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后宫的小清新与重口味
文/赵炎
《都市女报》12月6日35版,责编:曹慧芳,原题《汉代后宫的小清新与重口味》常说做女人难,其实做汉代后宫的女人,那才真叫难。汉朝皇帝大都有“双性恋”怪癖,一边是妻妾成群,一边是男宠伴侍。也就是说,在汉宫做后妃,将面临“双重情敌”的挑战。怎么应对“双重挑战”?
或小清新,或重口味,因人因时而异。
一 两种口味
宋代文人蒋捷写过一首《贺新郎》,中有“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之句,把陈阿娇的贬后生活描绘得十分清丽婉约。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开篇也写道:“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显然两个人走的是同一个路子,用幽独伤情的笔触,把陈阿娇打扮成了小清新,后者因此得了“千金”稿酬。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在西汉,一个寻常的中产之家大约有“十金”的财富,司马相如的一篇赋,相当于一百个中产之家的财富,绝对牛气了。
有评论说,小清新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以自然淳朴、淡雅脱俗为审美,活跃于女文青和女小资群体。
若是有理,那么小龙女绝对很“亚”,受到追捧就不奇怪。与小清新相对应的无疑是重口味,好比《金瓶梅》里的潘金莲,西门庆越是玩性虐,她越是痴迷,大多数人虽然无法接受,但也不乏读者。
同为亚文化,不同轨或相向,是它们最值得比对的表象特征之一。那么,它们之间有无可能发生转变呢?
比如一个原本很会小清新的丫头,忽然某一天就成了重口味的爱好者,或者顺序对调一下,这种可能性存在吗?大致是存在的,李莫愁是个例子,瑛姑是个例子,陈阿娇也是个例子,其中的转换脉络清晰可循。
二 双重情敌
《史记》里提及的汉代许多后宫女子,都曾在小清新与重口味之间来回地转换,造成这种历史奇观的内因,恐跟个人性格养成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男人的好恶不无关系,固守于一个轨道的女子少之又少。
常说做女人难,其实做汉代后宫的女人,那才真叫难。汉朝皇帝大都有“双性恋”怪癖,一边是妻妾成群,一边是男宠伴侍。
据《史记·佞幸列传》载,刘邦的宠男叫籍孺,惠帝的宠男是闳孺,文帝的宠男有邓通、宦官赵同及北宫伯子,武帝刘彻玩同性恋也很疯狂,他的男宠有韩嫣、韩说兄弟俩,还有宦官李延年等,哀帝的男宠是董贤,历史上有名的“断袖之癖”就典出于此。
也就是说,在汉宫做后妃,将面临“双重情敌”的挑战,难、难、难。怎么应对“双重挑战”?或小清新,或重口味,因人因时而异。
比如陈阿娇,母亲是长公主,舅舅是汉景帝,出身贵不可言。也正因为自幼荣宠至极,养成了骄纵率真的性格,对于此类女子,小清新她恐怕是装不来的,至于是不是重口味,我们慢慢分析。
但刘彻肯定是既喜欢小清新又喜欢重口味的人,譬如他有男宠,算是重口味了吧,譬如他喜欢清纯温顺的女孩子,则属于小清新范畴。面对这样的皇帝老公,陈阿娇大致是很难适应的。史载阿娇不肯逢迎屈就,才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说明阿娇也玩不来重口味。
倒是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是个明白人,不惜出千金之酬,请司马相如操刀,让阿娇在文字里装了回小清新。汉武帝看到《长门赋》,赞赏之余,果然又再次临幸了阿娇。然而好景不长。阿娇婚后多年无子,另一个妃子卫子夫却生了个儿子,使得刘彻的感情再次呼叫转移,让阿娇很抓狂,一边几次以死相威胁,一边寻得方术“挟妇人媚道”(《汉书·外戚传》),欲用“媚道”迷惑武帝,让其回心转意,利用重口味的意图明显。
汉武帝很快察觉了阿娇的意图,稳了一段时间,借阿娇针对卫子夫的“巫蛊”事件,将其废黜打入冷宫。此后,陈阿娇幽居长门宫,做了一位完全意义上的废后,可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们知道,无论是“媚道”还是“巫蛊”(做小木偶人埋于地或针刺等)和“祝沮”,其实都是非常近似的一种方术。《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情节,那位倒三不着两的赵姨娘,用“巫蛊”术发泄对凤姐和宝玉的不满,导致凤姐发狂,宝玉疯癫,阖府惊惶。虽说是迷信,却也有其历史渊源。
“媚道”,顾名思义,还包含“房中术”层面的“媚”,离重口味很近了。《史记·佞幸列传》中说:“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显然是指女人如何用色相迷惑男人。故“媚道”应该是宫中后妃用来迷惑帝王的邪道方术,其“道”大致包括“媚术”(房中术)与“媚药”(春药)。
以此可见,阿娇确乎是在转换,只是学得不精到,小清新肯定是没有,重口味又学不会,以至于毫无效果。
实际上,在汉宫做女人,还有一个“难”,那就是玩小清新是可以的,玩重口味则绝对不可以。应了那句俗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三 挟邪媚道
后宫女人玩重口味,无非是针对皇帝的,还能不被认为是邪道?一旦查实,要按“大逆不道”论处。但大多后妃还是心存侥幸,频频以身试“禁”,争相对皇帝施行“重口味”,致使“媚道”事件屡次三番地出现。
汉景帝的粟姬,曾经是个小清新,深得景帝宠幸,其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她离皇后之位也就是一步之遥。
长公主刘嫖是个有政治眼光的女人,想与粟姬联姻,让女儿阿娇当太子妃。本来是件锦上添花的好事,不知何故却被粟姬断然拒绝。
这长公主可是在皇太后、景帝两边都说得上话的人物,她焉能受得下这股子窝囊气?很快打探清楚粟姬施行“媚道”犯了禁,小喇叭立马四处广播,告其“挟邪媚道”,景帝也就疏远了粟姬。
粟姬的失宠,也祸及了儿子刘荣,导致太子位不保。分析其失宠的原因,大概是没有将唯美、自然、朴实等小清新元素进行到底,就贸然选择了如同走钢丝的重口味路线。当然,也不排除长公主刘嫖在诬告。
汉成帝时,赵飞燕姐妹的故事流传甚广,她们刚刚进宫时即与许皇后、班婕妤争宠。成帝专宠赵氏姐妹十余年,许皇后、班婕妤等难得能让皇帝临幸一回,也施行“媚道”并“祝沮”后宫其他嫔妃,显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尽管野史记录了许多赵飞燕姐妹的重口味故事,我想刚进宫时,她们未必就不是小清新。现代有句流行语叫“扮得了萝莉,演得了女王”,起码得学会怎么装可爱吧,否则汉成帝如何会喜欢她们?
东窗事发后,许皇后被废,其姐平安侯夫人被太后下令诛死。班婕妤因在被拷问时“认罪”态度较好,说“媚道”是邪术不可为之,大概是希望有机会改过自新吧,成帝因此网开一面放了她一马,得以善终。熟悉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班婕妤走的正是小清新路线,个人憧憬的美好意境,肯定与重口味大相径庭,她与陈阿娇一样,天生玩不转重口味的。
历史上倒是有一个转换成功的例子,那就是东汉章帝的窦皇后。史书上说她“贤淑”而得后位,貌似是个小清新胚子。吊诡的是,她在与宋贵人争风吃醋时,一丁点娴淑也没有,简直像个泼妇,找来若干证人、证物,告发宋贵人施行“媚道”,最终逼迫宋贵人自杀,儿子刘庆太子也被废。而真正玩“媚道”的人,却是窦皇后自己。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
窦皇后不是一般人儿!(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