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新帐号
10分钟建站
社区服务
银行
邀请注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论坛电视
轻松转换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站长大会
帮助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门户
论坛
图酷
资讯
群组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wind
zw99999
wind8green
>
西方文化
>
(核心价值)美国人的生命价值观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3497
阅读
0
回复
(核心价值)美国人的生命价值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
admin
UID:1
注册时间
2003-12-30
最后登录
2025-04-04
在线时间
14801小时
发帖
352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管理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3526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6
程宏
人们大多注意到
,
越是发达的国家在爱惜人的生命方面做的越是周到细致
,
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国家。若从日常社会和战争环境两个方面来观察美国人的生命价值观,便可见一斑。
美国人在日常中的惜命理念
在指导、规范和约束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种标准中,凡是涉及到生命安全、卫生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是各国国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的参考依据,都属于法规法律的范畴。美国这方面的国家标准普遍比发展中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都严格。美国新药从研制到批准生产需要
8
至
10
年。联邦食品及药品管理局
(FDA)
审批一个新药一般为
2
年,申报的新药最后通过审评的仅占
1/4
。《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是美国关于食品和药品的基本法,经过无数次修改后,已成为世界上同类法中最全面的一部法律。感冒冲剂之类的药品在美国只能算饮料,生发精之类归于化妆品。联邦食品安全检验局
(FSIS)
、联邦动植物卫生检疫局
(APHIS)
的严格规定不但极大限制了入境动植物食品的来源,而且还禁止旅客携带未加工制熟的农副渔牧食品入境。笔者赴美时为朋友带了一些干蘑菇和干鱼片,当飞机将要抵美着陆时,机组人员要求旅客填写是否携带动植物食品入境的海关申报单,笔者不懂其由,问旁边就座的一位进出美国边境的常客,得知美国法律极其复杂,为了避免遭受巨额罚款的麻烦,在她建议下,笔者在入关选择了机场垃圾箱,将已经带到美洲大陆的食品偷偷扔掉。
涉及到职业安全的美国政府机构,如职业安全健康局、职业安全健康复审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矿山安全健康局、环境健康科学院、国家环保局、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国家消防协会等在保障公民职业安全职责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美国绝少见有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在交通和安全事故中如果死上几个人,就会轰动全国。美国所有公共建筑物中都设有布局合理的
Emergency Exit(
紧急出口
)
,这是建筑物准许开放的基本要求之一,哪怕是一家杂货铺和小餐馆也须具备,没有消防局的验收批准不能营业。笔者一位朋友带着刚入境美国的小学生儿子在超市购物。儿子既调皮又不懂英文,推着购物车不小心撞上了紧急出口大门上的红色扶手。那扶手是一个门栓兼报警开关,上面有推动此扶手将会响起消防警铃的警告提示。一时间消防警铃声响大作,顾客驻足纷纷投来警觉观望的眼光,商场保安人员迅速赶来了解和处理了该事件。美国很多简单商品的使用说明书都内容详尽、花样百出,甚至十分可笑,例如某种电锯使用说明写道:“请勿用手阻止运转”
;
某种安眠药片使用说明写道:“警告!服用后可能会反应迟钝”。美国很多产品的安全性也十分周详,例如,单相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插头宽度不一样,无法混用,以防漏电
;
儿童指甲刀的刀口处有一塑料保护栅,可防止过量剪切指甲乃至伤及皮肤;美国劳动保护用品的品种和质量也堪称世界一流。
笔者在美国参加驾照笔试前,到当地州交通局领取了一本当地州的
Driver Book
(驾驶员手册),自学交通规则和驾驶常识。这本小册子的最后一页写着:“如果遇上有人劫车时,请放弃你的车,因为车是有价的,而生命是无价的。”不少场合都有类似的告诫,都不鼓励“人卫
(
为
)
财而死”。据说有家连锁店,遭歹徒抢劫,一店员奋起反击,经过一番搏斗,不仅保护了商店财产,还将歹徒捉拿归案。这等光辉事迹按说应大事表彰。可是,这位“英雄店员”反而被店主解雇了。原因是,他的英勇行为违反了店规:遇到任何以抢钱为目的案件,除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报警外,不得进行无谓的反抗搏斗,因为它难免会造成好人或无辜顾客的伤亡,这种损失不是收银机里那几个小钱可以换得回来的。因此在美国绝少见到为了保护财产,赤手空拳与刀枪在握的歹徒对抗搏斗而献身的英雄,即便出于对对公有财产和职务的责任,也主导有条件的免责,而不是无条件的履责,这不仅更符合人道精神,也更适于经济运行中的成本效益原则。美国人如此爱惜生命,是不是到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自私地步呢?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去过美国或关注美国社会的人都会发现,美国没有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斗殴凶杀事件(恐怖活动例外),更不会有歹徒从容不迫、大摇大摆地离开现场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管闲事”的报警电话在案发第一时间就会打出去,而警察则是出警神速。
“
9
•
11
”一周年纪念日上午
9
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在纽约
WTC(
世贸大厦
)
遗址悼念死难无辜,场面撼人。前市长朱里安尼等官员及亲属用了
2
个多小时逐个宣读遇难者名字,
30
多家媒体播放
2700
多个死难者的名单、画面或照片。政府还宣布,所有在“
9
•
11
”恐怖袭击中遇难的外国人,只要其亲属提出申请,都可成为美国公民,享受美国公民的一切优抚权利。当笔者在
1
年
3
个月后参观现场时,仍然感到那种追思生命的气氛还在弥漫。笔者在离现场数百米之外看到世贸中心出现了一个露天服装小市场,很是纳闷,走进一看原来是一道纪念栅栏。在一块草坪的铁护栏上挂满了市民献给牺牲者和罹难者的
T
恤衫、运动衣、帽子等,上面画或写着国旗、红心、纽约警察局和消防局的徽标以及罹难者的姓名。施工现场周围的高大护墙成了“
9
•
11
”英雄墙,
上面除了警察和消防员的名字外,还挂满了
WTC
的历史照片。笔者与朋友驾车沿着曼哈顿的东河路过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时,见到在一空旷地上有一处简易建筑和用苫布盖着的类似巨型拖车的设施。朋友介绍道,这是临时和移动的冷藏设备,用于保存“
9
•
11
”后在废墟中挖掘出来的尚需鉴定的死难者的残肢碎体。
1995
年制造了震惊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城联邦政府大楼爆炸案的头号恐怖恶魔麦克维在
2001
年被定罪和执行死刑。
30
个人包括受害人家属、媒体和麦克维邀请的人在现场见证了麦克维之死。另外
300
名死者家属在闭路电视观看了注射死刑执行全过程,以告慰他们死去的亲人。虽然
90%
美国人民都认为麦克维的罪行乃属十恶不赦,法官判决正确,但是媒体和社会上没有出现诸如千刀万剐、碎尸万段之类的血腥气味的复仇词汇,反而还有部分反对死刑的组织在举行抗议活动。透过美国法律的缝隙,似乎还看到了爱惜生命的现象也延伸到对待死囚的事情上。
美国人在战争中的“活命哲学”
曾经一些文章描述韩战中美军个个都是信奉“活命哲学”的“老爷兵”和“怕死鬼”,他们上战场之前都在衬衣上缝了一块写有中文“我投降”的白布,还学会了用汉语说这句话。看过东方民族战争作品的人或许还记得,士兵出战前腰间系有一枚手雷或手榴弹,在被俘时用来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东方人眼里,英雄形象常常与舍身捐躯的烈士壮举相提并论,在美国人看来,战斗英雄无需以献出生命为代价,战争并不以胜败论英雄。美军士兵相信,如果在战场上陷入困境,一定会有人不遗余力来拯救他们。美军士兵知道,如果不幸为国捐躯,他们的名字一定会镌刻在家乡市镇、念过书的学校、甚至全国性的纪念碑上。美军士兵懂得,如果力量悬殊、抵抗无效,即使溃兵败将做了俘虏,也会得到家人和国人的尊重。一旦被解救或被释放后,总统还会表彰他们为英雄。美军的作战信条是,一场战斗的结果决定不了整场战争的结局,为了走向最后的胜利,要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守不住就跑,跑不了就投降,但不能出卖别人。这从战争侧面反映了美国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认识。在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里,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不成功便成仁”的狭隘古训。
美国人承认作战人员的伤亡承受能力脆弱有限,其中社会的承受力要大大低于军队的承受力,而前者的影响力又远远超过后者的影响力。只要国家采取的战争行动中的死亡人数超过了社会可容度,社会反战舆论就会比军队厌战情绪来的猛烈和震撼。因此美国人把降低人员伤亡看得重于作战效率。在制定有关作战原则和作战决策时,美军强调较多的是“击败”而不是“消灭”敌人,原因就是避免过分歼灭敌方有生力量时,遭遇更强烈的抵抗而付出过重的伤亡代价。
1995
年,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的一架美军战斗机被塞尔维亚军队的导弹击落。由于前南方面只找到飞机残骸,美方判断飞行员奥格拉狄可能还活着,积极准备营救方案。克林顿总统特许,一旦发现奥格拉狄的踪迹,地中海舰队可以立即行动,不必总统批准。军方将情况通知了奥格拉狄的父母,并为他们开通一条
800
免费电话专线,以便他们随时联系了解进展情况。
29
岁的奥格拉狄跳伞着陆后,迅速掩埋了伞具,藏身在一个灌木林中,躺了将近五个小时,躲过了塞军的搜索。在以后的几天里,耗尽应急食品,吃昆虫和青草,喝雨水,昼伏夜出,寻找最佳营救地点。六天后,当地凌晨两点,一名飞行员同伴收到他的无线电呼叫代码,巡逻的空中预警机即刻确认了奥格拉狄的精确定位。克林顿总统随即亲自打电话给奥格拉狄的父母,告诉他们儿子还活着,救援行动已经开始。凌晨五点,四十架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包括着陆营救任务的直升机、近距空中支援的直升机、掩护机队、监控敌方地空导弹和其他部队武器调动的各类飞机以及四十名训练有素专门执行敌后营救任务的特种部队士兵。两个小时后,直升机在准确位置的林中空地降落,奥格拉狄在陆战队员保护下登上直升机返航。这时,两枚地空导弹袭来,但是没有被命中。救援直升机在航空母舰上安全降落。奥格拉狄经过健康检查和几个小时的休息之后,克林顿总统和他通了电话。总统称赞他的机智和英雄行为说,整个国家都为之欢欣鼓舞。奥格拉狄说,参加救援行动的人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还说:“总统先生,我只想说一件事,那就是,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上帝保佑美国。”克林顿总统对于一个飞行员的营救工作如此用心,因为他是美国三军统帅,也因为他知道美国民心。
美军在海外作战阵亡的官兵,凡能找到遗体的,哪怕是几十年以前的遗骨,政府都要用军机隆重运回国内安葬。美国几乎把所有在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一战、二战、韩战、越战、直到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名单刻在各个地方的大理石或纪念碑上,以示对他们的永志不忘。例如二战和越战的阵亡者名单就全部刻在夏威夷的二战纪念碑和首都的越战纪念墙上。首都华盛顿
DC
郊区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是全国
130
多座国家公墓中最著名的一座,里面埋葬着自南北战争以来的
26
万士兵遗骸,存放着
7000
多人的骨灰,其中包含前总统肯尼迪、马歇尔将军、遇难的挑战者号宇航员以及中国抗日战场中名声大震的美国空军“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等。公墓内绿茵草地上,竖立着一个挨一个连成一片的雪白无瑕的墓碑。尽管这些墓碑既小又简陋,但却排列得十分整齐,看上去宏伟壮观。站在这里,人们感到的不是悲凉,而是一种雄浑的力量,国家之魂的感召力。公墓内还有一座无名战士墓,里面葬着
3
位有代表性的身份未核实的士兵,墓碑上刻着“这里安息着一位士兵,
无人知晓他的姓名”。在美国人眼里,无名战士象征着为保卫国家而战死的所有军人。在美国军人心中,能葬在这里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客观地讲美军是一支很能打仗的队伍,并不是兵士喜欢打仗,而是国家需要他们上战场。能打仗的基础是美国人传统的爱国精神,能打仗的动力是国家和社会对军人职责的崇敬、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对他们生命的爱护。
美国联邦政府
14
个部中有个不太出名的部,叫做“退伍军人事务部”,与其他部相比,似乎机构不大,事务不多,但是联邦政府将退伍军人事务的管理单独列为一个部,可见重视程度。每年
10
月的第四个星期一的
Veteran's Day
是退伍军人节,俗称老兵节。该节日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
1954
年
6
月
1
日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一项国会法案,将停战纪念日更名为退伍军人节,定为美国全国性节日。从此每逢这一天,美国总统和各州州长都要宣布向全体美国退伍军人致敬,缅怀他们在战争期间的功绩。这一天,到处旗帜招展,退伍老兵纷纷集队游行,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无名战士墓前还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可见伤兵、受俘人员和退伍老兵都颇受政府和国人的优待尊重。然而,布什总统内阁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近却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在写给伊拉克战争中
1300
名阵亡军人家属的每一封慰问信中都没有亲笔签名,而是采用印刷签名。不管总统和他本人怎样解释,这个“忽视”和“粗心”与以往政府关爱军人生命的作风极为不谐,美国人认为这是“轻视”“粗鲁”和“冷漠无情”的表现,在全国引起了齐声愤怒指责的轩然大波。
美国人生命价值观的渊源和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美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已在美国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它不仅渗透在大多数美国人的思想深处,从而影响到美国人的性格、习惯和情绪等心理品质,而且还造就了美国社会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文化。它强调个体价值与个性,主张个人自由与权力,使美国人形成了对个体生命问题特有的价值观念。反映在战争领域,这种人本主义观念便表现出一种对人的生存权力和生命状态的格外关注和极端追求。
在美国大约有
85%
的人自称相信上帝,
70%
的人参加宗教组织,
40%
的人每周去教堂,有
30
多万座教堂遍及美国城乡。美国宗教信徒认为在受基督教影响之前,人的生命都是极不值钱的。耶稣基督为人类在看待生命的价值观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某篇文章中提到,一个世纪之前,一位信仰宗教的工程师问他的学生说:“什么是矿坑中最宝贵的东西
?
”在学生们列举了各式各样的矿物之后,他修正他们说:“矿坑中最宝贵的是矿工。”
宗教伦理使人们开始拥有一个观念: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的了,而是被耶稣基督的宝血所赎买拯救回来了的,并且这份恩典是任何金银所无法取代的。崇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宗教伦理,滋生了美国在传统文化土壤中个体生命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是个没有理由怀疑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情结。
美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如此执著忠诚地对待难以计数的死难公民,包括在其国内的外国侨民呢
?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得至高无上。其实,这种祭奠和慰藉,对死者本人并无什么重大意义,但对每个生者却会产生巨大的心灵效应,激励他们的爱国情绪。他们由此深切地感受到为国努力奋斗,即使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因为政府、社会、全体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留下的家室儿女也不会因他们本人的亡故而遭受遗弃和苦难。“
9
•
11
”以后在纽约世贸大厦的废墟和乱石堆中挖掘出来的残骸碎骨中,科学技术专家耐心地用先进的鉴定分析仪器,检测和分辨出每一个碎片骨骼属于哪一位死难者,并将其送予死者的亲属保存纪念。这使得每一个公民侨民包括遇难者所属国的人民都深切地感到美国人的生命价值观。美国政府和人民也是用这种生命价值观来感动和教育本国年轻人的,激发一代一代地公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国家的无穷力量。
共
条评分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w99999.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
文教联盟
工作室名家
工作室主持人
文化作文·大决赛
全国大初赛
全国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
课题中心
课题论文
课题活动
理论探讨
文化中心•主流文化
文化反思
教育文化
科技文化
未来文化
热点文化
历史文化
文化国学
艺术文化
文化争鸣
铁血文化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两性文化
宗教文化
西方文化
亚洲文化
养生文化
中师文化
文化中心•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赣文化
燕京文化
岭南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三秦文化
闽南文化
三晋文化
徽州文化
云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阅读
文化诗歌
文化美文
文化作文·大考场
文化素材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优秀习作
应试绝技
课件中心
小学课件
初中课件
高中课件
课件素材
应试中心
高考通道
中考通道
教学中心
英语学科
文科教学
理科教学
综合学科
工作室•满分作文
初中
小学
高中
视频中心
全国七届大赛教学视频(大足)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总决赛游学培训教学视频
全国九届大赛视频(张家界)
全国十届大赛(千年古镇白沙)
数字中心
数字中心
创作中心
散文
小说阅读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