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51阅读
  • 2回复

明清文人为什么称李清照不曾再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5
明清文人为什么称李清照不曾再婚



  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曾经有过再婚经历,这事在宋人著作中多有暗示或明确记载。例如:

  一、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赵(明诚)死,(李清照)再婚某氏,讼而离之。

  二、朱彧《萍洲可谈》卷中: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

  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易安再婚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四、洪适《释隶》卷二十六:赵君(赵明诚)无嗣,李又更嫁。

  五、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漱玉集》一卷,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嫁东武赵明诚德甫。晚岁颇失节。

  六、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自号易安居士。

  七、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四载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崈礼启》:……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才……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

  在宋人著作中,我们不曾看到有谁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的。

  但是,到了明清两朝,情况发生了变化。明代开始有人对李清照曾经再婚张汝舟的说法提出异议,入清之后异议之声日益响亮。至晚清时期,李清照不曾再婚之说,赞同的人越来越多,口气越来越肯定,俨然已成定论。请看:

  一、明人徐[火勃]《徐氏笔精》卷七:《渔隐丛话》云:“赵无嗣,李又更嫁非类。”且云:“其《启》曰:'猥以桑榆之晚景,配此驵侩之下材'。”殊谬妄不足信……更嫁之说,不知起于何人,太诬贤媛也。

  二、清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外集卷七《题查伯葵撰<李易安论>后》:李清照再适之说,向窃疑之……《云麓漫抄》所载《投綦处厚启》,殆好事者为之。盖宋人小说,往往污蔑贤者……尝欲制一文以雪其污,苦未得暇,今读伯葵所作,可谓先得我心。

  三、俞正燮《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其时无学者不堪易安讥诮,改易安与綦学士启,以张飞卿为张汝舟,以玉壶为玉台,谓官文书使易安嫁汝舟,后结讼,又诏离之,有文案……余素恶易安改嫁张汝舟之说,雅雨堂刻《金石录序》,以情度易安不当有此事……赵彦卫、胡仔、李心传等,不明是非,至后人貌为正论。

  四、沈涛《瑟榭丛谈》卷下:《老学庵笔记》……放翁不曰“张汝舟妻”而曰“赵明诚妻”,可见易安无改适之事。

  五、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易安居士再适张汝舟,卒至对簿……反复推之,易安当不其然。

  六、黄友琴《闺秀正始集·书雅雨堂重刊《金石录》后》:李易安作《金石录跋》,时年已五十有二。国朝雅雨卢公重梓是书,序中决其必无更嫁事,谓是好事者为之……数百年覆盆,遂得昭雪,自是易安可免被恶声矣。

  七、陆心源《仪顾堂题跋·<癸巳类稿·易安事辑>书后》:李易安改嫁,千古厚诬。

  八、李慈铭《越缦堂乙集·书陆刚甫观察<仪顾堂题跋>后》:……张汝舟妻李氏,或本易安一家,与夫不咸,讼讦离异,当时忌易安之才如学士秦楚材者,及被易安诮刺如张九成等者,因将此事移之易安……余申而辩之,补俞氏之阙,正陆氏之误,可为不易之定论矣。

  …………

  事实究竟如何,姑且不论(将作另文再论),看清代学者如此前赴后继、激情澎湃地进行否定的论证,我不禁产生好奇:他们为何如此不遗余力、主张李清照不曾再婚呢?

  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我认为,有如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首先是,明清时期道德观念比前代更趋保守。人们对妇女尤其是像李清照那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妇女的再婚事实,很难认同和接受。像清人梁绍玉那样,有“其实改嫁本非圣贤所禁”(见其《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二)这样通达认识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像明人江之淮那样无法接受曾经跟赵明诚“佳人才子,千古绝唱”的李清照,竟然在丈夫死后跟他人再婚,“文君忍耻,犹可以具眼相怜;易安更适,真逐水桃花之不若矣。”(见其《古今女史》卷一引)明人黄溥虽然并未反对李清照再婚说,但是他的一番话语,却颇能道出清代那些反对李清照再婚说者的心声:“予叹易安,翁则清献,为世名臣,夫则明诚,官至郡守,亦景桑榆,何为而再适耶?”(《闲中今古录》)

  其次是,李清照的词在明清时期日益受到推崇。虽然李清照的诗词才华在她年轻时代就已经受到了若干文坛前辈的肯定,宋代的文论家也对李清照的词赞赏有加。但是,评价大致只是:她是宋朝妇女中词写得最好的一位。例如,王灼《碧鸡漫志》云“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朱彧《萍洲可谈》云“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到了明清时期,评价就不止这个高度了。大多认为李清照属于历史上少数最优秀的词作者的行列,有人说,李清照是李后主的后身;或者说,李煜、李清照是词人之正宗。

  再次是,明清一些有成就的文人对嫉贤风气深恶痛绝。不少人在申述李清照不曾再婚观点的时候,都有这样一种推论:李清照之所以“被再婚”,是因为她恃才自傲,曾经讥笑过当时的一些文人。上引俞正燮、李慈铭的观点,就都是如此。

  我认为,明清学者之所以力主李清照不曾再婚,除了一定成分的“科学探索”之外,也不能排除他们的主观需要,即,李清照不曾再婚,更符合他们的时代和自身利益。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6
我相信李清照曾经再婚
丁启阵

   正如个别网友所指出的,谈李清照是否再婚这样的话题实在是有些无聊。尽管也可以拿“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之类的古话来自我安慰,但在正气浩然的正人君子面前说这种话,毕竟会感到底气不足。因此,我颇后悔前两篇文字中我一厢情愿的承诺:还要就李清照究竟曾否再婚表个态。
  但是,就我而言,比起无聊,不讲信用的名声要更坏一些,坏得多。换言之,为了维护我的诚信,我还得无聊一回。
  无论明清学者列举出了多少条论据,我还是相信:李清照是曾经再婚的。我的想法当然也有一些论据,主要有如下数条:
  首先,王灼(约1081-约1160)、胡仔(1110-1170)、洪适(1117-1184)、李心传(1166-1243)、赵彦卫(1195年前后在世)等人,跟李清照(1084-1155)生活时代相同,或者十分接近,他们的著作里都说李清照曾经再婚;而且,整个南宋一百余年里,没有一个人对他们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李清照不是普通人,在当时就名声赫赫,晚年还一度出入皇宫;她自己虽然不曾生儿育女,但是她有兄弟,有子侄,有弟子;赵明诚虽然暴病死了,但是,他有兄弟仍然活着,赵家不是普通百姓,是有地位有影响有头有脸的仕宦人家;事情涉及者张汝舟,其人虽然无良,也遭到充军发配处置,但他至少也是进士出身,做过官,同学、朋友总有几个的,家里保不齐还有人在官场……如果,王灼、胡仔、洪适、李心传、赵彦卫全是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栽赃污蔑李清照,肯定是会有人站出来反驳的。
  其次,宋朝社会风气比明清开放宽松,再婚于人品并无多大妨碍。实际上,也确实有一些有身份的妇女曾经再婚。《宋史·礼志》有关于皇家女子再婚改嫁的礼仪规定,足以证明这一类事情是被允许的,也是发生过的。宋代名臣范仲淹,他父亲在范仲淹出生两年之后去世,母亲谢氏再嫁长山朱氏。后来,谢氏母因子贵,被诰封为“吴国夫人”(见欧阳修《范仲淹神道碑》)。著名词人秦观秦少游,他岳父徐成甫的继室蔡氏夫人,曾经是环氏孀妇,守寡一年后改嫁徐成甫。后来蔡氏夫人去世的时候,邻里交口称赞其为“烈女”(秦观《淮海集·蔡氏夫人行状》)。可见,在宋代,皇家、士林妇女都是可以改嫁的,而且,改嫁并不怎样受到歧视。
  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李清照决不是一个谨遵封建道统的模范女性,她的身上有着非一般妇女所可同日而语的对于情爱的大胆追求和强烈渴求。从她诗词的用语以及研究博弈游戏等事迹看,李清照身上有离经叛道的精神和勇气。王灼这样说李清照词的语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
   此外,我还要提供一个有趣的旁证。李清照晚年在杭州,曾经教过一个名叫韩玉父的女弟子作诗填词。这韩玉父于及笄之年邂逅一个名叫林子建的太学生,两人坠入爱河,卿卿我我之际,相约要终身厮守。某年夏天,林子建得官回福建老家,临行之时,韩玉父倾囊相助。林子建许诺,秋冬之间就会派人接她过去。不料,林子建一去,从此杳无音信。韩玉父便带着女仆,从杭州出发,跋涉千山万水,去寻找她的心上人。为了方便寻找,她在一处交通要道的旅店墙壁上题写了一篇启事,即《寻夫题漠口铺》(此事《宋椠醉翁谈录》乙集卷之二、《彤管遗编》后集卷十一均有记载)。韩玉父如此大胆追求爱情,也许跟她老师李清照有一定的关系。
难以接受李清照再婚事实的人,除了明清两朝的学者之外,可能还有不少当今纯情的少男少女。他们不能接受,赵明诚、李清照这一对有多首绝妙好词作证的千古佳偶,竟然有一方在对方死后改嫁他人,而且是人品不好的人。他们一定会认为,这简直是对李清照那些妙比天籁的词作的玷污,是对人间至为神圣的爱情的亵渎。如果因为我的指出事实,伤害到少男少女们脆弱的心灵,我愿意满怀诚意地道歉!
                                                   2010-1-22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27
好文章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