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28阅读
  • 0回复

(十届初赛联播)江苏片区淮安赛场南陈集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31
获奖作品展播(组委会版权所有,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打猴儿
王  耀

  对于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谈东西方文化着实大了点,就是我们身边的种种文化我也不敢妄加谈论。因为我所了解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个村庄那么大。然而一花一世界,咱们村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幼时眼中的世界朦胧,纯真充满了好奇的我。对于石磨、牛耕、板车都流露出浓浓的好奇。爷爷奶奶在用石磨磨谷物的时候,我总在那儿呆半天,就这样一直好奇地看着,一边问爷爷奶奶,一些现在想想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站在地头,看着老水牛缓缓地耕着地,那时总是会天真地想着为什么牛儿会那么听话,让它往哪儿,它就往哪儿。板车上堆着如小山般的稻草,要拉回家来炊米做饭……那时我总会兴奋地冲到最前面,拉着最长的那根绳子为爷爷献上一份微薄之力,爷爷依然让我跟去,为的应该让我体会劳动的艰苦与快乐,也让我享受着田间的恬静与安宁。
  爷爷给予我很多东西,教我写字,教我唱歌,教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常识,教我“忽以善小而不为,忽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但爷爷教我那么多东西,我最喜爱的,也是经常做的便是娱乐活动——打猴儿。
  其实,打猴儿在我们这儿并不叫打猴儿,但看了作家写的《打猴儿》中说:猴儿身形矫健,好动,手脚没有闲的时候,挨了打,又蹦跳不休。倒确实生动形象,便也叫其打猴儿了。
  清晨院子里传出“啪”“啪”的声音,出门一看,一只似圆锥形的木头在地上迅速地奔跑着,土木头转得很快,但依然能看见上面的缤纷色彩,只见爷爷手里拿着鞭子又是“啪”的一声,腾起一团尘土,土木头跳着从身边快速地闪过。我眼前一亮,跑到爷爷面前问:这是什么?爷爷说:这是打猴儿。便把鞭子交给我并教我如何使用,我接过鞭子,鞭子是由一根树枝做鞭杆,鞭头上面还有着点绿色,显然是刚做的,树枝的皮已经被削掉,手握之处用布包着,能看出来爷爷费了一番心力,经过反复的练习,我终于掌握了打猴儿的技巧,于是便带着我的宝贝猴儿到左邻右舍的玩伴家里献宝一番。看见他们羡慕的眼神,心中得意异常。不久之后他们都有了猴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于是我们一群孩子便在空旷的麦场上打猴儿。几十个孩子,年龄或大或小,但最大的也不超过十五岁,这里是孩子的天地,我们不仅抽打自己的猴儿,在别人的猴儿进入自己的领地时,也给他狠狠地抽一下。我们的猴儿不停地碰撞,不停地旋转。我们的猴儿就像我们不停地旋转奔跑,哪怕是一丝希望也可以带我们走向远方。
  如今过了打猴儿的年龄,却想看着新一代的小孩打猴儿,麦场依然是以前的麦场,却不见一个打猴儿的人,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到哥哥家看到侄儿小小的年龄便戴上厚厚的眼镜,拉着我狂热的对我说一些流行的网络游戏与庸俗易懂的网络小说时,我沉默着看着窗外的麦场……
在苦难中升华
曹校玲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片花上说人情。——题记
  回忆是斑驳的墙,青春是记忆的窗,我们的青春,在岁月里摇晃。一生再长再久现在才明白,也不过就是一场匆忙的停留,从此只有寂寞前来与我偕行,只是很想告诉你,你的青春你的跋涉你的梦,还居留在我深心。
  这是席慕容《别后》中的一段,当我们感叹青春岁月的流逝时,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消磨着生命,当我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时,我们已慢慢成大。我们不能改变这世界,却依然坚守着信念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生是一本书,我们只有细细品读,才能让自己的阅历不断丰富
  骆驼走过沙漠,留下深深蹄印;时间走过树林,留下圈圈年轮。还依稀记得年幼的我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听她讲些稀奇的故事每天晚上这份乐趣盈溢着我快乐的童年,陪我度过美好的时光。母亲的生命如此美丽,让我舍不得忘记
  小时候的母亲并不聪慧但却是个勤劳善良的女孩数学课上,老师提问如期而至,“这个问题你会吗?”女孩挠了挠头,低头看书,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不会。”先生生气地看了看女孩:“你看你哥学习多好,你怎么这么不知道努力,接连几天在课上问你你都说不会?”先生失望地叹了口气。
  放学后女孩噙着泪水回到家向父母哭诉着上学堂的事女孩自叹说:“还是让哥哥上学吧!我太笨了家里条件也不好。”父母劝说女孩上学,可她却执着不去,最后在家中做家务:每天早上起来去打猪草,放小羊……多年后,哥哥成为了一名教师,女孩也嫁了人。岁月匆匆,在一次家庭宴会上,哥哥醉酒后的一句话“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人”深深刺痛了妹妹的心。
  兄妹俩的母亲听见哥哥的这句话,当即生气地责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人,当初没有你妹妹的退出,哪有现在的你?”妹妹流下几行清泪接下来的几年中过节都不去哥哥家团圆,直到哥哥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傲慢亲自向妹妹道歉,才化解了这场不和谐的僵局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不优秀的女人,却美丽善良,质朴能干,她的人生是如此的不平凡,在苦难的路途上前行,在荆棘丛中开出芬芳的花朵。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片花上说人情人的一生最富有的是一世的阅历,在苦难中升华,那是一首青春励志的歌,那是一精彩绝伦的乐章,更是一种升华的精神文化。
一路有你
伍 凯

  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每次上学都会经过一座好大的土墩。因为年龄小,所以那时我并不明白,眼中的这座土墩到底有多神奇。
  放晚学后,我会独自一个人跑到土墩旁,坐在地上,静静地看着她发呆。在幼小的心灵中,慢慢地升起一丝别样的情感:她是那么神奇,那么令人着迷,时常在梦中,还会见到那模糊的影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了解关于她的故事,故事是那么地美丽动人,令人遐思。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漂母墓,为漂母筑墓的人叫韩信。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她毅然屹立在那儿,见证着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当我再次来到她的面前,我发觉我爱上了她。此时,在我的心中,她是那么地美丽迷人。我试图深入地去了解她的一切,有记载的正史,还是人们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以及散见于各种书籍和网络上的野史……她是如此地富有魅力。当我花费了好多业余时间去了解之后,我才知道,她分明代表了那伟大无私的母爱,她分明就是一座母爱的丰碑。躺在她的身旁,感觉就是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之中,是那么地温暖。她所散发出的气息,不正是母亲的味道吗?在她的怀抱中,我久久不愿离去。
  后来,听说政府要对她进行开发,供人们更好地游览。因为上学,离开她已经好多年。每次去外婆家,总要在她身旁待上一段时间,感受那来自遥远的穿越两千多年的无尽无私的母爱。
  但政府对她的开发,迫使我不得不暂时离开她。离别后的日子是那么痛苦,脑海中总挥之不去她的身影,真希望时间能够过得快一点。
  再次见到时,她已焕然一新,气势非凡。但她在我眼中,却还是那样的温和、平易近人。她从不奢求什么,一次小小的恩惠,让她永垂不朽,她将母爱无私地施与一位陌生的少年,承担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她是那样伟大无私。
  从小到大,伴随我成长,从相知到难忘,她在我心中必将永远屹立,十倍百倍高大,并让我坚信“母爱信能弥宇宙,报恩何须得意时”!
时代疯狂,文化需更强
朱  雪

  有一种光辉,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我庆幸我是个中国人,更庆幸,我活在了这个让人心善若狂的世界。似水年华,流失的时光已无法触摸,岁月带走了人们年轻的容颜,却带不走人们看似老去的心,而我正是如此,无论我变得多么沧桑,无论我变得多么彷徨,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心也在这里,为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是多么的经典,多么的受人热爱,又怎会有舍弃之心呢?可这只是自以为是的我以为,现实总归现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把文化当做一回事,时代的繁荣蒙蔽了多少人的双眼,扼制了多少人本纯粹的心灵啊!
  每个时代里,都有那么一些守候自己信仰的人,为的不是让这个世界记住你,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和忠诚!然而时代的便捷,科技的繁荣,我们也很快富裕起来,以前是吃得饱,再后是吃得好,再然后就是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饱。曾经有了一个手机联系要联系的人,就已成为宝贵,今非昔比,每个人都有了手机,离不开手机的我们因此抛弃了文化,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归处在何方,一味迷茫地活着,拼命地奢移,丢弃了一颗属于中国人的心。
  打开电视,一档档娱乐的节目充斥着公众的视觉,让公众的心离文化越来越远,偶尔打开关于古代文化的节目,却毫不犹豫地跳过,可见这是多么一件普通的事啊!
  自古以来,书信就是我们中国传统,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而对着他乡的风景却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根在家乡。以前,这样的情景,多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与家乡的牵挂,而对着破碎的山河,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写下的都是对亲人满满的思念,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而对着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却接受这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这21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日趋增多,手机QQ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谓五花八门,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使用,当然这也是好的,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也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也认为,它已融入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哪一种方式好,但是让我们接受的还是书信,它可以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的意义想就超出了文字的范围!
  可如今,这种文化已渐行渐远,很难寻找它的踪迹。
  想说的是,有时候把自己的心带回到书信里,偶尔用心写一封信,寄给亲人、友人……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与依恋,那是多么发自内心的快乐啊!
  请不要让这个时代的繁荣扼杀我们永爱传统文化的心,也请不要奢侈的欲望蒙蔽了我们看穿黑暗世界的双眼!
  我们不能因为有了遥控的机器,就主宰不动自己的内心!历史的悠久,优秀的传统美德,就像一团烈火,希望永远不会熄灭,永远燃烧在我们的心中!
  时代再疯狂,中国文化也会更强!
  
  

  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长大了,住在钢筋混凝土中,便不再有那一种凄凄然的声音,似乎生活中少了一份活力,缺少了生活中的那一份柔美。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倾听着雨的声音,凝眸着雨留下的印记,等待着“它”的回来。
  点点的雨滴从空中落下,与大地相融,滋润着世间的万物,轻抚着人们的肌肤,洗涤着人们的心灵,那是它与大自然的私语,它是天地间的使者,慰藉人们的心灵,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一触柔软,使人们拥有一份平和的心态。
  不仅如此,它更是上天的恩赐,以那一颗颗黄豆般的身体灌溉着那田野中的秧苗,让它们突破那坚硬的泥土,茁壮成长。
  雨迹是抹不去的,它是眼泪,是快乐亦或是伤心的眼泪,它们化作那点点的雨滴装饰着天空,也荡涤着万物,那一片湿润,是它为它们披上的风衣。我喜欢雨,喜欢它的阴柔美,更喜欢它那轻快奔放的舞姿,充满着美丽的光环,更带有着青春的气息。
  雨似乎停了,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沁脾着人们的心灵,仿佛在一片仙境之中,飘飘然的感觉遍布全身,仿佛身体中的每一个器官,都在跟着跃动,闭起双眼,你听,是它们在笑呢!
  雨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留下的是抹不去的足迹,撑起一把伞站在雨中。等待着那个背影,或许就在那儿找到通向快乐的大门,到达成功的彼岸。
  站在窗前注视着外面的那被串成的美妙的音符,看着前面的那一片屋,心中顿时一股莫名的忧伤,或许青春已不再等待,它在催促着我们前进,亦或是在激励着我们,树木与那瓦屋相互掩映,没有绚烂的颜色,只有那如水一般的洁净,透明晶莹,生活中似乎又多了一份活力。瓦屋还是那个瓦屋,雨还是那个雨,仿佛又听到了小时候的那淅沥的声音,我想“它”回来了。

路游记
马静静

  那年夏天,每个人都是即将出笼的包子,天地如同一个大大的蒸笼。寻找纳凉的好去处,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对于不想费事的人来说,七月骄阳似火,但屋内依然凉爽似春,是不是现代化的进步,让人们都学会了享受没有汗水的安逸?空调的制冷功能不仅将温度降低,连同这种体验生活的激情也冷却了。
  无论如何,屋内的小世界,又怎么能比得上窗外的大好河山,那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文化遗产,岂能将它忘记?空调的风,没有大自然的风来得真实凉爽些。
  带着些许行李,让我们细细感受。汽车一路颠簸,驶向另一个世界,由远及近,车窗外的景色像是被放慢了无数倍的镜头。“夕阳红半楼,碧水连千里”,这是初到安徽的感受。
  远离了喧器的所在,来到了村庄,想要最真的体验,不入村庄怎么行?
  路是多变的,以至于绕得人晕头转向,种子酒的香味来自四方,充斥鼻尖。舒适的风穿过层层树叶,温柔地撞进人们的怀里,轻抚着人们脸上的汗水。防止卧在树丛里。不细瞧便被遮掩了去,这里的百草丰茂无疑是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池塘边,“啪、啪”的木槌声一下又一下,农家女子浣洗的窈窕倩影被镶嵌进画一般的景色里。鱼儿统统化为了“绕指游”,试问,家中鱼缸里的小东西是否这般有灵气?
  这般悠闲的时光,这般美好的生活,精神何以不升华?
  如果说,安徽是热情洋溢的小伙子。那么江南小镇便是温婉如诗的女子,巧笑盼兮,羞羞涩涩。连绵的雨天,执一把油纸伞,漫步青石板的小路上,感受一下,那立于细雨中梦境般的感觉,淡雅清香的人文小镇,年代久远,古韵绵长,冰冷冷的电视又怎么会表达得这般淋漓尽致呢?
  掬一捧清水流入心中,那美丽的小镇便在我心中凉爽一季,折一朵夏花放于鼻前,我闻见了生活的香味。
  城市是现代化进程的象征,那些自然村庄,古镇是传统文化的象征,那里保留了从前的民风民俗,那里是别样的世界。城市在现代树林里冲锋,村镇在历史溪流里荡漾,如果你累了,请停下脚步,体验乡村生活的静好,享受地球母亲给予这个世界的灵气。
  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再忆一回走过的路,让心记下点滴,如此一行不枉此生。

情感阶梯
李  杰

  每每踏上崭新的一个台阶,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似乎是音乐在心中跳跃,柔的,美的,亮的,喜的,悲的,欢快的,忧伤的,绚烂的,清冽的——一下下撞击了心灵很强烈的情感,涌出胸中,用微笑或是泪水或是热情或是冷漠诠释……
  我想,自己的情感永远不会对自己隐瞒,我一直在自己情感的世界里成长,仿佛是在旅行中攀岩着一座通往神圣天堂的阶梯,向上走,停留的时候,体验,最美的感受,毫不压抑自己的快乐与痛,在自己的旅途里笑或是哭,把裹藏在躯壳里的情感释放,随着时间珍藏,放置在记忆里最美的画框……
  也许我永远捉摸不透其他人的感受,可是我自己在体味,体味波浪旋转的样子,体味浓烈的酒带来的滋味,体味雪花冰凉在手心的感受,体味泛黄的秋叶飘零在身边的错觉…一直在寻找生命中的情感,让她萦绕在我的世界,从我生命开始的那一刻,泪水模糊了眼帘,心中的希望燃烧,于是,我开始奔走在阶梯,开始体验
  第一步:快乐的出发点。
  小孩是最可爱的,对于充满单纯天真的我们,小小的世界里只装得下快乐和伤心——简简单单的快乐,简简单单的伤心。
  第二步:情感的交替
  顽皮的我长大,我在快乐中自信,在伤心中发泄,我很满足,所以小学阶段的我很乖,这大概是我情感旅途中的第二步……发自内心有更多情感在涌动。
  第三步:反方向旋转的我
  如今的我,每天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麻木地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发现我和别人不同,我没有沉浮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在同一个时刻,重复同样的表情,反复同样的动作……拾起散落的眼光,我微笑,逆时针辗过的痕迹很清晰——我的阶梯阳光明媚,没有被黑暗笼罩,我的情感依旧丰富,没有被冷漠抹掉。人群中反方向旋转的我,诠释自己的情感,用爱来照亮自己的心。
  我在向情感阶梯的下一步迈进,我会把最美的情感放在心中,珍藏,释放……

文之风
蒋芸芸

  你曾出现在谁的青春岁月里,你的青春故事里谁又出现过。谁是过客,谁是定格。
  谢谢匆匆而过的你,教会我面对,教会我勇敢,教会我爱。
  谢谢一直陪伴的你,给予我温暖,给予我支持,给予我爱。
  随着娱乐节目的肆意横行,传统文化似乎在渐行渐远,这使我不禁汗颜。我不禁想到中学生的“三怕”:学生一怕学奥数,二怕读英文,三怕周树人。这不禁让人心生悲凉:有些学生怕奥数、英文可以理解,可是竟然有人怕周树人……
  中国文化的本质叫尚用,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中上游,我们和另外两个文明古国不一样。我们关注的是人怎么活下来,而不是像古希腊人那样思考哲学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孔子口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尚用”,学生们恐惧于鲁迅文章的晦涩难懂,其中更有反语、讽刺等手法与当今时代脱节的东西,却不知这是时代变迁造成的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毫无疑问,鲁迅是国学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国的意义与价值无法估量。学生恐惧鲁迅,他不会知道鲁迅除了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还是一位重要的学问家,不会知道他除了批判别人还有更加精彩的想像力,他在散文《野草》中说暖国的雨是雪的惊魂,让人感动。鲁迅的深度在于告诉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比娱乐八卦有更加重要的实用。
  从文化传承方面讲,我们常常讲文化大发展、文化自觉,试问一个连本民族文化都不能传承的人如何自觉发展?当80后、90后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文化断裂与传统恐怕就成了无法让人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让人欣喜的是人们已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即便只是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周树人,不会让中国传承的文化渐行渐远渐无声。
  文之风,是人们心中传承出的传承之风,虽然那阵带着古韵的风吹不遍天下大地,但终会影响周围的生物,落下文化的种子,使之成长壮大,最终在大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让人们沐浴着文之风,让温暖的阳光来洗涤冲刷,净化娱乐、八卦、炒作的灵魂。愿文之风把正能量吹进每个人心中,在人世间传递,在人世间流淌。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