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新帐号
10分钟建站
社区服务
银行
邀请注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论坛电视
轻松转换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站长大会
帮助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门户
论坛
图酷
资讯
群组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wind
zw99999
wind8green
>
全国大初赛
>
(9届初赛联播)贵州片区遵义16中学分赛点快讯(初中)附优秀作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3530
阅读
1
回复
(9届初赛联播)贵州片区遵义16中学分赛点快讯(初中)附优秀作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长河
UID:3
注册时间
2009-08-22
最后登录
2025-04-04
在线时间
13388小时
发帖
4723
搜Ta的帖子
精华
35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管理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4723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9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
文化作文
竞赛获奖名单(遵义十六中初中组)
--探索
文化教学
课题与文化作文写作结合
为了更好地开展文化作文教学,探索合理的“文化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积累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于
4
月中旬举行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竞赛”。
四月第一周,我校利用各班作文课时间,举行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竞赛。由课题组王忠琴、王素莲、杨秀梅、赵晓彬、李红宇、张敏、张利容、王雪梅、苏应梅、张宗先等任评委,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选评,七、八、九年级评委交叉评选;决出一、二、三等奖共
233
人。
长期以来,我校党支部书记朱梅芳和课题负责人禹远贵校长对文化作文教学课题都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仍亲临现场指导督促。使得竞赛如期举行,操作规范。参加竞赛的教师和学生也非常团结,协作比较愉快,教研氛围空前浓厚。
图片:1.jpg
大赛现场
图片:2.jpg
阅卷现场
图片:4.jpg
阅卷老师合影
九 年 级
获奖等次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一 等 奖(12人)
一等奖 陈琳 1011 王忠琴
一等奖 余欣 1009 王雪梅
一等奖 王芳 1013 王忠琴
一等奖 张露 1011 王忠琴
一等奖 潘悦凌 1009 王雪梅
一等奖 杨雨婷 1009 王雪梅
一等奖 姚国瑶 1014 龙跃宇
一等奖 周楠 1013 王忠琴
一等奖 谭礼静 1009 王雪梅
一等奖 左青青 1005 张敏
一等奖 赵凌杰 1008 张利容
一等奖 吴婷婷 1011 王忠琴
二 等 奖 (18人)
二等奖 肖璐 1013 王忠琴
二等奖 郭远淇 1005 张敏
二等奖 冯乐平
二等奖 杨旭艳 1008 张利容
二等奖 韩永余 1005 张敏
二等奖 严萍萍 1012 张敏
二等奖 张科 1011 王忠琴
二等奖 杨礼怡 1005 张敏
二等奖 郑巧玲 1009 王雪梅
二等奖 张清雅 1008 张利容
二等奖 唐元桢 1005 张敏
二等奖 董童欣 1009 王雪梅
二等奖 唐玲玲 1005 张敏
二等奖 邹超 1013 王忠琴
二等奖 杨亚亚 1011 王忠琴
二等奖 李婕 1011 王忠琴
二等奖 卢也 1009 王雪梅
二等奖 王乐祺 1008 张利容
三 等 奖 (29人)
三等奖 兰源丹 1013 王忠琴
三等奖 徐沛 1005 张敏
三等奖 杨超 1003 涂金辉
三等奖 陈洪霞 1010 王雪梅
三等奖 曾宪容 1012 张敏
三等奖 李亭睿 1010 王雪梅
三等奖 张静烨 1010 王雪梅
三等奖 冯春春 1010 王雪梅
三等奖 李静 1005 张敏
三等奖 张旭晨 1010 王雪梅
三等奖 余锐意 1010 王雪梅
三等奖 邓鑫辰 1011 王忠琴
三等奖 彭楚娟 1011 王忠琴
三等奖 周瑜 1003 涂金辉
三等奖 张玉婷 1003 涂金辉
三等奖 马艺文 1003 涂金辉
三等奖 王永鑫 1003 涂金辉
八 年 级
获奖等次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一 等 奖(18人)
一等奖 刘涵 1106 涂金辉
一等奖 马璐瑶 1112 王素莲
一等奖 叶青青 1108 李红宇
一等奖 谭祖杰 1115 王素莲
一等奖 冉千千 1106 涂金辉
一等奖 王尧磊 1112 王素莲
一等奖 敖琴玲 1108 李红宇
一等奖 孙杨 1112 王素莲
一等奖 曾庆黎 1112 王素莲
一等奖 余美旭 1106 涂金辉
一等奖 冯怡 1114 苏应梅
一等奖 孙燕旭 1106 涂金辉
一等奖 陈一然 1115 王素莲
一等奖 龚麟 1104 李红宇
一等奖 何文霞 1106 涂金辉
一等奖 李磊 1110 黄晓晶
一等奖 马步群 1114 苏应梅
一等奖 林倩羽 1104 李红宇
二 等 奖(33人)
二等奖 陈怡彤 1115 王素莲
二等奖 陈飞 1115 王素莲
二等奖 陶雪 1105 杨彬彬
二等奖 郑效莹 1116 黄晓晶
二等奖 武晓旭 1116 黄晓晶
二等奖 雷怡 1114 苏应梅
二等奖 黄丽雪 1113 杨彬彬
二等奖 龙镜元 1112 王素莲
二等奖 苏雪颖 1114 苏应梅
二等奖 喻茭 1104 李红宇
二等奖 周健 1105 杨彬彬
二等奖 刘庆勇 1114 苏应梅
二等奖 董安梅 1108 李红宇
二等奖 罗紫君 1107 曹霞
二等奖 杨雨佳 1112 王素莲
二等奖 王紫娟 1106 涂金辉
二等奖 毛思琦 1114 苏应梅
二等奖 陈紫璇 1115 王素莲
二等奖 邓文 1116 黄晓晶
二等奖 袁远璐 1116 黄晓晶
二等奖 王冰雨 1106 涂金辉
二等奖 吴佳洁 1104 李红宇
二等奖 李莹 1109 苏应梅
二等奖 徐旻亚 1107 曹霞
二等奖 林星 1109 苏应梅
二等奖 胡宇宇 1114 苏应梅
二等奖 田雯雯 1109 苏应梅
二等奖 付军 1105 杨彬彬
二等奖 鲍婷婷 1116 黄晓晶
二等奖 刘柠汉 1116 黄晓晶
二等奖 田倩 1108 李红宇
二等奖 韦可鑫 1108 李红宇
二等奖 邱勇凯 1101 饶正位
三 等 奖(47人)
三等奖 周媛媛 1107 曹霞
三等奖 文正红 1116 黄晓晶
三等奖 张正雨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邹贝威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谢玙竹 1107 曹霞
三等奖 付军贤 1116 黄晓晶
三等奖 张翔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代艳红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王云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张婉莹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张出尘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杨怡 1107 曹霞
三等奖 任丽芳 1115 王素莲
三等奖 文茂穗 1112 王素莲
三等奖 田丹 1112 王素莲
三等奖 杜滨 1112 王素莲
三等奖 金在瑗 1110 黄晓晶
三等奖 钱思竹 1110 黄晓晶
三等奖 雷丹 11 曹霞
三等奖 刘欢 1113 黄晓晶
三等奖 杨佳莉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赵雨雪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陈龙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雷娇娇 1114 苏应梅
三等奖 娄鑫玲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王本铄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韦羿洁 1115 王素莲
三等奖 张洙瑗 1105 杨彬彬
三等奖 宁袁槿 1105 杨彬彬
三等奖 汤欢 1109 王素莲
三等奖 向浩浈 1109 王素莲
三等奖 周雨 1107 王素莲
三等奖 梁新意 1115
三等奖 冉骛尧 1115
三等奖 曾静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饶玲 1111 马步秀
三等奖 刘青松 1103 马步秀
三等奖 文佳 1103 马步秀
三等奖 程子浩 1113 杨彬彬
三等奖 孙昊天 1114 苏应梅
三等奖 王玥 11 马步秀
三等奖 覃婳 1104 李红宇
三等奖 聂雁 1116 黄晓晶
三等奖 岳森钰 1104 李红宇
三等奖 黄政源 1108 李红宇
三等奖 龚慧颖 1101 饶正位
三等奖 莫雯雯 1101 饶正位
七 年 级
获奖等次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一 等 奖(13人)
一等奖 吴露露 1209 罗洁
一等奖 邵蔚为 1215 周志炜
一等奖 冷巧凌 1216 杨秀梅
一等奖 马丽倩 1215 周志炜
一等奖 黄庆 1209 罗洁
一等奖 张颖 1216 杨秀梅
一等奖 钱丞 1207 赵晓彬
一等奖 何浩 1216 杨秀梅
一等奖 周芮 1215 周志炜
一等奖 田秋萤 1209 罗洁
一等奖 刘心怡 1215 周志炜
一等奖 王若妍 1216 杨秀梅
一等奖 张雨昕 1216 杨秀梅
二 等 奖(18人)
二等奖 邹东岑 1209 罗洁
二等奖 皮祥敏 1209 罗洁
二等奖 刘圣男 1204 赵晓彬
二等奖 罗璐璐 1206 骆咏梅
二等奖 胡哲 1210 张宗先
二等奖 唐梦珂 1213 杨秀梅
二等奖 雷娜娜 1213 杨秀梅
二等奖 周笑 1213 杨秀梅
二等奖 兰乔迪 1206 骆咏梅
二等奖 陈德来 1206 骆咏梅
二等奖 李轻清 1216 杨秀梅
二等奖 何达 1216 杨秀梅
二等奖 杨灿 1216 杨秀梅
二等奖 姚丽霞 周志炜
二等奖 李雨澜 1207 赵晓彬
二等奖 陈鲁 1207 赵晓彬
二等奖 王燕旭 1207 赵晓彬
二等奖 王盟钰 1207 赵晓彬
三 等 奖(45人)
三等奖 骆伟佳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彭煜航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龚丝雨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王彬 1208 罗洁
三等奖 陈治丞 1208 罗洁
三等奖 何可 1208 罗洁
三等奖 雷玉雪 1208 罗洁
三等奖 史曼 1208 罗洁
三等奖 杨庆庆 1208 罗洁
三等奖 王湘南 1208 罗洁
三等奖 向丽 1209 罗洁
三等奖 刘游佳 1209 罗洁
三等奖 熊黄静 1204 赵晓彬
三等奖 张璐瑶 1204 赵晓彬
三等奖 何伊茜 1204 赵晓彬
三等奖 张娜 1204 赵晓彬
三等奖 李国溶 1206 骆咏梅
三等奖 陈冰冰 1206 骆咏梅
三等奖 夏广星 1212 张宗先
三等奖 袁阳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敖喜林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王垚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王荣瑞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杨佳佳 1210 张宗先
三等奖 胡举迪 1204 赵晓彬
三等奖 王思敖 1216 杨秀梅
三等奖 蒋燕霖 1206 骆咏梅
三等奖 蔡思沂 1206 骆咏梅
三等奖 曹泽媛 1206 骆咏梅
三等奖 王熙琳 1216 杨秀梅
三等奖 唐启文 1216 杨秀梅
三等奖 何家明 1216 杨秀梅
大赛现场
阅卷现场
共
条评分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离线
长河
UID:3
注册时间
2009-08-22
最后登录
2025-04-04
在线时间
13388小时
发帖
4723
搜Ta的帖子
精华
35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管理员
发帖
4723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4-29
遵义市第十六中学 1210班 胡哲
指导老师:张宗先
风再起时
但愿那风儿再起,只为抚慰他们的灵魂。
----题记
外面起风了,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望着窗外的景色,倾听风吹树叶的声音。不由地,思绪如游丝般随风而远去。而风儿,也勾起了我对他们的追思......
红尘抚琴醉清风 一缕香魂永不断
曾记许,你和亲远走时留下的泪珠。当你刚入宫绘像时,画师向你索要好处,你却淡然地望了他一眼,手捧琵琶傲然走过,不顾画师愤怒的眼神。当得知无法见到皇上时,你只是默默坐在角落,手捧琵琶一言不发。当匈奴已近暮年的首领前来强迫中原和亲时,所有后宫女子都避而远之,只有你,坚定地站了出来,自愿远嫁匈奴。当匈奴的和亲队伍前来接驾时,你含着那如星辰般闪耀的眼泪,手捧心爱的琵琶,离开了故土。昭君,但愿边塞的风儿再起,抚慰你那缕淡然的香魂。
赤胆忠心藏深海 忠魂义魄永不散
曾记许,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堪比“蟠桃宴”的寿宴,那美若仙境的颐和园,可有何人能想起,此时正在中日甲午战场上与敌人厮杀的邓世昌。当双方都斗得势均力敌之时,邓世昌准备点燃火炮与敌人一决高下,可谁知,用于本次战争的所有经费都被慈禧太后用于办寿宴,修缮颐和园了,而炮弹也被换成了沙土。难道一次寿宴比江山更重要吗?而邓世昌与北洋舰队并没有为此放弃,投降敌军,而是点燃了船上的火药,与日军同归于尽,而这一壮举并没有挽回战争的胜利,虽然你已英勇就义,但,邓世昌,你的忠义之举,世人永远不会忘记。邓世昌,但愿那海风再起,抚慰你在深海之中的忠魂。
丹心随雁汉关飞 中华气节永不变
曾记许,贝尔加湖旁那个手执汉朝使节,终日牧羊的汉朝官员。出使西域时,他还正值壮年,但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了。十九年的坚守,有谁能做到?公羊生子,这是外邦提出的无理要求,但是苏武并不害怕,绝不投降,始终守着那根汉朝使节。直至十九年后,他终于重返中原故土,在面见皇上时,他仍紧握着那根汉朝使节,尽管它已破烂不堪......苏武,愿风儿再起,抚慰你的灵魂。
一阵风再次吹过,思绪又渐渐平复,想着他们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才作出如此惊人的贡献。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无私,永远随着这缕轻飔留在了我的心中。风何时再起......
走进身边的民俗文化
遵义市第十六中学 1209班 邹东岑 指导老师:罗洁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它反映了民族的精神和族人的性格。关注民俗,就是关注生活,也是关注文化。
去年,正月初一,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顺便去拜访亲朋好友。这是家乡的习俗。
我们去拜访爸爸的好朋友——韩忠扬叔叔家。来到韩叔叔家的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院子的周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这使我感受到了家乡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之深。韩叔叔微笑着和爸爸握了握手,接着带领我们进入了客厅,虽然客厅不是很胸有成竹,但即充满着温馨的气氛。韩阿姨为我们倒了杯茶,就连忙回厨房赶做“美味佳肴。”
一想到美味佳肴,就不禁想入非非了。我怀着好奇的心去厨房“一探究竟”。只见厨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食材。韩阿姨似乎在忙着什么,我把头探过去看了看。只见韩阿姨把面团压成小圆片,将小葱、肉沫放在圆片中,把它包起来,用手在周围捏起一些皱动,再用刀均匀的切成小条状,然后把这些小条向外翻,一朵“菊花”绽开了。最后把做好的“菊花”放进蒸锅里蒸一会儿,再用盘子盛出来。凑过头去嗅嗅,一股夹杂着鲜葱味的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这可是招呼客人的必备之品,家家户户都会做,家乡人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菊花包子”。
这时,另一种食品吸引了我的眼球。说特别也不特别,说普通也不普通,它就是——粥。不过这粥看起来很有特色。里面放了海带、小葱、花生、肉沫和白菜。闻一闻,那种清香让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股味道,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一起围坐着桌子,吃着美味的食品,聊着有趣的事情。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因为爸爸工作的地方比较远,又因为马上要开工了,所以爸爸要连夜赶回去。我们一家人一起回遵义。
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乡。坐在爸爸的车子里,回想着在家乡的一切。这一次回家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热爱土地的程度之深,热情好客的性格和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我身边的清明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六中学九年级9班 卢 也
《历书》中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因此而得名。
清明里,生机勃勃,则萌生出了览物的念头,然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温婉四月,四月清明。春分之后,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家人朋友共聚一块,出外游览青山绿水。路上行人众多,人们唱着歌、哼着调儿,前者呼,后者应。累了就靠在树旁休息,渴了就掬一捧溪水畅饮。溪水潺潺声、莺歌燕语声、欢快交谈声和着美好景色随我们一路前行,直到那守财奴似的天空,不愿将夕阳展示给人们,一点一点将红色挪回囊中,人们也踏着细碎的光回了家。此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此乐何极!清明踏青,唯有心旷神怡!
哀婉四月,四月清明。小雨淅淅沥沥地从天上洒落下来,这烟雨不仅迷蒙了远山近水,还笼罩着人们悼念亲人的情思,不禁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凄凉的氛围从心中涌了出来。于是拿了纸烛,捧了白菊去怀念先人,细心地割着墓旁的杂草,扫去碑上的尘土。站在祖先墓前,不免满目萧然。追忆祖祖辈辈们的艰苦历程,警醒后人要不畏艰辛。清明扫墓,唯有感极而悲!
清明节时,踏了青、扫了墓还一定得折柳插柳,据说柳条是圣洁之物,经过春风吹拂、春雨浸润的柳条是可以避邪的,把折下的柳条插在门上,可以保佑家人平安,也可以驱除鬼神。还有一些偏僻的人家,他们要在自家门前洒上一些灰,也是此意。
清明节前两天是寒食节,在寒食节时是不能生火做饭的,但又担心人们生病,于是便有了许多的娱乐活动,比如:踢球、做清明粑、投壶等。
经过岁月的洗礼,清明节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民俗传统,已成为了民俗文化。清明节异彩纷呈的文化运动,清明节的复杂情怀,清明节的风趣习俗,无不在我们心中留下印记。
清明清明,春和景明,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之时,产生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以及众多习俗,这就是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这,就是我身边的清明。
倾心于唐朝里的诗情
遵义市第十六中 八年级四班 吴佳洁 指导教师 李红宇
夜阑人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我为什么向往唐朝?在思索了半天后,潺潺的心灵之水送来了答案:因为唐朝里栖居着百味的唐诗情。那一段情牵引着我的心,使我随着风来到了唐朝。
在唐朝,我与李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任剑闯逍遥。每日。我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我与他花间独酌,与月影下舞剑。
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还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在风和日暖的春日,我还看见乌云受到阳关的接吻后变成天上的鲜花,便不再拥被于床,起来体验“燕草如碧丝”的美景,拥有“雨中春树万人家”的快乐;在萧瑟的秋风中散步,忽见老杜招手,举杯邀月,太白潇潇洒洒地走出来,让我与他一同体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豪情。
慢慢的,我开始体味诗的意境。我感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与岑参一起分担“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的怅惘,与刘禹锡共同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千春”的变更,与陶渊明共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王勃共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与李白共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乡情。
春天时,赏玩“燕草如碧丝,琴桑低绿枝”的胜境;夏天时,感受“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超然;秋天时,在“天阶夜色凉如水”中“轻罗小扇扑流萤”;冬天时,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
正品味着诗中那浓浓情意时,风停了,我也随之回到了现实。杜甫的忧国忧民,礼拜的磅礴豪情,王昌龄的曲折人生,杨贵妃的羞花,无不吸引着我,而我就像一块铁,任由这块唐朝磁铁吸引我。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高度的艺术成就、广泛的诗境、广泛的思想存留。
唐朝,那个用诗来构造的朝代,是诗的世界,埋藏着千年的情感。
指导老师:李红宇
星光下的唐朝飞雪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六中学1116班 袁远璐
我愿与你约定,在哪个充满幻想的星空下,在那座古朴的庭院里,在那棵久违了的老树旁,看漫天飞雪飘,让生命永不老去。当年穿过茂密的森林,当你听见断断续续的犬吠声,当你目睹台阶上昏暗的灯光,不要怕,我就在那里,与你并肩同行,从未离去。
—题记
星光
入夜了,窗外响着零碎的雨声,侧耳倾听,或许还夹杂着许许蝉鸣声,苏苏地徘徊着。
我扶着窗台,抬头仰望这闪着红光的天。绚丽的霓虹灯夺走了星星的光泽,在这座城市里肆无忌惮地喧嚣。意料之中的事却出乎意料地让我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这个世界已经不再需要你了吗,还是你早已退出了这个世界,星星?我无奈地看着这近乎狂躁的灯火。
天空的那头,一颗光色暗淡的星星在云层中朦朦胧胧,时隐时现,显得孤立无助,好像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
“夜长无睡起阶前,零落星河欲曙天”,说的就是它吧!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这样的景色再也看不到了呢!你一定蜷缩在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对吧,迷失在茫茫黑夜里的星星?我不免有些惋惜,惋惜那梦中的满天繁星。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心未改。我想:这就是真情吧。只可惜这微弱的星光不能像鹊桥那样横渡银河,你我或许一生都只能遥遥地注目了。
无数次想象我们再会的场景:深邃的天空中布满了闪烁的明星,簇拥着最北方的那颗星星,勾勒出你的轮廓……
然而,我知道,这一天还遥不可及。
我苦笑一声——“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再看这伶仃的孤星,不禁发出“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悲凉感慨。
此刻,梦醉深处。
飞雪
那年的冬天,晶莹剔透的雪随处可见。
“地百风色寒,雪花大入手。”大地被银装素裹了一番,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白色。你的背影在风雪中渐渐模糊,只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却又很快地被白雪覆盖。
两年后的一天,下起了那年的第一场雪。
我站在考场外,静静地注视着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落到我的脸上,再一次又一次地融化掉。
雪愈发地大了,压满了树枝。我在雪花飞舞的空隙中仿佛看到了你干净的笑脸。
这是你吗?
深吸一口动荡的空气,寒气彻骨,脑子稍微清醒了些。
再也没有人会忽然从背后蒙住我的眼睛,幼稚地问:“猜猜我是谁?”
树上的最后一片枯叶也被风卷走了。我也分不清脸上的是冰凉的雪水,还是温和的眼泪。我像以前那样搓着手,浸入这冰天雪地,望“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我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滋味。当年雪地上的脚印一直延伸着,延伸着……
此刻,雨疏风稀。
此夜至深,暗色无垠。谁把天染红?谁问天向叩?残阳断雪,水波星明。霜似月,看风打夜。何还乎?何唤乎?雨如寂,难醒梦似雪。
指导教师 黄晓晶
共
条评分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w99999.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
文教联盟
工作室名家
工作室主持人
文化作文·大决赛
全国大初赛
全国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
课题中心
课题论文
课题活动
理论探讨
文化中心•主流文化
文化反思
教育文化
科技文化
未来文化
热点文化
历史文化
文化国学
艺术文化
文化争鸣
铁血文化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两性文化
宗教文化
西方文化
亚洲文化
养生文化
中师文化
文化中心•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赣文化
燕京文化
岭南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三秦文化
闽南文化
三晋文化
徽州文化
云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阅读
文化诗歌
文化美文
文化作文·大考场
文化素材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优秀习作
应试绝技
课件中心
小学课件
初中课件
高中课件
课件素材
应试中心
高考通道
中考通道
教学中心
英语学科
文科教学
理科教学
综合学科
工作室•满分作文
初中
小学
高中
视频中心
全国七届大赛教学视频(大足)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总决赛游学培训教学视频
全国九届大赛视频(张家界)
全国十届大赛(千年古镇白沙)
数字中心
数字中心
创作中心
散文
小说阅读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