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加伦来了以后,“打得那个惨呐,有一个旅整个全灭了,是一个姓韩的当旅长,整个全灭了呀,团长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军覆灭,都没有了。”本文摘自:《郑州日报》2009年1月8日第15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张学良痛失黑瞎子岛》
1930年12月20日,张学良在美方的调停下,与苏联签署《伯力协定》,对此项协定国民政府并不承认,并称以张学良为首的地方代表无权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这是一项超越东北军代表权限的谈判。
张学良一生中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变”,另一件就是他28岁那年发起的“中东路事件”,最终导致中国版图上的鸡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之间的黑瞎子岛被苏军占领。
岛屿本来属中国少帅下定决心,一定要打这一仗。时间是1929年7月。
老帅张作霖在一年前的1928年6月,被莫名其妙地炸死,新上任的少帅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对东北的治理。不久,张学良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这时候,他才28岁。
少帅希望能通过这场战争,把掌握在苏联人手中的铁路权、电话权和电报权统统收回中国。此时,离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刚胜利时向全世界宣布的将“沙皇俄国从中国掠夺的土地全部归还给中国”,已经过去10年。
但是,已经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这块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期明确属于中国的领土上,继承了老沙皇俄国的衣钵,行使着对东清铁路、电话电报、矿产森林等的各项权利。
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
拥护统一的张少帅,当然要向苏联方面讨还山河。
张学良行事莽撞“我跟俄国人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1990年春天,张学良向唐德刚作口述时,是这么给自己下的定论。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当时“很想施展一下子”。
于是,张学良从当年7月开始,驱逐中东铁路的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市内的苏联机构。7月18日,苏联宣布对华断交,中苏边境吉林段开始集结苏军。
这一仗开始打赢了,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从1929年7月到11月初,东北军由于准备充分,取得了不少胜利。苏联也明白,这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争。于是,正如
张学良所说,苏联“换来了加伦”。
加伦来了以后,“打得那个惨呐,有一个旅整个全灭了,是一个姓韩的当旅长,整个全灭了呀,团长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军覆灭,都没有了。”
加伦号称“远东军魂”,他曾经与中国有些渊源,北伐时,
蒋介石的俄国军事顾问就是他。尽管东北军的装备在中国数一数二,但是,怎能与苏军相比?苏联军舰发出40发炮弹,由商船
改装而来的东北海军才能发射一发炮弹。
张学良所说的韩旅长叫韩光第,他的第17旅全军覆没;另外,梁忠甲的第15旅,在满洲里全部被俘,而苏方的崔可夫将军把梁忠甲当成张学良,在回忆录中说,自己俘虏了张学良;海拉尔失陷后,哈尔滨、黑瞎子岛也随之被俄国人占领。正忙于对付新军阀的蒋介石,对张学良毫无助力。到11月下旬,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已被苏军攻陷。
张学良不得不在11月26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要求停战。张学良派出蔡运升与苏联谈判。12月20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结果是铁路没抢回来,苏军后撤到黑瞎子岛后,就驻下不走了。
苏军强占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紧邻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正好是扼守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锁钥,所以,它的战略地位从沙皇时期起,就一直为俄国人所关注。1929年的苏联政府,同样不会忽视它的战略意义,这一切体现在停战后的《伯力协定》中。
1930年12月20日,张学良在美方的调停下,与苏联签署《伯力协定》,对此项协定国民政府并不承认,并称以张学良为首的地方代表无权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这是一项超越东北军代表权限的谈判。
对此协定,蒋介石本人也是不同意的。宋霭龄曾经劝蒋介石,让他承认这个协定,以便苏联能把蒋经国送回中国,蒋介石没有答应。
然而,为了停战,协定还是签订了,它恢复了苏联在中东铁路上拥有的权益,以换取苏联军队撤出东北。苏联并没有按照协定撤出东北,而是在重新获得了铁路权益后,强占水上关隘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
摘自《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