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22阅读
  • 0回复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困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01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困境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徐金国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比如:许多教师参加各级新课程理论的考试,成绩都很不错,但一旦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常常又是另一种情形;再比如:许多领导和学校校长讲起新课程理论与素质教育是一套一套,但在学校推行的却依然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由此而导致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两难境地。最近,读畅广元教授的《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通讯 A》2009第10期)一文,该文提出:“文化是人创造的,被人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规范着人,具体的人总是生存在特定的文化世界中,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人其实是一种文化存在。”笔者从中获得启发,窃以为如果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困境是否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与新思想、新理念的冲突,是传统文化对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的消化与瓦解。

  我们都知道,新一轮课程改革从最初酝酿到实施推进已经整整走了近十个年头,如果这是一个发育健全的胎儿,应该从当初的呱呱坠地,已经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健壮可爱的少年了。可是,现实的情况新课程仍然就像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良的病恹恹的孩子,尽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是这个先天发育不良的孩子,依旧一副病态,让人揪心。所以,在新课程改革即将十周岁的日子,我们回过头来,对新课程改革走过的路做一个深刻的反思,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问题。

  一是我们在引进新课程的时候,是否考虑从创造一种适宜新课程发育生长的课程文化与教育文化,是否从培育一种新的课程文化的角度,考虑引进和推广新课程。新课程的许多新思想、新理念几乎都是国外照搬过来的,而这种植根于欧美文化土壤中的教育,搬到到我们现实的中国,无论是教育的物质基础,还是现实的教育文化,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样必然会形成新课程的一个水土不服。因为引进一种思想、一套理论,它与引进一条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完全是两码子事情,它决不可能搬过来就能使用,就能生产。这种思想、理论的引进,它更多地像在移植一种植物,需要有适宜这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等良好的生长环境。而我们现在是仅仅移植了人家在那片土地上生长的很好的新课程,但是我们却没有给它提供适宜它生长的良好环境。那么它的最终结局很有可能就是无法存活,或者即使顽强存活了下来,也不可能健康成长。

  二是创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甚至教育文化,是否只是那一级政府,那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否只是凭一股激情,一个号召,一场运动所能成就的事情。要让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真正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甚至积淀成为一种文化存在,它必须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大事,而且也必定是从现实做起,从基础做起,从细部做起,循序渐进的事情。当前,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境已是有目共睹。这其中的原因,笔者以为并不是教育人不接受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也不是教育人不认同新课程理想蓝图的美好,也不是教育者缺乏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而是全社会缺乏一种新课程生长的文化氛围。造成“橘子过了淮河变成了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正遭遇着一股非常顽强的传统力量的抵制,这股力量来自何处?其实它就来自现实与传统的教育文化,这种文化的力量虽然并不容易被我们清楚地触摸,但它却浸润于我们全社会对教育的理解,渗透在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的一切工作,浸润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正不断消解新课程推进的力度。

  三是新课程的推进实施,如果单靠由上至下的号召,单靠学习、培训这些外在的力量强势推动,而不能让新课程的思想理念内化为教师积极投身教改的内在动因,不能让全社会和广大的学生、家长自觉参与到这一改革中来,那么改革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长久。而造成这些理念无法内化的根本原因,也在于缺少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教育文化,教师学习培训获得的新思想新理念一旦走进现实生活,现实的文化氛围与新课程的理想蓝图完全是两码事,甚至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比如,社会和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普遍不足,认同程度普遍不够,现实教育的考试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评价要求不相适应,分数升学率的魔咒牢牢禁锢在所有人的头上等诸多因素,导致新课程推进在整个文化氛围中得到的不是正向的积极的强化,而是一种消极弱化与瓦解。

  基于以上问题的认识,如果我们真的要让新课程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这块广袤的教育土地上可持续地发展、生长,那么我们就必须创生一种适宜这种思想生长的文化。首先,对于新课程实施中我们遭遇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切实正视传统教育文化的强大力量,寻找新课程与传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从基础做起,进行一场针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变革与创新,努力创造一种适宜新课程生长的教育文化。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出这样一种新文化氛围,那么即使再好、再新的东西,最终结果都将是被传统文化力量消化瓦解。这个,只要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次外来文化的引进,就可证明,或许已无需赘言。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创生出一种新文化?近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其次,建设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或课程文化,必须有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思想启蒙。这场启蒙运动的对象应该是整个社会大众,而决不仅仅就是少数几个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只有少数人的觉醒,而没有整个全民族的觉醒,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同样,一场真正的有效果的启蒙运动,固然需要有从上至下的宣传发动,甚至要以运动的形式进行由上至下的推进,但最主要的还是从下向上的革新与改进,所以,对于当前的这项启蒙运动,我们最值得做,也是最需要做的恐怕还是从最底层、最细微的细节做起,由点到面,逐步推进。而且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一种韧劲,因为要培植新课程生长的文化,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通过一两次运动所能一撮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在教育内部所能完全解决的事情,它是需要全社会都要为之倾注关爱和热情的事情,如果仅有政府和教育者自身的“一头热”,而没有全社会自下而上的热情参与与支持,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再次,在推进新课程的策略上,我们只能是立足中国现实的革新而不是革命。新课程文化的生长,它必须是对传统教育与课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而决不是对中国传统教育课程文化的彻底否定,与全盘抛弃。就像当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根本上是因为它能够立足中国现实不断创新发展。比如在中国的民主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产生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它又立足现实,放眼全球,创新发展产生了“科学发展观”。从这些历史的经验出发,我们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待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比如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立足于中国现实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与立足西方社会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因为国情不同,其实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再比如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西方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固有其长,但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中同样有许多值得吸取精华,只有将两者有机紧密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照搬或盲目抛弃。

  综上所述,要让新课程走出现实困境,能够真正深入持久的推进实施,使新课程能够在我们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我们就必须要有清醒的意识,新课程对于我们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一种理想,它与我们的现实仍然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们需要的是立足现实,努力创生立足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新课程。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步努力向目标迈进,向目标靠拢的韧性。而不是误把理想当现实,使教育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更不是激情退却,一切照旧的半途而废。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