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不能“去中国化”探析
----习近平为何不赞成把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成了各行各业的高频词,教育也不例外。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让我们尝到了教育对自身反动的结果:“去中国化”使中国教育难以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从“什么是中国化”、“‘去中国化’培养的都是些什么人”、“近百年来中国的教育到底失去了什么”、“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去中国化’”以及“教育的中国化要从哪里切入”五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追根溯源,尝试做出相对合乎逻辑的回答与判断。 [关键词] 中国;教育;中国化;经典诗词 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而法度坏(见《荀子•大略》)”。习近平2014年9月9日在教师节前夕赴北师大看望师生,不止传递尊师重教的传统,更深蕴基于“中国梦”对“筑梦人”的期待。在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习近平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一句“‘去中国化’很悲哀”,理清了传承与创新的本质关系,澄清了当下教育实践中的许多模糊认识,厘清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流变。
一、“中国化”是什么? 有人认为“中国化就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是要以中国的人、中国的社会现象、中国的国情为研究对象,在继承中国文化思想遗产,总结中国经验和吸收外国先进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解决中国的问题”,以概念解概念,恐怕犯了“皮鞋就是用皮做的鞋”的逻辑循环错误。如此理解中国化,未免失之偏颇。 到底什么是“中国化”?笔者个人认为:中国化是基于华夏这块土地上的民族、血统、文化、风俗、生活,具体可指由此孕育出来的基于母语的文字书法、文史哲、中医药、国乐、国画、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民族独有的特点。 谈到中国化,离不开国学。国学是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化离不开国学,否则便不是国学。所谓的国学,章太炎曾笼而统之将其概括为“中国固有之学”,当今“国学”是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古往今来国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经得起时间洗磨与筛选终成绝响并受世人瞩目与敬仰的精粹。中国化比“国学”更接地气,更生活化,更能体现鲜明的民族独特性。 一位大师曾说过:“没有国学,则学无根基;没有西学,则视野不开。”当下如果不能兼容并包,不能融会贯通,则难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二、“去中国化”培养的都是些什么人? 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先哲们未曾稍离传统;庚子赔款培养一批洋奴的同时,更为我们自己培养出了诸如詹天佑式的国本精英。 改革开放“两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抓”却“一手(物质文明)硬”的结果,是我们为西方培养了很多精英“香蕉人(国人外貌西方精神)”,事实上悖离了为自己培养“芒果人(内外兼具中国化)”的初衷。 有学者专家宣称:“没有国学,我们照样可以现代化”,此言确有一定的道理,印证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是好猫”猫论的合理性,却因其难以成就国人的国民性、公民性而难以呈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试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确“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先富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众所周知。何况层出不穷的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的案例警示我们:这样的现代化让我们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让我们的国民在与人交往中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应得的利益。 中国的教育不能为中国培养自己的国民和公民,这还是中国的教育吗?这样“去中国化”的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三、近百年来中国的教育失去了什么? 反思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何以失去了灵魂和精髓,“去中国化”,一语中的。如果说“五四”时期“去中国化”的始作俑者,还是国学功底深厚者,他们既身受其益也深受其害,以去其害之动机而反动之;那么“文革”时期,开“去中国化”滥觞者,则是决策者的误判。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悲哀之处在于:没有建构就先解构,所谓“不破不立,破旧立新”;结果新的东西没有或者出来后经不起推敲,旧的东西又被彻底铲除,弄得自己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出现了“中空”;如果说“五四”,只是伤了中国文化的根;那么一个“文革”,则旨在将根彻底铲除。把自己和祖先一刀两断,结果如何,有目共睹:既使中国化,不再中国,丧失了民族性;又使我们的文化,失去了灵魂,丢失了人性。 中国化既应首先体现人性,也应体现民族性,更应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性。那么什么是文化呢?笔者认为:所谓的文化,是一种习得性行为;其内涵一是思想层面即观念及其内化,一是行为层面即行为及其外化;其外延可见不同地域、时空、种族、年龄、性别等的差异。教育学视角下文化中的“文”指文明,即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侧重传统的传承;文化中的“化”,则指接纳与循序渐进的改变;一言以蔽之,是人类社会各群体对其所处特定时空内的传统的观念与行为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接纳与改变。 “扬弃”是剔其糟粕用其精华,近百年来的中国教育,我们以及我们的先人们,犯了“把洗澡水和婴儿一同倒掉”的低级错误。 四、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去中国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中所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是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随着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传递而传递,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也是在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一个民族的教育经验可以成为各民族的宝贵遗产,教育虽有其普遍的规律性,但是当教育成为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一个重要生活因素之后,这种教育又必然要按照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特殊的道路去发展。学习和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但抄袭大不足取。 我们要搞的不是文化移植,而是文化标识;移植的文化,如果不能适应本土,注定短命;文化具有传承性,标识性的文化,是土生土长优胜劣汰的结果,注定长寿。“五四”打倒孔家店,孔家店至今未倒;文革清四旧,如今四旧成风;央视倡导“家风”、“文字书写”,地方电视台诸如“中华好诗词”“薪火相传梨园情”等都旨在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试想:中国的教育离开“中国化”,还是中国的教育吗?中国的孩子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连“我们从何处来”都不知道,怎么奢望能清楚“我们到何处去”?没有继承,何来的创新?没有创新,怎么发展?任何的创新都意味着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近百年来的中国的教育却是砍倒本该成就自己的巨人。半个多世纪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意味着是情理中的事情。 五、教育的“中国化”要从哪里切入? 笔者个人认为:中国化首先要从母语切入,从母语教学内容切入,从母语课程建构切入。因为母语与本民族个体的精神发育心智成长血肉相联不可分割,它包含着本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特征,反映其全部历史,是这个民族完整的创造,它把本族人民联结成一个生气勃勃的整体,是培养和提高民族认同感的不二法门。有传承才能有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现在应该是我们对“外语先行式”的本末倒置急功近利缘木求鱼的教育说再见的时候了! 十几年的新课改新在理念、新在文化、新在课程、新在管理,抓住了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孩子们吃的营养套餐。众所周知,哪个孩子都不是一朝一夕长大的;我们长到现在,到底以前吃的哪顿饭最重要?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正是以前吃过的饭,让我们长成了现在的样子。孩子吃的营养套餐,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与时俱进地研发、可持续地保障供给;课程建构是个长期的慢工夫,需要“十年磨一剑”;教育活动是个结果滞后的工程,需要“百年树人”。 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孩子们营养套餐中不可或缺的珍贵一部分。我们不但要把基于现实的法、理、情请回来,还要把基于传统的小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请回来,我们更要把古今中外基于人性的至善、至真、至美请回来!要让我们的孩子从这些内容中不但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民族长于演绎的思维方式、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基于农耕文明的家国意识,更要在传承弘扬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共融。 综上所述,对孩子而言,学什么,比会学重要;对教师而言,教什么,比会教重要;对校长而言,谁管学校,比谁教重要;对民族而言,谁管教育,比谁管学校重要;对未来而言,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比谁管教育更重要…… 当下,我们需要做一些矫枉过正的功夫,因为我们亏欠这个民族、亏欠先人、亏欠孩子们的东西太多;虽然过犹不及,虽然欲速则不达,但只要“筑梦人”有使命感、责任心、有能力、有毅力,相信假以时日,定能好梦成真! 注释 详见百度百科。 同上 有人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本文对文化的定义有别之。 去中国化是指随着近现代中国的衰落,一度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或地区,为蜕除中华文化的至上正统地位,建立本地独特自主的国族认同、文化及语言的一种政治及社会运动。 一个地域会因为地理因素 土著的民风习俗 民土风情 当地人的信仰 习惯等等的因素而经过时间洗礼 历史的沉淀 而演变出固有的历史文化 当另外的一个地域的某种固有文化随着媒介(人 书 物)传到这个地域的时候 这个“另外的文化”就会随着媒介而传递过来 就是文化移植 是有目的 或无目的的文化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