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历史遗忘,却从没被战争遗忘 磐石城,静静矗立在两千年的风风雨雨之中。王朝兴废,鼓角争鸣,这片土地从未平静。在古城的周围,古老的巴人举起画着白虎的旗帜,汉朝的子民燃烧着冶铁的炉火,盛唐的军队留下了苍茫的足迹,南宋的迎来帝国的斜阳……但是磐石城却似乎总是处于被历史所遗忘的角落。 1958年3月,毛泽东从重庆乘船前往武汉。当航船经过云阳县双江镇时,毛泽东站在左舷凭栏�望,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山闯入了伟人的眼帘。毛泽东用一个多年征战的军事家的眼光观察着这座独特的孤山:它形似磨盘独立,又似巨龙露脊,雄奇威武,陡峭异常。山顶平而阔,土壤厚而实,南北两向壁立千仞,高不可攀,东西两面各有一条狭窄山道匍匐在薄如刀刃般的山脊上蜿蜒通向山顶。毛泽东举起望远镜:只见山顶上隐隐有城墙矗立,渺渺有人烟云集,犹如天上的要塞。这座天险之城一定是一处军事要地。陪同的地方领导解释说,这个地方叫磨盘寨,解放前有大户人家聚居于此防土匪。但是对于磨盘寨的来历与掌故,在场的陪同人员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答得上来。毛泽东略略有些失望,他喃喃地说:这座寨子很奇特。 所谓磨盘寨,其实就是磐石城,也叫大石城、磐石寨。它静静矗立在两千年的风风雨雨之中。王朝兴废,鼓角争鸣,这片土地从未平静。在古城的周围,古老的巴人举起画着白虎的旗帜,汉朝的子民燃烧着冶铁的炉火,盛唐的军队留下了苍茫的足迹,南宋的武士迎来了帝国的斜阳……但是,磐石城却似乎总是处于被历史所遗忘的角落。如果你查阅史书,会发现这座千年古城被提及的次数并不多。它沉默着,任由滔滔长江在脚下奔腾而过,始终不置一词,似乎早已看惯了沧海桑田、兴亡无常。 被历史遗忘的磐石城,却从来没有被战争遗忘过 今天的云阳县城就在磐石城脚下。 这座县城是云阳两千多年历史上的第三座县城。云阳古称朐忍,最早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东周赧王元年(前 314年),当时的县治在磐石城以东十来公里处。《华阳国志•蜀书》载:朐忍县“山有大小石城势”。经过学者们的长期考证,这个大小石城指的就是万州的天生城和云阳的磐石城。这也是关于磐石城最早的文字记载。在这段飘渺的文字之后,磐石城从文献上消失了数百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传承近千年的朐忍县城因为遭到滑坡泥石流的袭击而被迫废弃,人们在汤口(今云安镇)修建了云阳历史上的第二座县城。这座县城一直沿用到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才搬迁到如今磐石城脚下的新县城。 今天的磐石城属于云阳县城的城中公园――龙脊公园的一部分。在如今繁华漂亮的云阳县城里,一条笔直宽阔的步道从市中心的广场上一直连接到龙脊公园磐石城根下。这条步道叫做“登云梯”,当地人习惯称之为“万步梯”,它还有个更牛的名字叫做“万里长江第一梯”。虽然汽车也可以顺着盘山公路抵达龙脊公园,但是登云梯上的游客始终络绎不绝。祥和的气氛和秀丽的山景,让人很难将眼前的这座孤山与金铁锵鸣联系在一起。这或许就是身处和平年代的幸运吧。 而回顾过往,磐石城却鲜有闲下来的时候。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 765年),诗圣杜甫由成都举家东迁,路过云阳时,因病不得不暂时居住下来。这一住就是半年之久。在这期间,杜甫留下了四十多篇脍炙人口的诗文,其中一篇《将晓二首》提到了磐石城:“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诗人笔下的这座边塞堡垒在中唐的乱世中动荡不安。早晨磐石城城门的铁锁才刚刚打开,就听见军营里鼓角齐鸣,军队又要出动了。一个“悲”字重重地敲击着读者的心房。杜甫的诗文表明: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唐军就驻扎在磐石城上,在这个边塞蛮荒之地竭力维持着大唐王朝残存的威严――这大概也是两千年中大部分时间里磐石城的景象。 磐石城东门外的摩崖石刻《磐石城记》中写道:磐石城“东通三峡,西连万州,南控土彝,北拥飞凤”。扼守四方要津的战略地位使得战争从来没有忘记过它。1243年,为了抗击蒙古入侵,南宋名将余�在四川修筑了以十五座山城为核心的山城寨堡防御体系,磐石城就是其中之一。从那以后,磐石城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在宋元战争中,磐石城扼守三峡的要冲,是川东峡江地带的重要抗元据点;在明末农民战争中,明朝总兵谭氏兄弟又分别镇守天生城和磐石城,阻止农民军进入四川;清嘉庆初年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地主团练武装以此为基地,与白莲教众相互争杀;从清末到民国,战乱连绵不止,云阳左近大户,每遇战乱,就上磐石城避祸;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宜昌,进逼三峡,国民党海军又在磐石城一线建筑江防要塞,江防司令部就设在磐石城附近…… 从龙脊公园停车场登上磐石城前门,狭窄陡峭的百步石梯似乎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天险”的含义。毫无疑问,无论是对拿着弓箭刀枪的古代军队,还是对扛着火铳土炮的近代土匪来说,这条小道都堪称死亡之路。小道两边都是数十米高的悬崖,中间仅数人可行,如同一座天桥架在城门口。可以想象,在千年的岁月中,有多少进攻者在通过这条小道时被城墙上飞来的箭矢与铅弹击中,坠入绝壁深渊。 终于登上了磐石城。巨石构筑的城墙上累累弹痕让人既好奇又兴奋,同行者纷纷猜测这是哪个年代哪场激烈的战役留下的痕迹。当地人的答复却让我们非常意外――那些弹痕居然是文革武斗留下的遗迹。 磐石城为什么会被历史所遗忘? 踏上磐石城上的观光塔,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这座石山是周围海拔最高的山峰,“群山万壑毕聚顾盼中”,视野非常开阔。磐石城南扼长江,北通开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之地形堪称天险,易守难攻,埋伏少数兵力,就能牵制大军。难怪毛泽东第一眼就对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城堡深深惊叹。但是,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历史上对于磐石城的记载竟然如此之少,以至于我们翻遍大小史籍,也只能得到一些一鳞半爪的的记录。这与磐石城所应有的战略地位,实在是太不相称了。 放大视野,从整个峡江地区的战略大局来考虑,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1243年余�在部署他的四川山城寨堡防御体系时,在峡江地区选择了三个地方筑城,即万州天生城、云阳磐石城和奉节白帝城。这三座山城在峡江地区一字排开,天生城在西,白帝城在东,磐石城居中,形成了峡江地区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钓鱼城之战后,蒙元军多次尝试绕过钓鱼城直接进攻峡江地区,结果每次都顿兵三城之下,无功而返,充分证明了余�的军事眼光。 但是,由于磐石城在三城中间,如果敌人从西面而来,那么先攻打的必然是天生城,从东面而来,先攻打的则是白帝城。这样的形势就使得天生城和白帝城在史书上的出镜率必然远高于居中策应的磐石城。此外,磐石城的规模相对有限,整个山顶面积不过几公顷,只相当于一座中等大小的住宅小区,并不适合驻屯大军,自然更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政治人物以此为据点。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注重于权力政治的中国史书才会对这座缺乏政治重量的城堡缺乏关注的热情。 1275年7月,元军再一次对峡江地区发动进攻。元将杨文安率大军包围天生城,却屡攻不克。杨文安分析了宋军在峡江地区的防御后,认为天生、磐石与白帝三城的关键在于中间的磐石城。一旦攻克磐石城,则天生、白帝二城将被分割包围,从而为击破整个峡江防线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1275年蜀中遭遇大旱,宋军粮草补给十分困难。虽然磐石城易守难攻,且山上有水源,但是城上耕地仅二十亩,应对长期围攻战的能力远低于天生城与白帝城。于是,元军弃围天生城,沿江而下围攻磐石城,果然迫使磐石城守将谭汝和投降,从而实现了对峡江防线的分割包围。第二年,孤立无援的天生城陷落,南宋峡江防线彻底失守。 这个战例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磐石城在战略上十分重要,却在史籍中默默无闻:一方面磐石城独特的地形特质使它成为峡江防线的重要支点;但另一方面它又太小,难以驻屯大军,抵抗长期围攻的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记载战事常常过度简单的中国史书中找不到磐石城的印记,也就不足为怪了。 故乡永恒的保卫者 尽管在史书中默默无闻,尽管被历史所遗忘,但是对于云阳城里的百姓来说,两千年来,磐石城却是他们安宁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 清朝中叶以后,国家武备废弛,八旗绿营均腐朽不堪,国内局势动荡,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道光年间,云阳涂氏以重金买下磐石城。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新建宗祠,修筑池塘,养鱼屯水,同时大兴土木,重修城池,使得本来的天险更加固若金汤。随着时局动荡加剧,越来越多的云阳百姓迁入磐石城。如今我们看到的磐石城城墙和工事,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修建的。在绘于清末的《磐石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磐石城里房屋鳞次栉比,商业繁荣,百业兴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座小小的山城就是云阳百姓最后的避难所与桃花源。或许,一千年,两千年,甚至在更加久远的年代,磐石城就在以这样的方式守护着这一方的土地,一方的人民。 站在城墙之上,雨后的群山之间云蒸雾缭,如梦似幻。当地人说,这就是古云阳八景之一的“石城烟雨”。看着翻腾的云雾,我突然感到这座石城其实从来就没有被遗忘过。因为真正的历史不是写在帝王将相们的案几上,真正的不朽只存在于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