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56阅读
  • 1回复

也说李清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6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6
 

     婉约词使李清照获得巨大辉煌的同时,诗歌的特异成就也使李清照的艺术才华展露无遗。多才多艺的李清照,其诗歌成就主要是在北宋末期、南宋初期外来侵入不断、统治集团腐败无能之际取得的。


  


  一、“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呼唤时代英雄


  


  外来入侵最终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也使诗人李清照被无情地抛入流离失所的折磨之中。乱离生活令她不满统治集团投降派的逃跑偷安,同情人民生活的万分苦难。在满腔怒火的燃烧下,李清照写出了《夏日绝句》这样铮铮有力的诗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以项羽宁死不屈、忍辱担责的男子汉气节,斥责当朝统治者逃跑偷安、无心抗敌的罪恶行径;用活得要有志气、死要死得悲壮慨然的壮美诗句,辛辣地嘲讽了那些“衣冠”之辈,“酒肉”之徒。政治倾向、政治抱负鲜明凸显,爱国之心、忧伤之感溢于言表、充斥诗行。


  


  李清照《夏日绝句》刺痛了南宋君臣的神经,招来了流言蜚语和无端的污蔑,但她仍然以诗词的形式针砭时政、指斥时弊。她针对有些民族败类如张邦昌、刘豫之流充当敌人的傀儡,在敌军的卵翼下先后成立伪楚、伪齐政权的可耻行径,又写下了《咏史》一诗:“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诗歌以王莽篡夺汉朝的故事,说明南宋继承北宋正如东汉继承西汉一样,才是合法的道理,才是合法的政权。她旗帜鲜明地反对伪楚、伪齐“政权”,热情颂扬、大胆赞美不与曹魏合作、以至慷慨牺牲的嵇康,皆以讽刺张邦昌、刘豫这些民族败类、世人仇敌。这种具有爱国思想的诗篇,在当时无疑是能产生鼓舞抗敌斗志的作用的。她诗歌里呼唤时代英雄的用意不言而喻,不说而显。


  


  二、“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追求自我解脱


  


  由于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诗人李清照追求自我解脱、鄙视功名利禄的想法,在诗歌里常常展示得淋漓尽致,撼人心魄。


  


  诗人青年时期因赵、李两族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纠纷中都是失败,虽然不参与直接的争斗,直接的指斥,也不可能面斥腐败官场,却也能受到间接的影响。冷酷的现实教训使她感到政治生活的危险,仕宦生活的艰辛。在这厌烦甚至有些憎恨情绪的支配下,李清照的《晓梦》诗出笼了,令世人惊醒、官员汗颜:“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秋风正元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与瓜。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功,其乐何莫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全首诗歌前十四句写梦境,后四句写梦醒时的心情。诗人艺术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表现了她不满现实、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与意念。这是特定历史时代的反映是她无法排遣内心苦闷的宣泄,是她想要避让喧哗世界的直接表露。


  


  三、“年前花月底,曾赋赏花诗”——悼亡思乡之情


  


  悼念亡人、思念故乡,也是李清照诗歌的一条主线。我们先看她的《春晓》:“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这明显是诗人南渡以后的作品。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思念不成,主人公生病了,彻夜难眠。梳妆时,她厌烦呢喃的春燕,即使幽香沁脾的蔷薇花也难以撩拨起她的情绪。语意凄清,情思婉约,深沉的思乡之念寄托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


  


  我们再看她的《偶感》:“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上联回忆自己与丈夫赵明诚共同欣赏花朵、合赋诗词的幸福生活,下联抒发眼前物在人亡的悲痛心情。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恳切。


  


  李清照的词作刻画自然山水的相当多,诗在这方面的描述则少。但《题八咏楼》则是例外,以山水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诗人避难中游览八咏楼所作,不免触景生情,触景伤怀,诸多感慨,寄托诗篇。上联吊古伤今,感叹良多;下联描绘江南自然形势,大气磅礴,语言工整,音律精致,意境辽阔,联想无穷。

离线云淡风清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3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追求自我解脱!


说得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