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290阅读
  • 0回复

(解读重庆)杨柳街 百年老街的两个往事版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1-30
 相传,杨柳街应该是起于较场口,向南延伸至八一路好吃街,长约100米。在老人们的记忆里,他们的长辈讲,杨柳街原称八坊,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为二十九坊,辖重庆著名的佛教胜地――能仁寺,当年也算得上是条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如今,我们要寻访杨柳街却是不易,因为除了从能仁寺大门到临街面的短短10米街道还能隐约窥见一点历史原貌之外,它的古老厚重感大多已随风飘逝。现在的杨柳街,早已没有了依依绿柳,更没有想象中那铺满青石板的小巷和一间紧挨着一间的木板房,目光中掠过的只是时装店和火锅馆。这条街道的昔日风华已湮没在都市商圈的繁嚣烟火之中。
  幸而,老街的风华流逝并不影响我们对这条街道的追忆。杨柳街的故事,早已通过先辈们的口口相传与泛黄的历史书籍,流传下来。
  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张献忠率反明起义的农民军第二次进入巴东,大军直逼巴东枢纽――重庆。金戈铁马即将兵临城下,重庆城里的明朝官吏和守城将士闻知此事,无不心惊胆战,弃城而逃。一时间,城中谣言四起:“张献忠杀人如麻,攻陷重庆后,将大开杀戒,剿灭山城!”
  当张献忠率兵抵达重庆城时,城中各大街道上尽是携家带口逃难的百姓。这些难民中有个中年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手上拉着的却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张献忠看见后十分纳闷,立即勒马相问:“大嫂,为何背大的而拉小的?”妇人回答:“大王,背上的是我哥哥嫂嫂的孩子。他们都已去世,只留下这个孩子,我自然要十分小心,所以背在背后。自己的女娃嘛,牵在身边就行了!”
  妇人的几句话令张献忠慨叹不已。他沉思片刻,便让妇人赶快回家,在门口插上一支杨柳,并告诉她,义军会以此为记,决不会加害她和她的家人。同时,张献忠传下军令,告诫各营将士,凡是在城中见到门插杨柳的人家,要予以保护,不得侵扰。回家后,妇人将这个消息告知左邻右舍,于是妇人家住的这条街上,家家户户门前皆插着一枝杨柳。当“屠城”开始后,这条街上的所有人家都得以保全,因此,重庆人最为正统的血脉留存延续下来。为了纪念这段血色往事,人们便叫这街为“杨柳街”。
  值得一提的是,史料记载的杨柳街故事和民间传说大相径庭:明末崇祯四十年的盛夏,张献忠率兵攻下重庆要塞――佛图关,大军直取渝州城。此时正值烈日当顶的三伏天,整座城池就像一座火盆。口渴至极的将士竟然找不到水井,于是便四处寻人要水。不过,百姓们早已逃命去了,城中哪里还有人的踪影?将士们好不容易在百姓逃难出城的路上追得一落伍的妇人。一问得知那妇人姓牟,丈夫去世,只身带着两幼子,落在逃难队伍后面。张献忠见状,顿生恻隐之心,嘱咐部下将他们带回城中。一行人路过通远门,看见一口水井。将士们大喜,正欲汲水而饮。妇人立即前往阻止,说城中的水井大多被填满了,来不及填的均投下了毒药,唯有她家的水井因在屋内而例外。妇人把张献忠和部下带到自己家中,掀开隐蔽的井盖,并亲自为张献忠盛了三大碗甘洌的井水,随后叫将士们尽情畅饮。张献忠为报答妇人恩德,除亲赠白银一锭外,还砍下一支柳枝插在其门前,并下令,凡门外插有柳枝的住家,任何人不得有丝毫侵犯之举。战乱期间,牟家母子凭这一支杨柳得以安宁,因此,后人便在屋外栽种杨柳,以求平安,而牟家母子所住的街道也被命名为杨柳街。
  时过境迁,如今的杨柳街上已经看不见一棵柳树了。春暖花开之时,我们漫步在杨柳街上,视线所及之处,只见破旧建筑隐没在高楼大厦间,唯有曾经属于杨柳街管辖的能仁寺,还在渐行渐远的历史深处眺望,引得人们一遍遍地讲述那段发生在杨柳街的血色往事,回味其中生离死别、悲喜交加的滋味。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