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509阅读
  • 0回复

(文化教学)民间故事的教学探讨:永不消逝的“母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民间故事:永不消逝的“母歌”
——《鲤鱼报恩》民间故事教学课有感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何夏寿

    我对民间故事之热爱,始于母亲的“月光故事”。

     那是夏日的夜晚,碧空似洗,月光如水。乘凉时分,我们兄弟几个为了抢占到一张小竹床睡,闹得不可开交。看着扭成一团的我们,母亲用她并不高的声音说:“今天不想听故事了?”

我们就像小鸡发现了美食似的,放弃了小竹床,呼啦一下围住了母亲,争先恐后地叫嚷着:“要听要听!”、“我要听!”

        于是,我们把母亲拉到竹床上。母亲摇着蒲扇,望着天上的圆月,像是遥问又像自语,吟诵起来: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接下来,便是我们青蛙般欢快的“和声”:“一个囡,欧伊(让好)起揩桌,揩了四个角……”

当然,我们清楚,这仅仅是母亲“月光故事会”的开场。果不其然,母亲开始了她的故事“专场”——从”赤裸偷白鲞“讲到”田螺姑娘;从“牛郎织女”讲到“黄狗耕地”。我相信故事是有魔力的,好几个夜晚,母亲的故事讲得星星睡了,月亮睏了,可我总拉着母亲的衣角,吵着闹着不肯回房睡去。以至于多少回睡梦里,我真的长出翅膀,飞上月宫,和月亮婆婆那群顽皮的小女儿,去银河里捡贝壳。

  后来,我上了学。母亲说,书里有故事。于是,每次发下新书,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找故事,我找到了“一幅壮锦”的故事,找到了“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也找到了“鲁班学艺”的故事。我是多么喜欢读书啊,喜欢读书里的故事,也喜欢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母亲。

再后来,我当上了老师。可母亲已经到另一个世界讲故事去了。有一天,当我从记忆仓库里,小心翼翼地打开“母亲的故事”,为今天这些听着摇滚乐、看着卡通书长大的孩子,讲起老的完全有资格进入博物馆,享受国宝待遇的“田螺姑娘”、“月亮婆婆”时,我发现,孩子的眼里满是激动、惊奇、向往、欣喜,他们唱啊,念啊,欢啊,乐啊,这让我真正感受到语言超越“工具”的存在,理解了“语言和人的同位一体”意义所在。从那以后的20多年时光里,尽管我一遍一遍地为我的学生讲着“母亲的故事”,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是多么希望母亲的“月亮婆婆”、“田螺姑娘“能够有脸有面、有名有目出现在语文教材里。可是这“希望”就像她的芳名那样,让我20多年的等待至今依然“希望”。

终于,我隐隐约约地知道,这一切,好像跟“土”有关。是“头戴一枝花,身穿大红袄的”土打扮,还是土语言、土表达、土情感、土观念的“土身子”。我不想深究其果,我只听到温暖的“母歌”在遥远的地方深情而微弱地呼唤着我,我只觉得我有责任要让古老的“母歌”成为永不消逝的记忆,代代相传。好在新《标准》不但给了我“兑现”的权利,而且还鼓励我这样的“恋母”之人,以别样的课程眼光,别样的心态,将“母歌”搬进课堂,充分开发运用民间故事的叙事价值、言语价值、幻想价值、乡土价值、道德价值,于是,我行动了。《鲤鱼报恩》型故事教学,便成了最好的佐证。

  

一、    类型教学,让民间故事结集讲述

民间故事,是语言艺术的海洋,其类型之广,数量之多,恐怕是每个生命个体穷其一生无法阅尽读毕的。但民间故事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由不同人口中讲出的故事,它们的情节结构常常大同小异。甚至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所讲的故事也惊人地相似。对作家故事来说,是不容许文本雷同的,民间文学因出自集体口头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身姿,既保持着它的基本形态,又发生局部变异,构成大同小异的若干不同文本,有人将这些文本并在一起,称其为同一“类型“。例如著名的“灰姑娘”类型、“兄弟分家”类型。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为每一个阅读者最大体量、最为快捷地提高民间故事的阅读提供了“门道”,也为我的如何开发利用民间故事资源,开展民间故事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方式。

然而,民间故事类型依然类型繁多,有民间故事理论家提出了500个之多。在这么多的故事类型中,选择何种类型进行教学。民间故事是文学,但民间故事相对于作家故事,其民族风格、文化背景、道德倾向,甚至宗教意识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说作家故事相对柔性,注重阅读者个人的情感体验的话,民间故事则相当刚性,爱憎分明,特别追求直抒胸襟。这一近似于“脸谱化”的审美特点,对于阅读经历不足、生活经验不丰的孩子来说,正是引吸他们阅读的根本所在。但与此同时,也考验教师在选文上的谨慎性、儿童性和教育性。

在选择《鲤鱼报恩》型故事课之间,我曾经选择过教“感恩的动物负心的人”类型,比如《九色鹿》的故事,《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从个人情感上说,我自己比较倾向于这一类型。原因是这类故事从故事的人文价值上更生活化,更典型化,从写作技法价值上更文学性、更丰富性。但后来还是放弃了,究其原因,极容易引起孩子“世上之人不如兽”的价值负极,尽管“感恩的动物负心的人”,最后也是以“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这一普世价值而告结果,但毕竟前者以恶“入戏”,而《鲤鱼报恩》以善“开场”,以恶“过场”,最后以善能胜恶而“收场”的。主题的正面、阳光、欢快一如司光昭之心,世人皆知。和四年级孩子希望“阳光高照”的心理相吻合。

二、    文学教学,让民间故事彰显本身

确定了故事类型,紧接着我就开始考虑用什么去教。于是,便在上百个的动物报恩故事中提取了《鲤鱼报恩》这一类型。选择了与类型相关的三个民间故事,即《叶限》、《张打鹌鹑李钓鱼》、《追鱼》。

将民间故事作为课程内容引入课堂,往往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教教材”,即把这个故事当作课程的内容——学习的对象,学习这个故事的目的地就是彻底领悟、理解、涵泳这个故事,醉翁之意在于酒,文学教法大体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用教材教”,即这故事的本身不是教学目的,而教与之相关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篇、语逻修常,醉翁之意不在酒,语文教学基本如此。

我的《鲤鱼报恩》型故事教学属于前者,体现民间故事教学的文学性特点。我以为,只有把握民间故事的文学性特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故事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民间故事的快乐主义、浪漫主义的审美特点。如《叶限》故事中,叶限即使过着吃了上顿不知下顿的贫苦生活,依然对生活抱着美好的幻想,希望能得到一身新衣,一双鞋子,能参加一年一度的歌节,后来在鲤鱼的相助下,不但如愿以偿,而且还改变了贫穷的命运;《张打鹌鹑李钓鱼》中穷小子张打鹌鹑心地善良,放掉鲤鱼,取得了神鱼的垂爱,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追鱼》中,千年修行的鲤鱼不羡富贵、不恋仙界,甘愿嫁给穷困书生张珍。

在《叶限》故事的教学中,我重在落实“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文学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讲述故事,表演故事、评价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而在《张打鹌鹑李钓鱼》教学中,重点通过民间故事“反复“性叙事方法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参与民间故事的”书写“能力的同时,开启学生的想像智能。在民间幻想故事中,现实物理世界的束缚被彻底打破,神界、人界、鬼界、精灵界从空间上融为一体,过去、现在、未来从时间上被连接沟通。通过”两次打赌下来,恶小子都输了,但他会就此罢休“的煽情,激发学生参与自觉参加”N“次打赌的好奇心、好胜心。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时空下,学生口头创编异常活跃,”比钓鱼“、”比斗鸡“、”比对诗“,课堂妙趣横生、高潮迭起。

三、民间艺教,让民间故事回归“民间”

        和其它文学一样,民间故事的教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如故事本位,道德本位、认知本位、社会本位等。民间文学教学说到底是民间文学价值教学,而民间文学的价值教学,依赖良好的教学形式。民间故事教学当然有很多教法,但我以为,依从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引入丰富的民间艺术手法,可以极大地提升民间故事教学的“民间量”。

在民间故事文本的众多特点中,我觉得 口头性是区别于作家故事最大的特点。虽然现今我们读到了许多民间故事,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最初的的故事形态,充其量只是“最初“的标本。因而,在民间故事教学,我努力让孩子重回当初、还原当初,用讲故事法,去触摸故事。

在《叶限》故事教学中,我以“老百姓说了,山歌是用来唱的,故事是用来讲的。只有会讲故事,才是真正掌握了故事。”导语,激发学生乐意讲述故事的兴趣。在你讲我听的过程中,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共同经历了神奇而美好的生命之旅。记住了故事,积累了语言,开启了智慧,丰富了情感,受到了“善恶有报”的道德教化。

民间故事另一个十分显明的特点,那就是方言性。对于在普通话中长大的当下孩子,方言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甚至觉得方言的“土俗”有失学生“文雅”的身份。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体现方言的珍贵,方言的高雅,唤醒并种植孩子的方言意识。在开课之前的谈话中,我以礼尚往来,互送特产为形式,和浦江孩子用方言唱念一首家乡童谣。一开始,孩子们觉得不习惯,也不好意思,但当我大声送出了“上虞特产”(上虞童谣)之后,浦江孩子被感染了,激活了,在”谁能用浦江方言讲《叶限》故事“时,孩子们争相发言,其中坐在最前面的孩子竟然从位置上跳了起来,没等我同意,滔滔不绝地用方言讲起了《叶限》故事。

民间故事,作为文化之源文学。从她诞生之始,和其它民间文艺、民间文化保持在十分和时睦的“外交“关系。好多民间故事,也成为许多民间艺术重要的表现内容,比如民间绘画、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等。我觉得这不但是民间故事教学重要的目标资源,同时也是非常生动的教学形式。我在开课之初的故事引入环节中,分别选用了”这是一个藏在包装盒里的民间故事“——《嫦娥莽月》的画,”这是一个放在电影里的民间故事“——《后弈射日》的影片;和通过演唱民间小调,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故事——《孟姜女》的歌。在教学第三个鲤鱼故事时,我改变了文本阅读的方法,当场为学生演唱了越剧《追鱼》片断,丰富了故事学习形式,使课堂始终充盈着浓浓的民间风味。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