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84阅读
  • 0回复

(十届初赛联播)广西片区贺州高级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30
简   报  
                    贺州高级中学                  2014年5月20   
         作文大赛     各显风采          
--------记贺州高级中学文化作文大赛

     “届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于2014年5月8日在我校拉开了序幕。本次作文大赛,大家积极参与,涌现出了一部分写作能手,他们的作品或以立意新颖、推陈出新,或以亲身体会直抒真情,紧扣主题、语言优美、思维活跃、感情细腻,很好地表达了作为中学生的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较为深刻的体悟与感受。2014年5月14日,评委组老师对他们的作文进行了评析,从中选出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进入复赛评选。在评比期间教师们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挑选。他们为本次大赛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使本次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经过严格评析,69位同学分别获得了高一年级组的一、二、三等奖。本次初赛的主题有三个:文化思辨、时尚文化以及文化情感。学生可选择的范围很广。尤其是后两个主题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写作时也能更得心应手。参加比赛的同学都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文,结构也比较清晰。但其中有几个现象也值得注意:一是学生缺少对文化的关注,对文化的概念不够明晰,因而作文内容空洞或华而不实;二是作文所写的内容主要引用史实,史实多于感悟;三是谋篇布局能力不强,详略不分,有的作文结构不够完整。通过这次作文大赛,我们发现了很多擅长写作的同学,但针对其中的不足也让教师更加明确了日后作文教学的方向。我相信,这次的作文大赛定能激励同学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让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
阅卷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阅卷现场
阅卷现场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作文竞赛一
一等奖名单(共14名)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1308班
张元元
李亚军
1323班
钟春花
毛军梅
1308班
周健颖
李亚军
1308班
李晓俐
李亚军
1308班
梁瑞敏
李亚军
1308班
罗银波
李亚军
1308班
陈美君
李亚军
1305班
邓静
陈丽明
1305班
黄心烨
陈丽明
1316班
黎思
周彩霞
1322班
候宇鹏
李亚军
1324班
战玥璇
陈惠红
1308班
苏小涵
李亚军
1308班
陈彦伊
李亚军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作文竞赛二等奖名单(共21名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1305班
曹玉英
陈丽明
1312
赖星霖
陈丽明
1312
彭智华
陈丽明
1317班
岳虹颖
盘春娥
1321班
谢语蓝
陈惠红
1321
蒲润芝
陈惠红
1308班
龙文婷
李亚军
1308班
王睿
李亚军
1308班
韦林廷
李亚军
1321
杨舒婷
陈惠红
1308班
莫亚钦
李亚军
1309班
邹瑜雯
廖华丽
1322班
张聂妮
李亚军
1322班
谢新如
李亚军
1303班
杨佳艺
汪忠华
1324班
吴林燕
陈惠红
1303班
黄易
汪忠华
1301班
李玉梅
蓝历
1301班
田欣芸
蓝历
1304
刘燕娜
汪忠华
1304班
覃雯
汪忠华

广西贺州高级中高一年级作文竞赛三等奖将名单(共34名)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1310班
梁冰
廖华丽
1301班
李金蓉
蓝历
1306  
高洁
何晓媛
1306
黄紫
何晓媛
1311班
袁飞燕
李霞
1311班
朱斌兰
李霞
1312
古金梅
陈丽明
1312
李超华
陈丽明
1312
陈金伟
陈丽明
1316班
赤柔
周彩霞
1316班
钟梅
周彩霞
1316班
谢欣媚
周彩霞
1316班
林接英
周彩霞
1318班
李云霞
盘春娥
1318班
刘土凤
盘春娥
1319班
陈栩栩
吴炳秀
1319班
刘汉砚
吴炳秀
1320班
吴泽标
吴炳秀
1321
冼芳芳
陈惠红
1321
周子洁
陈惠红
1310班
谢柳青
廖华丽
张1308班
张雪敏
李亚军
1308班
黎姿
李亚军
1309班
陈美文
廖华丽
1322班
罗敏
李亚军
1322班
卢跃华
李亚军
1308班
钟莹
李亚军
1302班
罗巧玲        
蓝历
1308班
刘雍
李亚军
1309班
张婷
廖华丽
1308班
子琪
李亚军
1310班
王卓
廖华丽
1322班
黄小迪
李亚军
1315班
张雪花
鲁新程



三等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用,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歌手”与“讲坛”的碰撞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1310班  梁冰 指导老师:廖华丽

     当一组“限唱令”给扎堆的歌唱选秀泼了一盆冷水,当文化节目以一种新鲜气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当“歌手”遇上了“讲坛”,当娱乐与文化发生了碰撞,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是做一名歌颂者还是做一名批判者?
     作为一名歌颂者,他会歌颂:是娱乐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他会歌颂文化节目是不容小觑的;他会用事例告诉你们他的歌颂是有依据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一栏汇聚了众多著名史学权威,对我国悠久历史进行更深刻的剖析的讲座式栏目。曾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于丹演说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还曾有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纪连海演说过《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大太监李莲英等;更有近期由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玉平演说的《刘备的谋略》,分有十个具体的谋略进行演说,在谋略中我们看到了刘备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非凡的智慧。赵玉平教授也通过演说刘备的一生来教育现代人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百家讲坛》让我们在谈笑间熟知了历史,是《百家讲坛》在风趣间改正了历史常识的错误,是《百家讲坛》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经典,懂得了“以前车之鉴,绝后车之覆”的道理
     《百家讲坛》这个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娱乐节目,不正是娱乐与文化碰撞的具体表现,不正是对他歌颂的:是娱乐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的全是么。《百家讲坛》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
     批判是歌颂的对立面,所以当歌颂者歌颂完后,批判者也按捺不住要出来进行批判----娱乐能篡改文化的本质。批判者也是有依据的----《我是歌手》。《我是歌手》是以中国湖南电视台为平台播出的大型个唱真人秀。参加此节目的歌手都是在华人圈内拥有较高知名度,曾有唱片发行的歌手。例如张杰,林志炫,羽泉等。因为赛制要求在选歌上,除第一次参赛可以唱自己的代表作,其他一定要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张杰就曾在《我是歌手》节目翻唱过迈克杰克逊的《biack or white》,林志炫也曾翻唱过张惠妹的《哭砂》,更有羽泉因翻唱得好赵传的《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而获得了冠军。《我是歌手》作为一个娱乐节目,俨然将创新文化的时代演变成了翻唱的时代,并还将经典改编,用经典作秀,实在是让人觉得寒心不已。除了《我输歌手》这个节目外,还有《梦想中国》的高歌猛进,《我型我秀》的激情演绎等这些节目以同种大型活动和节日的假日版形态存在着。在荧光屏上对观众的视觉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疲劳轰炸。歌唱,舞蹈原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原是高雅艺术的表现,而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视觉疲劳的作秀,变成了低俗的艺术文化的体现,这不充分证明了:娱乐与文化的碰撞能篡改文化的本质
    歌颂者的歌颂是有依据的,可是却也只能过与片面。批判者的批判也是有依据的,也是太过于片面。娱乐与文化的碰撞,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加快文化的传播,也是娱乐促进文化进步的表现。可当只顾着诙谐幽默而忽视本质却也只是华而不实。毫无内涵;娱乐与文化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作秀的形式传播出的“伪个性化”文化,让娱乐篡改了文化的本质,可当少了娱乐,一心本着传播文化的心思却也不会把节目做烂,蓄意的娱乐就不是真正的娱乐了
    娱乐与文化的碰撞,我们应该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因为娱乐与文化的碰撞,碰撞出的火花既可以是爱的火花,促进文化的发展;也可以是燎原的火花,篡改文化的本质。          



                            
敬你 ,恋你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8班  李云霞  指导老师:盘春娥

    我想:定是前世在佛前的五百次凝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
    青青河岸,杨柳依依,绿草如茵,美不胜收。你如一温柔女子静静站立在河岸上,你的眉眼如四月春风般温婉动人;你的腰姿如三月杨柳般柔软妖娆。纵是江山美景无数,亦抵不过你唇边浅浅的一笑,一笑倾人城,再笑倾国。
    你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恬静;你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自然清新;你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伤凄凉;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霸气......
    我想我已痴狂地迷恋你,但你在我心里又是如此的圣洁,我只能敬仰你,小心翼翼地恋着你,不敢玷污你丝毫,待你如璞玉般珍爱,为你心思化尽,肝肠寸断。
    是从什么时候恋上你?是第一眼的相遇!记忆如珠帘般的掉落,砸在脑海里铮铮作响。与你初次眼眸交汇的霎那,情意萌生,暗香浮动。如《青玉案》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一刻,我已知晓:我将离不开你。我将为了你赴汤蹈火,肝脑涂地。若我是一代君王,也愿意为你“拱手让江山”.
    “欲把相思何处寄?隔了烛光,黯了柔肠。举杯更酌诉愁绪,一语频频道不尽。”我开始无数次的抄写这些诗词,因它们都因你而生,因它们其中的意境让我无限向往,难以挣脱。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你背后蕴藏着多么浓厚的文化气质与文化魅力。你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把我征服,让我沉醉于你的裙摆之下,无法自拔。
    可我不懂,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放置在旁,置之不理。反而投身于各类的网络游戏、低俗的网络小说、重金属的流行音乐......为何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逐渐地被侵蚀、被取代?这让我如此痛心。你是如此的好:柔情似水、蕙质兰心、高贵品格......任何事物与你都无法比拟,你是圣洁的天使,带给我无限的希望与美好。若大家都能深深的知晓你,也定会为你而痴狂,愿意为你如柯莱蒂对阿波罗的爱恋般,为你放弃一切,甘做一株葵花。
    在心里为你留一块圣洁的天地,将你的美刻入骨髓,心灵因你而舞蹈。你在我心里的地位将永远无人可以取代,无论山崩地裂、海枯石烂。你的高尚情怀和崇高品质,将无时无刻熏陶着我、启迪着我。
    啊,古典诗词,四海遨游的你是否听见我在心中为你所弹奏的《凤求凰》?我敬你的高深内涵,恋你的夺目动人。
文化之河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8班  刘土凤   指导老师:盘春娥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文化之河源源不断,从未断流,时时刻刻都在焕发着无限的活力。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儒家“仁、义、礼、智”认为“克己复礼”“礼以行义”,以礼推行仁义;墨家“兼爱”思想主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从此为事者。”这脱离儒家思想,易立门户,成就了自己的天地。道家“道”崇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确立了一种人生法则。而法家“法”却另辟新道,觉得“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而“《礼》,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作为百家之首的儒家思想,形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给后世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留下了深厚的影响。汉武帝认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更是将儒家思想推向了又一高峰。如今,儒家思想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孔子学院遍布五湖四海,孔子住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心中。诸子百家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番新景象。儒家八派,墨家三派思想趋向各不相同,新兴学派产生,原有学派的发展,将学派的发展推向顶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逐渐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景象。
    随着百家争鸣逐渐“退隐”,诗歌词曲应势登上了文学舞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接踵而至,为我国的文学长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既有屈原接连遭到迫害,但却洁身自好,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情操。又有贾谊用"过秦"以“规汉”,劝谏汉文帝“与民休息”发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忠告。既有李白失意被贬,在友人饯行时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困境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感叹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勉的豪迈。又有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经历丧夫之痛,面对国破家亡引起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其中也不乏有关汉卿在体验元朝的腐败和面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发出“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的悲叹。零零碎碎,点点滴滴,似散而实聚,造就了诗歌词曲长河的奔流不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以中华文化而荣。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但现在崇洋媚外现象层出不穷,中华传统节日的淡化,西洋节日的盛行无不影响着炎黄子孙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为我国“文化之河”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源水”,才能让我国"文化之河"“不断流”, 不断焕发活力。由此观之,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不断发展完善中华文化。

天空之城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1班 李金蓉     指导教师:蓝历

    她是日光荣耀下的最亮丽璀璨的花,在人们的崇敬中、膜拜中灿烂地开放。----题记
    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矗立在那个离天空最近和最高远的地方。在那诺大而又湛蓝的天空底下,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之神圣、虔诚和澄清无边。她就像一座天空之城,仿佛是所有梦想开始与结束的所在。
    这座最高处的宫殿,是西藏的心脏。这个看似朴素的,由花岗石厚厚砌起的宫殿,其实内部却异常繁华。各种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佛殿走廊墙壁上的壁画浮雕,绚丽多姿。当我走进,就被它独特遥远的红、黄、蓝的炽烈藏韵所深深吸引。她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西藏的风光、传说,诉说着她雪域高原的千年心声。
    思接千载,公元641年,刚刚统一西藏,定都逻些(今拉萨)的吐蕃王朝当政者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便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那是怎样一段惊羡世人的爱情?在我看来,它是松赞干布爱情的见证,是文成公主一生的归宿,是唐朝和吐蕃王朝建立友好关系的见证,它令我的内心不禁为之深深震撼。
    当时的布达拉宫是拥有1000间房屋的充满王者气息的宫殿。那内外的三重围墙,和连接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用银铜合制的桥,是王者气息的直接体现。在我们外人看来,就连他们的爱情,都透过布达拉宫显得如此之宏伟,羡煞了世人。心里为之一颤的是那场政权分裂后几乎完全毁灭了布达拉宫的大火,还有政治中心转移之后它的破败,差点毁坏了那爱情的延续,梦想的延续,民族的延续。
    时逾千年,今天的布达拉宫,是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在原址上重建的,最初只有现在的白宫。由于五世达赖被清朝顺治帝册封为西藏的政教首脑,布达拉宫也不再只是普通的宫殿,而是集宗教于其中的政教合一的独特宫殿了。这个藏教佛教的大佛所居地,也就成为藏民顶礼膜拜、香火旺盛的圣地。布达拉,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思是“佛教圣地”。进入布达拉宫烧香拜佛的宫殿中时,我整个人都有一种神肃之感,心中的杂念也都被这抹神圣之感驱逐走了。仿佛只要朝佛像上几柱香并虔诚膜拜,心中的愿望就都能实现似的。
    这座天空之城,让我烦躁的内心归于平静,让我心中充满希望与神圣之感,让盲目走在人生之路上的我重新审视梦想的方向。我站在布达拉宫的最高点上,离天空是这么的近,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飘着的云朵与那片清澈的蓝,仿佛触摸到了我的梦想,触摸到了历史的点滴,触摸到了未来的希望。
    《天空之城》也是日本著名动画师、漫画家——宫崎峻先生的一部动漫作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存和毁灭的条件与过程,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延续。那是一个类似于天堂的国度,由于天空之城——普拉达发生的一场变故,十一、二岁的女主角便与人类展开了一场拯救天空之城的斗争。也许布达拉宫也如天空之城一样,是当代人民拼尽全力想要保护的家园,是他们种族、文化、梦想的延续之光。
    布达拉宫,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是松赞干布的爱情的表现形式,是唐朝和吐蕃建立友好关系的证物,是仿佛能让人够到梦想与希望的地方。她的雄伟与壮丽给予今天的世人无限的惊叹与赞赏,也令人们心中的希望有了寄托。她,更是我心中的“天空之城”,仿佛就在天空之中,触手可及,一切的美好与希望就在这之中展现,实现。



                      
何处惹尘埃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6   高洁  指导老师:何晓媛

    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中华文化得到了五千年的浸染与熏陶,散发出了独特的东方魅力。当中国着急的追逐世界的脚步的时候,却渐渐模糊了中国的本质,国人的根源-----文化。
    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理念交织在一起,如今的中国文化反倒成了“大杂烩”了,一锅的东西,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国人的世界中中华文化已然混乱。这一锅究竟是“黑暗料理”还是“玉食珍馐”也都分不清了,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还是沾染上了尘埃了吗?
    2012年网络上很流行一组图片-----“杜甫很忙”,杜甫“时而手端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许多人为此对创作者大加鞭挞:忧国忧民的诗圣不敬仰反而用来涂鸦,为何如此作践呢?更有甚者将这件事看作是中华文化衰落的一个标志。车水马龙的今天,我们是否太敏感了些?“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调侃,一种宣泄,一种放松,我们其实无需紧张,没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糟蹋圣贤的“高度”。杜甫都有“囊肿甚恐羞涩”的自我调侃的精神,对于这些即兴涂鸦,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呢?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也应与时俱进,成熟额文化本身就带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只要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没有变调,我们为何不放过这些小事,反而将他视为文化的污点呢?
    从年初开播以来就十分火爆的《最强大脑》以其科学创新和高收视率成功打败了国内电视市场泛滥成灾的征婚类、选秀类节目,以一个崭新的角度和方式吸引了国人的目光,改变了娱乐泛滥的趋向。这个从德国引进模式的节目,在国内掀起科学与文化的热潮。高质量的中外专家顾问团,观众席上的当红巨星,扣人心弦的竞赛以及令人咋舌的超级技能,较高的价值观和适度的娱乐性,为中国电视注入一股新的风气,让电视进入了知识和人文的时代,传播除了正确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将在新的角度与立意上发展起来。
    当韩国泡菜又在申遗时,我国的文化产物又在怎样的地位?当《爸爸去哪儿》《非诚勿扰》等节目从国外引进的时候,我们的创新又降低了多少个层次?当北京高考欲将英语分数降低时,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未来?……当中华文化裹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时,这不见天日的日子,能否等到有一代人用涓涓细流洗净这层尘埃,将中华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时光擦过脸庞,相信中华文化将会纯粹而雄厚地站在世界的东方,屹立不倒。

让中华文化自信重建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6  黄紫   指导老师:何晓媛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历历史长河的洗涤、冲刷、激荡,酝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你我何其幸运,生在这样一个国度,同时拥有儒家、法家、道家等文化可以学习,有五十六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可以继承。
    然而,我们是否知道自己正与中华文化渐行渐远呢?会写汉字就行,为了学好英语放弃汉语的思想在中小学生中滋长,中华文化何在?中国成语、诗词被肆意篡改,错别字现象普遍,中华文化何在?英文歌曲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回荡,旋律冲击着中国人的耳膜,中华文化何在?《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国学被国人忽视,手机网络小说充斥国人的生活,中华文化何在?
    明清以前,中国一直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瓷器、茶叶等珍品经丝绸之路远销世界,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正是因为这些成就,中国统治者盲目自大,刚愎自用,开始闭关锁国,与世界脱轨,直至西方的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中国才开始被迫接受西方殖民文化。曾经为了文明、科学,我们舍弃了国学,拥抱了洋文,国学地位每况愈下,中文式微的背景下,我们的精神产品还剩多少?连唱歌娱乐节目都靠引进,我们的文化还剩多少?这是一个非正统教育培养起来的作家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央视办一个汉字听写大赛就能扭转的吗?携卷沉思,我们该如何让中华文化自信重建?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高考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英语科目成了最大的输家。英语听力将被取消;尝试“一年两考”,只以等级形式呈现;语文卷增至180分,英语试卷减至100分……英语高考改革并非空穴来风,语文升、英语降的背后是中华文化的自信重建。语文乃思想文化的载体,先在语言上自信,这样文化才能坚挺,创新上才能勃发。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自信是必需的,可文化自信的路线图在哪里?从塑造社会人的基础教育入手应该是一个好入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中华文化自信重建更是每个国人沉甸甸的责任。首先,我们摒弃殖民心态,以史为鉴,树立自信。曾经的文化不自信不是自卑,而是承认差距,带着谦卑的心态追赶学习;可是,一味学习就无法超越别人。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是悠悠神州大地酝酿千载的结晶,是唱不尽笑看千年的精华,是每个华夏子女的自豪。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最后,要勇于创新。只有怀着积极进取的心,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创造出时代鲜明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源泉充满活力,不断永流。
    中华文化,不是躺在博物馆的欣赏文化,不是冰冷石头砌成的长城,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华文化自信重建,需要每个国人的共同努力,闲暇之余,让我们煮上一壶月光,几两荷花,领略中华文化的风景,让中华文化自信重建!
繁荣背后的思考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1班  袁飞燕   指导老师:李霞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尚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在以不同的形式与大众亲密接触。它像一个高大的巨人,正大踏步走,昂首挺胸地向前迈进。不管你赞美它也好,鄙视它也罢,它像一股滚滚洪流无法扼制。
    近年来,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各种空洞的娱乐节目进入人们的视线。选秀节目形成了一种文化“铁桶”,将大众的需求牢牢禁锢在了娱乐文化的“圈地运动”中。当人们对选秀节目产生审美疲劳后,众多像《快乐男生》等歌唱类节目全线进攻,越来越多的公众被误导,只要唱歌唱得好,参加比赛,就能成名。不可否认,从平民中选秀固然是好,不遗漏人才。他们的歌声得到别人的赞赏的同时,也红遍大江南北,正所谓名利双收。他们成功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有了拥抱光环的欲望和动力。
    然而,我认为任何一件事都应该辩证地看待,有好的一面,也避免不了它存在着不好的影响。选秀歌唱这种东西,每年都会推陈出新,形势越来越花哨。可能当年有一些很红人气很高的歌手,转年又会有更高人气的选手,这时之前那些人又会怎样呢?不突出的可能会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吧……而且大多数选手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比赛的那几个月,能训练成什么样子。演技需要逐步磨炼,唱歌必须得有深厚的功底,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他们以后能否长红的关键。昙花一现的光辉能带来什么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能在演艺圈顺利,不是不值吗?
    一纸“现唱令”,整顿了选秀歌唱节目扎堆的现象,各级电视台又纷纷推出一些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超级演说家》……这股新鲜的气息不仅娱乐了大众,还让人们在轻松享受的同时学习知识,陶冶性情。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汉字英雄》,它以简单纯朴的闯关方式吸引观众,共同领略中华民族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汉字的魅力。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大多用电脑、手机打字,当代年轻人的“写字能力”退化严重,会读不会写。数码时代的我们更需要对汉字文化有所传承,“手写的回归”就是最好的开始,避免汉字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作为《汉字英雄》评委的于丹老师,被视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节目中频频出错,她将“蹴鞠”的“蹴”读成“就”字,这件事让于丹颇为羞愧。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汉字英雄》的字幕错字连篇,如将“不假思索”错打成“不加思索”……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作为宣传汉字文化的节目,这种错误的出现着实不应该,媒体有责任担负起文化责任,考验电视人的智慧,勿要适得其反才好。
    时代的车轮在滚滚前进,时尚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没有一个定准,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还是那句古话: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但又不必在歌唱选秀或汉字听写这一棵或那一棵树吊死,时尚文化既要经典又要娱乐,避免庸俗,避免枯燥。这样时尚文化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更远,人民的审美品位更高,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光明!

文化的色彩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1311班  朱斌兰  指导老师:李霞

    时间逝去了,只余文字;文字毁了,尚有灰烬;灰烬散了,大概只剩印象中的色彩了吧!
    先秦的风是绿色的,略带草腥味。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水绿,有“毖彼泉水,亦流与淇”的荷绿,更有佳人裁以为裳的葱绿。
    秦汉的世界是金黄色的。华丽工整,端庄优雅,流畅的文句,似圆润的舞曲。无论秦汉的遗迹如何斑驳肃穆,依然有着流光溢彩的神韵。
    三国两晋南北朝,夹杂在兵戈戎马当中,洛神凌波而来,木兰策马而行,山光水色,回首,却只剩一派朦胧的苍白。
    初唐,微泛的桃红,有着山野的自由,弥漫了长安街头。盛唐来了,泛起了深红色。胡姬系着金铃,醉了无数的诗人;乐坊歌妓,红袖一扬,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有贵妃倾国倾城,回眸一笑,乱了君心。黯淡一声叹息后,李商隐心碎,杜牧伤神,大唐如血的残红,像掉了的红漆,似秦淮歌女强作欢笑。桃花依然绽放,却只剩流光,美丽而苍白。
    宋代风雨摇曳,社会动荡。汴京的喧嚣笼罩在阴云密布的灰蓝色之中,歌舞诗词,才子佳人,倾覆在天空下。琵琶、红乐板,大江东去,浅斟低唱……都是那般的无奈。曾有僧仲殊“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的悲伤,曾有苏轼“料得年年断肠处”的凄凉。仰望明月,皆悲……
    铁骑踏出了元代,版图空前辽阔,曲子空前繁荣。在边关的土地上,一间小客栈里,过客饮着劣酒,女掌柜拨弦而唱,却是那亡国恨啊!整个元代油亮而昏黄,一如飘忽在风灯的色彩。
明代是一幅白墙黑瓦的图画,淡墨染,浓墨描,焦墨勾,无论如何也脱不了那黑与白。工整的文字,工整的画,疯了才子,可怜了范进。
    大清伸手一抹,不要五彩,只要“清”。失去了其他的色彩,空白了很多。闭关锁国落得国门被破,辱国丧权。
    近代是黑色的,黑黑的天空,黑黑的云。近代是动荡的,民不聊生的。有人斟着葡萄酒,开着盛大的舞会;有人露宿街头,含泪写下卖身契。两种人,两种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镇压,近代就在这一次次冲突而镇压中走向水深火热……终于,有人觉醒了,设法解救了国家,给人们带来一阵清风,让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终于,阳光冲破了乌云,温暖了中国人的心房!
    历史的文化长河漫漫,奔腾不息,向人们诠释它的色彩。无论是暗淡,还是鲜艳厚重,都一点一滴的诠释了古往今来的文化色彩。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相信,继往开来,披荆斩棘的新时代主宰者更会倚天仗笔,在中国文化的天空上涂抹着更艳丽的色彩,造就更辉煌的未来!
梦中静镇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2古金梅    指导老师:陈丽明

    很多个夜晚,娴静幽婉的江南小镇上倾一湖水伴我入梦,盈盈的笑意仿佛有一段娓娓婉约的古老故事,就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向我款款走来。那是我钟爱的小镇,承载着我生命中无法复制的温暖,一直静默地守候我心灵的那方净土,陪伴我一同成长。
    习惯了撑一把朴质优雅的油纸伞,站在风雨桥头,倾听这方河水的历史回溯。闭上双眸,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居民,居民楼底板下就是清新幽静的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往上延伸。几位满头白鬓的老人揽着船,喝酒谈乐后,满脸宁静地看着那曾寄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这是我钟爱的小镇,古朴,清幽,娴雅。
    漫溯于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心中对历史的追问不由得从心底涌起。宁静致远的小巷让我想起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朦胧之感犹如身处梦境。小巷清爽的雨声像一首绵延的轻音乐,在小巷中来回传响,久久不曾散去。这样的小巷,少了一分浑朴奇险,多了几分畅达平稳,青石板记录了小巷的千年光阴,涉过岁月的长河,将这份清幽呈现于我们眼前。它们有年代,但较滋润的生活方式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若不是好奇心的悸动,来之一览的游客大概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吧!轻踏于青石板上,俯首仰望苍陌街角的断垣残瓦,易想到这有过升沈荣府,却不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于衣巷的沧桑之慨。历史的路程、现实的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像一条条经纬纵横的石板街道,令人魂牵梦绕。
    小桥流水人家,莼鲈之思于我心中,是一种人生哲学意象。在这个经济飞黄腾达、生活加速繁忙的社会,都市中的忙人们会在假期或其他时间来到这座清静的江南小镇。淡化平日里的行政烦嚣人事喧嚣滔一名利尔虞我诈,在淡泊清宁的主旋律下,倾听靴踏在街石上的清空声,忽而听到自己的心跳,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清空的启悟之中,流连忘返。可是,终究要返回,返回那喧嚣,嘈杂的社会。我安静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因为有了静,所有的构建都会组成一种古筝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存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娴清幽婉的江南小镇陪我走过了青春的春夏秋冬,成长的脚印深深浅浅定格在小巷的青石板上,勾起我对江南小镇的无限思念。我钟爱的小镇,宁静如初。
诗说文化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2李超华    指导老师:陈丽明

    我沉迷于诗歌的海洋中,从此一醉不醒了。文化被传承下来的是千年的诗词,那么多的诗,那么多的文化,真正读懂的又有几人?
    好一曲《琵琶行》,唱出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好一首《蝶恋花》,道出一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你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最终空有“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的空悲。诗歌文化透着异样的魅力。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诗歌文学的大门便是从《诗经》这开启了。手捧《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在述说有情人的誓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是被抛弃后的决绝。一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道出她的美好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述说着他的爱慕。
    透过书卷,我看到站在汨罗岸边的那位诗人,他曾道过,这世间放眼望去,一片混浊唯独他是清洁的,这世人都醉了却唯独他是清醒的。于是他纵身一跃,留下《离骚》绝唱,从此活在另一个世界。他的诗亦是一种文化。“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细细品尝,又是另一个天地。
    指尖轻转过千年,便是诗歌的盛世。是诗歌文化最繁荣的大唐盛世。从月光下走来的诗人李白,他大笔横扫,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山,一 一呈现,我的心也为他飞扬起来了,看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在晚唐生活的诗人——李商隐,现实让他只能把满心为国的抱负收入诗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诉说着国家的衰败。于是,他把忧国忧民之情投入到对恋人的痴情中,便又有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情愁。在这个诗的朝代,不断有诗的文化传承下来。不知不觉间,山川河流,世间万物竟都充满了诗的文化。
    跨越唐又到了宋,这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宋的诗文化是历史上的巅峰。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之下,宋词文化带上了唐诗中最缺乏的边塞战争之景。塞下秋天的景,雁去,千层的山脉重叠,长烟、落日、孤城,及四边的军角声,这就是范仲淹笔下的边塞。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就此展现出来了。
    合上书本,千年的诗歌文化令人的心为之一抖。我为这种文化而陶醉。最初的《离骚》是一曲天籁,盛唐时的太白风华绝代,杜甫也高绝,以后的人便有了萧条的雄浑。在这样的诗歌文化中,我彻底醉了……

古风神韵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2陈金伟    指导老师:陈丽明

    檀香烂漫,琵琶私语,着一身素衣,对夜冥思。渴望飞马江湖,仗剑长戈,似乎太过飘迷;挥笔豪墨,绘满千秋月,便成了心中不息的念想。
素笔

    狼毫木杆,第一眼凝望便如骨髓般镌刻心头。笔者,狼毫刚硬,散射着国之不屈,行笔收锋,随意便有力的美感;羊毫轻柔,如婷婷之女子,一眸一笑,尽是华音流韶。此刻,执笔在手,任他凡事清浊,心中所思仍却是往昔——那木质笔身,传唱千年的呼唤;棕灰笔毫,承载着古老的传承。行随思转,一起一顿,一行一收,于是字里行间,九鼎开州,华夏龙腾,转而古筝轻颤,先人希冀。看列垂墨架,仿若凝思者,其为笔之真魂;触端纹络,血脉千年,流淌着何止历史尘埃?
浓墨

    墨者,液为形而固成灵。寂静夏夜,微凉雨后,点一盏薄灯,轻研墨块,晚风拂袖。妆墨晕开,似淡淡炊烟,袅袅升起如山水墨画自然天成。说不出晕开的是墨,抑或是心灵的空灵缱绻。此刻,墨香,木香,茶香缭绕,此身仿佛已在另方天地了。提笔醒墨,于是田园南山,尽收眼底;嗅指近前,嗅到了太白轻舟,晚归诗人。轻纱笼月,轻萧慢歌,如月下白衣,弹指点评天下快意恩仇,亦似酒醉居士,以泉声为和,唱天下沉浮之音。品墨如茗,味未觉,香已醉人。
清宣清砚

    心如白纸,清而无浊。细纹络下,连接的是人性之善念,是为人处世之道与原则。行笔纸上,甘泉香墨间层层染染,于是墨魂沿着宣纸纹络,轻舞嫚袖,便有了忠、义、礼、信上涌芳华!而砚压宣纸,其重则万千。她怀抱的是墨,——中华魂之匙锁。看墨珠自砚尖滑落,划开涟漪,江山涌现,连心也拨弦轻颤。圆砚自如,使人心神平实坚定;端砚棱显,却凸显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屈、抗争!零零总总间,总见一个朝代的兴起衰亡而另一个中华的光芒不朽。
   笔墨纸砚,一帧长卷,一帧天下。听风行笔,思遂心生。无意望江湖红尘万丈,只余书墨余香,驻留心田。挥笔豪墨,绘满千秋月,便似仗剑长戈,斩尽尘世缘……

芳香袅袅存心间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6班  柳赤柔  指导老师:周彩霞

    我是武夷山上的一株茶。
    每日清晨,我细细地饮啜着身上缀着的露珠。身躯朝太阳招手是我的习惯,因为笑呵呵的太阳总让我吸收他的能量,那样,我就可以健康快速地成长了。
    我在晨光下,身上抱着露珠的叶子闪闪发光,似在等待着,又似在欢迎着,我微微一笑,采茶少女们快要来了吧。果然,远远的便传来了清脆而干净的歌声,过了一会,她们便似蝴蝶般翩然而至,四散开去采茶了。一双纤纤玉手拈向我新近抽出的茶蕊,这一次。她摘了蕊及蕊下四五片叶子。我知道她们回去后还要再加工一遍,蕊尖用来制备高级茶叶,剩下的叶子则用来制粗茶。
    她们将从我身上摘下的叶子、蕊尖再度清洗干净,晾在阳光下,叶子与蕊尖身上闪耀着淡淡的温暖的黄光。我知道,蕊上的水分在过不久之后就像脱纱衣一样被悄无声息地脱掉。一旁的木柴燃烧着自己的身躯,让冰冷的铁锅感到了温暖至炙热。于是,茶叶便飞扑向这大锅的怀抱了,身上的血液便随着那一股股的炙热而抵死滚动,虽然做好了被煎干的准备,但仍觉得皮肤焦灼得难以忍受,忍不住跳起来挣扎,血液滚烫,似要结束生命前的躁动,但终究,随着锅传来的炽热飘离了身体。就这样,我的蕊及叶子被蒸干了水分,有时候还要减小火候或是加点别的什么植物才能起火煎……我有点老了,已记不清那些繁杂的一道道工序了,虽然我身体上的蕊是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着这些由生到死,由湿到干的过程。我在想,我们受尽折磨,来成全人类的一杯香茗,即使痛,也是值得的吧。
茶叶加工出来便是用来泡茶的。人类总是那么手巧心灵,慢慢烧一壶水,将冲泡第一次的茶水倒出,那时的茶叶已吸水展开,再冲入第二次开水,茶叶在壶中上下翻飞,仿佛是到了自己最向往的地方。这时的茶是最好喝的,褪去了茶叶的青涩微苦,留下了清香与微苦中带着的甘甜。若还要泡第三趟,便稍显清淡无味了。喝茶,能让人躁动的心落到平静的海面上;能使原本没有头绪的大脑变清晰,生发无数智慧,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我的一生,都在提供茶叶给人类,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懂得让我体现价值,令我的家族成为人类历史的文化之一。我感谢人类,用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回报他们,给予他们平静、清醒……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真正懂茶爱茶的人早已不多,取代我们的,是咖啡、可乐、啤酒……谁还会在乎又麻烦又寡淡的茶呢?茶文化是要走向历史,成为过去了吗?我这株茶树没用了吗?但不管世事再怎么沧桑变化,即使茶文化终将被人类遗忘,我也不会放下那存在我心间的袅袅茶香。
飘情诗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6班  钟梅  指导老师:周彩霞


    一缕轻风,飘情诗,掀起沉睡已久的回忆。
    一条古道,散诗香,沉落过往现今的尘埃。
    五岁孩童时,母亲说中秋要赏月,却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孩童的天真烂漫,如圆月动人的纯银,在漆黑的夜里闪闪发亮。
    八岁,初懂温情,却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祖父悄然离去,回首,惊觉,再也寻不到熟悉的身影,听不到温柔的话语,无情的黑白映入眼帘,凄冷的哀乐充斥双耳,一股股苍凉蜂拥而上。
    十三岁,离开温馨快乐的窝巢,穿梭于狂风暴雨,“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天下无不散的宴筵,家人亲友的离别已是习惯,知道的不过是如此惆怅。春水滚滚不断的离愁,在心里荡起一圈涟漪。割舍的痛,竟如此淋淋尽致地震动生命。
    十五岁,白驹过隙,日升月落,花开花落寂无声,那些过去的事不曾回来。一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时光扔下了我,轰轰烈烈地朝前奔流而去。
    而今十六岁,青春已走步,却错落成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青春易逝的感伤,深深刻在了初春。绿叶冒芽,青苍一片,红艳的花却未奔烈绽放。
    成长,一页页翻书的感觉,一首首读诗的情怀。
    书中诗,陪我走过人生中最美好的16年,细腻的柔情,滋润着我成长。
    走过初春,“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桃花盛放,粉红可爱,像不可触碰的童心,无瑕剔透。摇曳的柳,随风飘扬,世俗的见风使舵是巨大的憎恶。
    迎接盛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依然开放,显赫的红,热烈奔放,向青春彰显生命的姿态。哭过,痛过,像苦涩的难受。浓烈的悲伤淌着流水,染成一片血红,触目惊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涩涩的爱恋,像出水芙蓉,清澈娇美。兀长的思念,是遥远的快乐与近在咫尺的心痛。
    寻秋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荷已残,香已消,深深的秋意悄然飘落静寂的荷池。一池愁,像必然又似偶然,悄无声息地触心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愁,愁……像深秋遍地金黄的枯叶。繁多的离愁,是眉间微蹙的苦闷。稀稀寥寥的苍绿,在一片金黄中显得格格不入。生命,在金黄的深秋,追忆往事,那是格格不入的温馨触入中年的平淡。
    待冬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漫天飞舞的大雪,像初春纯净圣洁的梨花,争先恐后地怒放。雪儿,肆无忌惮地飘落,滴在手心,慢慢融化。空灵的寂静浮游寒冷的空气中,却感受不到一丝的孤寂,反倒是不掩盖的快乐。那朵笑破口,落在手心的雪花,似在祝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严冬盛放的快乐,不像初春童心未泯的天真,更像是悠闲的午后,翻着陈旧泛黄的照片重温的欣喜,像雪花滴在手心,融在内心的凉,一场不感袭心酷寒的意外。那快乐是深层、渗入内心的珍藏秘密。
    情怀,一朵朵花开的声音。
    花中诗,迷漫芬芳的每一天,是你清甜的幽香,绽放我的青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诗,知否,知否?你是我明媚的快乐。
    成长的羊肠小道,两旁的花开芬芳,吹着青春风,飘缕缠绵诗情,伴着时光,欢快踏路。
诗词,中国文化之韵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6班  谢欣媚  指导老师:周彩霞


    古墨书香,文化中款款而来,洒下一路芬芳。
    历史的齿轮一步步行走,诗词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们有着独特而浓厚的韵味。
    文人笔下,淡淡忧淡淡愁。杨柳岸晓风残月,半江瑟瑟半江红,旖旎的落英缤纷,他们青灯常伴,昏黄的灯火孤寂的影窗扉。他们孤傲,有着别人不曾有的细腻,那屡见不鲜的风花雪月,在他们笔下跳动着生命的音符——芳草萋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妖娆多姿。悲欢离合月,迎风傲雪梅,冷清孤寂诉尽人间沧桑。那一脉浮华,是流年生香看盈满袖,是他们的灵魂。听秋风乍起,树叶落地有声小桥流水,枯藤老树昏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酒入愁肠,惟有泪干行。我和他们一起悲,一起笑,一起低吟浅唱。
诗词的韵味,是淡,更是一味浓。
    “大江东去,浪淘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豪迈的气息,无限地蔓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北卷西风,壮阔的天地,不尽的苍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宽阔的胸襟,不坠青云之志;柔和的夕阳下,依稀望见,独上高楼,寒风吹动衣襟前路迷惘的江南游子,栏杆拍遍,望尽天涯路。声叹息化做一味浓,弥漫整个历史的天空
    这是深爱的诗词最独特的韵味。
    我常常做的,就是倚一树清凉,于古老的石椅,一卷诗书,贪婪地吸着一层素墨渲染的芬芳。清泉般细水长流,过炙热的心田,我热爱着那些唯美
    唐诗宋词中,如钩月,灯火寒,瑟秋风,花睡了一地,叶绿了又黄,剪不断情思绵绵,理还乱离愁千丝万缕曾伴我度过一个个寂寞的日子,叩问内心深处的念想,也曾指引我走出失意的迷途,遗忘了悲伤。它们是知音,是慰藉,更是依靠。
累了,枕书而眠梦里,书香洇染,和那些美好一一相遇惬意非常没有喧嚣,只有雅,云淡风轻。
    诗词相伴,梦回萦绕,染满一路芬芳。
    诗,唐之韵词,宋之韵诗词,中国文化之韵。年少时,不解其中韵。几载轮回,才明了韵乃是情真意切光景随人意,足让人沉迷心醉。
    诗词,中国文化之韵,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沧海遗珠。愿流年停驻,把这些唯美刻在心上,留给我一世仰望。


正确对待文化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6班  林接英  指导老师:周彩霞


    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无不记载了各时期的历史文化
    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素质的高低。
    中国新文学发展迄今近百年,作家们要在传统上有所突破很难。更无情的现实是,由于休闲娱乐方式的繁多,人与传统小说、 诗歌的关系极为疏离,文学直面着孤独、寂寞及至生存困境。
    先锋诗人乌青以极度白话像自言自语又像唠唠家常似的口吻撰写的诗歌被称为“废话诗”,很多著名诗人都受重创,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啊!难道有了现代的娱乐,就不要传统文学了吗?
    我国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一生都在为写散文而努力,他的散文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反问他的散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看,余秋雨先生对自己的散文要求如此之高,他始终融合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我们又怎能钟情于现代娱乐,而淡忘了的传统文学呢
    现实远未如我们所愿,随着历史的进程,世事的变迁,我们的母语也面临着被冷落的趋势
    2012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认为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钟情于网络游戏,或网上娱乐节目,导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也有人不重视汉语,存在“外语热,国语冷”的现象;还有人表示网络语言活跃,致使汉语出现碎片化与不规范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裂,汉语表达日益粗鄙化。
    博大精深的汉语,融合了几千年文明的果实,却因娱乐、休闲方式的普及而面临尴尬。语法习惯荒疏,提笔就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的灵魂家园。我们应该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迎接挑战,这样能使国传统文化继续流传,能将我们的语言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当然,在狂热的歌唱选秀之后,我们得到了些许欣慰——一些电视台逆势推出一些文化类节目,使我们的母语得以重温。如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一种单纯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节目里激烈的听写大会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吸引着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我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领略汉字之美,既收获了知识,也享受到了乐趣。
    由此,我想发出真诚的呼吁:请不要单一地追求娱乐,在追求娱乐的过程中,不忘对文化的温习。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把娱乐与文化相结合起来,探索娱乐中的文化,体味文化中的娱乐
枝繁叶茂的古树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9班  陈栩栩 指导老师:吴炳秀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颗种子。它日夜吸收着天地精华,在黄河水五千多年的灌溉与滋润下,终于长成参天大树。它粗壮的枝干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练后,被一点一点刻上了历史的年轮。这棵古树就是中华文化。
    古树的发展,经历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秦王朝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但在这棵古树繁盛的同时,也经历了风吹雨打:清末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如海潮般地侵蚀,现代“文革”如烈火焚烧般地破坏……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曾经繁华的京都被烈火吞噬了三天三夜,无数文化遗产被抢掠烧光,昔日富丽堂皇的宫殿顷刻间变成废墟,给古树烙下满目的创伤。然而,古树经历了岁月这块磨刀石的打磨之后,它的枝叶更青葱,并把它光鲜的枝叶送去海外。2001年中国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江泽民总书记给参会各国代表送上一套唐装。于是,在欧洲掀起了“唐装热”。可见,中华文化的枝丫在伸向更高的苍穹,依旧茁壮挺拔在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在与时间的摩擦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完善,从而才出现了如今华夏文化的繁盛局面。在这片净土上,各学派尽显风骚: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义观”;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的“自然观”;墨家思想——墨子的“循各责实、兼爱非攻”的主张……
    而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文化舞台的中心。儒家提出“施仁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如唐朝时期的李世民。他爱民如子,曾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施行仁政、信臣良将尽其所得,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反之,“失道”如秦朝的嬴政。作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却对百姓施行暴政,搜刮民脂民膏,不久便覆灭。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追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鼓舞。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与创新,铸就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品格。中华文化更有心系祖国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心忧百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刚健有为的民族气概。它如光芒万丈的太阳暖在我们的心间;它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开阔着我们的心胸。那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足以让我们驻足,欣赏它的葱郁,用心领悟它的奥妙。
    且说家喻户晓的抗日战争。当时的中国经济萎缩、民不聊生。但又是什么支撑着中华儿女勇敢地站起来?是什么鼓舞着中国人民永不屈服?是中华文化。它似狂风般席卷着中华大地,声势巨大;它似海啸般掀起爱国浪潮,气势磅礴;它似战鼓般振奋人心,击响革命。是它激励着华夏儿女英勇抗争,在血与泪的呐喊中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狮子。
    李瑞怀爷爷曾说:“我们需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整理好、继承好”。所以,只有发展与创新才会使未来更美好。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要将这颗古树修剪、完善,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扬、民族与世界相结合,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使古树更加枝繁叶茂,让古树在世界文坛中尽显风骚。
棺材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9班  刘汉砚 指导老师:吴炳秀

    外婆家的阁楼里,有一口棺材。前窄后宽,分别雕着一“福”一“寿”,那浑黑的漆使它与阁楼融在了一起,只有一口小小的窗洞能让光照到它跟前,到夜晚便什么都看不清了。    
    小时候总觉得它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但即使对它充满好奇我也不敢靠近,长大以后搬到城里住后便鲜少再见棺材。他们好像在被人们遗忘,就像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在被人们遗忘一般。也许,棺材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提到“棺材”,也许大家想到的便是死亡,接着就是一股凉意从脚底侵入。当然,这其中有迷信的部分,但从古人对棺材的精密的制作工艺来看,它必定有独特的意义。  
    大众化的棺材一般都用杉木制作,而上好的则会选用名贵的楠木或者天然水晶等精制而成,比如毛主席的水晶棺,至今仍完整的保存在纪念堂内。而那些棺材外边的装饰更是引人注目——龙飞凤舞的“福”“寿”等字,精妙绝伦的古琴古画和梅兰竹菊、桃柳寿果,在立粉、贴金等技法以及颜料的涂绘下,使整个棺显得更庄重大方、层次分明。看,多少难以保存下来的古人的作品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保存了下来,那些线条飘逸流畅的棺分明是一件件传递了深厚文化意义的艺术品!    
    广西曾有一句十分出名的俗语,“住在杭州,穿在苏州,食在广州,死在柳州。”,这并不是说柳州是“风水宝地”,而是因为柳州的木材好,制棺的态度严谨。然而在人们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是用棺材而采取火葬的今天,制作棺材的工匠随着使用棺材的人减少而开始消失。柳州的工匠们也只能将棺材制成小型的装饰品,鲜少有人再订做真正的棺材。也许当没有人再愿为学习如何制造棺材而花上三五年时光时,那些能传授技艺的人也已年过花甲,不能再亲自动刀了。那时,流传了世世代代的精神也要如送葬时的悲歌那样,吟出最后一声不甘却也无力回天了吧。  
     每次回到外婆家时,我仍不敢与那阁楼的棺材对视,不是因为楼梯的“吱吱”声,也不是因为棺材有多骇人,而是我怕见到那上面布满的灰掩盖了它、淹没了它。我也不禁会想到它是不是要这样永远永远的淡出人们视线直至真的被所有人遗忘。    
    自然给了我们珍贵的生命,而我们的祖先却在生命结束时用一种独特的容器去承载生命的厚重,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又把这种尊重的理念用这独特的容器传续给后代,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么?而如今,那曾被努力传递至今的文化却要走上它所代表的消亡,这才是最凄凉的啊......
中和之医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20班  吴泽标    指导老师:吴炳秀

    我的祖父年轻时就是个农村中医,上了点年纪之后,他仍经常上山找药材,拿回来又自己加工。附近倒也有些人来找他看病。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所以我从小都是由祖父带,对中医这门学问也耳濡目染。   
   小时候,我对那些五花八门的中药名最感兴趣,什么金钱草呀,茯苓呀,地龙呀,龙骨呀……我还惊讶于蚯蚓也能当药材。祖父也特别喜欢和我讲关于古代的名医和药典的故事。在那时,我便了解了《黄帝内经》造福黎民百姓;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归纳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东汉末年的华佗首创麻沸散,进行了人类的第一次外科手术……时至今日,中医不仅广泛地影响着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传播到了国外,令外国人也为之赞叹。这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她毕竟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中医是五千年来华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我们聪慧的祖先在殷勤的劳动中领悟了宇宙初始,万物归原的道理。中医将病症分为相对的两面,比如有干热与湿热、体寒与体暖、风寒与风热之分等。而大自然正是我们的母亲,人的机理与大自然是一致的,大自然的变化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人,使人相对于本质有所变化,所以中医认为应做到阴平阳秘、协调平衡,这既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又体现了统一性,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思想是相近的。
    由于中医讲究病症的相对性,所以中医又讲究对症下药和药材的选用。小时候,我常见祖父为病人把脉,他专注于病人心脉的律动,脉气的沉浮,。祖父的神情非常平静,但有时又皱着眉头,似乎人的心脉便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极其微小而复杂的变化……了解病情后,祖父就为病人开药方。中医药材取材广泛,源于自然。药材也有干湿、温凉、滋补、阴阳等之分。一般都经过相应的加工,如风干、晾晒、煎煮等,加工程序也会对药材的药性产生影响。这样药材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干湿互补,寒热相和,阴阳协调,人便从大自然母亲中获得真实的滋润,重新回到真实的自我。同时,中医的这些理念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当入冬,在我的家乡经常会吃白萝卜炖汤。因为冬天寒冷的天气是人的阴气在表,阳气在里,很容易让人感到腹胃燥热,而白萝卜有利于调和体内的阳温之气。同样,在夏天,父亲和叔伯们很喜欢剁碎生姜和其他的调味菜干拌着吃,吃的非常舒爽。这也是由于炎热的夏天使人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姜有利于顺和人内部的阴凉之气,使人感到沁爽。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了。一年四季,环境气候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变化,所以中医也体现了万物相生相克,周期循环,表里如一,阴阳平衡的哲理。
    在科学快速发展的现代,世界主要是利用西医进行疾病的防治。在医院,病人经常要做化验、透视、X光等,甚至还要经过一些令病人感到恐惧或痛苦的检查才能确定病情,治疗疾病。而中医医师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结合环境、个人生活方式来分析病情和诊断,不需要经过过于强烈的检查。而且中医又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养成合适的生活方式,及时进行预防保健,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我从小就希望中医能像西医那样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我感受到西医让世界有了生的希望,而中医可以使世界拥有健康的快乐。
    逐渐地,我觉得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门哲学,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她经过五千年岁月的洗礼流传下来,在中华文化这朵奇葩中更显灿烂珍贵,更有韵味。她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情感,表现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热爱和平的精神!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珍惜和保护这份物质、精神财富,将她传给世界,传给后代。
让中华文化不再哭泣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班别:1321姓名:冼芳芳 指导老师:陈惠红

    支持一个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并非表面上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而是其民族魂深处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之于民族,就如同鱼之于水,不可或缺。一个民族如果缺少了文化,就像是没有主梁的房子,一碰就倒。
    放眼当今文化发展传承趋势实在令人十分担忧。在大多数人眼中,端午节似乎只在于吃一个粽子,中秋节啃上几块月饼,春节时可以为了高额的工资而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中华文化浓浓的亲情气氛早已被冷漠与无视取代,所剩寥寥无几。现今,有谁还会在端午节时,在门口插上一枝艾草,喝上一杯雄黄酒;有谁会在中秋节与家人一起赏月闲谈,似乎皎洁的月亮已被明亮璀璨的烟火遮掩,变得暗淡无光;而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节,以前象征着期盼希望和光明日子的福礼,也变成了拼场面的表现,这些还不能让我们看到一些什么吗?请你认真聆听,中华文化在哭泣。
    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成功,这无疑给所有的中国人当头一击。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却被韩国人拿去申遗,这······这分明是我们不注重保护与传承我们的文化而造成的。许多我国的传统文化,外国人却比我们传承得要好。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外国人比我们更懂得文化的重要性。我们是否还可以继续忽视文化呢?难道就这样让我们的文化继续没落下去吗?不,不可以,华夏的子孙们,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一起来拯救我们的文化。
    让我们欣喜的是,已有一部分人行动起来了,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这是我们文化复兴的体现,古典文化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中国文化开始浮现于人们眼前。
    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中央电视台每天七点三十五分为我们准时播报提醒关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这些人已经行动起来了,我们还在等什么?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心灵的守护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传说;二十四节气不只是农民的生财经,也是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财富。中华儿女们,为了我们伟大的母亲,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复活,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行动吧!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烟火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21  周子洁  指导老师:陈惠红

    外头的几声爆鸣声又传开了,在离过年已有一段时间的时节,又听到了烟火的声音,透着家乡的曲调。
    这不禁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每逢过年,最期待的莫过于在几个小时的守岁过程后,大家一起点燃那欢庆来年的烟火。一大家子,在门口放好几卷长长的鞭炮,盼的是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家庭和睦幸福。不过爸爸曾和我说过关于爆竹的故事,古时候,人们为了吓跑年兽,用火烧竹筒,发出爆鸣声成功吓跑了年兽,从此村庄不再受年兽的侵扰。爆竹后来渐渐演变成了鞭炮,在中国人后来学会了使用硫磺之后,各式各样的烟火就开始绽放在了中国智慧的夜空中。
    儿时的我喜欢拽着用手帅的烟花在院子里跑,想用火光吧躲在暗处的年兽吓跑。爸爸还会在院子的中央放起喷花,一串串喷花从地上喷起,星星链似的尾巴,在达到高处后爆开,“砰”地一声,几声便炸开紫的、黄的、青的又大又亮的花,每当这时,我绕着喷花边转边喊着“年被吓跑啦!”整个院子都会充斥着家人的笑声。天空中,每一家每一户的烟火都炸开,散开来了,火烈的声音带出一些刺鼻的味道,这让气氛愈加浓烈起来了愈加喜庆起来了。每当我站在家人的身旁,看着别人家的烟火,也会想象得到别人家如同我家一样喜庆的笑,如同我家一样在烟火下多来年祈祷,如同我家一样在烟火下递送着红包,收获着幸福。
    现在每回想起来,都还觉得会沉浸在那一种家的幸福中。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相互敬酒相互祝福,窗外的烟火会时不时透进几缕亮光,温馨与爱就在欢笑中共融。也许烟火,就是中国对一个家来年的祝福,也是一个家对未来的期盼。那是一种凝聚了中国先辈的智慧的文化结晶,几千年的历史,不断积淀着中国文化的厚重情感。漫天的烟火,表达着中国人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对先辈智慧的传承,对乡土的热爱。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才采用了热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最淳朴的情感。
    看到烟火我就会想起我家,自然就对这只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产生了特殊的情感。这种文化,总会在我心中激起千层万层浪,荡起的许会是家的归属感,家的温馨,乡土的温暖。还有就是,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崇敬与自豪。这种文化似乎成为了我与家的一种心灵纽带,相互传递着对方的爱,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如此厚重,让我不禁产生了要将它传承下去的一种责任。
烟火越飘越远,人也越走越远,可某种情感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厚重而深远。

返璞归真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0班  谢柳青  指导老师:廖华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精神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质朴纯粹,简单闲适的生活都是古人所喜欢,所向往的。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中国文化情怀。然而工业化的冲击,科技化的冲击,使我们的文化走向混乱,我们的精神陷入了迷途。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可我却恋上了书信,恋上了松竹民居,恋上了简单闲适,恋上了返璞归真。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一种单纯简单的生活。内心坚定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于是,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完美;努力减去浮躁,视清凉为超脱。希望自己像植物一样生长于尘世间,安静美好,孤独骄傲。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渴望纯粹的生活。喜欢王维诗中的意境。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现在,看着人们背着沉重的行囊疾步匆匆,心里暗叹:这是为了什么?何时才会停留?唉,世人竟不知,人的一生不过是清晨至午后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皆可落幕。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恋上这沉寂唯美的画面,在盛夏的午后,炙热的阳光透过繁密的绿叶,点点光斑在地板上舞动,皱是好看。一个人,坐在竹藤椅上,泡一杯浓茶,赏一本诗集,注视阳光下自己的影子,阵阵清风拂过,飘来阵阵花香,片片虫鸣鸟叫。
    然而这种种情愫,殷殷深情,与这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这般的不符,这般的突兀。呜呼,哀哉!
    现在有了短信,有了QQ,有了E-mail,邮局都很少收寄书信了,大都是包裹了。想表达什么只需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没有了面对破碎山河时,杜甫写下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跃然纸上的思念,没有了在西征途中时,岑参写下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跃然纸上的牵挂。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瑰宝,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倘若他们有了手机,有了电脑,他们是否还能写下这样动人的千古名句呢?
    现在有了别墅,有了商品房,有了高楼大厦。人们都生活在这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里。少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刘禹锡陋铭,少了南阳诸葛庐,少了西蜀子云亭。
    现在有了小车、有了火车、有了飞机。却少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往来不绝者”的游乐美景。
    少了、少了。工业化的冲击,科技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生活的质朴纯粹、失去了往昔的自然情怀、失去了我们传统的文化精神。
    我的一位老师在鉴赏李白《月下独酌》之后无不黯然地说:“我不是说工业和科学不好,而是现在工业和科技多了诗意却少了,往昔的快乐美好也少了。将来有一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月亮了如指掌,那时候的月还会是张若虚,李白诗中的那个充满诗意的月吗?
    我苦笑:“我正在努力地留住它,正在努力地返璞归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盲目跟风
             ——虚假的狂欢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8班,张雪敏  指导教师:李亚军


    近年的电视荧屏既热闹又和谐,各大电视台好似穿着一样的衣服,手拉手地唱着“爱我中华”。让观众迷惑不已,还以为是遥控器出了问题。其实,这都是各台节目“大撞车”的结果。
    2004年,一群妙龄少女唱红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等选秀节目随之而来。前两年《非诚勿扰》火了相亲类节目,《爱情连连看》、《称心如意》、《百里挑一》等突然“崛起”。去年,江苏卫视一档《星跳水立方》对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大量的“孪生”节目涌现,一时倒也令观众觉得新鲜好玩。但这些节目仅是名字不同,内容换汤不换药。时间一长,节目的高度同质化会令观众“脸盲”的同时也审美疲劳。
    如此这般,是因为电视台最终拼的是收视率,当一档节目红了,其他台就会效仿而“克隆”出“自己”的节目。就拿《中国好声音》来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冠上“中国”字样的节目已有17档,“中国XX”就似“免死金牌”,谁都想分杯羹。灿星制作宣传总监陆伟认为,因为节目本身就是针对这个国家,要让身处这个国家的观众感到愉悦这能代表一种主流价值。且还有网友认为,“竞争是好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似乎,这般同类型节目的泛滥还助于我国电视业的发展。
    但同类型的节目多了,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就会请明星助阵或是想方设法使效果更好,但高额的出场费等不一定换得回收视率。且节目同质化严重不仅令观众厌恶,也让广告商失去兴趣。最终,许多“克隆”节目都会“倒下”,只有原创笑到最后。例如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都说明了“原创才是最好”。
    台湾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曾说:“电视节目盲目跟风模仿是十分危险的。缺乏原创性,会阻碍节目发展,将会逐渐失去观众。”当荧屏上充斥着各种选秀节目、灭灯与转椅时,广电的“限唱令”与观众的选择换台都不能使之消失。这种跟风的背后,或多或少体现我们文化中创新力的缺乏。
    “创新才是竞争力的源泉”,在当今社会文化中。艺术繁荣的本质是百花齐放而不是数量之多,一味的复制粘贴效果只会事与愿违。
    据调查显示:1997年全国有10.94亿电视观众,2002年达到11.15亿,2010年则将近13亿。人数的逐年增多说明电视传媒的广泛影响力,它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而在传播过程中节目的价值异向就十分重要。节目盲目的跟风体现了制作人在缺乏创新的同时还过于功利,眼中只有收视率,不敢于去做新的尝试,只想拾人牙慧,保守过关。这种浮躁的心理,令观众误解也不利文化的发展。
    对于电视媒体,收视率的确重要,但这不是判断一档节目的唯一标准。我们在节目制作上更应该关心其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不是吗?杜绝跟风,提倡百花齐放,这才是中国电视业发展的方向。

                              
毛   笔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8班,黎姿  指导老师:李亚军

    我一直都以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垂不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东西都会变得苍老,然后消散。唯独爷爷的毛笔永世长存。
    爷爷有一支毛笔,虽然看起来已经很陈旧了,但却丝毫不妨碍它的精致,它的笔头是由兔毛做成的,每根毛都挺实直立,笔锋尖锐且圆润,笔管是用竹制成的上面还刻画有竹子细叶,许是经过多年的反复使用,笔管变得很光滑圆润,给人一种古老而又精美的感觉。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因此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是一项我很佩服和赞赏的本领。爷爷从小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因为他的毛笔字很漂亮。不但我们家几个孩子这样认为,就连邻里村里也都竖起拇指夸赞。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总会有人请爷爷为他们写对子,爷爷和他的毛笔就像是一对默契十足的老搭档,配合的天衣无缝,只见爷爷提起毛笔,在红纸上挥舞几下,一副对子就完成了,并且每个字都大小适宜,刚劲有力,同时又不缺失汉字本身的柔美性。也许是这毛笔本身就具有“灵性”吧,别人用它写字的时候,都没有爷爷写得顺畅,为此他们还开玩笑说:“看来这毛笔还真认主人呢。”爷爷因此更加宝贝这毛笔了,每次用完后,总会用布细细地把它擦干净,然后轻放在砚台上,生怕它脏了掉了。
    父亲是爷爷的第二个儿子,遗传了爷爷的书法基因,也因此与那毛笔结下了不解之缘,爷爷对父亲期望很高,对父亲生活上可以放任自由,但在学习上,书法上对父亲要求非常严格。读书时,父亲念的第一课就是《三字经》,爷爷就要父亲以《三字经》为基础练习毛笔书法,因为对毛笔书法的喜爱,父亲并没有违背过爷爷。几十年过来,父亲除了用钢笔工作时,其他与写字有关的,父亲都是用毛笔,就连新年我家用的对联,也都是父亲亲手写的,去年春节,大概是对父亲的信任和疼爱,爷爷把那宝贝毛笔送给了父亲,我至今还记得父亲接过毛笔时脸上的表情,就好像是国家授予他多大的奖励似的。遗憾的是,我和老弟都没有继承父亲和爷爷的毛笔书法,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毛笔字及中华汉字的热爱之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书写逐渐被电脑码字所取代,人们已经懒得再动笔写字了,更不用说写毛笔字了,但是汉字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而毛笔字更是中国汉字传统的书写方式,不论社会怎样变化发展,我们都不能忘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啊      
凭栏画月,踏歌行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9班   陈美文   指导老师:廖华丽


    你看月光,你念雨丝。月光淡淡,微雨绵绵,就像静立的青花瓷,遗世独立,一笔一画,幻化成诗。
    精美的青花瓷,不仅是代代相传的物质丰富,同时后代们也传承了古代智慧者的精神财富。而在日新月异地积累、更替知识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现在的人们讲究劳逸结合。所谓的“逸”无非就是以娱乐来消遣时间。电视节目制作抓住了这一特点。便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可在这光鲜亮丽的节目背后,又蕴藏着多大的危害呢?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受着继焚书坑儒、八股取士后的一大挑战,西方的各种文化也在不断地冲击、打压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是应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贡献点什么了!
    各色娱乐性电视节目层出不穷。难道娱乐仅限于欣赏这些褒贬不一的娱乐节目?选秀节目不断涌现,人们能在这类娱乐中领略到什么?是凭借人气而出名么?不,不是这样的。这些选秀节目并非能够让参赛者脱颖而出,世界闻名。看了“2013年快乐男生”的观众也许会认识冠军华晨宇。可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华晨宇是一位陌生人。甚至连名字都未曾听过。可见在选秀节目中能够一鸣惊人的并不多。这些节目选用的歌曲大多数为翻唱歌曲,自我创作型歌手寥寥无几。尽管有自我创作的歌曲,其歌词也是十分通俗。并没有富有中国文化的韵味。因此许多选秀节目被迫停播。相反,近期推出的文化节目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汉字英雄”“中国听写大赛”“超级演说家”等节目的发展,不还是中国文化的积淀么?你看汉字听写大赛的冠军陆佳蕾,凭借着十分博学的中国文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明星。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是应该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吗?传承这些文化是我们的宗旨,如果连中国文化都不愿去学习,怎么了解传统文化,更何谈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呢?说到娱乐我想起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上QQ消遣成为了一种时尚。一天,一位同学欲加我为好友,当她看到我的网名时。毫不犹豫地大声念到“芃殇婳(fáng shāng huà)”。听了她的话我顿时被雷到了。只能小声地告诉她“芃”字念“péng”,而不是念“fáng”。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识还有待于增长,人总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在娱乐之时也可以使自己投身于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去。在“汉字英雄”里领略汉字的精妙,在“中国好诗词”中欣赏古人的儒雅风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生长了五千年的果实。每个人都有权力去采撷它,会不会得到它取决你是不是愿意伸手去迎接它的到来。
    其实娱乐和文化并行不悖,水乳相融,成为一体。古人饮酒作乐的雅兴,我们依旧可以拥有。俗话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又怎能就此满足呢?去吧!去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去创造更加绚烂的文化吧!在中国文化中领略优美人生,塑造高尚人格。
    此处冰雪骤凝,彼岸暖风熏游人。赏冬季花开,看江南细雨。无论是荏苒蝴蝶马踏落花,还是旧梦红粉浑处剑骨凉。何不在文化的韵味中领略四季。晨起收露,可见青萍点点;亭间扶琴,可见杨花漫漫。倚栏画月,伴歌而行。在娱乐之中文化能够伴随你到达欢乐的顶峰。
七彩折纸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22班,罗敏   指导教师:李亚军


    五颜六色的方形纸,能折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这,便是折纸的神奇之处。折纸,在我的生命里,甚至在历史的大幕戏中,都上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想起折纸,我总会微微一笑。翩然轻擦的时光中,折纸占据我生命里最美好的一部分,难以想象,小小的一张纸,能折出像小老虎、亭子、龙这种复杂的东西。第一次接触折纸,是在小时候。幼时贪玩好动的我总缠着大人要出去玩,外公有一次实在抽不开身,就拿出一张纸,问我想不想要小老虎,我连忙点头,想要想要。于是,外公便在纸上来回翻折了一番,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便出现在我眼前。我不禁眼前一亮,拿过老虎仔细端详,不禁感慨:折纸真是太神奇了!本来平白无奇的一张纸,转眼间变成了一只威猛的大老虎了!我大叫着外公,要外公教我折纸。外公无奈,只好答应。自那以后,我便一心在家折着各种或可爱或搞怪的东西,房间里放着的各色折纸,如一支画笔,涂抹了我的七彩童年。
    长大后,我对折纸的热情不减。在一次上网查寻折纸教程时,了解到了折纸的历史,原来,折纸早已在古代就产生并盛行开了,可谓是历史悠久。并且,折纸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稀有品,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国家甚至还开设了折纸课程······我放下手机,拿起一张纸,细细摩挲着,对它肃然起敬。在我眼中不过闲暇娱乐的折纸竟有如此浓重的文化气息、这般厚重的历史底蕴。我想,折纸就如轻拢薄纱的妙龄女子,即使刻意收敛光芒,也依旧清丽脱俗。抱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态度,我摆弄起手里的方纸,许久,一条腾飞的龙出现在我的手里,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桌上,定定的看着,只觉得天地山河都黯淡无色,唯它流光溢彩。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了解折纸的历史后,我对折纸的兴趣更为浓厚。不仅因它多变的折法,更因它背后悠久的历史。折纸惊艳了我的童年伊始,同时,也温柔了我的每一寸时光。折纸之于我,大概就像是水之于鱼儿,已经不可分离了吧。而今,一些民间艺术渐渐失传,就连起源于我国的折纸,也被与我国一水之邻的日本纳为国粹,折纸水平也远超我国,实在令人扼腕。好在,折纸艺术渐渐回归祖国,这实属万幸。
    七彩的折纸,装点了我的生活,也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缤纷的颜色给沉重的历史添上一抹亮丽色彩。
                
乾隆通宝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1322班,卢跃华   指导教师:李亚军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的左脚上戴上了乾隆通宝。据说是可以辟邪,虽然它只是一枚铜币。
    在我记事的十几年里,它一直陪伴着我。小时候顽皮,曾想把它解下来玩,却被爷爷制止了。他抱着我,用手去抚摸铜币,笑着说:“这东西不能玩啊,它可是有悠久的历史的,三千年前的殷商晚期它就‘出生’了,这可创造了世界之最。”我似懂非懂的听爷爷讲完,虽不是特别明白三千年是有多久,但觉得这东西很重要,便打消了解下它的念头。
    又过了几年,因为夏天时害怕别人看到我脚上绑着铜币“乾隆通宝”,且我开始注重自己形象了,所以这枚铜币又一次进入到我的视野里。我决定去查查它到底有多重要,以此作为我是否解下铜币的判断依据。“铜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嬴秦,历经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中国铜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铜币文化。”看到这,我又一次的放弃了解开它的念头。因为文化,是一种涵养,一种力量。
    现在的我,早已没有解开它的念头。闲暇之余,我会用手去摸摸它,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人的手了。如今正值高中的我,也遇到了不少挫折,自以为找到了沧桑的感觉,可想着它有几千年的颠簸,自己不由的有些羞愧。它曾经光芒万丈,犹如天山上的雪莲般存在着,跨越了多少的时光,被人们景仰着。可如今的它暗淡无光,如同黑色血液的暗流。
    铜币是古代文明的遗产,人们用绑在脚上的这项传统去保护它,想要挽留着最后的遗物。可悲的是,当我在百度上输入它的名字时,搜索出的结果全是询问价格的。也就是说,人们开始淡忘了它背后的文化价值,而是用金钱去衡量,这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它可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它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波普尔曾说过:“一旦毁灭了文化,文明也随之消失了。”而在这里,我也想说:“文化,很抽象的字眼,是中华民族沉淀了的底蕴,是先人复古的象形文字,是字字珠玑的严肃文学。不懂,请别伤害它!”
潜藏在诗词里的美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1308班  钟莹   指导教师:李亚军

    浮动的霓虹光影演绎着一座城的纸醉金迷,形形色色的人和车在高楼大厦之间川流不息。不计其数的数据在光缆中疾速奔腾是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提及阅读,恐怕大部分人都只是一目十行看完当天的时报,而相对生涩难懂的诗词自然被这大部分人遗忘。
    诗词,是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熠熠生辉的一块瑰宝。她的美,清新灵动;她的美,凄婉动人;她的美,淡然恬静……
    自然赐予人类太多的财富,而他们在诗人的笔下显得分外美丽。苏东坡笔下的西子湖畔,是变幻无穷,楚楚动人的:或明朗或朦胧,或浓烈或淡雅,无论哪种姿态都如此迷人。白居易眼中的钱塘湖边,是明媚的。当时的春意正浓,当时的生机勃勃,当时的旖旎风光,在他的诗句中刻画得淋漓尽致。韩愈见到的早春,是朦胧的。他就像一位画家,用画笔隐隐翻出了那一抹若有似无的青青之痕。无数的诗人用笔墨勾画出了清新灵动的自然风光,而这样的美丽需要我们放慢脚步,静心品味。
    总有一些场景会提醒你思念的存在,总有一些诗句会勾起你情绪里的伤感。南唐后主独上西楼,与新月无言相对,浓得化不开的愁绪是否触动了你的内心深处?范仲淹于塞外凝望秋叶枯黄,端酒洗愁肠,却化为相思泪,他对家乡的思念是否会感染你?韦应物在暮春时节的雨中送别,望着沉重的船帆,低飞的鸟儿逐渐远去,当时送别的离情无限是否会勾起你的回忆?朝代更迭,当年的愁思凄美流传至今,这样的美需要我们放下脚步,仔细体会。
    桃花源诗中国人心里的伊甸园,淡然平静的生活也引发了无数墨客的向往。五柳先生于东篱下采菊,悠然遥望南山,走出了世俗的牢笼,过着恬淡的生活。辛弃疾向往着低小茅檐下白发翁媪说着吴侬软语,儿绕膝下的平静生活。孟浩然被绿林环绕,窗外就是菜圃谷场的朴实田园生活所吸引。我不知道过了这么多个世纪还会有多少人对这样的生活保留着向往,这份闲适还会有多少人去追求。体会这样的美,需要我们放下脚步,放下功利。
    这是一个快速运转的时代,但我仍希望我们能把脚步放得慢一些,把功利的分量放得轻一些,不要将华夏瑰宝弃之不顾,那些潜藏在诗词里的美好,值得我们用心和体会。
        
如诗汉语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2班罗巧玲   指导教师:蓝历


    光在罅隙中渐渐沉淀下来,经典的往昔便在古旧的回忆里折射出令人心悸的光晕。汉语,这滋养诗魂画意的语言,在狂野而混沌的社会中清凝地苏醒着,在斑斑驳驳的花墙上静静绽放着美丽。
    汉语是什么?汉语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者的《兵法》,是受过宫刑者的《史记》,是为求一字捻断的数茎须……
    一直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动人心弦的话语。它经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浸润和水深火热的磨练,读起来才能字正腔圆如珠玉落盘。千百年来,汉语在无数龙的传人的唇舌间辗转,也让它本身有了感情和灵性。我们珍视它又漠视它,而它,一如既往地在东方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铮然作响,向世界发出自己庄严的歌喉声。
    在古埃及人信奉的众神中,有一位叫玛特,掌管真理、正义和法度的女神。她头上佩戴羽毛。人死后到了冥府,心脏必须称重,玛特便把她的羽毛放到天平另一端,用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
    我喜欢这根羽毛。汉语就是这样一根大重量的羽毛,它或许填不了天,补不了龟裂的大地,但它恰恰足以称出一个民族文化沉淀的分量。
    如此看来,汉语定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经》中那么多振人心魂的妙句,一定要用中国话吟诵,才会抑扬顿挫,感人肺腑。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城楼那庄严的宣告,也定要用汉语喊出,才实现了一个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我欲与君相识,长命无绝衰”的温婉凄美,或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情怀,若是翻译成英文和韩文,其中的神妙定会大打折扣。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即使曹雪芹先生在世,《红楼梦》完篇,也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红楼梦》是太中国化的东西,唯有用汉语解读,才能品味其中的辛酸苦泪。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泰戈尔文似织锦的《飞鸟集》读起来却还是有隔阂,因为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取代中国语言一样,印度语言的奥妙也无可替代。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被视为本国文化,而中国的汉语大概是最厚重的。中华汉语,华夏文明之本,神州文化之根,汇集先人智慧,彰显国人精神。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汉语沟通文化血脉,凝聚炎黄子孙。
    我爱汉语,这如诗如梦的汉语,这在龙的传人的唇舌间辗转千年的汉语,我们听到它如诗的韵律:平平仄仄。

诗魂——国人文化的情感共鸣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8班,刘雍  指导老师:李亚军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代出惊觉世,诸子百家齐争鸣。中华文化,从夏朝的古老传说到商代的甲骨铭文,从春秋时期的辞赋到战国时代的杂说,可谓是数不胜数,风光旖旎。然而,在这万古奇妍之中,唯有诗歌是屹立不倒的常青树,是一代代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情感共鸣,更是中华民族瑰丽文化的灵魂所在……
    中国人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带来的幽雅的意境氛围,独爱那激荡于诗歌间的自由灵魂。我们曾沉醉于孟浩然、王维的宁静淡泊;曾敬佩于岑参、高适的边塞长吟;曾迷恋于李白的浪漫情怀;也曾慨叹于杜甫的乱世悲歌。如是种种,无不在国人心中勾起或深或浅的涟漪,打上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烙印。
    诗人们曾高奏过悲雄威武的慷慨恨歌,曾低吟过委婉动人的缠绵情话,曾哀叹过心疲气短的穷途末路。曾记否,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令我们无限向往;曾记否,李易安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我们低眉悲叹;曾记否,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使我们赞美渴望。诗歌教会我们深沉的思考,“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的轻唱,既无撕心裂肺的悲号,也无沉郁悲苍的痛苦,面对流光易逝,只一句平静的喟叹,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思考吗?诗歌教会我们笑看兴衰更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的大气,既有气势磅礴的豪迈,又具淡然处世的从容,眼见时代的更迭变化,一壶浊酒相逢谈笑,岂不也快意潇洒?诗歌教会我们寻找生命之寄托,“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的洒脱,是对自由本真的渴望,更是对生命永恒的超越,暮年被流放的途中,仍能仰天长笑,将名山大川作为生命中更真切的寄托,难道不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吗?诗歌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是一场视听盛宴,而更多的是中国人心中不朽的精神食粮。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历程,更是一个传奇!它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的一个亮点,更代表了那永永远远都令人神往的伟大民族的神圣文化。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文化事物正不断地被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人们的心灵愈来愈贫穷,使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在一点点流逝、失传。面对着这一幕幕令人惋惜悲痛的景象,我们更应该诗意的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别亏待了自己的精神文化。正如著名学者于丹所言:“我一直深深的相信,每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年华有限,但诗意无穷。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天地间回荡着的这些诗意,那么我们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觅个闲时,吟吟诗歌,在月色月影中超越现实,进入那纯美古朴的世界,让灵魂找到舒适的寓所吧!
    诗魂,国人永远的情感共鸣。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读,用灵魂去诗意的生活。永远的诗歌,永远也读不尽、品不完……
诗之彩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9班张婷  指导老师:廖华丽

    曾经彷徨过,退缩过,烦恼过,但一触摸到你,我的虚无飘茫的世界停了下来,变得真实起来。默默的等待你为我重启人生之章,把我陶醉。静止若水,宁静,是你给我的世界,爱你从现在开始。诗——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蕴。
    一段诗,几个简洁的字,你道出了诗人的内心色彩,红,黑,绿,白......交汇在一起,绘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伟就祥图。诗之彩魅力,从此开始。
    曾记得一段优美的楚词,婉转动人;一段豪迈的塞外诗,气阔万千;一段哀伤的思乡诗,凄凉惨楚;一段颂古的赞功诗,气宇轩昂漫步在诗你的世界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美妙通通吸收。
    因为爱你,陶醉在你的世界里,在匆忙的岁月里,流水静默流逝,泛黄的书页在一页页中放光发彩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悦狂”,你悄无声息点出了杜浦内心的喜悦,收拾行李,归心似箭的心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大胆直言直述诗人内心的勉励,老年的后悔,父母的悲伤,来警告莘莘学子,人生的不悔之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别思亲”你默默的流下伤心的泪水,在异乡,夕阳下,遥望自己家乡的地方,内心一片感伤,哀愁,惆怅用匆匆时光的流逝来描绘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人世无常
    爱亦则老,水无则散,爱你,让我的内心犹如一片水波,在你的世界里,跟随你的脚步,宁静行走于人生之路上,漫步于青山绿水之间,但你却不甘于自身的宁静,从未放弃过自身的追求。
    大词人苏轼笔下那婉转动人的诗篇,在被贬之时,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为国效力,从不堕落。在诗篇流露自己的不懈追求,乐观向上之面,在厄运之前,用自己的乐观来勉励自己,贬又如何?苏轼不是也那么潇洒自在吗?快乐吗?
    犹如你的色彩一般,我的世界充满了光彩,人生的启程又近了一步I,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有你在,我找到了黑暗中的出口,找到了在光明中的你,发现了你的美,我的发光点,一个真正属于我跟你的天地,。诗亦是我益友,良于我,醉也!
    诗之彩你的浓让文化更有韵味,让中华之锦更加优美,让我的世界有了光彩,感染了我内心世界,感受你的独特之美。爱你诗,醉也!
    远远不断飘着“关关雎鸠”,依旧是那么传神,清晰,生动。
    我为你陶醉——诗!

文化,少一点“素食主义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08班,刘子琪   指导老师:李亚军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厚重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底蕴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飞速发展却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又“轻”又“快”的文化“快餐”与文化“慢”与“重”的本质背道而驰,愈行愈远。
    环顾周遭,类似于此的网络“素食主义”并不少见。人们已难以静下心来杜撰一篇长文,而微信、微博等即时社交软件则快速兴起传播;机场等候区,拿着手机、平板电脑点点划划的随处可见,捧着书看的少之又少,多半是老外;学生交习作,职员写报告,某人心血来潮发封情书,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搜一搜,说不定范本、模板都能现取;策划出书选题,离不开网来网去,盯着网络红人、名博、热帖,即使是“审丑”也不愁销量保证。正是这些我们越来越习以为常的景象,侵蚀着社会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
    那么,人们喜欢通过网络享用文化“素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第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变得过于浮躁。在工作效率上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只能通过网络快速获取其所需,而很少考虑让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第二,全民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缺乏读纸书,读长文的意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智能手机就像在他们手里生了根,无时无刻都不能放下,而正因为如此,与纸质书籍的交流和用心对书中的文字进行细细的揣摩,这些有利于真正实现自我提升的事,全都被一个会发光的屏幕所代替。这足以表现人们缺乏与文字交流的意识。第三,一味地贪图快捷,却忘了文化的形成需要积累和沉淀,这也导致了中国人提笔忘字的现象越发严重。像这样充斥着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现象,淹没了对文化应有的敬畏。
    当然,这并非全是网络的错。网络不仅仅是工具,很多时候还不可或缺。出现文化“素食主义”症候群,与其归咎于网络,不如说,是网络这面镜子把这些年来在文化建构与传承方面越来越浓烈的功利化、浅表化心态,映射得格外清晰刺眼。
    文化本非功利事,它有它自己的内生规律和逻辑。不妨时时自我提醒:在心态文化上,少一点浮光掠影,多一点凝神静气;少一点急火猛攻,多一点文化慢炖;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有疑之心;少一点不加辨别,多一点小心求证。文化“素食”不妨有,但是没有理由抛下文化精品大餐。只有细嚼慢咽,才能体会文化在心中迸发出的五彩斑斓。
                                      
文化的城府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1310班王卓 指导老师:廖华丽

    中国灿若群星的文化,使中华民族任何时刻都保持着无比的自信和雍容。
                                               ——题记
    “老子出关飘逸上善若水的润泽,孔子周游传播仁者爱人的美德,孙子纵横施展运筹帷幄的韬略……”这些历史人物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都是值得后人借鉴传扬的。
    当今社会,各种违背传统道德的事件层出不穷:“爆米花增白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漂白大米” ……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许多商家利益熏心,秉持着金钱至上的原则不择手段。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回归传统文化,来拯救一些人尚未泯灭的良知。但有一部分人,由于盲目地全盘肯定古代文化,而被错误思想领导。古代,人们信奉三纲五常,将女人的小脚视为美丽的象征,同时对旧社会女人的地位压制打击,使当今的许多农村妇女仍深受其害。
诚然,全盘复古故不可取,但颠覆文化也缺乏冷静。
    “诗词歌赋长吟浩气泱泱的魂魄,水墨丹青描绘梅兰松竹的品格……”
    一曲《文化中国》,展现了中国国画的博大精深。黄居寀笔下秀山耸立的《春山图》令人叹为观止;苏轼心中清雅脱俗的《潇湘竹石图》让人不忍移目;黄公望眼中水乡绵延的《富春山居图》使人心醉神迷;赵之谦恬雅风致的《花卉图卷》叫人心驰神往……中国的国画起源于伏羲画卦,至唐宋时,其水墨山水画与写意花鸟画已日趋繁荣,“山水画派”,“湖州竹派”,“ 松江派”等画派也接踵而至,文人墨客皆以绘得一手好画而以为风流。直至如今,国画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的见证者。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国人们得以更多的接触外来文化,使许多青年学子热衷于“日漫”,以“画风可爱,比较小清新”,而国画“很无趣”为由,选择性地忽略了学习国画。各个出版社为了捕捉商机,赢取更多的利润,大肆宣传日本漫画,无形中为外国文化推波助澜,国画却渐渐退出了爱赶“潮流”的人们的视野。但我相信,历史是会为国民精粹说话的,它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历经五千年岁月衍生出的精华付诸东流。
    同样陷入这一尴尬境地的还有中国书法,介于传统与潮流中进退两难,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抉择。
    与中国文化相似地,外国文化也是毁誉参半。 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面对内外文化的最好选择。
    总而言之,无论何时何地,文化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只要人们辛勤地浇水施肥,及时裁剪不必要的枯枝败叶,它总会在下一个春天,绽放出更惊艳的花朵。
文化先生的呼救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1322班,黄小迪  指导教师:李亚军
  
亲爱的华夏儿女:

    我是你们智慧的结晶而如今却又渐渐被淡忘的文化。我正面临着新时代的考验,经过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我已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状态,快救救我吧!
新样貌

    午后,晴空万里,只几朵稀薄的白云在碧空中飘荡。大街小巷,熙来攘往,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一片繁华景象。
    一家服装店前,一位头发花白、步伐蹒跚的老人(名为“依依不舍”)正仰头望着点名,不时伸手撸自己那撮胡须,疑惑道:“这怎么不像我呀?”“嘿,老兄,好久不见!”加减乘除向着依依不舍走去,“你身子骨变硬朗了呀,连拐杖都扔了呢!”依依不舍愣了会儿,恍然大悟,难怪刚刚那位不像我呢!而后他又将加减乘除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说道:“你的新衣服(佳剪尘除)真不错,清新亮丽,年轻了不少!”加减乘除只在心里叹息:这衣服中看不中穿,那粗心的人类啊,选衣服时都忘了我的尺寸,如今穿着只是满身别扭啊!
审判

    法官一打开法庭审判室的门,便有一群抱怨声迎头涌来。这注定是一场精彩的人类与标点符号的官司。
    首先是逗号满声怨气:“如今若要完成一篇文章,人类就将这浩大的工程交与我,之后再也不派其他兄弟过来帮我,只在每一阶段末会遇见句号大哥。我是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只顾风雨兼程,然而换来的却是不堪入目的分数。我要罢工!愿法官还我公道!”这时句号也忍不住了:“法官大人,我的工作处于不稳定时期,时而忙时而闲。有些工作明明应该由问号或者感叹号完成,可人类却偏偏让我完成,置我于如此尴尬之境地!”其他标点符号也纷纷站起来抗议:“我都已经失业好长一段时间!试问何时才能结束这种生活……”愤懑与不满充斥着整个大厅。
    在座的人类都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穿越

    杜甫坐着火箭穿越时空来到了二十世纪。他漫步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远处,戴望舒正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他的身旁有如丁香般芬芳的姑娘。穿越雨巷,杜甫来到了二十一世纪,学生们正念着的“春眠不觉晓”让他惊喜,然而下一句却让他大跌眼镜——“处处蚊子咬”。他落寞地走了,走向下一世纪。人类还将带给他多少震撼的事物,一切无从知晓。

    我不怕自己会因为时代或地域而有所变化,我不怕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我只怕创造了我的人类逐渐将我遗弃,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可以击败外来文化的冲击,却承受不住挚爱的亲人远离自己。最最亲爱的华夏儿女,请心疼我,请重视我,请让我重新成为你们的骄傲!
                                        中华儿女
                                            2014年5月24日


            
在碰撞中发展
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1315班  张雪花        指老师:鲁新程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贯穿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日新月异、各种文化不断冲击的时代,我认为应使中华文化在碰撞中发展。
    中华文化可谓精彩多样、博大精深。我们日常交谈所用的语言,必不可少的吃饭、穿衣、闲适时的饮酒、品茶,文人骚客所喜爱的琴棋书画,庆祝节日庆典时所体现的民俗民风,都在文化范畴之内。
    在中华发展的漫漫五千年中,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中国的文字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不断跳跃前进的方块字、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怎会是英文简单的A、B、C能够比拟。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进步,“吃什么”已不再是人们所苦恼的问题,人们更关注的是“怎么吃”。从艰苦的原始生活到如今的小康生活,从衣不蔽体到如今的服装多样化,从不懂生活到如今的享受生活。中华传承下来的,是饱含韵味的琴棋书画、诗歌散文,醇厚的特色京剧、纯朴的民俗民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各界的不同文化冲击而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A、B、C,各类西方饮品,风靡全球的时尚服装,饱含国外气息的“洋人节”等等。
    仿佛一夜之间疯狂了。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地方,不断汲取着来自国外的文化。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代表汉语表达最高境界的诗词正在没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京剧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当西方情人节玫瑰花泛滥时,谁还会想到悲伤的牛郎织女,谁又会想到七夕时的才子佳人。传承多年的花前月下被西方悠扬的小提琴声取而代之。中华文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我们独有的特色正在慢慢消失。
    中华文化需要的是传承,而不是替代;需要发扬,而不是埋没。如今的全球化趋势,使得文化多样化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汲取的同时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它体现着国家的内在,预示着民族的未来。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任何时候都不该被替代。在碰撞中发展,成了时代给予中华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十届初赛联播)广西片区贺州高级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全国大初赛
  • (十届初赛联播)广西片区贺州高级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全国大初赛
  • (十届初赛联播)广西片区贺州高级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全国大初赛
  • (十届初赛联播)广西片区贺州高级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全国大初赛
  • (十届初赛联播)广西片区贺州高级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全国大初赛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