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483阅读
  • 0回复

(文脉思辨)唐晓敏:语文教育史为何选择叶圣陶来“着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2
唐晓敏

潘新和《语文的回望》中,介绍和分析了四位语文教育家,第一位是叶圣陶。潘新和开篇是讲:“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就是他主笔的,这个人就是叶圣陶。”

看得出,潘新和对叶圣陶有很深入的研究,并非盲目的崇拜。他说道:“平心而论,在那个大师林立的时代,他在理论思维和学术视野上难臻一流,有些见解在敏锐和深刻上稍逊于黎锦熙、胡适、鲁迅、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等先生。”但同时又说:“我始终相信,没有叶圣陶,就没有语文界学术共同体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思想承传和现代语文教育基本的积淀。”

从后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潘新和说的这句话,是有意味的。他并不赞同叶圣陶的许多具体的观点。那么,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叶圣陶为何又成为最重要的人物,而这部教育史何以需要叶圣陶来着笔呢?

读完这本书的论述,觉得书中也说得很清楚了。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平民化的,其最大的贡献,是为语文教育奠定了现实、普及、实用的方向。“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目的观,是针对20世纪初最广大的普通民众的。他的本体论的核心,是“应付生活”、“应需”,即追求语文教育的“实用”、“应用”价值”。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叶圣陶一直坚持语文“工具论”。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考虑的是大众而不是精英,是语文的普及而不是提高。另一方面看,他考虑的主要是语文的技能,而不是掌握技能的人。他提出的工具说,讲的是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和想心思的工具,而不太考虑语文也是建构人心灵的“工具”。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这些特点,使得他很能够适应二十世纪后期的社会政治需要。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是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需要的是语文的普及而不是提高。

叶圣陶的工具论也是很能适应社会政治需要的。一个社会,让人把语文当做工具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把用语文的“人”当做工具的。人使用着“语文”,而社会使用着“人”,就像卞之琳著名的《断章》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