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高考始于1902年,60分为及格分的规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1938年,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因为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受到大家的欢迎。今天的我们回头看民国会想:民国高考试题是什么内容,难不难?
今天,中国大地将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参战者是全国所有高三(包括高四、高五)毕业生,作战武器包括但不限于:试卷、钢笔、计算器、小抄……凡战争均有胜利者和失败者,这场战争也不例外。胜利者将在9月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读书,失败者———我就不说了。我现在想说的是民国时期的高考。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02年10月14日进行的。当时,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之后,京师大学堂准备正式举行招生考试。生源从哪里来呢?还得向各省求助。京师大学堂为了招到最好的学生,向全国各省督抚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督抚们也很配合,先是在本地进行选拔,择优录取。这相当于初试。
初试之后,把优秀学生送到北京,参加京师大学堂组织的统一考试,这就算复试了。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好几年,这次考试就全面向西方靠拢,采用百分制评定考生成绩,以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大家记住了,中国以60分为及格分数,是在1902年开始的。
坚持了三年的全国性高考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曾经参阅了一些资料,很多都谈到民国没有统一的全国性高考,统一的全国性高考是在1949年之后才有的。这种说法有误。其实,民国时期也曾经有统一的全国性高考。跟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也是按计划招生,也分文理科,只不过时间比较短,只存在了短短三年。
1938年,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统一高考。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出台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决定及分配录取学生。同时,它还负责研究招生制度的改进及其他相关事宜。同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全国统一高考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道理很简单,相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来说,它更公平。相对于用八股文考试的科举来说,它更科学。
但是在战争时期,全国统一高考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安全的考室。南京、上海、北京都被日军占领了,显然无法设点进行考试。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成都、南郑、福州等仅有的十来个招生区,又面临着日军狂轰滥炸的危险。加之考生千里迢迢地从家乡赶到这些地方考试,人身安全又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到了1941年,全国统一高考就暂时中止了。直到1949年以后,才分别在大陆和台湾进行这种统一高考。
民国高考试题难不难
在1912年到1937年之间,民国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这就是大家现在很提倡的“自主招生”。
在这种招生模式下,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权。比如,那时候很多大学都开办“预科班”,或者叫“先修班”。在“预科班”中读书的学生,有50%以上可以免试在自己学校读大学。
除了“自主招生”外,教育部还曾经制订和推广“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就是由教育部划分考区,在本考区内进行统一的高考。然后呢,由一所大学牵头,召集一部分大学联合在一起进行招生。比如,西南联大就曾经作为牵头学校,组织各大学进行联合招生。
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民国高考试题是什么内容,难不难?我觉得不难。以国文为例,1933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的国文题中有一道是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成散文,这不难吧?再比如,1946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的联合招生国文试题,堪称简单至极。题目就两道,一是作文:学校与社会;二是解释成语的意义: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息息相关。
◎高考历史人物
盐号大小姐王德懿
76年前在上海高考
今年93岁的王德懿老人,1917年出生在重庆王家沱,是当年享誉川东的万茂正盐号的大小姐。1936年7月,19岁的王德懿从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普高班毕业,抱着实业救国的热情,她跟10多个同学一起登上民生轮,出夔门、过三峡,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求学。“当时,重庆的大学很少,重庆大学开办也没几年,好像只有两三个专业。”王德懿说,高中毕业,同学们个个热情澎湃,渴望走出四川盆地,到大上海去考大学。那里的大学都是单独招生。到了上海后,王德懿与同学们分头报考自己向往的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包括上海周边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南通大学等都在上海招生。”王德懿说,她住在亲戚家里,天天买报纸研究报考哪所大学。因为中学期间各科成绩都很好,王德懿决定报考当时最有名气的公立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文、算学、外语、理化、史地、公民……”70多年过去,王德懿已记不清当年考了哪些科目,也记不得当年的考试分数,但仍扳着指头数出了七八门考试学科。“考了两三天,中学学过的几门学科都考了。”王德懿说,那时,考试没有总分,也没有录取线,每门学科满分都是100分,只要考到60分就算及格,每门考试科目都及格,就有录取资格。考试结束,没有邮政快递送录取通知书,想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只能去学校看榜或寻找报纸上登出的录取名单。
十几天后,在交通大学门口的新生录取榜上,王德懿激动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她被交通大学录取到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交通大学录取的第一名重庆女生。
书香子弟曹越华
抗战烽火中高考
今年92岁的曹越华出生在四川省邻水县九龙场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在重庆做小学教员,曹越华12岁时来到重庆,就读于川东师范附小,两年后考上市立初中(现重庆一中),三年后又考上求精中学。
上初中时,曹越华遇到曾留英的英文教员曾璋鲁,练就了一口标准的英语。求精中学,是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曹越华在此将外语练得非常流利。
1938年,抗日战争烽烟正盛,复旦大学从上海迁到重庆,在战火中继续坚持办学。“当时,我正好高中毕业,听说复旦大学来到重庆,我就想去报考。”曹越华说,复旦大学刚到重庆时,落脚在菜园坝,离求精中学非常近,于是,他跑去报了名。到参加入学考试时,复旦大学搬到北碚夏坝。在简陋的教室里,曹越华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高考。
由于年代久远,曹越华已记不起当时考了哪些学科。“只考了四五门吧,我觉得都比较简单。”曹越华说,抗战期间,东部沿海许多高校内迁到重庆,给重庆学生带来了更多升学机会。曹越华还记得,当时,总共有几百人前去考试。他说,战争年代,能坚持上完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有点本事的人,大部分都能被录取。因为外语成绩特别优秀,曹越华被复旦大学录取,在外国文学系主任伍蠡甫先生门下学习。他还记得,老师个个大名鼎鼎:文学概论教员是胡风,法语教员是徐悲鸿之妻、留学巴黎多年的蒋碧薇,英国戏剧文学教员则是曹禺。
大学最后一年,曹越华应征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滇缅战场抗日,成为远征军翻译和教官,将所学奉献给了中国抗战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