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91阅读
  • 1回复

(文化运用)习近平引用《诗经》诗句鼓励青年有何深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5-06

习近平引用《诗经》诗句鼓励青年有何深意
                                    李宁

  54日,习近平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一名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发言,谈了她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体会。习近平听了笑着说,他非常敬佩她。对于珠穆朗玛峰,自己一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并祝愿这个同学以后攀上人生新的高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经和司马迁语句鼓励青年学子有何深意呢?我们怎么把握这个引用和意义呢?

  首先,我们需要从高度上理解这个引用和鼓励。从字面上来看,青年学子登上珠穆朗玛峰,从地理位置上占据绝对的高度。这是总书记引用了诗经句和司马迁赞美孔子的语句的由头,也表达了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期望之情。但是,总书记的深意,决不是地理上的高度,也不是空间的高度,更是包括地理和空间在内的青年发展的高度,是对青年学子思想认识的高度,道德境界的高度,知识水平的高度,人生发展的高度以及对中国梦理解和践行的高度等等的期望和要求,当然也可以说是向往和首肯。站得高,看得远。青年学子高瞻远瞩,祖国的发展才能夯实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也就后继有人。这是总书记的深意。

  其次,我们需要从宽度上理解这个引用和鼓励。如果“高山仰止”表达了总书记对青年学子有思想认识高度和人生道德高度期望的话,那么“景行行止”就是希望青年学子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个道路,就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个道路,是非常宽广的一条道路,也吻合大思想家朱熹解读“景行行止”的寓意是所说的“大道可供人们行走”。这个道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一条道路。总书记用景行行止鼓励青年,其中引导青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愿望非常强烈。

  最后,我们需要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理解这个引用和鼓励。诗经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是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引用了这个诗句表达了对孔子先生的赞美,并且由于孔子先生思想认识的高度无人可及,所以司马迁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充分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推崇和仰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引用,特别是五四青年节和青年谈话是引用,除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熟悉和灵活运用之外,更表达了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推崇和仰慕。习近平的推崇和仰慕,更会影响到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及践行,或许,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让青年学子心向往之的含义所在。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三槐客

发帖
6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5-06
分析很好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