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97阅读
  • 1回复

(十届年会)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报名范例: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曾昭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将于12月11-13日在千年古镇举行,全国各地名师报名踊跃。一为观摩,一为参赛。为保证参赛质量,所有参赛选手的教案和课件必须交组委会审核,沟通修改,以符合文化教学大赛的理念和文化课堂追求。
     这样一来,许多老师不知道如何交教案和课件。其实教案课件可以直接与常规要求的一样,也可以将你的教学构思,教学理念,甚至原来或试上的教学实录一并交来,如此,更方便组委会了解老师的上课实力和课堂构建。
     现将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曾昭曙的参赛教案展示,方便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将所上优质课内容和理念完整地呈现给组委会审核人员。


《穷人》宽度教学建构
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  曾昭曙

  参赛教师简介
  曾昭曙,19887月参加工作,深圳市优秀教师、宝安区十佳青年教师,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七届兼职督学;宝安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二十多次获全国、市、区上课、评课、说课大赛一、二等奖,在《中小学管理》《小学教学设计》等各级报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区级课题《小学语文宽度教学研究》,曾应邀到省内的佛山、河源,省外的江西、湖南、贵州、香港等地作课、讲座近20次;2007年登上了北京课堂的讲台,和特级教师王文丽同台,为北京的孩子作课。2010年由深圳市教育局选派,赴美国纽约圣文森山学院进修,进修期间结集出版《美的感觉》一书。

 一、语文宽度教学建构理念
  我们做的小学语文宽度教学课题,通过教学实现“五个宽度”:宽度视野、宽度语言、宽度思想、宽度方法和宽度情怀。用“三文一线”进行教学建构,“三文”指的是“文字——文学——文化”,也就是语文课上从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紧贴文本,从字缝里去发掘文学的趣味进入文化的层面,在文化的厚层里感悟文本,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情怀;由文化的层面回到语言文字,反哺学生的言语和思想
  因为文学厚层和文化厚重,所以提供上来的信息碎片、材料碎片比较多,教学很容易陷入“零散”的泥淖里。宽度语文教学在体现“宽而有度”原则的同时,用“一线”将这些碎片串起来,使得教学成为一个整体。所有的活动建构都在这条主线上左右、上下跳动,而不偏离轨道,使得教学有个完整感、一统感。
  二、《穷人》一课的信息碎片
  《穷人》一课,有很多大师都上过。我在研读《穷人》一课的时候,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深受中国古代先哲们如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的影响比较深,尤其是墨子思想。墨子痛恨“国相攻”“家相纂”“人相贼”“强劫暴”“众暴寡”“富侮贫”“贵作贱”,而倡导“兼相爱”,人性平等。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主义者,也是最早的人道主义者。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的三个观点“博爱,不以暴制暴;道德至善,以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忏悔意识,以救赎自己的灵魂”和他的思想很相近。将托尔斯泰的这些观点和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思想一对接,我便产生了“仁——人”的教学主线。“仁”是中国古代先哲们提倡的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凡是具有各种美德的人,都可以成为“仁”。而是不是有“仁”了,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好呢?不管是墨子也好,列夫·托尔斯泰也好,都提倡“人道主义”,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列夫·托尔斯泰也是这样身体力行做的,他不但把自己的财产和著作权分给了穷人,解放农奴,还自己下地干活,自己养活自己,并容不得贵族富人拿穷人作秀。
  “仁”是孔子、孟子创建的“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有109次提到“仁”这个字。在孔孟的眼里,“仁”到底是什么?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他们都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有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再比如说,孔子曰,仁者不忧;孟子说“仁者爱人”等等。“仁”,在其它学派里,又是怎样的呢?我通过读张燕婴的《先秦仁学思想研究》一书发现,大多数学派都提到了“仁”,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中对“仁”的阐述,韩非子“仁者,谓其心中欣然爱人也”等等。
  “仁”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它最初表示什么意思?通过查找,张燕婴的《先秦仁学思想研究》一书中,就有提到。《甲骨文字集释》第2610页和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也有提到。原来“仁”与“人”最初同为一个字,都是表示“人”。后来,“仁”表示“很像样的人”,用以区别“一般的人”。这些都是文化,汉字作为语文学畴里重要一块,教学肯定要涉及。
  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期翻译了大量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著述,肯定绕不开“仁”这个字。那他又将“仁”翻译成俄语哪个单词呢?我在《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一书中恰好找到了《托尔斯泰翻译中国诸子所用名词术语的汉俄对照表》,里面明确地标出“仁”翻译成“добродушие”。这个俄语单词,我通过翻译软件一翻译,它又有“快乐;善良的本性;温和”等意思。这又是否可以建构在教学上呢?
  在文学上,列夫·托尔斯泰受法国作家雨果的影响比较深。《穷人》这一短篇小说恰好是改写他的长篇叙事诗《可怜的人们》,而且情节发展甚至人物语言都基本一致。作为世界文魁的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要改写雨果的诗呢?如果说列夫·托尔斯泰是抄袭雨果的,这又恰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发生了冲突。这些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呢?
  《穷人》是一篇老课文,从教25年的我教《穷人》一课不下十次。我很清楚学生最容易将“魁”和“寡”字写错,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写字?还有,这一课的生字词也比较多,又如何进行生字教学呢?
  《穷人》是一篇短篇小说,这样的文体在六年级怎样教?我研读课文,发现这篇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心理活动描写”,俄罗斯著名的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列夫·托尔斯泰的叙述“善于呈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流变”。他把桑娜抱养两个孩子后的忐忑不安的内心描述得真真切切、扣人心弦,塑造了一个善良、贤惠、博爱的女人形象。而课文心理活动描写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描写的内心独白,一是间接转述的心理概写。如果在教学时,不注意,很容易忽略。还有,这个故事之所以吸引读者,在于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里展开了多层次的冲突,如“穷”与“仁”的冲突,小爱和大爱,私爱与博爱的冲突,人物矛盾内心的冲突,屋外环境和屋内环境的冲突等等。
  ……
  三、《穷人》一课教学的宽度建构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因此,博学乃为学的第一阶段。只有博学,才能问思辨行课堂如果没有“博”,没有“宽度”,便没有深度、高度和温度。
  查找出来的关于“仁”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很多,如何构建呢?
  《新语文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位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我抓住“仁——人”,建立人文主线;抓住“冲突”,建立工具主线。两条主线相辅相成,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这一课的架构。
  我通过创建学习活动,充分让学生与文本、教师、作者和编者关于“仁”的对话,让学生谈自己对“仁”的理解,也让学生了解孔子孟子眼中的仁,教师眼中的仁,列夫·托尔斯泰眼中的仁,组成“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者不忧”“人生而自由平等”四步曲,不断把“仁”推向“人”,场面宏阔、厚重。
  抓住这篇短篇小说中的“冲突”来构建工具线。冲突,是戏剧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小说不讲冲突。不讲冲突,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而《穷人》一课恰恰就有不少冲突来写这样一个简单故事。为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冲突,我在这堂课上也设计了多项冲突,与课文里的冲突遥相呼应。
  1、“穷仁”与“穷人”的冲突;
  2、列夫·托尔斯泰外貌“丑”与人格“美”的冲突;
  3、孔子等中国古代先哲们的“仁”与列夫·托尔斯泰的“仁”的冲突;
  4、列夫·托尔斯泰“抄袭”雨果作品的“不仁”与他平时宣扬的“仁”的冲突;
  5、以“仁者不忧”学习生字词来反映学生对“仁”的理解与孔子、列夫·托尔斯泰的“仁”的冲突;
  6、《穷人》一文与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年表冲突。

  什么是阅读教学?没有阅读量的教学是阅读教学吗?没有阅读期待的教学是阅读教学吗?现在的阅读教学基本就是分析教学,将一篇文章分析来分析去,肢解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也或者说是朗读教学,以为有感情地朗读了几个片段,便是以读为主,便是阅读教学。结果是,学生越来越对阅读没有多少兴趣。如果阅读教学做成这样,还不如不要教学。
  在海量阅读下,《穷人》一课该怎么教学?开学初,我让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我的新语文书》,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作文里写到了《穷人》,可见《穷人》这一经典之作在学生眼中的喜爱。《穷人》一课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期的一篇短篇小说,与他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鸿篇巨制一样,其也同样具有他人难以比肩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高度。文章以桑娜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写了桑娜和丈夫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赞扬了穷人善良的品质。《穷人》一课的主要写作特色便是桑娜的内心活动描写。作者在刻画桑娜这个人物形象时,自始自终都让她处于一种“害怕“的心里状态中,惦记、沉思、不安、犹豫、激动、惊惶、矛盾、忍耐、懊悔、自责、忧虑……情感的起伏,内心的矛盾,思想的冲突,相互交织在一起,渗透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出入于动态与静态之间,摇摆于坚定与胆怯之间,从而使“害怕”这一心理活动,不断地在冲突中呈现人物形象凹凸有致的立体感和不容置疑的真实感。《穷人》一课的教学应以此为教学重点。
  列夫·托尔斯泰,由于与学生时代久远,不为学生熟知,仅在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他的一篇童话《七颗钻石》。文如其人,晚年是一个人思想最成熟,也最愿意反璞归真的年龄,想表达什么毫无顾忌。一部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反映出的是作品背后的作者,他的深度与广度。托尔斯泰是一个胸怀深沉之爱的人!学习《穷人》这篇文章,托尔斯泰的符号意义要大过《穷人》一课。了解熟知了托尔斯泰,《穷人》一课便不讲自解。 而要了解托尔斯泰,“文化”材料的有效架构,能提供较好帮助。

 四、《穷人》一课的宽度教学设计
  课前:课件一直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第一句话,让学生在课前无意识阅读。(教学无需讲解,只需学生关注)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第一句话

  (一)“仁”者人也
  1、开课导言:今天我们学习可以称为19世纪世界文魁(板书:文魁)的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穷人》(课件同时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简介),请大家看作者的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泰斗之一,被称颂为 天才艺术家。他的作品一直宣扬博爱思想,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师:你对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了解?学生谈,教师根据学生提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几部重要作品,如《战争与和平》等,相机出示实书,以唤起学生对这些著作的阅读期待。
  3、师:想不想看看这位伟大作家的尊容?出示列夫·托尔斯泰不同时期的照片。
  4、师:我个人弱弱地认为,托尔斯泰是越长越丑,越长越丑。不只是我说的,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说过,请看——,课件出示一段茨威格关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5、师:这篇课文,你们上了初中,就会学到。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外貌粗鄙的作家写的《穷人》一课,请大家一起来看老师写题目。板书课题,教师故意将“穷人”写成“穷仁”。
  6、学生指出错误,教师反问:我真的写错了吗?请看——,出示“仁者人也”相关资料。
  仁者,人也。最初,仁、人,当只是一字。——《甲骨文字集释》第2610页。
  后来,用“仁”表示“很像样的人”,用以区别“一般的人”。凡具有的各种美德的人,属于仁。

  7、师:我认为这篇课文就写了一个字,那就是这个“仁”字。学生默读课文,为老师的观点找出理由。
  8、学生默读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关键词,如善良、助人为乐、善解人意等作为“仁”的解释。
  9、小结:让学生默读一下板书中“仁”的意思。

  (二)“仁”者爱人
  1、师生合作读第一、二自然段和“门突然开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随机教学“魁梧”一词。
  2、师:我们读的这几部分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所读部分的内容。
  3、师:从故事情节来说也是完整的,如果不要课文里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些情节,好不好?学生讨论,并课件出示“冲突”的相关概念(课件同时出示“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有冲突。《穷人》这部短篇小说,却有多层次的冲突”,教学上无需讲解)
  冲 突
有了矛盾冲突,便产生了吸引读者的情节,也能够引发读者阅读的期待感。

  4、师:我们刚才读的这些段落如果读成一个字,那就是——(穷),未读部分,也可以读成一个字——(仁),这两个字形成了一种强烈冲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找出课文中的“冲突”,如“屋外寒风呼啸”与“屋内温暖舒适”、“桑娜家的炉子”与“西蒙家的炉子”、“抱”与“不抱”的思想斗争、桑娜“害怕丈夫责怪”与渔夫“责怪她面对两个孩子无动于衷”等。
  5、出示“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省略号表示什么?那渔夫什么时候回来的?课件出示原文中的句子,从“天亮了”一词中体会到什么?
  原文:雨停了,天亮了,可风依旧在呼啸,海依旧在号啕。
  6、课文一开始就说“渔夫的妻子桑娜”,强调桑娜是“渔夫的妻子”,你认为桑娜作为妻子,做得怎么样?学生讨论。
  7、师:一个贤妻良母,应该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她这样一做,丈夫更艰难了,孩子就更吃不饱、穿不暖,家庭生活就更困难了,她这样做,怎能算是贤妻良母呢?
  8、指出桑娜的爱是一种大爱、一种博爱,如果用孟子的话来说,那就是——,课件出示孟子及其他古代先哲们关于“仁”的名句,让学生读、背。
  《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
  《老子·道德经》: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心中欣然爱人也。
  9、出示课文句子——,问:西蒙明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为什么不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
  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
  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10、教师小结:西蒙和桑娜,这两个母亲同样拥有一种博爱的情怀,这两个母亲在这里也引起冲突,让读者读了唏嘘不已。

  (三)“仁”者不忧
  1、列夫·托尔斯泰深受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中国先哲的影响。他说:
  “没有孔子和老子,《圣经》就不完全了。”他多次致信给切尔特科夫,说什么呢,请默读——
  1884年2月,他致信切尔特科夫说:我在读孔子的著作,这已是第二天了。真难想象,它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
  3月,他再次致信说:我正沉湎于中国的智慧之中。极想告诉您和大家这些书籍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裨益。
  几天后,他第三次写信给切尔特科夫:我认为我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由于阅读了孔子和老子著作的缘故。
  2、师: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里,“博爱”始终贯穿始终。但我觉得托尔斯泰有点“不仁”,你们知道吗,托尔斯泰的这篇短篇小说却是“抄袭”而来的,抄谁的呢?请读——另纸下发法国作家长篇叙事诗《可怜的人们》片段,读后,学生讨论。
  当她回到家里时,海边的悬崖
  渐渐发白,她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
  她脸色苍白,心中似乎有些内疚,
  像做了亏心事,把脸扑向床头,
  当远方狂怒的大海传来吼叫的哀曲,
  她却不时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
  “上帝啊,我可怜的丈夫怎么想法?
  他已有那么多忧虑,我这么干像什么话?
  他已负担五个孩子!全靠他一个劳动!
  他已过于辛苦,我还使他负担加重。”
  “他来了?”“不,没有人回来。”
  “我错了。”“他要打我,我就说,应该。”
  “是他来了?”“不。”“也好。”“门已打开 ,
  好像有人进来。”“啊,不。”“他没回来。”
  “现在我多怕可怜的丈夫回到家里!”
  让妮仍在久久地沉思,不停地战栗,
  内心深处渐渐地陷入苦闷和忧烦,
  她陷入忧虑之中,如同坠入深渊,
  甚至听不见屋外的任何动静,
  无论是鸬鹚凄惨的叫喊和哀鸣,
  还是怒号的狂风,咆哮的大海。
  
  3、教师小结:我认为,再创造是不能算抄的,但如果能像最先将《穷人》一文翻译进中国的草婴那样,在下面注明(课件出示:本篇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就更好。在我们的教材里,却没有这样做到。(学生翻开课本)这是我们中国人缺少的对原作者起码的著作权尊重。如果你做到尊重这一点,也是仁。
  4、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世界文魁,为什么要去改写另一位世界级大作家的作品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诗歌在唐朝,是家常便饭,谁都可以吟上几句。但到了今天,诗歌衰弱了,有人把诗歌称为“精神的贵族”“精神的孤独者”,在今天看来,有些“曲高和寡”(板书,提示学生在课文里找“寡”字,并把这个词抄下来)。小说相对诗歌来讲,更大众化一些,对传播博爱思想,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要好一些。
  5、师:晚年时期,托尔斯泰翻译了大量的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先哲们的著作。要翻译他们的,不可避免地要翻译这个“仁”字。那托尔斯泰翻成哪个俄语单词呢?课件出示俄语单词“Добродушие”及读音,让学生听。
  6、课件出示“Добродушие”三个意思(快乐;善的本性;温和),指出“善的本性”“温和”和黑板上学生的理解差不多,而“快乐”怎么理解?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
  7、课文中桑娜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她感到快乐吗?让学生找出相关片段,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桑娜的快乐。
  8、师:这种帮助人的快乐,就是孔子说的(课件出示),“仁者不忧”。不忧,就是不担忧,不忧愁,就是快乐的意思。(课件出示生字表)让学生将“忧”字换成生字表中的某个字,并说出理由。


  (四)人人生而平等
  1、过渡:孔子创建的儒教到了汉武帝以后变了味,注入了很多糟粕,(课件出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打着“仁爱”的旗号,却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个等级上的仁的内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那托尔斯泰是怎样的呢?
  他是贵族,是富人,可他的眼里充满了对穷苦人的慈爱。
  他把祖产之外的大片土地转让给了农民;
  他率先在自己的农庄解放农奴;
  为教育农奴的孩子,亲手编写教材;
  19世纪80年代后,则选择粗茶淡饭的生活,穿布衣、自己下地劳作,从耕地、播种、收割粮食,到修补鞋子、衣衫皆亲力亲为。
  “世界上有这么多受苦的人,为什么你们只看到我一人?”这是托尔斯泰临终前最完整的一句话。1913 年,托尔斯泰逝世后的第三年,他的兄弟们的土地被买出来,分给了农民;他的著作版权献给了人民,由人民共同享用。
  (师:他死后,葬在他的故乡亚斯纳亚·波良纳,他的坟墓被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被茨威格称为最美的坟墓呢?请你们在课后找出这篇文章读读)
  2、读了上面的材料,你觉得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两句话点评列夫·托尔斯泰。
  3、你们认为列夫·托尔斯泰越长越丑吗?课件出示茨威格对他眼睛的描写。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逞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4、托尔斯泰和汉武帝以后独尊的儒家思想在什么地方不一样?
  5、教师小结: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宣扬博爱,宣扬人道主义,他努力把贵族、富人与穷人之间那条鸿沟填平,他是真诚地把穷苦人当“人”看,希望人与人平等,以实现他的博爱思想(板书:平等)。这就是托尔斯泰眼中的“仁”,那“仁”便是“人”(在“穷”字旁边板书一个大写的“人”字)。这篇文章题目定为《穷人》,恰恰反映了他人道主义思想。在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地方,包括我们中国,为官的、为富的、为贵的,他们还有很多特权,他们眼中的“仁”只是作秀的手段而已。(课件出示高尔基的话:高尔基说,列夫·托尔斯泰死了,我们成了孤儿)追求人人平等,光靠一个列夫·托尔斯泰是不行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我们不要成为孤儿,和列夫·托尔斯泰在一起,一起追求“人人生而平等”。
  6、学习到这里,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上,我们制造了哪些冲突?学生回顾课堂,教师课件出示最后一个“冲突”——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问为什么《穷人》这部短篇小说在他的生平中找不到,如果不是重要作品,那哪些才是他的重要作品呢。(课件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重要作品)
  7、总结布置作业:如果我们只读《穷人》,那么我们就会变成真正的“穷人”。如果我们阅读得宽点,宽点,再宽点,我们就会变成精神的富翁。
  1、找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读读:
  2、为什么魁梧健壮、勤劳能干的人在列夫·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却吃不饱,穿不暖,过着贫穷的生活?请查找有关资料读读。

五、《穷人》宽度课堂实录
仁——人
——六年级上册第9课《穷人》教学实录


  【课前】:
  师:今天光临我们活动现场的有来自宝安区各兄弟学校的老师们,还有两个特别的客人,(课件出示:《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裴海安,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国安),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到来。
  (生鼓掌)
  师:这两位客人的名字很有意思——
  生:都有一个“安”字。
  师:是的,最近一年我们中国海闹腾得很厉害——
  生:我知道,在南海,菲律宾跟我们争黄岩岛,还有日本跟我们争钓鱼岛。
  师:你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男生,曾老师向你致敬。海安则——
  生:海安则海安。
  生:海安则国安。
  师:国安则——
  生:国安则海安。
  生:国安则海安。(听课教师笑)
  生:国安则人安。
  师:有一个成语叫国泰民安,所以也可以叫——
  生:国安则民安。
  生:国安则宝安。
  【课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可以称得上是19世纪末世界文坛文魁(在“魁”前板书:文)的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期的一篇短篇小说《穷人》(课件出示题目,并板书: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托尔斯泰,大家有哪些了解?
  生:列夫托尔斯泰用了六年时间写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
  生:托尔斯泰是俄国大作家,他提倡博爱,不以暴抗暴。
  师:你真了不起,连托尔斯泰的思想,你都了解。
  生: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师:(拿出书本)看,这就是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生:他非常同情穷苦人,把自己的土地都分给农民。
  师:这样一位文魁,长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尊容。(课件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照片)
  师:托尔斯泰的家族是贵族,这是年轻时候在高加索当兵的托尔斯泰。你觉得怎样?(问身边的学生)
  生:很英俊。
  师:曾老师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学生笑)
  师:(点击课件)这是中年时期的,这是老年时期的,这是他在给孩子讲故事。
  他可能在给他们讲我们三年级时候学的一篇童话,也是托尔斯泰写的——
  生:《七颗钻石》。
  师:这张怎样?
  生:像乞丐。
  生:像个要饭的。
  师:(定格在托尔斯泰的头像上)我个人弱弱地认为,托尔斯泰是越长越丑,越长越丑。不只是我说的,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说过,请看——(课件:茨威格关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师:这篇课文,你们上了初中,就会学到。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外貌粗鄙的作家写的《穷人》一课,请大家一起来看曾老师写题目。(教师故意将“穷人”板书成“穷仁”)
  生:老师,你将课题写错了。
  师:是吗?我真的写错了吗?请大家看,(课件出示)
  仁者,人也。最初,仁、人,当只是一字。——《甲骨文字集释》第2610页。
  后来,用“仁”表示“很像样的人”,用以区别“一般的人”。凡具有的各种美德的人,属于仁。
  师:我觉得整篇课文就讲了一个“仁”字,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起为曾老师写这个“仁”找找理由。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并表扬一些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
  生:大家看到课文的第九段,这一段写了桑娜为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而内心纠结,从这些纠结的话语当中,我体会到桑娜的仁,她是多么善解人意啊。
  师:是的,这种仁,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善解人意(板书:善解人意)
  生:我从渔夫搔搔后脑勺说,“我们总能熬过去,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我体会到渔夫的仁。他是多么善良,多么助人为乐。
  师:对,善良。(板书:善良、助人为乐)
  生:请大家看到第7自然段,西蒙临死前怕冻坏了自己的孩子,用旧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就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我读出了西蒙的母爱,这是一种仁爱。
  师:这是一种对孩子本能的爱。(板书:仁爱)
  生:我从“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体会到桑娜一家虽然穷,但她知足常乐,不抱怨任何人。
  师:这也是一种仁,知足不怨,懂得快乐。(板书:知足常乐)
  师:请大家来读课文,读第一、二自然段和“门突然开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来读渔夫的话?
  师:好,你来读,我就委屈一点,做你的妻子,其他同学读引号外面的。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第二段和第十二段之间的衔接。
  (师生练习)
  师:这个词应该怎么读?(在黑板的“魁”后面写上“梧”)
  生:魁梧。
  师:看看书,梧,读什么?
  师:对了,第二声,再读——(生:魁梧)还读——(生:魁梧)
  师:我能算魁梧吗?
  生:不能!
  师:我只能算苗条!(指着一女生)你能算魁梧吗?
  生:(笑)不能,魁梧不能形容女生的。
  师:所以,魁的意思是——
  生:高大,强壮。
  (教师与学生一起配合读)
  师:我们读的这几部分,从故事情节来说也是完整的,天气恶劣,桑娜——
  生:天气恶劣,桑娜担心出海打渔的丈夫。结果,丈夫终于安全回来了。
  师:如果不要课文里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些情节,好不好?
  生:如果这样的话,那该是多么乏味。
  生:不好,这样读了,就觉得没有味道,体会不到故事给我们带来的紧张感。
  (课件出示)
冲 突
有了矛盾冲突,便产生了吸引读者
的情节,也能够引发读者阅读的期待感。


  师:是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刚才我们读得这些段落主要是讲渔夫一家生活很不容易,很贫穷,读成一个字,那就是(指着黑板)——
  生:穷。
  师: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个情节,也可以读成一个字(指着黑板)——
  生:仁。
  师: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抱养这两个孩子。这两个情节在一起强烈地冲突,使得读者,深深为渔夫及妻子桑娜的善良、仁慈品质震撼。这种冲突叫情节冲突。(板书:情节冲突)其实,这篇短篇小说,是在多层次的冲突里展开的,请大家再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就有冲突,请找出来。
  生:屋外海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冲击着海岸,与屋内温暖而舒适产生冲突,让我们感觉到屋内的温暖、舒适。
  师:怎样的温暖和舒适?
  生: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食具擦洗得闪闪发亮,帐子是白色的,孩子们在安静地睡觉。这从中可以看出桑娜的勤快,没有她的勤快也就没有这间渔家小屋的温暖和舒适。
  师:你们分组研究研究,课文里还有哪些冲突?可以同桌,也可以前后桌一起研究。
  (学生分组研究)
  生:有,请大家看到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桑娜忐忑不安地想,里面有要不要抱这两个孩子的犹豫,也有对丈夫回来会不会打她的害怕,有对自己五个孩子,对这个家将来能不能过下去的担心,还有就是对自己抱养孩子这种行为的自责。但她最终决定抱养这两个孩子。
  师:这些犹豫、担心、害怕、自责和坚定的思想斗争纠结在一起,就是一种冲突,叫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让我们看到桑娜是如何舍小爱,顾博爱的思想斗争过程。你们说说,托尔斯泰这样写,把桑娜那些自私的想法全写出来,会不会损害桑娜这种博爱的形象?
  生:我觉得不会,反而我觉得更伟大了。
  生:桑娜的家庭很穷,她为这个家着想,是天经地义,在这样穷困的条件下,即使不抱养,谁也不会谴责她。再说,指不定抱养过来,也养不活。在这种考虑下,我们就觉得故事更真实,内心更震撼。
  生:第一段中的炉子和第7段中的炉子,发生了冲突,一个是火还没有熄,一个是没有生炉子。让我们看到西蒙家的寒冷、潮湿和桑娜家的温暖、舒适,更看到西蒙家的穷、寡妇的日子真困难。也更让我们感到桑娜家的温暖。
  师:不只是温暖,更让我们看到桑娜这间屋子里充满爱。
  生:西蒙家也有爱啊!你看,西蒙临死前将旧衣服盖在孩子身上,用头巾包住孩子的两只小脚。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蒙还没有忘记为自己的孩子最后做一件事。这种母爱深深地打动着我。
  师:是啊,不管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在穷人的世界里,是充满着爱的。不管是桑娜的爱,还是西蒙的爱,在这里一冲撞,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火花。这也是一种冲突。
  生:桑娜和渔夫之间也发生了冲突。桑娜担心丈夫回来不同意她收养这两个孩子,会责怪她,甚至还会打她。然而没有想到,渔夫不但没有责怪、责打她,反而责怪她无动于衷,置这两个孩子不顾。这两个责怪,发生了冲突,让我们感受到了渔夫和桑娜都是善良的人,都是一个博爱的人。
  师:(出示课件)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什么?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生:表示还可能敲了十二下,十三下等等,渔夫一直没有回来。
  师:十三下表示什么时间?
  生:表示凌晨一点。
  师:你有点常识,好不好。凌晨一点应该敲——
  生:一下。
  师:那渔夫什么时候回来的呢?请看——(课件出示)
     原文雨停了,天亮了,可风依旧在呼啸,海依旧在号啕。
  师:原文是有这句话,选进课文,删去了。从“天亮了”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桑娜为要不要收养这两个孩子纠结了一晚上,担心丈夫的安全一晚上。
  生:我体会到渔夫与风浪搏斗了一晚上——
  师:与死神搏斗了一晚上。
  生:我体会到渔夫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很不容易。
  师:这也是一种冲突,时间冲突。可为什么编者要将这句话删去呢?
  生:这可能是让我们读者保持一种悬念。有些时候,讲得太清楚,就让我们没有期待。
  生:我认为编者就不应该删去这句话。
  师:不管编者是出于什么考虑,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找原文来对比读读,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师:课文一开始就强调渔夫的妻子桑娜,作为妻子,结合全文,你认为桑娜这个妻子做得怎样?
  生:我认为桑娜是个合格的妻子,非常勤快,照顾孩子,处处替丈夫和这个家照相,很爱丈夫和孩子,很爱这个家。
  师:用我们中国标准来看,桑娜可以称得上是——
  生:贤惠的。
  生:贤妻良母。
  师:可是,一个贤妻良母,应该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啊,她这样一做,丈夫更艰难了,孩子就更吃不饱、穿不暖,家庭生活就更困难了,她这样做,怎能算是贤妻良母呢?
  生:在照顾家庭上,桑娜绝对可以称得上贤惠,一心为了家庭,自己从早忙到完。但她面临两个孩子的生死问题上,她突破了一个妻子角色,她选择了人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她是大贤。
  生:她舍弃了自己爱丈夫、爱孩子、爱家庭的小爱,选择了抱养别人的孩子的博爱,这不是一个贤妻良母能形容得了桑娜的。
  师:这是一种大爱,一种博爱,如果用孟子的话来说,那就是——(课件出示)
  生:(读)仁者爱人
  师:这个人,指的是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师:爱自己的老人到爱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到爱别人的孩子,这是一种博爱。仁,是孔子孟子创建的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在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思想学派互相争论,甚至互相攻击,但大多数学派都提到“仁”,比如老子的七善,墨子的兼爱,韩非子的“欣然爱人”(课件出示)
  《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
  《老子·道德经》: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心中欣然爱人也。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
  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师:这是桑娜死的样子的细节描写。我问大家,西蒙预知自己会死吗?
  生:预知到了,所以,她用旧衣服改在两个孩子身上,还用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师:西蒙既然预知自己会死,完全可以将两个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可为什么不做呢?
  生:她知道桑娜一家生活非常困难,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邻居,会给他们增加很大的负担,所以,她选择了让自己的孩子等死。
  师:是啊,西蒙并不是没有想到把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但她知道这样做,就会增加桑娜一家的困难,她爱自己的孩子,但她觉得自己不能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也是一种博爱。西蒙和桑娜,这两个母亲同样拥有一种博爱的情怀,这两个母亲在这里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叫人物冲突。
  师:列夫·托尔斯泰深受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先哲们的影响。他曾经在日记里记录过,“如没有孔子和老子,《圣经》就不完全了。”他多次致信给切尔特科夫,说什么呢,请默读——(课件出示)
  1884年2月,他致信切尔特科夫说:“我在读孔子的著作,这已是第二天了。真难想象,它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
  3月,他再次致信说:“我正沉湎于中国的智慧之中。极想告诉您和大家这些书籍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裨bì益。”
  几天后,他第三次写信给切尔特科夫:“我认为我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由于阅读了孔子和老子著作的缘故。”
  师: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里,“博爱”始终贯穿始终。但我认为他有件事做得“不仁”,他《穷人》这篇短篇小说是抄来的,抄法国大作家雨果的。请读——(课件出示)
  当她回到家里时,海边的悬崖
  渐渐发白,她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
  她脸色苍白,心中似乎有些内疚,
  像做了亏心事,把脸扑向床头,
  当远方狂怒的大海传来吼叫的哀曲,
  她却不时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
  “上帝啊,我可怜的丈夫怎么想法?
  他已有那么多忧虑,我这么干像什么话?
  他已负担五个孩子!全靠他一个劳动!
  他已过于辛苦,我还使他负担加重。”
  “他来了?”“不,没有人回来。”
  “我错了。”“他要打我,我就说,应该。”
  “是他来了?”“不。”“也好。”“门已打开 ,
  好像有人进来。”“啊,不。”“他没回来。”
  “现在我多怕可怜的丈夫回到家里!”
  让妮仍在久久地沉思,不停地战栗,
  内心深处渐渐地陷入苦闷和忧烦,
  她陷入忧虑之中,如同坠入深渊,
  甚至听不见屋外的任何动静,
  无论是鸬鹚凄惨的叫喊和哀鸣,
  还是怒号的狂风,咆哮的大海。
  师:雨果这首叙事诗《可怜的人们》一共有10部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情节是一样,甚至语言也是照抄。你们认为托尔斯泰是抄袭吗?
  生:是谁的写作在先?
  师:雨果。
  生:我不认为托尔斯泰是抄,这是改写。
  生:我也认为托尔斯泰不算抄袭,他是在雨果的基础上再创造,再提升。
  师:我认为,再创造是不能算抄的,但如果能像最先将《穷人》一文翻译进中国的草婴那样,在下面注明(课件出示:本篇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就更好。在我们的教材里,却没有这样做到。(学生翻开课本)这是我们中国人缺少的对原作者起码的著作权尊重。如果你做到尊重这一点,也是仁。
  师: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世界文魁,为什么要去改写另一位世界级大作家的作品呢?
  生:托尔斯泰是想提升雨果的诗。
  生:诗歌是精神的孤独者,没有多少人阅读。但小说就不一样了,普及面更大。我想,托尔斯泰提倡的博爱思想,在这首诗里很明显。将诗歌改写成短篇小说,使这种博爱的思想传播得更广,让更多人受到影响。
  师:我也认同你的观点。诗歌在唐朝,是家常便饭,谁都可以吟上几句,所以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但到了今天,诗歌衰弱了,有人把诗歌称为“精神的贵族”“精神的孤独者”,在今天看来,有些“曲高和寡”(板书——)
  师:寡字怎么写?课文里有——
  生:寡妇的寡。
  师:你们把这个词写在“寡妇”这个词的旁边。
  师:晚年时期,托尔斯泰翻译了大量的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先哲们的著作。要翻译他们的,不可避免地要翻译这个“仁”字。那托尔斯泰翻成哪个俄语单词呢?(课件出示)
  Добродушие
  (教师给学生播放三次读音)
  师:这个单词在俄语里有三个意思,请看——
  ①快乐;善的本性;温和。
  师:第二、三种意思和我们刚才讲得意思是差不多,第一种“快乐”,怎么理解?
  生:就是我们平常里讲的,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师:请举我们的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
  生:雷锋叔叔经常做好事,帮助人,然后他也感受到了快乐。
  生:我有一次帮同学做值日,虽然辛苦一点,但我感受到了快乐,整个晚上,我都非常激动。
  师:课文中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你感受到她的快乐吗?
  生:课文的最后,“他们在这里啦——”我感受到了桑娜终于落下了这颗忐忑的心,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我是渔夫,你们是桑娜。
  (师生分角色朗读,特别指导学生读好“他们在这里啦——”)
  师:这种帮助人的快乐,就是孔子说的(课件出示),仁者不忧。不忧,就是不担忧,不忧愁,就是快乐的意思。(出示生字表)请将“忧”字换成生字表中的某个字,要说出理由。
  生:仁者不虑,虑,考虑的意思。仁者,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师:虑,除了考虑的意思,也有担忧的意思。仁者不虑,也是仁者不忧。
  生:仁者不怨。仁者,从来不抱怨,保持一颗乐观积极地心。
  生:仁者不唉。唉,唉声叹气,仁者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会唉声叹气。
  生:仁者不霉。仁者,倒霉的事不会到他头上。
  师:你寄托了一种很美好的愿望,我们祝愿天下的好人一生平安。
  生:仁者不淋,仁者不会淋到困难的。
  师:不遇到困难,是不现实。但遇到困难,仁者不惧,不畏缩害怕,并努力克服它。
  生:仁者不搁。仁者,做任何事都会马上去做,一刻也不耽搁,就像书中的桑娜,一刻也不耽搁,立马抱养这两个孩子。
  生:仁者不撕,仁者不会发火,用撕什么东西来发泄。
  师:你这是在讲我,有一次,我们班上一个同学的作业做得不好,我就撕了他的这次作业。所以,我要做个仁者,仁者不撕。
  师:孔子创建的儒教到了汉武帝以后变了味,注入了很多糟粕,(课件出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打着“仁爱”的旗号,却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个等级上的仁的内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那托尔斯泰是怎样的呢?
  他是贵族,是富人,可他的眼里充满了对穷苦人的慈爱。
  他把祖产之外的大片土地转让给了农民;
  他率先在自己的农庄解放农奴;
  为教育农奴的孩子,亲手编写教材;
  19世纪80年代后,则选择粗茶淡饭的生活,穿布衣、自己下地劳作,从耕地、播种、收割粮食,到修补鞋子、衣衫皆亲力亲为。
  师:他临死前还在关心穷苦人。请默读——
  “世界上有这么多受苦的人,为什么你们只看到我一人?”这是托尔斯泰临终前最完整的一句话。
  师:他死后,葬在他的故乡。他的坟墓被茨威格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被茨威格称为最美的坟墓呢?请你们在课后找出这篇文章读读。
  师:读到这里,请拿起笔用一两句话点评点评托尔斯泰。
  生:托尔斯泰太了不起了,他能做到把自己的土地送给农民,还为农奴的孩子编写教材。
  生:托尔斯泰具有一颗博爱的心,这是很多富人贵族所做不到的。
  生: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穷人。
  师:你这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好一个“伟大”和一个“穷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看到列夫·托尔斯泰与穷人在一起。不过,建议穷人一词上要打上双引号。
  师:你们认为托尔斯泰是越长越丑吗?
  生:不是,他是越长越伟大,他的心越来越博大。
  师:请读茨威格写他的眼睛一段。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逞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师:托尔斯泰和汉武帝以后独尊的儒家思想在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儒家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与人之间都不能平等,怎能谈博爱?
  生:托尔斯泰提出的博爱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平等上的。
  师: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宣扬博爱,宣扬人道主义,他努力把贵族、富人与穷人之间那条鸿沟填平,他是真诚地把穷苦人当“人”看,希望人与人平等,以实现他的博爱思想(板书:平等)。这就是托尔斯泰眼中的“仁”,那“仁”便是“人”。所以,这篇文章题目定为《穷人》,恰恰反映了他人道主义思想。在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地方,包括我们中国,为官的、为富的、为贵的,他们还有很多特权,他们眼中的“仁”只是作秀的手段而已。
  师:(课件)高尔基说,列夫·托尔斯泰死了,我们成了孤儿。追求人人平等,光靠一个列夫·托尔斯泰是不行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我们不要成为孤儿,和列夫·托尔斯泰在一起,一起追求“人人生而平等”。
  师:学习到这里,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上,我们制造了哪些冲突?
  生:“穷仁”和“穷人”,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追求“人”的平等的责任。
  生: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真的丑陋吗?让我明白了他的精神之伟大,是个伟大的穷人。
  生:托尔斯泰抄袭雨果的诗的不仁,与他传播博爱思想的仁之间的冲突。
  师:课的最后,我还要制造一个冲突,大家看,这是托尔斯泰的生平年谱,记录了他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子,什么时候创作什么作品。可是《穷人》这部短篇小说,在上面却找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生:可能这是托尔斯泰改写的作品。
  生:可能这不算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或者重要作品。
  师:那他的重要代表作品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
  师:如果我们只读《穷人》,那么我们就会变成真正的“穷人”。如果我们阅读得宽点,宽点,再宽点,我们就会变成精神的富翁。下课。
  (课件出示作业):
  1、找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读读:
  2、为什么魁梧健壮、勤劳能干的人在列夫·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却吃不饱,穿不暖,过着贫穷的生活?请查找有关资料读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8
“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大赛”组委会点评


用中国文化解读西方作品,这就是用中西文化思辨来打造“文化课堂”。我们经常看见许多文章用西方标准来解读中国现象,张老师的教学却是用中国标准解读西方文学。这就是文化的主体意识。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既了解西方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立根于中国文化本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感自豪感的同时,懂得了世界文化在某些元点上的一致追求。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真正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人。这正是“文化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教学节奏由(一)“仁”者人也,(二)“仁”者爱人,(三)“仁”者不忧,(四)人人生而平等,四部分组成。最后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有差别的“仁爱”,与西方文化提倡无差别的“博爱”进行思辨,张老师从维护托翁思想角度,倾向于“博爱”。以此作结。

从洋文化的角度讲解洋文化,没有实现洋文化的“中国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更不利于树立学生的本位文化意识。张老师这样的设计,用心良苦。

可以商议和讨论的地方是:“仁爱”与“博爱”相对于一个追求“孝道”与礼仪的国家,“仁爱”更有现实味。毕竟爱自己的父母与爱他人的父母,不可能做到一样。爱同龄人与爱老人,不可能一致。西方的“博爱”是建立在对基督一神的文化土壤上,大家都是神的子民,所以基于这样的刻度体现的爱应该是没有差别的,于是有了“博爱”的思想。但忽视了大家同时也是各自父母的儿女,接受的爱是不同的,回馈的爱自然有差别。所以“博爱”更充满了西方的理想主义,在礼仪上无法体现出对象的不同差别。

从神的角度,爱一个人和爱一个动物是没有差别的,因为他们都是神创造的。但生活中人对动物和人的感情还是不同,毕竟物性不同,人兽有别。所以孔子的“仁爱”是解决社会问题,西方的“博爱”是基于信仰问题。

另外中西文化思辨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不是分等级,是分差别。这一点是儒文化被千年误解的结果,或者说是“五四”近代来被攻击的结果。“仁爱”是因为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差别,所以用不同的礼仪来区别。对父母可以跪,对同学作揖即可。这就是差别,但不是等级。

“五四”那帮人对中国文化自残带来的恶意曲解甚至造谣的历史,应该结束了。因为中国文化的自觉时代、理性时代,在“文化教学”的召唤下,已经来临。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