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504阅读
  • 0回复

(江西古县)多元文化:宜黄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纶墓
谭纶(公元1520——1577年)墓位于江西省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鹿塘村,建于明代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墓向座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墓葬建筑延续400米左右,由门楼、祭道、牌坊、神道、墓体五个部分组成。谭纶是江西省宜黄县谭坊人,生于明代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历任台州知府、福建巡抚,明代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病故,享年五十七岁。明代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御制下葬文,赐葬原籍。谭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谥襄敏,是嘉靖、隆庆两朝的重臣,一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与民族英雄戚继光号称“谭戚”。其墓葬建筑规模宏大,气势不同凡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
宜黄戏发源于江西省宜黄县,至今有近四百年历史,是地方大型古典剧种之一。其主要声腔“宜黄腔”(二犯)是京剧、赣剧、汉剧、微剧等剧种“二黄腔”的前身。“宜黄腔”因产于宜黄县而得名。宜黄又称“戏乡”,早在明代中叶,就成为江西地方戏曲中心。明末清初,“宜黄腔”由在南方流传的甘肃“西秦腔二犯”演变而成。初期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种板式的“唢呐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黄腔”废唢呐、 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犯”两种曲调统一,“二犯”分作四种扳式,吹腔变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胡琴腔”。“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江西各地流传,并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如豫剧、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 “二凡”这个称呼。老艺人称为“宜黄调”,因其基本曲调与各地皮黄剧种的二黄腔类似,故当地人后来也称“宜黄腔”为“老二黄”。“宜黄腔”崛起之后,先在省内广泛流传。传至赣、浙交界的玉山、铅山等地,因该地方言“宜”“二”不分,始讹为“二黄”。后几经赣、微、汉、京等剧种所吸收并加以改造,1795年左右,宜黄腔传至北京,成为至今脍炙人口的“二黄腔”。


宜黄戏最初仅唱“宜黄腔”,同治以后,随着演出剧目增加,曲不敷用,才先后引进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和南北词等。于是一个以唱“宜黄腔”为主、包括多种声腔、板式的宜黄戏剧种就日臻完善了。


汤显祖惊世之作“临川四梦”最早就在宜黄上演.


曹洞宗祖庭——曹山寺
曹山寺始建于唐咸通(公元870—873)年间,由佛教禅宗、南岳清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 ——曹洞宗的祖庭。


曹山原名荷玉山,四周的山就像一朵朵的莲花瓣,曹山寺便坐落在莲花瓣当中,犹如一颗莲心。正对着寺庙的山叫供养山,它的形状就像一碗盛满的斋饭,供奉着菩萨,与供养山相对的是虎山,虎山的右边是龙山,它与虎山形成了龙虎之势,与四周的莲花瓣围抱着曹山寺,让曹山寺院端正坐落在正中广阔的空间,面对供养山,形成一个天然的大佛法坛。


宋明清历代《宜黄县志》和《宗教词典》多版记载:在我国、日本东南亚朝鲜多国,至今有千余座曹洞宗派系寺庙和上千万信徒。史载:宋朝嘉定16年(公元1207年),日本学僧道无(承阳大师)来华参禅,拜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师如净禅师为师3年,受禅宗和法衣而归,回日本建永平寺作为传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场,法系繁衍,至今教徒有800多万,寺庙15000多座。


王安石读书堂
王安石读书堂位于宜黄县城西北2公里处的仙岩山。苍松叠翠、陵波连绵,丛林深处,有一通体紫色大岩石山耸然而峙,横跨东西。远望如条长虹卧波,近观又如苍龙飞天,昂首舒尾。传说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顽石。


仙岩山蜿蜒600多米,海拔380米。山体断面成倒梯形,状如蘑菇。山体西端有南北对穿的巨大岩洞,称为仙洞。山岩东头有一天然石窟,成一天然居室。这里便是少年王安石拜宜黄杜子野先生为师的地方,称为“读书堂”。


《地方志》载:北宋名相王安石少年拜宜黄杜子野先生为师,“负箧拜师、闭门勤学”。在石窟内常与先生“赏奇析疑”。有“秉烛达旦而过村借火”的故事。少年王安石在此留下“苦读天已晓,日高竟忘饥,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的五绝名篇,千年传颂补衰。


岩窟内有“读书堂”三个大字,为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学士李郗亲书。窟口右上壁刻有“清理”二字,为公元1165年本县进士朱伯珍所书。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明清建筑博物馆
棠阴古镇
棠阴古镇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村庄依山傍水,故原名陂坪。临川一居士吴竦,字敬文,号八府君,随父居住于临川,其家资丰厚,所拥田地连抚接宜,且喜游山川。一日游览到陂坪,见其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以为钟灵毓秀之宝地,遂于宋天圣九年(1031)携夫人邹氏来此肇基,并亲手植甘棠树于村西南通道边,祝曰:“汝茂,吾子孙亦昌茂”。数年后,吴竦所植甘棠树葱茏挺拔,茂然成荫,其子孙亦兴旺发达。至宋隆兴年间,吴竦七代孙时,吴家人丁家业更为兴旺,远近他姓,也相继迁入居住,人口与时俱增,各姓开基扩域,业盛家隆。后人不忘吴竦亲植甘棠之宏祝,取“甘棠茂荫”之意,改陂坪为棠荫,后又改称棠阴。明万历年间,因商业隆盛,为江南通商贸易中心地之一。彼时始称棠阴为“镇”。


发源于宜黄南部崇山峻岭东麓的宜河中游,地势平坦,河水到此流速平缓、清澈见底。河床东西两岸,全是卵石水滩,坦荡如砥。是漂白夏布的最佳场所,凡经这一带河水漂流出来的夏布洁白又具光泽。由于这一带河水水质好,远近各地制造的夏布都要运至这里漂洗浄白。每年端午节后,棠阴南自清浦(现名渣堡),北至索湖一带全长16华里的沿河两岸,夏布接踵覆盖,犹如地下银河,蔚然壮观。至明末清初,棠阴成了全省四大著名的夏布生产和集散中心地之一。最高年产量达40余万匹,棠阴生产的夏布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棠阴逐渐成为交通发达,商贸兴旺的通商集镇。至清乾嘉年间(1736~1820),棠阴已成为江南三处最负盛名的夏布生产、经营集镇。据史书记载,当时棠阴镇有3.6万人烟(户),人口达12万之多,故当时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称。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