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22阅读
  • 1回复

(11届初赛联播)重庆片区江津嘉乐学校分赛点快讯(初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平
 

发帖
1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4-25
文化阅读进校园,文化作文迎春风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嘉乐学校分赛点简报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中体验成功与快乐,415日下午,我校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文化中国·文化阅读”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经过预赛脱颖而出的初中学生代表参加了这次作文大赛。
    此次活动,我校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早在410日下午,我校就自发组织了作文预赛,并从预赛中选出18名同学参加此次比赛。
    比赛中,涌现出了一部分写作能手。他们的作品有的以情动人,有的观点鲜明,有的构思新颖,有的文笔流畅,很好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对文化作文的理解。
    经过严格评审,我校代方培同学以《娱乐还是“愚乐》得到评卷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一等奖。

本次参赛的同学,大多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文。但评卷老师指出的几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关注,积累不够。二是内容“假大空”,谋篇布局的能力不强;三是有的同学审题不严,详略不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学校希望以这次作文比赛为契机,提倡文化阅读,抒写文化作文,打造文化校园,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二等奖作品
正在消逝的江南
江津区嘉乐学校  九一班  周霞     指导教师:王洪梅

       偎偎依依,游水倩,树风叹息;朝朝夕夕,扬风游人剩惊疑。江南,水一般的女子,如今何在?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在我那尘封的记忆中,是江南那优美的身子。檐水滑,石路牌,戴望舒那丁香般的姑娘从这里走过,留下那窈窕的身姿。江南,小桥,清风,翠柳站在一起,待丁香般的姑娘从它们身旁走过,风咏白纱,柳扶素容,水映素伞,那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于此。如画的江南啊,你哺育了多少佳丽?
    “撑起腰来,嘿哟,直起腿来,嘿哟……”激昂的歌声传到江南的水,江南的桥。朴质的壮汉从这慵懒的桥上走过,把自己雄厚的声音传给江南。汗水,滚过壮汉黝黑的下颌,滴在印着满身笑意的清波上。溪水,江南的水笑开了花,笑得春波荡漾。那样的画面,让我记此于心。秀气的江南啊,你送过多少壮士?
    江南啊,你那清秀的脸庞,看向世界,让爱美的人都祈福你可以笑着看向世间。可而今的你我却好似已不认识。
    在那凉爽的秋日,一群人来到你的身边,对你所哺育的环境进行“改装”。一排排的工厂,一栋栋的高楼,一根根烟筒压在你那惹人爱怜的身躯上。你笑着,笑出了泪啊。终于,你俊俏的面容苍老了,从世间退去了,退到了深渊。
    你掩着面叹息,对那丁香般的姑娘呼唤,丁香般的姑娘望了你一眼,与你擦肩而过。你哀弱的哭泣,对那笑着的壮士招呼,笑着的壮士没有瞧见那水中的倒影,蹙蹙眉,走了。
    你沉睡了,在那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在那拔地而起的高楼中,在那笔直挺立的烟囱中。
    在梦中,你可曾看到了那丁香般的姑娘撑着伞从雨巷中走过留下的身影?看到那水中映着壮士辛劳的脸庞?你在梦中呓语轻叹:“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未来的某一天,晴空敛,意甚遐,你睁开紧闭的双眸,用清明的双眼看世界,看向自己沉睡不醒的姐妹们,你用清甜的歌声在咏唱。
    唱到柳枝抽芽,秀木葱郁,枫叶遍地,净雪覆盖,你那身姿优美的姐妹们啊,会醒来吗?你想:唯有等待。
    那一天,江南你看见了什么?
                                              正在消逝的香火龙
                                   嘉乐学校   七一班:黄高旗     指导教师:涂开模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舞动着一条龙。它的身上插满香火,点燃后,在夜间舞动十分壮观、美丽。这是一条香火龙,我永远也忘不了这条香火龙,虽然我只见过它一次。
    舞香火龙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传统,至于是什么民族,什么节日我已经忘了,因为那次见到它是在我七岁的时候,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外地游玩的时候。
    香火龙长达几十米,高几米,抬它就需要几十个人。它制作起来也不容易,据说需要二十来个人,用三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香火龙是用稻草、竹条和香做成的。光一个龙头就要制作几天,还要做长达几十米的龙身,当然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真是费时又费力。我们到那的时候,他们还没完工。但是为了观看舞香火龙,我们在那等了几天。起初,我心里还很纳闷,不就是看舞龙吗?有必要在那里呆几天吗?我们家乡过年时也有人舞龙啊,干嘛要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看呢?
    香火龙终于制作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结束了,龙的身上也插满了香,可是人们并没有把香点燃,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要到晚上才能点燃,这是他们的传统。并且,晚上点燃要好看些。于是,我在等待中度过了这个白天,我倒想看看,到底这香火龙有什么能让爸爸妈妈不惜等待几天的魅力。天渐渐的黑了,他们把香火龙身上的香点燃了,只见香烟缭缭,火花点点。不过那时天还不太黑,看起来并不算壮观。等到天完全黑了,他们举起香火龙,沿着广场在空中舞动起来,那时的香火龙才叫壮观。在黑暗的环境下,看不见里面的稻草和竹条,只能看见密密麻麻的香火,如同整条龙都在发着光,这些香火把龙头、龙爪,甚至龙眼和龙鳞都描绘出来了。香火龙在人们的舞动下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灵巧地游走在空中。它的前后还各有一只鲤鱼,也是用香火做的,做法和香火龙一样,不过比香火龙小得多,或许是为了衬托香火龙的高大吧。
    看完香火龙表演之后,我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等这么久也要看它了。这么美丽的香火龙,要是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多去看几次,哪怕是要等上一个月、两个月,我也愿意。
    前不久,我问爸爸什么时候能再去看看香火龙,可是爸爸却告诉我,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制作香火龙了,那个地方已经很多年没有表演过香火龙了。那一刻,仿佛被针尖狠狠地刺了一下,我的心突然变得好疼,难道这么壮观的舞龙景象将不复存在了?难道我再也看不到香火龙了?直到现在,只要想起香火龙无人传承,我都会心痛。我现在真想再到那个地方去看一下,看是否还有香火龙,如果有,我要把它录下来,成为我宝贵的回忆。
    哎,正在消逝的香火龙,香火龙你终将消逝吗?人们啊!清醒一下吧!不要让香火龙成为我们的回忆,我们要让它一直传承下去啊!这么壮美的场面,消失了,我们将会多么地后悔啊!这么精美的文化遗产,消逝了,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三等奖作品
坚守中国心
江津区嘉乐学校   八年级二班   杨秀艳     指导教师:谢希
   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的尘埃,中国像巨人一样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步一步,从神秘的古国迈进了腾飞的今天。历史变迁的背后闪耀着一颗颗赤诚的中国心。
   可我身边的朋友大都喜欢大明星、追偶像、玩电脑,他们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不知道什么是中国心。于是,我决定穿越时空帮朋友们找寻遗落中国心。
   这时,屈原一袭白衣出现在我面前。他神情沮丧,踉踉跄跄地走向汨罗江,边走边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我见状连忙上前搀扶,问道:“您这是何苦呢?报国不成还可以游山玩水,纵情放歌呀!”屈原微抬双眼望着我,眼里噙满了泪水,苦笑一声说:“我为国而生,却生不逢时,虽有报国心但无力回天,国将不国,我以死明志”。说完,屈原纵身一跃消失在江水的尽头,然而他的心却还漂浮在江面之上,于是我将它收下,藏于胸间。
    告别了屈原后我来到了一间雅致的书房,书房陈设简单又不失格调,加上屋后的密林翠竹环境极其清幽。主人端坐桌前正挥笔做文,我见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和颜悦色,时而举目凝望若有所思。此刻,窗外月色正浓,他倚窗而站吟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听此句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大文豪范仲淹吗?于是,我上前问道:“范爷爷,您都被贬官了为什么还忧那昏庸的君主天下的百姓?”范仲淹想了想答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华富贵于我如浮云,虽不居要职但看到百姓受苦往往忧从中来,不能释怀。”原来范仲淹的心中装着的都是百姓的疾苦,这样的爱国心太让我感动。于是,我装下了这颗心。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抒写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多少英雄豪杰为国捐躯。在他们心中国大于家,甚至大于生命。历史的战车又将我载回到现在,当我捧出这两颗心时,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和感慨。的确,在繁荣的今天,在充斥着电脑游戏和追星热潮的时代,青少年们更应该学习中国文化,志存高远,坚守自己心中的----爱国心。

                                      正在消逝的古文化
                                 嘉乐学校  九年级二班 李璐   指导老师  傅利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如同美丽璀璨的砖石,闪烁在华夏大地上;如同娇艳欲滴的花儿,绽放在中华土地上。而这令国人骄傲的文化遗产,却在日日消逝。
    我国近代建筑特色四合院,瞬间成泡影。
    梁思成和它的妻子林微因曾在北京胡同拆迁之前说过:“五十年后,一定有人后悔!”是的,他们的预言果真实现了。北京一条条胡同巷子如同海市蜃楼一般消失在了人们的眼前,一个个四合院如流星一般坠落,不曾留下点点星光。而北京也由一座文化古城变成了一座“高大上”的现代化都市,遍地的PM2.5围绕着它,给他穿上毒药浸过的轻纱,在北京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一步步走向疾病的深渊,而这一切,无不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时光飞逝,时代飞速发展,古色古香灰飞烟灭。
    不知是什么年代,给人们留下了雕花牙床,龙飞凤舞,鸟语花香,生龙活虎地呈现在这古老床架床板上。但,岁月的流逝,人们的漠视也让牙床显得老气陈旧,与程亮的电器,五光十色的大灯,现代派的设计相比之下,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人们将其置于角落,让它们听凭风雨的侵蚀,渐渐淡忘了它们的存在,最后只余下一堆朽木。不知有多少能工巧匠的佳作毁在无知 的人们手中,不知有多少凝聚着古人智慧的作品,也被一双双罪恶的手,销声匿迹。特别是文革中的派性斗争,所谓的消灭“牛鬼蛇神”也不知毁了多少明间工艺,诸如代表佛教的精致神像、塑像,小巧玲珑的金银罗汉和颇有意味的帽沾的玲,也早已明间蒸发。 听,风在怒雨在泣,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一天天的消逝在愚昧人之手。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工业气息的社会,没有了美轮美奂的古建筑,没有了精采绝伦的雕花艺术,没有了美丽灵动的古饰品,古文化开始隐藏,甚至消逝。
    人们啊,快些觉悟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最闪耀的瑰宝,你怎能无情的让他留下泪水,怎能残忍的折断它历史的羽翼,怎能轻易地夺走它的生命?让我们祖先的骄傲毁于一旦。人们啊醒醒吧!让我们守护这些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文化遗产,并将它发扬光大,让它在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光。
正在消逝的传统阅读

                                    嘉乐学校  七一班:赵会兰   指导教师:涂开模
    泛黄的纸张,残损的书页,这是一部旧书的品相;氤氲的樟脑丸味,厚重的人文积淀,这是一部旧书的气韵;依旧鲜活的文字,充满灵气的故事,这是一部旧书的灵魂。
                                     —题记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传媒层出不穷,当我们尽情享受着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时,却遗憾的发现:传统阅读正在离我们而远去。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邪恶与善良,痛苦与欢乐,失败与成功交织着在一起,我们能否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呢?我们能否像古人那样手不释卷挑灯夜读呢?
    我不知道古人品茗聆听雨声是怎样一种心境,我不知道古人剪烛西窗品味诗文是怎样一种心情,我不知道文人雅士漫游江南是怎样一种心得……不过,我曾嗅着茶叶飘散开来的芬芳,注视着书卷上文字的秀气与温婉,任情思悠悠,越往事千年,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传统阅读,让我明白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与自信;品味了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与祝福;感悟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与自在……通过阅读,我拉近了与古人的心灵距离,增长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但是: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阅读调查报告:在100个青少年中,大约有80%的人平时都在网络上阅读,也就是说只有20 来个人愿意借助纸质图书追求传统文化。我感到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沉迷于网络阅读,却不愿让自己安静下来,沏一杯香茶,坐在书房里看书呢?就此问题,我问过一些同学。他们的答案是:网络阅读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信息量大,价格相对便宜。
    诚然,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的辨别能力又比较差,稍有不慎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误入歧途,滑向罪恶的深渊。最关键的是,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相比,少了那份闲适与安然。
    空灵的午后,躺在竹椅上,在浓郁的树荫下,品味着一杯龙井茶,同时用爱怜的目光掠过充满灵气的文字,想到这些我就醉了。真的,我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坚持传统阅读,去守护传统文化。
    所幸的是,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正在消逝的传统阅读,“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国诗词记忆大赛”等节目的开播,让部分青少年又拎起了久违的书本。人应该有所追求,传承优秀文化,守望精神家园,责任在你,在他,在我。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现状,而应该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未来。或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传统阅读去改变生命的广度,用知识去丰盈我们的靓丽人生。      

                                            正在消逝的中华瑰宝
                               嘉乐学校    八一班:杨毅     指导教师:涂开模
  
    小时候,我总喜欢去外婆家里玩。那里有一条幽深的巷子,巷子里有一个老先生,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刚劲有力,又有几分洒脱,在当地颇为有名。母亲便让我待在那里,让老先生教我毛笔字。古老巷口,幽远二胡,我至今记忆犹新。
    老先生总爱对我说:“少贪玩,多练练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宝贝。”可惜那时我太小,不懂他的意思,只知道贪玩淘气,没有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后来回家上学,练习书法也就不了了之。现在长大了,也想像那老先生一样写得一手好字,但是在身边却再也找不到像老先生那样的毛笔字师傅了。
    其实,今天的人们,不仅是毛笔字,甚至连钢笔字,铅笔字也写不好了。毛笔书法,可是中华瑰宝之一啊,怎么就逐渐消逝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古老的东西正在被新的产品所取代。飞机、汽车取代了马车;空调、电扇取代了蒲扇;键盘取代了纸和笔。人们的生活是更加美好便利了,可是一些传统的中华瑰宝却逐渐消逝了。呜呼,无法可想!
    我们的祖先是充满智慧的,那洒脱的毛笔字,那惟妙惟肖的皮影戏,那让人看了心怀敬畏的古代建筑,就是很好的明证。
    那洒脱似秋叶,完美似弧线,自然似风景的毛笔字,正在随着岁月的变迁而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或许有一天将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我们可都是历史的罪人啊!毛笔书法,想说爱你不容!,想要将你发扬光大更不容易!
    说到消逝的中华瑰宝,我的心里总会泛起一阵阵悸动,一种种瑰宝的逝去就等于中华文明的消逝。面对被拆迁了的北京胡同,林徽因夫妇俩沉痛地说:“50年后人们一定会后悔。”果不其然!但是今天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干着类似的蠢事!很多农村青年把跳出农门,安家于城市当作人生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理想,他们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一个个离开了古老幽静的故乡,他们还痴痴地认为自己的好日子来了。当他们成家立业以后,厌倦了城里的生活想回到故乡时,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一栋栋白墙黑瓦充满诗意的四合院被拆了,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水已不再澄清,天已不再蔚蓝,山村已经失去了勃勃生机。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故乡消逝了。
    没错,短短10余年的时间,记忆中的故乡变得陌生又渺远,很多堪称中华瑰宝的东西消逝不见,对此,作为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我感到痛心疾首。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不能让逝去的中华瑰宝重新回到人们身边,但是却应该和更多人一起站出来,去守护那些正在消逝的中华瑰宝。
   毛笔书法,曲艺文化,古代建筑……我们不能够离开这些中华瑰宝,我们必须得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像河水一样慢慢消逝的中华瑰宝可以重新登上现代社会的舞台,并在舞台上熠熠生光,焕发无穷的魅力!
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守护住那些正在消逝的中华瑰宝,让他们沉睡的心灵慢慢地苏醒,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伫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对此,我们,责无旁贷!
    行动吧!中国人,别让我们的中华瑰宝悄然消逝……


  
离线胡平

发帖
15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4-25
第11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初赛获奖名单


学校:  江津区嘉乐学校    联系人:刘婷婷  
姓  名
作文题目
名次
指导教师
代方培
娱乐还是“愚乐”
一等

王洪梅  
石洪栏
正在消逝的乐趣
一等

傅利  
高杰强
正在消逝的财富
一等

傅利  
周霞
正在消逝的江南
二等

王洪梅
黄高旗
正在消逝的香火龙
二等

涂开模
赵会兰
正在消逝的书籍

二等

涂开模
李璐
正在消逝的瑰宝
三等

傅利    
杨毅
正在消逝的中华瑰宝
三等

涂开模
杨秀艳
坚持中国心
三等

谢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