然有一个音一直弹不准,我放弃了。就在这时候,妈妈端着水果走了进来,见我垂头丧气的看着乐谱,便问:“宝贝,你怎么了?”我看着妈妈:“妈妈,这个音我总是弹不准,我不想弹了。”妈妈叹了一口气,“宝贝,还记得妈妈教过你一句话吗?” 我想起来了,妈妈昨天教我的时候还特别严肃,我问妈妈:“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话吗?”妈妈轻轻地点了点头:“没错,你要记住,做任何事情、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说完便教我把那首曲子弹了一遍。通过反复练习,终于,我克服了这道困难。 虽然当时稚嫩的我不知道妈妈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妈妈是不会骗我的。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语文老师很看好我,经常带我参加县里的演讲比赛,接到消息的我激动地跳起来了。我做了很多准备,一下课我就背演讲稿,每天我都去找老师指导。尽管这只是县里面的比赛,但毕竟是我第一次登上这样的舞台。我满怀信心的跟着老师来到比赛现场。天啊!刚到现场我就吓得怔住了,老师没告诉我有这么多观众和选手啊。我忐忑不安地等待老师抽签,心里一直在默念:可千万别是第一号!不知这运气是故意跟我作对还是怎么,我的话竟然这么灵验,刚好抽到了第一号。这样一来我就更紧张了。 我一步一步的走上讲台,心都快跳出来了。我的手、声音竟不争气的颤抖起来,好不容易演讲完了。我知道,我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果然,成绩很不好,老师安慰我说没事。 回到家,告诉了妈妈我失败的事情,妈妈说:“孩子,你忘了妈妈说的话吗?”是的,我没忘。我想起了那句话。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我瞬间明白了许多。 从那以后,我又变得自信了,老师给了我很多机会,我都一一把握,并且获得了很多奖项。我知道,这都是那句话给我的力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将永远伴随着我。我相信,任何困难都一定会被努力打到!
正在消逝的十字绣(初中组二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初二(1)班 胡缝肖 指导老师 : 甘宗华
春天的脚步总是轻盈而欢快的,坐在教室中的我被春天的美景迷住了,沉醉在鸟语花香中。 今天上兴趣活动课,我报了我喜欢的一门手工课——十字绣。 老师推门而进,她手上那一绺绺五颜六色、精美至极的丝线第一时间吸引了我的眼球,那些丝线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渡上了一层金辉,神圣而遥不可及。 不久,老师递给我一些针和线,让我先学习基本的针法。这时,我的脑子里闪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我变成了一位古代淑女,正静坐闺房绣着我喜欢的“阖家团圆图”,哦,不对,我更喜欢“清明上河图”……“日出东方图”也不错,“金陵十二钗”更美呢……我的脑子里满是一幅幅精美的十字绣图案。哪里听得见老师的讲解,哪里学得会基础的针法。 老师对于我的走神极为不满,她摇摇头,说道:“同学,十字绣讲究的是定力和耐心,必须从最基本的针法学起,你这样三心二意,如何绣得好?十字绣是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但现在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学校开设这门课,就是希望你们把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我心里觉得委屈,但还是认为老师说得有道理。一时间满脸通红,只低低地应了一声“嗯”。 四十分钟的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我看着自己绣的杰作——一团乱七八糟的东西,灰心丧气离开了教室。 回到家,我跟爸爸讲了我学十字绣的失败经历。爸爸会心一笑,牵起我的手往老城的一条小巷走去。终于,在小巷深处,寻得了一家名为“绣娘”的十字绣老店。店老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绣娘,肥肥的脸上挂着一幅老花镜,正绣着一幅洒满银杏叶的小路,金黄的线条垂在地上,像流淌的黄色瀑布,流畅动人。爸爸跟店老板说明来意,说想在周末的时候送我来这里学习。 老板语重心长对我说:“现在的小姑娘啊,大多数人有三分钟的热情想学我这门手艺,但没几个能坚持绣完一幅完整的作品,我怕你呀,也会半途而废!” 或许是缘于我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也或许是我一时的赌气,我一口向她承诺:“只要您教我,我一定绣一幅完整的作品给您看!”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从此以后,每逢周末,我都搭着爸爸的自行车来到这家老店,在老板的指点下,选定一幅“满园春色关不住”认真绣起来,青线、蓝线、绿线,各种颜色的丝线细细分辨,虚针、实针、上下针、平针各种针法交替使用,树叶、花朵、藤蔓,各色景物一一绣成,扑粉、装裱、修饰各道工序有条不紊。三个月后,我一针一线地绣出了一幅完整的作品!看着老板喜笑颜开的样子,再看看自己的大作,虽然有些不平整、不均匀,但我已然学会了十字绣的完整工序,这幅作品我很满意! 也许别人会觉得奇怪,年纪轻轻的姑娘,不喜欢电脑游戏,也不喜欢街头滑板,唯独喜爱着快要消逝的十字绣。但我想说,谁说针线活一定就过时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真正有文化气息的,有文化气息的十字绣永远不过时,我爱十字绣,我想绣出自己的一片锦绣天地。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拥有一家属于我自己的十字绣店。当我老了,带着老花镜,安静地坐在屋檐下,听院落里春雨滴答,看岁月悄然溜走,绣一幅流水落花。
正在消逝的年味(初中组二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初二(11)班 黄唯夷 指导老师 : 徐志会
儿时记忆中的新年是这样过的。 除夕那天起得特别早,跟着妈妈去赶集,农村人叫赶一年中最后一场,因为过了除夕以后的大年初一、初二是没有赶集的习俗的。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不出财,大年初二回娘家,所以除夕那天要备齐三十和初一的所有食物,还要买好回娘家孝敬爹娘的礼品。 为了筹备丰盛的年夜饭,妈妈提前两天就要在她肚子里打好腹稿。红烧鲤鱼要称两条,一斤半一条,配自己地里小葱和香菜。牛肉和猪蹄各两斤,用来做爸爸和爷爷下酒必备的卤牛肉、卤猪蹄。农村家家有的是青菜、萝卜和土豆,除夕当天只需称十斤半肥瘦的猪肉,回家在地里扯一把蒜苗,做个回锅肉香飘半个村子。当然,作为一名资深的农村家庭主妇,妈妈准备这些自有她的一套办法,从来不会出现半点差错。 我跟着妈妈赶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买各种鞭炮。平时是不许放的,唯有过年时图个喜庆,爸爸会提醒妈妈给我和姐姐买鞭炮。在我的记忆里,有印有蜘蛛图案的地雷弹,声音极响,有冲上天的“窜天猴”,一根里面有二十多个小炮仗。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火树银花”的礼花炮,放出来没有半点声响,只有那一树灿烂得像紫藤萝一般的烟花在院子里盛放,我胆子大,往往由我去点引线。在姐姐的欢呼和隔壁小虎尖叫声中,那一树火花在我手中怒放,心里那个得意自豪呀,仿佛是我创造了这整夜的欢乐。美得晚上做梦都要笑醒。 晚上,在爷爷和爸爸的招呼下,大伯、大伯母、堂哥、堂弟都来我们家吃饭,大人们推杯换盏。小孩子只管往嘴里胡吃海喝,大人们说,年夜饭要吃到十二点以后,这样一年到头全家老小都有饭吃。小孩子们自然是吃不到十二点的,还没尝出各种菜的味道,肚子早已是鼓鼓的了。大人们看我们吃的差不多了,就找出各种花样发红包,爷爷眯着眼红着脸总要我帮他捶背,大伯要我说句吉祥话,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样 红包就到手了,如果红包里有100块钱,那就发了,可以买一堆的“火树银花”,初一晚上还要接着放呢。 人越长大,过年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平常,年味淡了。 去年,还没到除夕,妈妈提前在酒店预定了一桌888元的年夜饭。大伯因为和爸爸在生意吵了几句嘴,也不再和我们一起吃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了。在酒店吃完晚饭,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要不要买些鞭炮。我说:“我大了,不想放了。”其实我心里想:堂哥没来,小虎不在,我放给谁看呢? 除夕晚上,在春晚的吵闹的背景声和客厅里的麻将声中,我转发着一条条同学们群发过来又群发过去的短信,新年快乐,大家都说。新年快乐,你快乐吗?
正在消逝的田园生活(初中组三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初二(11)班 邓佳佳 指导老师: 徐志会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物价不断上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在人们为了金钱不断奔波,为了出人头地外出打工的时代里,我们是得到了金钱、地位以及在人前的面子,但那正在消逝的田园生活,却无人问津…… 当我回忆起家乡的生活时,总会不自觉地微笑,嘴角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那时候啊,我喜欢在家乡那一条条蜿蜒的黄泥小路上奔跑,不管是有目的地奔跑着去上学,奔跑着去赶集,奔跑着去给田里收割稻谷的爸爸送午饭,还是漫无目的地撒野狂奔,总有阳光洒在身上,暖得正好;我喜欢吃自己家屋后菜园里种的蔬菜,夏天的四季豆、茄子,冬天的大白菜、油菜苔,吃到嘴里那菜香浓的化不开;我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搬一把凉椅在院中乘凉,奶奶的一把蒲扇扇呀扇,扇走吸血的蚊虫,扇走夏夜的闷热,扇来黑白无常和阎罗王活捉不孝顺的妇人的鬼故事,扇来一夜的噩梦惊魂;我喜欢在夏日的雨后光着脚在门前的小溪里捉桃花鱼,身后跟着一群年龄比我小很多的小伙伴,在他们面前我是大姐,他们抓的鱼归我,我烤熟以后留下最大条的给自己,小鱼小虾分给他们吃去。我喜欢春天燕子在梁间呢喃,喜欢柳絮在天地间轻轻飘扬,夏天放学路上头顶一片荷叶放肆地奔跑,秋季里妈妈摘下树上的柿子,那种火红的甜蜜温暖我们家的整个冬天。 我现读初二了,在课本里读到陶渊明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到吴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时候特别有共鸣,我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但在我的家乡,我曾经切身体验过这般惬意的田园生活。 回忆很好,至少可以在残酷的现实里冲淡一些忧伤。 现在回到老家,脚下不再是蜿蜒的黄泥小路,而是伸向各村各户的水泥路,再也不能在路上撒野奔跑,因为对面随时可能飞驰过一辆咆哮着的三轮摩托,村里的土地因无人料理长满荒草,偶尔看到几棵小白菜在荒草里探头探脑,仿佛在期待人们快快施肥除草。大家都吃超市买来的蔬菜水果,颜色鲜艳,大小均匀,但好多蔬菜吃起来再没有蔬菜的味道。村里唯一的小学撤销了,小伙伴们进城上学,见面时不再疯打胡闹,一句“成绩怎么样?”黯淡了彼此的神情,完了再尴尬一笑。 什么时候,让我再回到那低矮的瓦房,吃一口自家种的蔬菜,哪怕晚上再遭可恶的蚊虫叮咬,再让厉鬼的故事惊吓一场。 正在消逝的田园生活哦,不能就这样消逝的田园生活。让我俯下身子,亲亲你,我亲爱的田园生活。
正在消逝的龙灯文化(初中组三等奖)
秀山育才中学初二(13)班 陆慧 指导老师:谢 琰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从不曾离去。就如从小到大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母亲,和蔼可亲。但是,现在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消逝。龙灯,就拿它来说好了。 古代神话里,龙是一位伟大强壮的神仙,神通广大,造福人间,没有谁比得上它。它称神界第一,无人敢称第二。一晚,悲剧发生了,不知哪一位大神喝醉了,擅自闯入龙大哥的房间,砍掉了龙大哥的头,这该当何罪呢?龙已经被砍死了,可是凶手没抓住。人们哪,也抓不住这个凶手。但是却无法忘记龙这个神仙,特地在春节里安排舞龙灯来纪念它。 在农村的春节里,吃完年夜饭,就会有老一辈的人组织一批青年男子出来舞龙灯。舞龙灯的技艺一代代传下来,直到现在还成为很多村寨的保留节目。这龙灯舞起来,精神抖擞,大摇大摆,威风凛凛,走到各家各户,各家各户的主人连忙拿出供品出来迎接。这时舞龙灯的汉子们点燃鞭炮,龙身在鞭炮中舞动,很是精彩。 而现在,农村里的青年男子大多出去打工,土地被荒废在那里无人耕种。家里的老人小孩依靠青年人、中年人在外面寄回来的生活费过日子。就连过年的气氛都淡了很多,龙大哥也懒得动了,即使偶尔被人请出来,由于长期没有人教舞龙,大概也就是随便舞动几下,没有了往日的精彩。 我多怀念小时候舞龙灯的场景啊,坐在爸爸的肩上,看精彩的龙灯表演,看着全村的老人小孩其乐融融的场景,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现在,这样的场景哪儿去了?这么美的画面哪儿去了?被风刮走了,还是被大人们藏进了整日的忙碌里?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这些美丽的过去,美好的画面找回来,让龙灯在村寨热闹地舞起来。缺少了这些,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精彩,缺少了这些,我们拿什么给后人留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