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297阅读
  • 2回复

(相关理论)文化作文:心灵世界的诗意栖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2-06
  摘 要:传承文化,自古以来都是社会历史发展赋予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构建“文化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文化语文”的框架下建构“文化作文”,这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语文;文化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47-1
  钱理群先生认为“写作是一个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同时,他认为这个过程是“将原发的、处于相对粗糙形态的思想、情感、感受、体验、心理,呈现为一种文化。”本文即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运用文化建构的方式,加强“文化作文”的教学,让文化内涵植根于作文教学之中,给当前的作文教学寻找一块诗意的栖息地。
  一、文化命题的确立
  1.精选美文,在阅读中感悟与抒怀。笔者常常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引领学生进行“文化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是课内的佳篇名作,也可以是课外搜集的时文、美文。学生们贪婪地阅读的同时,也是与文章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这其间必然会产生真切的感悟与深刻的思考。在被都德的《最后一课》深深感动之后,我引导学生写作:《发现语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随着杜小康走过《孤独之旅》后,我安排了《成长的代价》的作文写作,从中窥见了学生们思维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学生在阅读完《读者》上的一篇情感小文《妈妈的字谜,姥姥的功课》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以“爱”为主题的作文。学生们内心的“情弦”被拨动,出现了不少佳作,这也让学生们对于写作产生了情感,树立了信心。
  笔者认为,若能很好地把阅读教学融入作文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愉悦,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与思考。生活是写作的根基。联系生活,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则。“文化作文”强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并学会反思生活。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少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例如网络语言的盛行,网络词语的出现:“神马都是浮云”,“杯具”等看似只是病句或错别字,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这将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生活中的这些文化现象不胜枚举,笔者采取了引导学生写作“生活启示录”的方法,让“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
  3.聚焦传媒,在传媒中提炼与升华。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传媒、报刊杂志等形成的传媒网络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影响作用。传媒给写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话题与素材。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大胆地鼓励学生聚焦传媒中有价值的素材,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使之为作文所用。
  以下是笔者在互联网上摘抄的一则材料:
  中国地质大学的女生范琼露被查出罹患白血病,但因家境贫寒,放弃了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同学们纷纷转发微博。其中60余名学生发起了“扫楼行动”,扫遍近4000间寝室,收集了2万多个废旧饮料瓶,变卖所得2万余元捐给范琼露。与此同时,师生们也纷纷解囊相助……
  这样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材料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感悟了人性的崇高,爱的伟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层认知。《大爱的力量》、《社会需要热心肠》、《传统文化从不孤独》……从作文题目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学会了提炼与升华。
  二、文化专题的写作
  1.人与自我。纵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几乎是不存在“自我”与“个性”的。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这种对于“本我”的压抑,使得我们民族骨子里缺乏“自我”的发现与“个性”的表现。而对于“自我”与“个性”的认知是事关文化的大事。因此,围绕“人与自我”,笔者设计了“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等“文化作文”的专题。进行的作文训练有:《一花一世界》、《我思故我在》、《天生我才必有用》、《我长大了》等。
  2.人与自然。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杰作,同时也是自然的主宰者。人类与自然的共处见证着人类的智慧与道德。对于大自然,我们有的是曾经“采菊东篱下”的闲适,“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欣喜,“截断巫山云雨”的遐想,“天堑变通途”的自豪。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大自然被人类无情地践踏与掠夺。鉴于此,把“人与自然”作为写作训练中的文化专题,就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笔者设计的写作实践有:《由〈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想到的》、《家乡的变迁》、《我们踏青去》、《秋天——美丽的童话》等。
  3.人与社会。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仅要关注身边的“小社会”,还要放眼于身外的“大社会”。具体地说:“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民族”、“人与地球”……围绕“人与社会”文化专题,笔者指导的写作实践有:1.谦虚与美德;2.感恩的心;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
  当然,“文化作文”不是仅仅通过确立几个“文化命题”,写作几个“文化专题”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人们广博地阅读,深刻地思考,用心地感悟,在此基础上,逐步走近“文化作文”。这种文化建构下的作文训练,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劳动,同时也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尽管任重道远,但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引领他们开启文化之旅,最终开放出绚烂的文化之花。
  [参考文献]
  [1]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M].成都:四川少儿出版社,1999.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2-06
本文将“文化作文”列为“文化语文”之下,是不懂文化。谭老师当年提倡“文化教学”,就是因为所有学科都可以前缀“文化”一词。如文化数学,文化物理,文化生物,文化英语,文化化学等等。说穿了,所有学科都有文化性。

语文的文化性只是更好地传承了人文文化。但人类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在人文里面,还生活在科学里面。所以,当所有学科都在共同完成学生的文化成长的时候,我们只有通过教学的文化性,教学目的的文化指向性,教学内容的文化传递性来实现培养文化人的目标。所以我们只有聚焦在“教学”平台,才能涵盖所有学科。因此“文化教学”概念横空出世。

而“文化作文”,不是语文一科的责任,也不是语文一个学科能够完成,是所有学科共同完成。因为作文里面的科学性,逻辑性等,是在语文以外的学科感染的。因此将“文化作文”列入伪命题的“文化语文”里面,是错误的。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平农惕

发帖
7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9-29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







http://aiwentong.org/sitemap.html   http://aiwentong.org/   http://ppspps.org/sitemap.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