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97阅读
  • 1回复

我没看《孔子》先哭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洪
 
发帖
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5
我没看《孔子》先哭了
 
——地球日记·2010年1月23日
 
 
    今天中国不少媒体在谈论电影《孔子》。听说电影《孔子》的某主创人员说,观众看电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
    原准备下周二电影院半价时去看《孔子》。看到“看《孔子》不哭不是人”的试金石后,笔者赶紧恶补孔子,生怕由于了解孔子不全面导致看电影时没哭从而变成狗。
    再次研究孔子后,我对孔子下面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再次颇费踌躇。那句话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应该是:第一个制作俑的人,断子绝孙。
    孔子所处的时代,死了人,都是土葬。埋葬显赫者时,会让活人陪葬。孔子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有人发明了假人(俑),用假人代替真人陪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从字面上看,是孔子反对用假人代替真人陪葬,认为这坏了老规矩,甚至诅咒第一个获得俑专利的人断子绝孙,无后。
    笔者认为这件事绝对影响孔子的形象,从感情上无法接受中国的孔圣人坚持活人陪葬制度。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应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给达官贵人陪葬,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他也不会希望别人的孩子去陪葬。但是孔子也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容易让人得出相反结论的话。
    还有一种可能,孔子环保,反对滥伐树木制作俑陪葬,倡导低碳殡葬,所以咒骂发明并制作俑的人。但是也说不通,从活人陪葬改革为用俑陪葬,已经是质的变化。如果孔子对以俑代人都大发雷霆,超前的幅度令人难以置信,就差直接倡导火葬了。
    经过痛定思痛的分析判断,笔者认为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原意应该是咒骂第一个用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但是笔者实在不愿意这样想孔子,于是索性大哭一场,不了了之。
    擦干眼泪,去看电影《孔子》。不知看《孔子》时会不会再哭。也不知电影《孔子》是否回避“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或者正确诠释抑或美化孔子。
    不管怎么说,反正笔者为孔子哭过了。人籍保全。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8
尴尬的“孔子”:“子见南子”成噱头


  前些日子,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曝光了45秒预告片,不料很快遭到孔家第75代直系子孙的责问,要求对影片中的三点内容作出重大改动,这其中突出的就是“子见南子”这段情节。预告片中,周迅扮演的“南子”暧昧地对孔子说“你爱不爱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这话搁在现代女性这里,也有些难以启齿。显然,电影《孔子》是想拿孔子与南子的关系来当噱头,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实际上,孔夫子的这段“绯闻”是他一生中做过的一件不大不小的尴尬事。当年他周游列国,目的是希望得到王室重用。名声不好的南子是卫灵公的宠姬,她特意召见孔子,孔子也许觉得还算个机会。不过,他的学生子路却很不高兴,觉得老师跟南子有点不明不白,逼得孔子连连发下毒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就是说,要是我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天打五雷轰!

  这段不尴不尬的事,搁一般人那里算不了什么,可搁在“至圣先师”这里,就有些扎眼了。好在以前没有影视音像传播,几句吞吞吐吐的文字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可现在电影《孔子》要在大银幕上把孔子这段尴尬事展现出来,这可比白纸黑字要“狠”多了。用法庭上的说法就是,以前那些文字算是流言,那这影像就算是证据了。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五四”时期的一段公案。当时跟鲁迅关系还不错的林语堂,居然将“子见南子”演绎成了一出独幕话剧。只不过剧中的南子变成了新时代的新女性,大胆要求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同学,并为此跟孔子辩论起来。换了周迅,可能就该问:“你爱不爱我这样个性解放的女人?”

  1929年初夏,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学生排演了林语堂的这出《子见南子》。要知道,这所学校就在孔子的老家曲阜,当时男女同台演戏、台上的古人说着现在的新名词,都是相当新鲜的事情,这出戏一时间便轰动起来。二师的学生备受鼓舞,便又在孔庙前加演了一场。

  要说这么一出戏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到孔庙前“示威”了。这一下可好,孔家的后代不高兴了。他们写了一封署名“孔氏六十族人”的信递到教育部,状告二师侮辱祖宗,要求撤换校长。可那时候不是“独尊儒术”的尊孔时代,“打到孔家店”都喊了好些年了,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和副部长蒋梦麟、马叙伦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人物,山东教育厅厅长也是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他们自然不会偏袒孔圣人。结果,教育部的结论是,学生演戏不等于侮辱孔子,二师校长以另有任命为由调走,并不处罚,各校以后不许再演《子见南子》。

  当时鲁迅也特别关注这一事件,曾评说道:“因为公演的地点,恰巧是孔夫子的故乡,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底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然而,那也许又正是使那里的非圣裔的青年们,不禁特地要演《子见南子》的原因罢。”其意思就是说,二师的学生演这出戏,并不一定是想反封建,而只是想“恶搞”一下孔子。

  看看这段“公案”,再看看现在孔家后人对电影《孔子》的公开声明,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呢?这事搁在今天,其实更加尴尬,首先教育部是不会管这事的,广电总局是否要管,也不好说。而“恶搞”早已渐成风气,观众不会在乎多一件“恶搞”事件。另外我听说电影《孔子》已经剪了好几个版本,前面的几个版本据说就因为不够“热闹”被否定,因为片方还想靠“子见南子”、战争场面和“功夫”孔子这些看点忽悠观众进影院,不然票房堪忧啊!

  说到这里,我还想起我在印度孟买听说的一件事。因为印度一直不让华人开设汉语学校,因此这些年印度会汉语的人越来越少。有个热心开办“孔子学院”的中国人,就到印度找有关部门,希望将“孔子学院”开到印度去。印度有关方面的官员就跟她说:“要是你们想在印度开办汉语学校,那你们中国就要对等引进印地语教员,在中国开设印地语学校。”那位热心办学的中国人心想,中国有几个人想学印地语啊,连你们印度学印地语的人也有限啊!看看,孔子要去印度,也会这样尴尬。

  所以我看啊,孔家后人对电影《孔子》的责问和声明,大概只会变相成为电影《孔子》的一次另类炒作事件,孔子的尴尬还是免不了!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