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862阅读
  • 0回复

(国学普及)浅谈国学与国学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6
诸家长同仁:
一、百年国学与西学!
    所谓理不通而事难行,所以摸底测验为大家一起统一认识,相互补益。从源头上——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源流上全面了解,才能方向明确。现仅谈谈我所了解之国学及国学教育方面浅薄之见以供参考。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但只是指国家最高学府,或叫太学,今天的“国学”一说起源于清末。西学东渐,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各种之不平等条约……当时中国人受尽凌辱,丧权辱国,同时也兴起一波波向西方学习的浪潮:起初是“洋务运动”从机械技术上向西方学习;再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从政治体制上向西方学习;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请来“德赛”二先生(民主与科学)从文化上全面向西方学习。1905年废除科举,1911年废除读经,1920年废除古文。新式学堂走近国人,而传统私塾迅速淡出视野。甚至有学者激愤之下号召把汉字废掉,学法文或英文,以改良种族。
    中华民族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巨变。著名学者梁启超、黄遵宪在日本考察发现,日本在明治维新“全盘西化”的过程中,保留了“神道教”及自中国传入的儒家思想。日本称之为“国学”。梁黄将此概念带回国内,此后“国学”一词、不胫而走,成为与西学对立的概念。
    相对于西方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我们把传统中国固有之学问称之为“国学”。比如国画是相对油画而言,国术武术是相对田径体操而言,国医中医是相对西医而言。广义的国学乃一国固有之学,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涵盖非常广泛,可以说人文思想,社会管理,历史,地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无所不包,总结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生命价值观,伦理观,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等。而今天弘扬“国学”的意义在于: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处于文化断裂危机中的一种自觉的文化担当。在西学充斥我们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今天,这种文化存亡的担当意识更加凸显其现实意义。


二、国学学术内容:
    *狭义的国学为国学典籍,即便如此也可谓浩如烟海,汉朝至清代不断总结为以“经史子集”四部为主题。根源性典籍来自先秦有“三玄四书五经”之说: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其中《大学》《中庸》源自《礼记》);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周易》既属“五经”又属“三玄”》)。所以根源性典籍共九本书。由其衍生的“十三经”:(礼又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再加《尔雅》和《孝经》(根源性典籍也是学堂的孩子们必读的)。
  *也有不断吸收兼容诸子百家,而形成“儒释道”三大文化源流为主体的说法。
  *佛教自东汉传入,隋唐鼎盛,在中国生根发展2000多年。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所以佛学也属于国学范畴。
  *按时代思想可约分类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民国哲学。按时代文学特点可约分类为:先秦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
  *文化是不断起伏,沉淀~爆发~衰落再次沉淀~爆发~衰落,类似心电图的状态,而非是近代人认知的螺旋式上升的,现代人是文化的最高峰,这种骄傲的肤浅的无知是较可笑的。历史出现三次较大的文化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群雄争霸,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创立了许多的文化流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文化源流;唐末至宋,佛学与儒学激烈碰撞,交融吸收,出现了一大批“理学”思想家。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大师云集,灿若星河,在中西文化类比、交融和传统文化发展方面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哲学思想。


三、新文化运动历史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全面学习西方的发端。这段历史是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的。主张西化派的代表人物有:
    蔡元培先生——提倡自由,科学,民主。号召以“美育”代宗教,提倡废经。
    胡适先生——反孔,非孝,批评传统的贞操观念,主张无后,妇女解放,全心全意地输入西方文化,提倡怀疑的精神、批评的风气。提倡白话文。甚至有“中国百无是处,美国月亮比中国的圆”言论。但他极孝敬母亲,尊母命放弃美国女朋友,娶小脚女人。个人一生守持传统道德。被蒋介石誉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钱玄同先生——主张疑古,改革汉字拼音化,或改学英文法文,今天我们不是竖着读书,而是从左至右横着读书写字就是他的改良成果。
    吴虞先生——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但个人思想极矛盾,在家设有佛堂,又有纳妾之举。
    鲁迅先生——“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西化派代表人物还有陈独秀,陈序经等先生。以及俄化派李大钊先生等。
    这期间,许多学者早年大力提倡西学,晚年回归于国学,如严复。今日我国之学校建制实便是他受西方文化影响所建框架。严复先生早年坚定西方文化救中国论,大量翻译西方名著,如“天演论”。他送好友英国公使朱尔典回国时,感慨中国何日有出头之日,朱尔典说:所忧者乃欧洲,不是中国,中国有宝书,欧洲则无,若发奋读之行之,中国必强。严复问:何谓宝书?朱尔典曰:四书五经是也。严复先生大大惊诧。严复一生的心理路程由早年的“全盘西化”逐渐过渡到“中西折衷”,并最终演化成“反本归源”,“以发扬光大中国儒家哲学的孔孟思想为主,对于西方文化持否定态度。
    章太炎,早年倡西方制度,反满,反康梁,支持革命,反袁,早年有诋孔言论。而民族危亡之际,于苏州办国学讲习所。“饭可不吃,学也要讲”,发“国粹亡则民族亡”之论(他的弟子:鲁迅,钱玄同,却是强烈反传统文化的旗手)。
    梁启超,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试图从西方的强盛中寻找中国的救亡之路,最终却感叹,“谁又敢说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善尽美的代议政治,今日竟会从墙脚上筑筑动摇起来?”“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又想到,东方文化中重视精神文明的传统,或许可以补救西方过度崇拜物质文明的观念。他又回到自己起步的地方,试图从古老的道统中寻找新的药方。清华国学院成立时他成为四大导师之一,提出要清华人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并大呼“国学乃立国之本”。
    还有许多学者终生秉持中国文化,如钱穆先生:“一生在为故国招魂”。“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文化与自然合一则是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92岁时他的最后一讲最后一句:“你是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
    还有“文坛怪杰”、自幼受西方教育、通九国外语、有13个博士学位的辜鸿铭先生他对嘲笑他还留辫子的学生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他认为:“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着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 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精神”一书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书中力阐中华民族德行精神和中国文明价值,有中国文化救西之论。  
    还有通八国语言、读完《四库全书》第一人的马一浮先生;被誉为“最后一位儒者”的梁漱溟先生;学究佛儒的熊十力先生;留学16年没有任何学位却通十四国外国古语、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陈寅恪先生……诸先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
    孰对孰错、孰是孰非之所论不是目的,我们所庆幸的是我们可以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看当今世界。历史的车轮碾过,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足迹——那时的中西文化之碰撞是前所未有的,那时的中国知识精英无论持何观念,都在努力拯救民族国家,这让今天的我们在理性思考中更怀有深深敬意。
    今天我们得以清醒地看待这段历史。一方面,不必全面否定西化派的激进言论、将他们视为罪魁祸首,当然也更无必要视其为绝对正确。另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固不可取,但,文化落后论、丑化自己的历史,以至连道德甚至孝道也要批判,或者文化自戗,骨子里认为欧洲美国就是、才是中国的未来,就更显无知而可悲。
    今天的中国人经济改善,许多领域似乎重新站在了世界前沿。而精神信仰呢?政治制度呢?教育方向方式呢?百年间我们不断学习西方的民主法治,礼仪习俗,教育方式,经济管理,科学技术…中华传统文化被视为落后,闭塞,懦弱,黑暗的象征而万众皆弃。经济迅速腾飞的今天,道德滑坡了,精神无主了。信仰没有了,这是事实,无须辩解。


四、今天的现状  
     黑砖窑、杀幼童、药家鑫、佛山小悦悦、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大学的“保三”(学生年度自杀指标)、一名大学生宿舍不安空调就自杀、山西的一名学生考上北大17天自杀、裸官(家属都以移民,自己在国内任职)、移民热、北大清华成了许多人的留美欧预备校、中小学也开始留学热、山西煤老板成为俗不可耐的代言人、欧美国家草坪上“请走路,别走草坪”,马路上“不要乱吐痰,扔垃圾”,餐厅里“吃多少,点多少”的华语提示、孔子像被搬来搬去、各类“宗教”发展迅猛、养生“大师”频出。“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毒生姜”“毒花椒”……一个,再一个,又一个恶性事件,再次昭然我们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当然不是简单说这些问题是由于学西方而造成,那我们的道德和信仰向何处寻找?是延续进口的近代传统?还是追根溯源,在本位文化中寻找让民族精神回归?


五、国内外的国学热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阵“文化热”中的“国学热”,许多学者开始对“文革”全面反传统文化思考纠正。以梁漱溟先生和冯友兰先生领衔汤一介先生建立中国文化书院为代表现象,接着出现三大流派:一是海外华裔学者杜维明、余英时、成中英等提倡的“儒学复兴说”;二是青年学者甘阳、金观涛、黄克剑等提出的“彻底重建说”,主张对待传统文化不只是挑挑拣拣,而是要对它们整体进行根本改造和彻底重建,使之走向现代形态;三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的“西体中用”说,认为“西体”就是现代化,“中用”就是结合实际运用于中国。
    其中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华裔学者杜维明先生极力倡导的“儒学复兴说”。但其时正值我国经济建设高峰,学术思索未引起社会整体的广泛关注更谈不上思考,绝大多数人还在为读懂了“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提前享受”的故事而自喜。而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热”在全世界却掀起一轮轮热潮,这才令国人惊诧。大家才开始从头翻阅资料、才发现被我们视为“黑暗,腐朽,没落”的旧中国竟然对文明先进的西方产生过并产生着巨大影响。真让国人大跌眼镜。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签署的《走向全球化伦理宣言》也这样表述:“数千年來,人类的现代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具有并且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英国大学者汤恩比博士说: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時代,而且还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拯救21世紀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居首位。;原来被欧洲视为启蒙运动旗手的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自称是孔门欧洲第一大弟子,在家悬挂孔子像,每日朝拜。  ;莱布尼茨,费尔巴哈……诸多大思想家都对中国文化神往,对孔子大加赞赏。;美国和英国的哲学年鉴大辞典都把孔子列在思想家首位。;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发布了他的非常著名的文化“轴心期”论断:他把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的这段时期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是人类精神觉醒的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的时代。
    当我们国内热闹到极点地过着圣诞节,平安夜,情人节的时候,韩国却开始了抢夺文化节日遗产的“中韩大战”:2005年端午节被联合国定为韩国非物质遗产。韩国人还说针灸是他们发明的,又正在申请我们认为迷信的“风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说孔子,杨贵妃,李世民都是韩国后裔,甚至毛泽东都有韩国血统。郭德纲的相声:“都是韩国人发明的,那中国人发明了什么呢?中国人发明了韩国人~”这是阿Q似的调侃。事实是:我们不要、不珍惜、认为没有价值的,人家则当作宝贝在替我们接管了。还听过一段相声:“乡下人说:俺们学会吃糖了,你们城里人开始尿糖了,俺们开始用卫生纸了,你们用纸擦脸了。”令人啼笑皆非。咱们追逐的,是人家淘汰,人家需求的,又恰是我们丢弃的。
    一位哈佛学者来华演讲说道:我们西方人中世纪是神的奴隶,后来我们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科学成为主流,人发挥非常大的能量在改造自然,然而到今天我们发现我们又成为科技物质的奴隶。我们从没有做过自己的主人。而这个问题,你们中国人西周时候就解决了。中国人文明,优雅,自律,不靠上帝,不依赖物质,有次序有秩序有情感地生活。为什么现在一直跟在我们后面跑呢?
    西方的工业革命成功让欧美确实站在了世界前列,欧美中心说也一度成为地球人的共识,而现代出现的新问题让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和正式面对。曾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联合近两千位科学家研究,做出“地球正在变暖”这一论断,环境问题象一盆冷水浇在了骄傲的西方人头上。恶劣天气频出,自然灾害不断,美国最大的地下淡水湖将在二十年内消失,石油呢?煤呢?几乎所有资源都被提上了开采年限。南极北极的冰山都要融化了,全世界会变成海洋吗?人类得回到诺亚方舟时代吗?工业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类资源被迅速消费减少,我们真得竭泽而渔、不管后代儿孙了吗?
    大家现在都有了些这方面的意识,从东京到哥本哈根到德班,每一届气候峰会上各个国家都在相互指责抱怨,而谁也不肯停下发展的脚步,而当“竞争”为主题的现代思想弥漫全球,竞争的再发展是不是战争呢?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极可  能全体告别这个星球(霍金说:现在地球上核武器的存量等于每个人背负着四吨炸药,实际只需要几磅就可以把人炸飞)。
    “物极必反,周而复始,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世界上最古老的《易经》早有论断了,西方现代化在进行了二百多年后,弊端凸显,工具理性(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一枝独秀,工具理性的盛行导致世界被疯狂破坏,于是西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初期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的解构,反对一元化,主张多元化,使一切被解体,变零碎,粉碎了权威,但也只是解构,却没有建立新的思想——而后期的后现代主义,则是有些建构性意义的。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提出“第二次启蒙”的“思想后现代”:这是在思考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如果第一次启蒙的口号是“解放自我,彰显个性”(显然是对宗教全部统治人精神的革命),那么第二次启蒙的口号应是“关心他者,尊重差异”(显然是对以“自我权利”为中心的反思)。但这个口号给出了具体实施的药方吗?成为一种主流价值观了吗?至少西方现在还没有。
历史就是这样造化弄人,黑格尔曾断言西方是精神文明的中心,我们也不必辨什么“东方文化中心论”。但世界需要和谐,需要道德理性,而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长所在。西方人开始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我们呢?
    1995年,九位老人(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叶至善,启功,吴冷西,陈荒煤,张志公)向全国政协提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曾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此代下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  
    九十年代中期,南怀瑾先生、王财贵教授开始推广读经。十几年来,私塾、书院渐次春风吹又生,全国至今已出现两千余家私塾,并且与日俱增,势不可挡。窃以为,私塾书院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点原因:一,这是对经济迅速崛起、而社会信仰及道德滑坡现状下我们在道德培育方面的反思。二,这是对百年来“全盘西化”浪潮之思想上的反思。三,这是对本位文化流失殆尽之忧患意识的体现。四,这是对现行“全面素质教育”沦落为机械的应试教育的反思。五,这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宗旨、方式、方法的挖掘中的合理性的实践。
    汤池小镇现象,百家讲坛红火,北大国学班开设,人大国学院成立招生(2003年),中央党校开设国学课,文化部组织副部级以上干部学《易经》、《论语》,尼山论坛(以许嘉璐先生为主要发起者,展开世界各宗教对话),全国小学学习弟子规,各大学纷纷成立国学院,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学院三百余家(由于师资缘故,大批成立申请得不到国家汉办的批复,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两万人报名只能收50名学员的现象)……鲁迅先生笔下要踏倒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都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方面也加大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力度,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概念、共建“和谐社会”。“甲申文化宣言”(由许嘉璐、季羨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五位学者发起)一百多位学者专家签名倡议。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演讲,提出共建“和谐世界”。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战略,指出我们党始終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009年,山西省委宣传部胡苏平部长视察了北辰学堂。2011年,国际儒联领导视察北辰学堂。德高望重的叶选平夫人吴小兰女士将十二万元捐赠给学堂以弥办学经费。

六、中西文化源流所产生的教育方式的差异
    我们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从世界的眼光去展望中国文化,我们还得回到文化源流的源头上去比对,才会清晰坚定我们的教育理念。
    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是: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而发展成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敬畏上帝引发出的宗教原罪思想;由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成为的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在西方文化中,万能的上帝至高无上,而人是生来带有罪恶的“原罪”,所以强调法律的约束和精神的皈依,要不停地忏悔。信仰是一神论,或叫一元论。上帝不可超越,人由上帝来决定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孩子是通过父母的身体来到世间,都是上帝创造的子民,所以人人平等。孩子理应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彼此互不干涉,相互给予自由。孩子可以称呼大人名字,对别人称呼先生女士。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潮,科学和宗教势不两立,非此即彼。科学占了绝对上风。而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又成为现代文明的主流形式。
    中国文化中,在尧的时代就充满着人文思想了,古诗源第一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百姓自给自足,靠自己自食其力,靠什么天帝皇帝呢。殷商是比较崇尚“天命”的朝代,自周灭商后,开始制礼作乐,以礼治国而不是靠占卜,宗教。人文思想、道德理性开始形成并进入全面社会实践。多神论,泛神论,甚至无神论并举。中国人“敬鬼神而远之”,每个人总的信仰是“道德,良知,良心”,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孝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自己的父母,看到别人的父母也尊敬,称呼年长者如同父母的兄弟姊妹:大伯,叔叔,阿姨,大娘。悌的思想也很广博,在家是兄弟和睦,在外则是同学同事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睦邻友好。现在我们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源于此价值观。父母的生命来自祖先,所以根祖意识强,强调血浓于水。而祖先的生命,人类的生命,来源于天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所以大家“天同覆,地同载”都是同胞,认可这种文化观点的族群都是同胞。“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谐是永恒的主题。自己心灵保持和谐,人与人保持和谐,人间万物与天地自然和谐。“民胞物与”、“天人合一”。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就有善端,只要通过教化,人人可达至善。所以我们认为法律是最低底线,强调以礼待人,以理服人。“发乎情,止乎礼”,“礼之用,和为贵”。人都有七情六欲,得靠自己来节制。礼是德的外在体现,主要作用是和,但也不能为和而和,和也要有原则以礼节之。大平等概念:每个人生来都有明德,良知,善根,慧根,只要去明,每个人都可成圣成佛成神。人生以修身为根本,学习是修身,做官是修身,发财是修身,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中西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当然不同。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推理的、具体的、明确的、直接的,线段式; 中国人的思维:整体的、模糊的、圆融的、情感的,含蓄的。西方人读书求文中之意,求懂。中国人求言外之意,求悟。油画一面是极像,一面是极不像(如抽象派)。中国画强调写意传神,既不能不像又不强调像。苏东坡说:“论画以似论,渐于儿童龄”。西方人遵守承诺,强调守约,因为上帝和人有约(旧约,新约),父母和孩子赡养也要签约。中国强调守信,人言为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符合道义才是守信。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只知道说到做到的,仍是小人,够不上君子。尾生在桥下等女子约会,发大水不失信,抱着柱子被淹死,遭历代人耻笑。好多家长对孩子许诺了不应该的事,明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但认为说话算话更重要,为培养孩子守信。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育上,西方强调:技能,知识,智力,个性,独立能力,创造力、自信,自强、求真等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品行、自律、定力、尊长报恩,自立,自谦敬人,悟性。智慧等
    西方人格教育,人格是个性,性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是各种心情特征的总和。
    中国的人格是指品格,格调,够不够格。敝人对心理学书籍略有涉猎,很多家长也学过心理学、九型人格等,可对比一下。
今天我们国家提倡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做法来自西方教育学理论,他们认为各科目各类知识的综合全面的能力是全面素质教育。而传统的中国素质就是指一个人言行举止,气度。涵养,内涵。我们经常会说谁有素质,谁没素质。一看即知。这个概念我认为是我们学校教育存在的观念错位的重大方面。
    西方的老师负责传授知识,技能,提高思维,培养能力。精神信仰则去教堂,大学一般有神学院;中国传统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主要职能是传:率性做人之道,授修齐治平之业。解人生之惑。蒙台梭利是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她说:“唤醒孩子内心的巨人”。而我们传统中国是“唤醒孩子心中的圣人”。
    现在基本的教育理论基本都来自西方教育学,而在生硬的模仿执行中问题频出。
  1,比如人们常说要尊重孩子,这样孩子才会自信。在西方这是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衍生的。而我们更注意建立次序,孝亲敬长,自小养成。从小讲自由受尊重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可能会格格不入,发现没有人尊重他,因为他没有学会尊重别人。自信没有建立,自私倒养成了。长大了怎么会在社会上行得通?
  2,比如要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彰显自己的才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味这样,孩子易被误导,学什么就表演什么,只在表面做文章,浮华不实,而难深入内心,没有定性。
    我们更愿意让孩子敦厚,踏实,谦卑。不显摆。要明白情绪不是天性!情绪如浮云,忽来忽走,而天性如天空。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情绪而恰恰忽略了天性。智慧的父母不只是关注孩子的冷暖,高兴与否,而是关注孩子是否关注父母的冷暖,情绪。而加以引导!现在我们的思维没有了中国那种传统的、圆融的、整体的、最少一分为三的看问题的方式。一面若对,另一面一定就错。赏识就只赏识,沟通就只沟通。而忽略了教育本是整体的系统的,而且要深入挖掘、找见根本。
  3,比如孩子在小时候尽量让他玩,过早学习会伤害智力,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孩子尽量不动用逻辑思维而保持天性纯正是正确的,但也不可因噎废食。怎么玩?玩什么?恐怕也是很有学问的。西方现在流行右脑教育,强调艺术的、灵性的、本能的学习。而这一点我们的祖先两千多年一直是这样的,我们的孩子开蒙就读“天书”,不强调读懂,只是根据儿童机械记忆极强的特点背诵,主要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再说我们的方块汉字形音义结合,本身具有图形的功能,不象拼音文字只有表音功能,不思考很难产生图像画面。我们不能说英文没有书法艺术,但是确没有办法和汉字的美感相比。现在很多西方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人从小识汉字就是在进行双脑教育。我曾询问过德国的教育工作者,那里的华德福教育者,蒙台梭利教育者,他们非常赞叹我们的传统式教育。
  4今天人们大多持“兴趣教学论”,认为孩子天性是好动爱玩,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所以吸引孩子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性观的问题所在。人的本性纯正至善,如镜子般。天生就有,不学而知,不教而能,感于物而会动,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动,孩子天性未泯,理性控制力较差,所以好动,而看到这一点,是根据人的本性引导,练习,帮他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锻炼修养自身的抵御能力,渐渐形成定力。而读书,琴棋书画,洒扫应对进退,武术,射箭……都为此目的服务,而学识同时兼得。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此意了。而任何兴趣也必须有介入至深入这个过程中产生,刚一接触就可以谈喜欢不喜欢太草率了,如果问一个孩子喜欢读书还是去吃肯德基,恐怕答案我们都知道。再说孩子读书抑扬顿挫,行动坐卧,有章有法。学而时习,自会在进步中身心愉悦,这种感悟的愉悦是流淌在内心的,是长久的。那可非是刺激吸引可得的只是“很快的乐”能比的。
    东西文化源流不同,而教育宗旨及方式各异,并非是对错的问题,各有所长,但如果不对比,不清晰就经常犯张冠李戴的毛病。
    费孝通先生强调文化自觉,曾经总结为十六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非常的精辟,到位。世界是一个百花园,所有的花开出自己的美丽,这个花园才可以五彩缤纷,如果只是一枝独秀,或只是同一种花,那美丽程度会大大减低了。文化也是这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特色,自己保持自觉自信,也要会欣赏借鉴其他文化,所有的文化和而不同,共存共荣,才会集体创建大同世界。
    我们百年来文化之路,教育之路,精神信仰之路,蹒跚难行。一味的学习西方,丢失了自己的根本,成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甚至成了金庸先生笔下的“东方不败”。但是每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里都包含着“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终极关怀的问题。我们学习人家的形式,又信不了人家的上帝,不伦不类。很多人选择出国接受教育,甚至很小的孩子送出国,没有自己的文化滋养,认同人家的文化,但人家还是看你是外国人,没有自己,成了“香蕉人”,被人鄙夷。如断线之风筝,无根之浮萍。“自知者智,自胜者强”,了解了自己的文化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先把自己的本位文化学好,完善人格,埋下和谐智慧的种子,当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开始就搞兼容并包,无条无理,无顺序次第,恐怕孩子根基浅薄,难以造就了。
    其实每个民族都很尊重自己的文化。犹太人从小就读本民族的经典,培养了爱因斯坦、马克思等许多伟人。我们民国时期非常多的大师级人才,都是从小有深厚的国学底蕴、立志报国平天下,而后再研读西方著作或去留学西洋达到中西共通。比如:毛泽东,周恩来,陈寅恪,马一浮,冯友兰,钱穆,李政道,杨振宁,钱学森,钱伟长,等等。


七、国学教育的根据、宗旨、方式
    现在概括谈一下传统国学教育的根据、宗旨、方式。中华民族是唯一文明没有断裂的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很大程度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上的巨大作用,我们现在不可只是一味看到西方教育的特长,而对祖先伟大的教育思想一无所知,我很自豪地毫不夸张地说,在“做人”的教育方面,我们是真正先进的。
    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博学慎思,体察涵养,克己内省,修身养性”以达“内圣而外王”,以立德为基础,以立言(也就是传道)帮助他人觉醒。还要立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天下的太平而建功立业。历代大儒都对童蒙教育非常重视,有许多优秀著作问世,并总结经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
  国学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我们学堂主要是进行小学教育。
    何为小学?何为大学?当然不是今天社会上所谓的小学大学。表面看是年龄的区别:古人八岁(虚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其实年龄不是主要的,古代农村常有二十多岁的人趁农闲到私塾去接受启蒙教育)。小学大学主要是教育宗旨和内容及方式的区别。
    大儒朱熹说:“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小学就是小孩子主要学习如何洒水扫地,怎样尊敬长辈,知道长幼有序。行为语言怎样做到敬长、文雅、有节制。另外要学习行礼,弹琴,驾车,射箭(射礼),识字,读书,写字,算术以增加修养见识。大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感悟证悟,解经悟道。在不停止修身的基础上,探索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修养自己同时很好地管理他人。也就是说,小学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事,而大学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是明白做事之理并深化为内在的自觉。
   朱子还说:“不习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也”。小学是大学的基础,把乱跑的心安放回来,德性养护不亏。大学是小学的升华。宋朝吕大临说:“小学之教,艺也,行也;大学之教,道也,德也”,清初陆桴亭说:”小学之设,是教人由之;大学之教,乃使人知之”也是类似的意思了。古人非常重视小学,视为“作圣之基”。
   其实这种教育思想不仅仅在私塾中体现。我国古代在幼儿未入学堂时,具有同样功能的家庭教育就开始了。早在春秋时期的   《礼记·内则》记述了西周时期贵族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准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小孩子会吃饭了要教他用右手拿筷子;会说话了,男孩女孩都要教他怎样说礼貌用语(唯和俞是男孩女孩不同的应答方式)。家庭教育从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入手,随其年龄的增长,教以基本的礼仪。
   更早关注教育的古代胎教,在周文王时代就有记载。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眼不妄色,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记述了古代圣王的胎教方式:怀孕三个月,无论在家还是出门,环境都要尽量保持优雅,不看不洁净不美好的事物,不听吵架、污言秽语,音乐要选择平和中正之音,饮食要清淡,不过重味等。通过这些增进孕妇的修养,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习惯而对胎儿产生有益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视伦理道德为根本,而无德有才是最差的教育,古人意识到人在十五岁内,物欲未染(今天可叹不是这样了),知识未开,在这时,可塑性极强。用纯正的德性教育可先入为主。此后,“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的气质中清明通达的部分越来越多,混浊滞塞的越来越少,会抵制住外界的诱惑欺骗,心有所安所定。
  小学教育首要内容是孝悌,“首孝悌,次见闻。”百善孝为先,孝是仁德的根本体现,而孝悌作为内在的情感要通过言语行为来体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趁则省,昏则定”。包括日常的对父母的态度、行为的养成。从父母开始敬起,意识到别人的存在和重要。这样的孩子也会因自己的主动努力付出而获得真正的愉悦和他人真实的赏识认可。而今天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饱暖与情绪,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计较、自私。在被给予而不懂给予的孩子怎么会幸福快乐?而见闻,也就是知识相比之是次要的。做人放在第一位。


八 北辰学堂的教育方向与方式
    北辰学堂的教育是建立在学习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基础上的,这一点就如我们的名字“北辰”(北极星)一样是不动摇的。吸取借鉴古代教育方向、方式与智慧,并部分吸收、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及方法,不断探索新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这也是现代人必须面临的课题。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学堂门口的对联是冯友兰先生入室弟子陈占国教授所撰:诗书礼乐学而知人道,洒扫应对习之成自然”,也道出了我们的教育思路:学习诗书礼乐不是为应付考试而是明确做人之道。自小培养洒扫应对进退这些行为习惯和礼节礼数,如天生般形成自然,扎好根基。“力行”和“学文”两条路线相辅相成,以实现“涵养心性,变化气质,开启智慧”的宗旨。
    我们的教育大概分两个方面:一是诗书礼乐博雅方面一是洒扫应对进退方面。诗书礼乐博雅就是读经典诗文,育礼乐修养,习琴、棋、书、画、武术、射箭等,这方面主要在学堂内完成。洒扫应对进退就是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方面则由家庭和学堂共同完成,而且在家庭中比重更大。两方面相辅相成,知行并进。
    古代儿童多七、八岁开蒙,还比较混沌、天然。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不够聪明,因为现代儿童对信息量知识面接触早,人的本性较早被影响,所以只能尽早接受开蒙教育。这在德行定力智慧方面其实都不是什么好现象。而且现在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学一点就展示一点,以为是锻炼孩子的自信,其实都成了“表演”,不入心。古人说“童蒙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万不可忽视!
   *首先谈一下家庭中如何进行礼乐修养、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以期和学堂同步进行,一致构建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古代的私塾当中,其实老师也不会特别的强调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礼仪礼貌,这些基础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每个妈妈都是教育的行家里手,今天的家教实在有些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大家要真正的重视起来,建好家规,树立良好的家风。在谈到在家中进行礼仪行为规范教育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家长回答是没有刻意强调,不强求,或要求写作业之类。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有少数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很重视,值得敬佩。但总的来说非常不乐观。想来原因有几个:一是家长自已比较溺爱孩子,关注点只是饱暖舒适。这是最不可取的。剥夺孩子自律自立的培养,一味呵护宠爱,将使孩子以已为尊,毁人不倦!一生受害无穷。二是受今天所谓“尊重孩子”,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影响而生搬硬套,以为随着孩子的性子就是尊重他。大错特错。三是意识到了孩子和大人应该有次序,但不知从何入手、没有具体方法。
    当然也有家长认为这些“生活细节”不重要,只要学了“国学”经典、懂了道理,树大自然直。如果家教这个方面熏习不够,这个教育便如桌腿断了两根。家长的学识修养、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做事方式、性情人格,直接影响着孩子。少时养成才会如天生般自然。如果我们还被“这是否会约束孩子天性”等似是而非之观念影响,那真的将事倍而功半。谁又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骂“你有没有家教”呢?
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一)我认为首先做到的是自己修身孝亲,先要有修身为本的意识,再要有修养的践行,不断学习修养自己提升境界。这是最重要的。修道之谓教,自己先修身才能真正教育孩子。《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绪经常会成为我们的主人,孩子也经常成为我们的“遥控器”:要不就是宠爱关心得过了头,要不就是情绪失控把孩子打一顿。我们自己修身养性若做到“中和”是最理想的,当然我们大家都在这个修身的路上。孝是中国传统美德,道理人人都懂,可是不只是道理,孝是报恩的行动,我们对老人的态度是直接影响孩子的身教,直接示范,比讲多少道理起的作用都大得多。
  (二)尊敬老师。老师在学堂特别强调孝道,悌道,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兄弟同学友爱,感恩报恩从此处开始。而家长在孩子面前当然要强调尊师,才相辅相成。《易经》蒙卦中“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意思是:不是去扩大招生,不是老师找孩子去教,而是要孩子真诚求教。次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孩子是来学做人的,首先得有个态度。孩子还小不懂,那家长得心存敬意,以身示范。古代孩子上学第一天家长带孩子要向老师行大礼——磕头,表示对传道者的尊敬和诚意。当然今天这个形式不必了,但尊重是必须的。而我们有些家长还在受经济商业模式影响,认为这是一份合同,我掏钱,你给我把孩子照顾好,学到知识。有问题是你老师的责任。或者理念不清晰,对老师的建议置若罔闻或根本反对,和老师“拔河”。这样下去,孩子家里学堂两张皮,恐怕难以教好。只好很遗憾地请您另寻高明了。
  (三)家庭教育强调以身力行。
  三四岁孩童要养成如下习惯:按时起睡。自己洗脸、刷牙、洗脚、洗袜子、脱衣服、穿衣服、叠衣服、叠被子、整理床铺、主动向来人行礼问好(敬语)、扫地、擦桌子;独立上厕所、分享食物、玩具;玩过的放回原处。学会使用筷子,不剩饭、不挑食、自己洗碗,帮大人拿碗筷。
  四五岁孩童要在上述基础上:吃饭长者先,幼者后。分享谦让食物,不剩饭,不挑食。自己知道冷热并引导关心父母冷暖饮食。晨读,晨练,在家与学堂同样的洒扫习惯。
  六七岁孩童要在以上基础上:学会使用洗衣机洗简单衣物,使用电饭锅、微波炉,学会包饺子,在家吃饭前摆碗筷,饭后收拾饭桌,(家长要引导)对垃圾食物、电脑游戏、电视有控制能力,自身整洁,床铺整齐 。在家中有自己包干的卫生区。养成读书习惯。自己制定作息,周末作息检点孩子按时完成。
  八九岁以上孩子要在上述基础上:固定做家务,会炒菜做饭。每日洒扫。(家长要引导)审美,钱财花销向家长汇报。洗所有自己衣物,帮家长洗衣物床单被罩等。家长要多创造社会公益活动或磨练意志的活动机会。引导其广泛阅读健康读物。杜绝不健康影视内容。斗闹场勿进。
  (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家长“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断求知,转识成智,人生乐事,且能给孩子示范,家风乃成。学堂从这个学期开始,用每周五接孩子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共同学习国学经典、名家讲座视频、古圣贤教育理念、及交流教育心得,还望共同努力,携手并进。
  (五),礼仪养成:中国乃礼仪之邦,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本质没有修养就显得粗野,只是做表面文章让人感到是作“秀”很虚假。一个人本质和修养相得益彰才是君子。礼贯穿着中国人的生活。行动坐卧,睡觉吃饭,大小场合无处不在。    
      1, 仪容仪表:足容重:步履稳重不轻佻,后面人看不到鞋底。手容恭,对长辈递东西要双手,在礼仪场合端东西要双手高于心的位置。提东西不低于腰。不用手指指人(在西方国家也有用中指羞辱人的习俗)。;目容端:目光端正,不斜视,不用余光扫人。抬头望天,则显傲慢,低头则感觉不自信,目光游移则似心术不正。口容止,与人交谈不嚼食物,不多嘴多舌。;声容静:说话不嘈杂喊叫,人前打喷嚏、咳嗽都应注意。;头容直:头不东倒西歪。气容肃,气息匀称。;立容德:德者得也。面对长辈站立如别人赠与东西一样,上身微前倾。不歪斜,不倚靠墙或门框,不踩踏门槛,或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停留,不架胳膊。;色容庄:不随便嬉闹,长辈前保持恭敬。;坐容尸:尸不是尸体,是坐在神位的孩子,安稳不噪动,不抖腿,不叉开腿坐,长者立孩子不能提前坐。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中医讲要“站直坐正躺平”,从小这样,精神不松懈,脊椎也出不了毛病。
      2,穿衣:穿戴要得体,每日习惯出门前,整理衣帽,鞋袜紧凑。衣贵整洁,不贵华丽名牌。不穿奇装异服。夏天不坦胸赤膊。出门不穿拖鞋、睡衣,参加婚礼不穿黑白,参加丧礼不穿红。
      3,饮食:毋抟饭:不要下手抓,用筷子堆起来夹。毋放饭菜,夹过或已入口的菜饭不可以再放回去。;毋流歠:喝汤不要一口气猛喝。;毋咤食:不出怪声。;毋啮骨:不要咬骨头啃出响声。;毋投于狗骨:不在饭桌上把肉菜丢给狗。去做客或对来客都不合适。;毋固获:不要只捡自己爱吃的夹,不管别人。;毋扬饭:不用手扇,用嘴吹,少待凉了再吃。毋刺齿,不当人面剔牙。;毋嚃羹:不连汤带菜一起喝,先夹菜吃掉。;毋絮羹:做客时不往汤菜里另加调味。另外,不挑食,吃饭尽量不说话,适可则止不贪多食,尽量细嚼慢咽。筷子汤勺不同时拿。不用舌头舔筷子盘子。不搅菜盘,不把筷子插在饭碗上。不把筷子当叉子。不敲盆打碗,不把壶嘴对人,等等。
       4,言语:所谓洒扫大家都明白,是孩子的劳动、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培养。而“应对”就是如何说话的学问。首先是“父母呼,应勿缓”,不拖长调,不散漫,不急躁。“对尊长,勿呼名”,言语要雅致不粗俗,常保持说敬语,和长辈说话要声音适中,过高过低都不合适。花言巧语习惯会助长孩子浮华,也是应注意的。
       5,待客做客:来了客人,开门行礼问好,拿拖鞋,请坐,倒水。大人说话不乱插嘴,留客人吃饭,帮忙拿餐具,“长者坐,命乃坐”。要懂得敬酒敬菜。客人走要送,“过犹待”送至视线不见时。做客时,穿戴整齐,文雅大方,见面行礼问好,认真回答长者问题,不乱跑,不乱拿东西,不乱翻。吃饭不先坐先吃,不坐主位,走要谢主人,欢迎主人去自己家做客,主人送要多次再见致意。
       6,乐与乐教:礼乐共举、礼乐相辅,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色,中国的音乐远不止欣赏、抒情、娱乐,更多的是一种教化功能,甚至把音乐做为礼的一部分称礼乐教化。乐记把音乐分三个层次:声,音,乐。声是自然的响声,比如鸟叫声,风声,雨声。“声成文,为之音”就是把自然的声有发挥,有审美,加之以旋律谓之“音”,音有阳光的,有萎靡的,格调有高有低,过于让人煽情纵欲的叫“靡靡之音”。而“德音之谓乐”,文雅中正、有助于人心灵平和的乐曲才叫“乐”。老子也说:“五音令人耳聋”。现今社会多是靡靡之音,或重金属之音。对人的修养是起反作用的。人用礼来约束,用乐来调和,达到内外和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人品德敦厚,居室雅致书香,德音环绕,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当然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具体做法:不选畅销,选长销。可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文王操,普安咒,二泉映月等等经世不衰的名曲做背景,声音要低,不影响说话,以不引人注意而又听得到为适合。当然也可以选一些西方经典音乐作品。
这些礼仪看起来繁琐,其实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养成习惯,去骄去燥,细节决定品质。从小养成和后天明白了再学那是天壤之别。举止有度,彬彬有礼,人人赏识。行为粗野,口无遮拦,人人生厌。当然不是要求孩子现在就全部做到,而是我们家长老师同样力行,随时提醒孩子。“礼者,敬而已矣”。培养孩子的内心的“敬”,一直意识到有别人的存在,自卑而敬人,不是看不起自己那个自卑,是自己谦恭,“谦受益,满招损”,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谦卑可不是懦弱,相反是强者之举,只有强者才会礼让。
    有人说这么多规矩是不是约束人性啊。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自然而然的本然,如明镜般会感于外界事物而动,具备发生任何情感的能力。而喜怒哀乐爱恶欲所谓七情是显露在外,可以看见感觉的。所以人要行人道,要有道德理性来修正和调适,这就是“率性”,才能无过无不及,“发乎情止乎礼”。不由自己控制就会“乱性”。中国的做人宗旨是“和”,和是原则、是不变而包容接纳。信仰是道德良知,但道德良知无法拿出来检视,所以“德辉动于内而礼发诸于外”。有了这些标准的确立,才会在社会上相互礼让和谐共处。当然主要是养护内心的“德性”,这样才能敬而有礼,若不然做得再规范也只是表面的“仪”。这些存养功夫若从小养成,受益终生。善莫大焉。
(五)诗书熏习:
    “经史子集”之中,中国历来以“经”为主导,经者,常也,是最重要的,充满人文关怀,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指引人如何为人,揭示我们平时所说的“道”的学问。是为经典。所以有先读经,依次读史、子、集的读书次第,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经者,常也。典者,最重要的书。这些经典历久弥新,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和锤炼,文字精炼优美,意境深远,孩子自小在经典中浸润陶冶,审美教育和伦理教育自然开展。
中华民族对读书自古就非常重视,视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且古人多以读书为一生乐事。“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留下非常多的脍炙人口的乐学名言,说明读书是君子美其身之学而不仅是求功名之学。读书时机的把握,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很多人谈到孩子童趣的问题,说孩子应读童话书,而不是读经典。这当然是不完全的,童话神话是要了解的,但从不用专门上课学。在以前的中国家庭里,神话之类口耳相传至今,哪有什么书,我们几乎都知道“女娲造人”“狼外婆”“牛郎织女”“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因为以前每个家庭的奶奶姥姥妈妈几乎都是故事大王。
    而今天的女性多在社会上彰显才华,本来的在家中的教育职能却不免失却不少。明代后流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以往人们都解读为对女性的歧视,其实还有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中国历来重德轻才,无论男女。女性最大的职能一是生产,另一个是教育,不在外界显露自己的才华,而如大地般承担不为人所知却最重要的事。孟母,岳母,都是以德名传千古。中国的几千年基础教育主要靠女性,是真正的大德。现代社会思想解放,女性和男性可以同在社会彰显才能,但教育的职能是不能丢掉的,每位父母都至少应成为“故事大王”。中国人重典故,在学堂老师多讲的是历史故事,家里一定多备点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书和孩子一起读。鲁迅先生就写过:在家里常妈妈给讲美女蛇和赤练蛇的故事、而在“三味书屋”读“仁远乎哉”这样的文章。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化自然是为文所化,幼儿少儿时期,天性未泯,没有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经典就如同良种,种进孩子纯净的心田,随着人生不断的体验,而会同那些伟大的心灵契合,历久弥新。幼童的学习特点是机械记忆大大强于理解力。犹太人谚语说:“小时读书如刻在石头上,中年读书如刻在泥巴上,老年读书如刻在沙子上”。我们的古人早就发现这个规律,《学记》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读书要趁早。开始如读天书,不求甚解,以诵读为主要学习方式,诵就是背诵,读是朗读,读出声音来,以前的人还要拉长调子,摇头晃脑,身体随着情感随着书里的内容自然摆动,不断品味、体会,如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读书读到拉长吟唱起来,身体拗过去,拗过去,以至于鲁迅先生小时候以为这是极好的文章。所以老师家长爱读书是教孩子的上等法门,自己喜爱和指挥传达给孩子信息是不一样的。身教胜于言教。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口传心授”。我们学堂在慢慢尝试着吟诵教学,有九位老师参加了“中华吟诵学会”的培训,对汉语的旋律型声调语言特点,汉语音韵本身的含义有所了解。这对孩子真正的读书而不只是念书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目前全国的私塾绝大多数是采用王财贵教授的“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先难后易”“小朋友跟我读,每天一百字,每天一百遍”等方式。还有部分学堂是坚持落实《弟子规》持力行态度,都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当然我们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慢慢开始有所不同,开始从传统私塾书院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借鉴实践。王教授推广读经20年,开风气之先,是我们非常尊重的前辈,但方式上不注重蒙学读物,识字效果相对比较慢,对孩子的行为礼仪教育方面强调不多,也许是很多学堂老师误会王教授的本意,认为教育简单得很,只要读经就万事大吉,这未免有些简单草率了。
    首先,蒙学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历代蒙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五字鉴等等,其根源来自于经史子集,是总结汇编,文词优美,内涵丰富,知识面广博,而除了人文精神丰厚之外,非常大的特点更在于音韵的意义和识字的功能。蒙学都是童谣体,韵律节奏明快简洁,琅琅上口。除易于记忆外,更可慢慢熏陶以音韵在文字中意义的启蒙,并起到审美、乐教的功效,且因通俗易懂,也易于开展伦理教育。因为生字含量多,以往私塾读书,是“此未终,彼勿起”,开始一天只读几句,十几二十几个字,且是一对一教授,然后孩子自己读,老师检查的标准就是背诵,加之每字都要认识。一章学完,再学下一章,一本学完通背后再学下一本。开始很慢,文不在多,在于精熟,后来识字后读书就都是孩子的事,快慢因人而异,先生只是负责正音,检点,略讲解。进度是越来越快。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古代大学者多研究蒙学教育,强调背诵读书遍数,如:“必看读百遍,背读百遍,又通背二三十遍。如此用工,便可终身不忘”——程端礼。“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朱子读书法。背诵是现代人认为不合理而摒弃了的教育方式。而这正是简单直接的学习方式,是数千年传统教育的法宝。记忆力,专注力,理解力,都在不断提升。显而易见的是记忆力。我拜访接触到的上过私塾的老先生有七八位,比如88岁的叶嘉莹先生,93岁的张颔先生,100岁的姚奠中先生,105岁的李友尚老人,不仅不糊涂,还能把小时候读的经典至今脱口而出,一生浸润沉淀而受益无穷。真是让人敬仰又羡慕。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晚年赞叹感慨小时候背书的妙处:我现在就像一头老黄牛,懒洋洋地卧在那里,把已经吃进去的草吐出来,细嚼烂咽,不仅津津有味,简直是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啊。
    蒙学经典是不可或缺的儿童启蒙读物,要相信古人的智慧。学堂与家长君子协定,在学堂读书不得低于八年,准备读公立小学者不收,除蒙学经典外,孩子们可以把十三经加老庄,及诗词歌赋等大多数经典背下来。经典背诵量约达到50万字左右,指导阅读书籍量达千万字以上。小学数学、英语等应试课程我们现在都有充足的把握让孩子完成学习。幼儿时期开蒙教育若再加上小学年龄段六年的系统经典学习,毫不夸张地说:不再上任何学,也应该都算是有文化基础的了,当然读书学习应该已经成了孩子的习惯。古人都是“幼儿学,壮而行”,有些家长还在观望和不确定中,经常人云亦云,墙头草,随风倒,没有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主要是自己没有进入学习觉悟的状态,可是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中,一个决定何其重要啊!较之学龄期,幼儿期读的经典,基础非常薄弱,记忆也不牢固。没有长时间的熏习,是远远不够的。再说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礼仪礼貌等也需要长期的熏陶,学而时习,不然很多的养成会前功尽弃。
    明德一班的孩子们年龄平均十二三岁,按年龄的不同进行有计划的几年的学习。除经典背诵外,(每年约完成5~6万字的背诵量)另外学习文字学,史学,古代文写作(包括对联及诗词写作),现代文写作,解读经典,以及琴棋书画的修养。同时还有英语,数学等课程。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可再自行进行一年以上的以自学为主、学习班为辅的专门训练。当然也可以去拜名师、继续学习国学或具体专业。有的父母要安排孩子去国外学习其他文化,也可以直接参与社会工作。文凭自己去考就是了,多元选择不只是高考一条路。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文凭可以去拿,去考,孩子有了志向,有了内涵,有了定力,文凭有什么好难的?再者说,若无真学问真本事,拿着文凭找不到饭碗的例子倒比比皆是。今天大多的家长努力培养孩子参加应试的能力的目标就是文凭,工作。这岂不是确定了孩子是社会的负担。真的至于这样吗?学国学经典主要是知书而达理,将知识通过人生体验体悟转变为智慧,见解通达没有障碍。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宽广的胸怀、美好的本质、敏锐的思维、广博的见闻、踏实的笃行。说白了这就是做人的学问。伟大的科学家也都必须具有这些人文品质,精神世界才非常丰富有追求,而不是成为一件工具式的器材。孔子说:“君子不器”,意即如此。
    背书如此海量,是否会形成巨大压力呢?根本不存在此说,非常简单:人的潜能巨大无比,孩子天性纯正,记忆正是黄金年段,只是与孩子的耐性、定力、习惯、情绪的控制力等有关。马一浮先生可读背数亿余字古文、熟通八国外语。陈寅恪先生满腹中国文化,又掌握十四五个国家的古文。钱穆先生四十岁左右用七天时间把孟子(将近四万字)背下来,了却他幼时没有通背孟子的遗憾。效率让人瞠目结舌。今天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大师了!其实这和他们幼年的背诵经典训练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我们的孩子达不到大师们的水平,也不至于背背书就是“不能承受的压力”。再者,学堂的孩子都是按差异进度,快则快,慢则慢,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人资质、程度来制定读书计划,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急于一时,而操功于悠久。当然更非一味背书写字,以乐教、琴棋书画、武术、游戏散其困倦,活其筋骨,放松情绪,涵养性情(古人称为“活机”)而让孩子舒畅且条达。
(六)博雅教育。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是最好的修身乐器,也是我国唯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器。琴棋书画琴排在首位,它的声音中正平和,不是为给别人演奏,而是“调心”所用。钢琴在这方面的作用是远远不能比的。孔子也是朝夕不离琴,建议孩子一生习之。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琴具有“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的琴德。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围棋具有开发智能,扩展视野格局、纯洁性情、修养定力、培养意志品质等功效。有悠久的历史,史书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围棋大师吴清源考证说:围棋其实是古人一种观天工具。棋盘代表星空,棋子代表星星。围棋的黑白二色,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的影响。按古人观点,“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月为阴,日为阳;女为阴,男为阳;寒为阴,暑为阳,如此等等,构成了万事万物,并由此循环往复,生生息息。围棋的黑白二子即象征着阴阳二级,由此而在代表天地的四方八面的棋盘上展现盈缩、进退、攻守的各种变化。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人用柔软毛笔写着方块字,柔中有韧有钢有锋。辜鸿铭说:“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何在呢?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中国人把日常的书写也变成了修养自身的方式,书法成了中华文化非常有独特性的 代表之一,历代大家云集,字如其人,在不断的修习过程中,也涵养着自己的内心和外在气质。
    中国画讲究传神,写意。不强调画的逼真,而通过“像”来看到“象”。所谓“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画家的观察、认识、表现中,也可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联系起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相互影响,徐悲鸿等名家也在国画中融入了不少西方画的特点,而据说毕加索临摹齐白石的画,怎么也画不出神韵来,就乱涂一气,被人捡得,由于是名人,人们争相模仿,出现了后来油画中的“抽象派”。这虽然是笑谈,但毕加索临摹齐白石的画是真的,他是齐白石的崇拜者也是真的。他并且曾对来访的张大千说:“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到巴黎来寻找艺术,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由于师资原因,这两年学堂的国画教育是不够的,以后会在这方面加强。
    学堂还开设了乐教课,古今中外经典名曲欣赏,古诗文的吟咏,健康向上的歌曲,以及各类戏曲,曲艺都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在寓教于乐中涵养心性,变化气质。
    另外武术也称国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遗产,文武双全,内外兼修,也是自古以来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终身修习武术,对一个人磨练意志,涵养“精气神”,培养机敏、舒展、勤奋的性格养成意义非常大,舒活筋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防身自卫自不在话下。攻防技术和人生修养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学堂孩子们现在学习的是少林拳中的十路谭腿,同时练习合内外家拳之长的绵掌,及最具中华武术代表性的太极拳。绵掌综合了内外家拳术的特点,意外内联的形式独具风格,刚柔相济、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刚而不强、柔而步软,既兼内家拳连绵不断之长,又具长拳挺拔大方之美。执教的李教练是正宗文水祖传,绵掌和枪术都获得过全国冠军。太极拳驰名中外,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与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这种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学堂教授太极拳的寇老师修习多年,66岁还能爬很高的大树,心跳每分钟六十四五次。学堂对武术练习一直比较强调,但是收效还不是很明显,今后还得在培养孩子吃苦精神方面下功夫,希望家长们也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按计划,孩子们在几年中,除拳脚的基本功和套路,还要完成剑、刀、枪、棍等器械的学习。
    中医将人看成气、形、神的整体,用我们中华特有的全面、系统、模糊、辩证的思维来治疗疾病和养生。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中医并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而多从动态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遵循“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五行相互转化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的阴阳五行规律。中医内涵深厚,调和不对抗。学堂的孩子们要学习的中医课程内容包括:《医学三字经》《药性赋》,部分“汤头要诀”,《黄帝内经》选编,《伤寒论》选编,各种中药的了解辨认等。
    射箭是学堂新开的课程,“射”的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在夏朝的学校(序)中已有这门课程。孔子设六艺中也有射艺。射箭可以锻炼人的定力心态,心正身正方能射正,而且要揖让而射,以礼相待,友谊第一,看淡胜败,实是君子之争的传统礼仪竞技项目。对幼儿阶段的孩子,学堂开展从容安详的“投壶”等具同等功效的传统项目游戏课程。
   数学:幼儿数学教学以生活数学为主,在老师指导下把玩软尺、台称、时钟、量杯、指南针、温度计、人民币,及各型状物品,逐步了解掌握长度、重量、体积、面积、方位、温度等概念,逐步理解抽象数目及加减运用。家里可模仿学堂的做法。小学数学以提高自学能力为导向,应用“埋地雷”法,即学生自己多读例题做习题,不会做的题先搁置,往前学习,一本书做完,回头处理所埋“地雷”。因人而异,进度不一。明德一班也是将小学基础算术关过后,基本进入自学、老师辅导的状态。
英语在现今的教育中被视为重点,很多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了报各种英语培训班,今天所谓的教育产业中英语培训是“巨无霸”级别的,“新东方”因为做英语考试培训竟然成为福布斯排名靠前的巨头企业,超过许多国家支柱型产业,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新华字典查字典的顺序也得按英文字母排序,用外国字母来查本国文字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学中医,考研都必须考英语。可见我们举国上下对英语的“重视”。恐怕我们得理性的看待这个现象了。这和百年来自己的文化信心丢失,“西方文化中心论,美国的现在是中国的未来”,这些观念的深入有直接的关系。重要的超过了母语是极不正常的。英语是可以学的,摆正教育心态最重要。不仅是英语,德语,法语,日语,俄语等都可以学,多学些外语对文化的相互对比、借鉴、融合、交流是非常有力的工具。个人认为:一,是学外语的文化而不仅仅是说话和考试,从外国经典作品开始诵读。二,有的孩子暂时背不了单词,学英语成绩不佳完全不必担心、惊慌。自己的语言基础深厚了再去学外语障碍会小的多。强化训练反而让自己和孩子视学英语为难题。三,从语感开始,自学为主。我们的教学幼儿诵读莎士比亚,雪莱,柏拉图等经典英文著作,雏凤班明德班的孩子加查词典,日常用语,听说读写。《新概念英语》等方式学习。总的原则同样是进度因人而异,自学为导向。若今后有机缘,还会创造一些了解其他外语的机会。

九 关于精华糟粕的问题
    对国学经典应持何态度?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提法: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言一出,众人皆点头称是。但这也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困惑与担忧:我学的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呢?怎么分别呢?怎么能避免糟粕呢?问题接踵而至。其实这个看似正确的辩证的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古人的智慧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实学习者才是主观的主体,一个好木匠,给他根朽木他也能做成件艺术品,一个差劲的木匠,给他根黄花梨他也能砍成劈柴。再说从哪个角度说精华糟粕?过去看是精华的,今天却成了糟粕也许过些时段又会成为精华;从这个角度认识是精华的,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则可能是糟粕。
    中国人向来是整体的思维,不偏激,不非对即错,这些经典也经过了数千年的洗涤沉淀,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首先应该是怀着温情和敬意的继承。(当然会根据当今现状有所取舍或改动,比如作揖变成了鞠躬或握手。冯友兰先生说:“抽象的继承”,也就是说具体的形式可以根据时代的环境而变化。)但礼的以“敬”为根本的宗旨是不变的。孔子谈到时代礼仪的变化问题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每一个朝代的礼仪制度的损益实际都和前代有关,应在继承中扬弃。现在离孔子说的周朝已经“百世”了,人类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细想下来人最根本的还是要讲孝道、讲诚信、讲和谐。人的一生要过满月、周岁、十二岁、婚礼、生日、葬礼……形式变了,内容其实没有实质的变化。中庸思维的很多层面就是让我们用“中”,在有原则的前提下,做事找最合适的点,不走极端。今天有些人改写“<弟子规》,<三字经>”,或许是好心,但无可取,这些蒙学经典看似简易通俗,实际都来源于十三经,有渊源出处。擅自以为是糟粕,其实根本就不懂,或许倒把最精华之处删减了。若真要有改进,须是成体系的一流学者方可,恐怕还是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才有能力和资格做这个工作吧。
    学堂的校训是我们的名誉校长、清华大学的彭林教授所题:“诚意正心,立己达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不欺人,人也对己对人要诚,诚则能明。不自欺,不欺人。诚意后要正心,对自己的心时刻把握,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有所好乐,有所恐惧,有所愤窒,有所恐惧都是心不能正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前提。身修则可安身立命矣!我们生活在天地中,人与人相互扶助,相互给予,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生活在世界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存敬人之心,替别人着想,为人即为己。先觉觉后觉,自己觉悟了要帮别人觉悟。以竞争的心态去走人生路,结果必然是失败。谁能违背生命的规律呢?以奉献的精神去度过一生,结果是收获程度的区别。人生觉悟奉献而已矣!校训言有尽而意无穷。几乎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贪念、自私、抱怨等。而有这八个字在孩子心中,一生体悟证悟,怎么会有心理障碍?。


  十 师者宣言:
    凡为北辰师者,当立下列诸信念:一,“志于道”,探寻人立于天地间之生命真谛,而志于弘人道之当然! 二,“据于德”,视明自己之明德为根本,于富贵·贫贱·威武·等外在环境中保持德性不亏! 三,“依于仁”,人心皆有仁,为爱之源泉,觉醒之源泉,当时刻以仁爱存心,视弟子为至亲,传人道,授修齐治平之业,解人生之惑。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以继往圣之绝学,续中华之道统为己任! 四,"游于艺",学而时习,寓教于乐。广博见闻,不拘一格。诗书礼乐,洒扫应对。琴棋书画,言谈举止,宽严有度,奖惩分明。教育之道无处不存,教学相长,游在其中,乐在其中。


  十一  教育理想
    我们心目中北辰的学子,应该是这样的:举止有度,气质高雅,志向远大,人格完善,心系家国,敬师孝亲,满腹经纶、身强体健、中西贯通,立己达人,少年君子,国之栋梁。
    今天许多朋友整日“忙、盲、茫”,为生活劳碌奔波,认为有了票子房子车子才可以在树荫下乘凉,有钱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公务商务没完没了;没钱人也是热锅上的蚂蚁,拼命去挣钱。留给孩子家产真的很有意义吗?未见得吧。蔡元培说:子孙贤于我,留钱何益?子孙不贤,留钱何益。孩子比我们有能力,家里财产丰厚只能让其懈怠消沉,孩子自己胸无大志,父母留下大把的钱又没有把握自己尺度的能力,恐怕要因此惹祸端了。有座山中的亭子名字叫“且停亭”,寓意深远。不是让你不去挣钱生活、发展事业,但很多时候是心需要静下来才会获得人生智慧,明确人生方向,让灵魂跟上脚步!而且特别不要因为挣钱而丢了教育,而教育需要每个人的平常心!做人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李嘉诚说:“无论多大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的失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导致今天社会上有太多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自闭症”和“能力缺乏综合症”,令人痛心不已。“家庭人”如果无法成长为“社会人”,没有精神追求,那他的一生犹如行尸走肉。若事实即成则悔之晚矣!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我每读至此处,便明确坚定自己人生意义的追求。人生何求?家庭祥和,亲人健康,就是福分了,名来利往,欲望如填不满的陷阱,知足方可得乐。人的名字之意义是靠自己一生的知行去填写的,人生行事不可能不犯错,过则当勿惮改。若德性不进取不上进、观念糊涂而随波逐流,怎可对天地无愧无怍?不是一下子就可成为君子圣贤,也不是每日把学到的道理来指责别人,否定自己。首先把最低底线定准而坚守并不断提升,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不放弃,不间断,日久必有收效。而自己年逾不惑。既温经史,瞻仰古往圣贤,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每念及此,未尝不叹息悔痛于未珍惜付之东流之岁月也。然仍能为诸弟子铺路垫脚,或可培育若干英才以继往圣绝学,对天下和谐有所贡献,在下虽鄙陋浅薄,不敢废也。谨遵恩师彭林先生教诲:“不开学店”!学堂是育人之地,绝不做成什么产业。所有投资和收入只用于校务,不成为任何人之私产。常提醒自己与同道教师:耐得住寂寞,忍得下菲薄,定得住心神,站得稳脚跟。此生即此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非一朝一夕之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愿与诸老师家长同仁共同携手,坚实笃行,努力不懈!

敬请批评指正!
致礼!

                                                                                                                              李国鹏辛卯岁末
(来源于:儿童教育论坛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