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598阅读
  • 2回复

(巴渝文化)江津朱沱的历史沿革与传说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1-30
朱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江津,置万春县(今朱沱),属渝州(今重庆)。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为万寿县。后归属江津县。
江津县,古属巴国地,秦惠王灭巴(公元前316年),置巴郡(重庆),下置江州(江津)。南齐永明五年(487年),城址从郡城(重庆)移僰溪口(綦江河口处)。西魏恭帝二年(553年)江州改为江阳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江阳县城址移至几江镇。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江阳县改为江津县。
北宋元丰初年(1078年),江津县辖七乡:汉东(即朱沱)、伏市、白沙、长池、圣钟、石羊、玉栏。明代江津县分为八乡:移风、易俗、清平、忠信、思善(朱沱)、进德、宣化、保安。朱沱名称虽多次变化,然而,地域一直为渝州江津所辖。
朱沱地处长江北岸,与江津、永川、泸州、合江四县市边界接壤,社会经济繁荣;但明末清初,兵祸连年,灾荒不断,乡村荒芜,人烟稀少。后 “湖广填四川”,两湖、两广、福建、江西等地移民入籍思善,人口密度逐渐增大。因迁来居民中朱姓众多,仅场镇附近就有五个朱氏祠堂,又因江流迴漩,有深泓一沱,因此此地开始被叫做朱家沱,后简称朱沱。


清       代

清初,江津县编为笋溪里、杜市里、思善里。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每里分为四个单,共十二个单,后改为十二都,五都五福镇即朱沱。
宣统二年(1910年),江津县成立地方城镇自治会,全县划分为十六个区域,设立十二个镇乡。五福镇辖朱沱、四明、万福场、转龙场、双河场、望川场、江永场七个乡,办事处设在朱沱。朱沱乡下设三个团:一团街道,二团幺店子,三团四望山。团以下设甲,甲下设牌。


民国初年沿用清制

民国十年(1920年)撤都,江津县改设十三个区,五福镇改称第五区,所辖镇乡不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省县分区设署。江津县划为五个区,七十六个联保,朱沱属第四区,区署设石门(四区辖五福镇、七星镇、九如镇)。五福镇辖四个联保(朱沱、转龙、九会、四明)。朱沱联保辖十六个保。保下设甲,每甲十至二十户。联保办事处设在朱沱。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联保,整编保甲,改组乡镇,实行乡、保、甲制。朱沱乡辖朱沱、大河两个联保地域,办事处设在朱沱。朱沱原十六保不变。此后乡、保甲制沿用至建国初。


建   国   后

1949年11月27日,江津获得解放,成立江津县人民政府,随即将全县原五个区改设十个区,朱沱属四区,办事处设在石蟆。四区辖朱沱、九层、转龙、大河、羊石、二溪、石蟆、稿子八个乡。解放初期仍沿袭乡、保、甲制。
1950年初,成立朱沱行管会、农协会,改保为村,改甲为邻,改街保为段。合旧五保、六保为共和村。下辖九个村,街道四个段,办事处设在朱沱。
1951年末,撤销行管会,成立朱沱乡政府,办事处设在朱沱,辖来凤、大同、前进、五龙、独树、四望、金粹、沙坪、共和九个村和街道四个段。
1951年秋,江津县设十四个区,七十六个乡,朱沱属第十四区,区办事处设在朱沱,第十四区辖朱沱、迴龙、转龙、火石、涨谷五乡。
1953年,实行民主建政、小区小乡制,全县为十九个区,一百一十个乡,朱沱是第六区,区办事处设在朱沱,第六区辖朱沱、火石、转龙、涨谷;迴龙划归合江县,朱沱乡政府同时划为朱沱镇和五龙乡。朱沱镇辖二村三个居(共和村分出新民村,街道四个段划为三个居),办事处设在朱沱。五龙乡辖11个村,办事处设在周家祠堂。沙坪村划归火石乡。前进分出学堂,五龙分出渡牛,来凤分为大坝和笋桥村。
1954年,区未变,全县设125个乡,朱沱区增设一个四明乡,并改火石乡为大河乡、五龙乡为德龙乡,德龙乡辖村不变,办事处设在梁家祠堂。
1956年实行互助合作化,小区小乡合并,全县为十三个区,并以区公所所在地命名,乡缩为97个。朱沱区所在地朱沱,辖朱沱镇、转龙乡、涨谷乡、大河乡、德龙乡。德龙乡办事处从梁家祠堂迁往上湾。
1958年实行公社化,朱沱镇、涨谷乡、德龙乡合并为朱沱人民公社,转龙未变,四明乡并入大河公社。全区合为三个公社,同时改村为管理区。朱沱公社辖22个管理区(朱沱镇二个、德龙乡11个、涨谷9个)和三个居,办事处设在朱沱。
1962年财权下放,朱沱公社划出涨谷公社,其它公社未变。朱沱公社的五龙管理区划出北斗。同年改管理区为大队,下设生产队,朱沱公社辖14个大队、三个居委会,办事处设在朱沱。
1974年7月,镇社分开,朱沱镇辖三个居,朱沱公社辖14个大队,123个生产队,办事处均设在朱沱。
1979年4月,朱沱区划归永川县管辖,其它均未变。
1983年改公社为乡,朱沱乡办事处设在朱沱。
1984年朱沱乡划出金粹大队归江永乡,共和更名天河,前进更名水渡,新民更名汉东,并在共和、独树、德龙划出部分生产队建立了大岩大队。
1985年镇乡合并为朱沱镇,改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组,辖14个村3个居,办事处设在朱沱。
1987年改组为社。
1992年10月撤区,涨谷、四明、跃龙(原转龙)并入朱沱镇,辖37个村4个居(朱沱街道3个居,四明街道1个居)。
1998年12月划出原涨谷乡12个村建立涨谷乡。其它不变。时朱沱共辖4个居25个村,分别为:高石坎居、中兴居、福龙桥居、四明居,汉东村、天河村、大岩村、德龙村、水渡村、学堂村、五龙村、北斗村、大同村、笋桥村、大坝村、四望村、渡牛村、独树村、飞龙村、上邓村、大福村、楚轮村、石良村、四明村、东胜村、青龟村、界坪村、滩子村、许安村。
2003年11月,永川市进行全面的行政区划调整,涨谷乡、大河镇及原朱沱镇合并为一个新的朱沱镇。新朱沱除原有的4个居委会25个村外,另辖4个居委会27个村,分别是:跃龙居、大河居、江永居、鱼嘴居,涨谷村、大宽村、福地村、四宝村、四土方村、新岸山村、马道村、玉宝村、石背头村、温山坪村、九层村、白院子村、大河村、福主村、火石村、张坝村、农会村、凤凰村、灌上村、新窝村、金翠村、江永村、文坪村、万古村、新安村、金鱼村、龙宝村。
至此,朱沱镇共辖8个居、52个村,幅员面积127.6平方公里,总人口8.24万,场镇人口2.1万。
村级建制调整后,现朱沱镇幅员面积127.6平方公里,总人口达8.38万人,场镇人口2.38万人,辖2个居,18个行政村。是永川市第一大镇,享有“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之美誉。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1-30
Re:(巴渝文化)江津朱沱的传说故事 
朱沱(又名朱家沱)即古汉东邑,一九七九年五月才划归永川。汉东邑遗址在朱沱镇街的南面约里许,该址至今仍流传着汉东街名;有官厅遗迹,有一古碑和烟燉,有石狮一只(现倒没于池内),皆是“文革”破四旧而毁掉的。

相传以前朱沱这个地方,是一个形如伏龙的土岗,镇头有一桥名伏龙,后改为福龙。其间只有一家茅舍,江水迂回于此,形成深泓一沱,遂成为船舟停泊的地方。居民一天天迁移而来,建场集市,经营商业,伏龙一带渐渐地繁荣起来,旧汉东邑的街市就不复存在了。

明末清初,战乱导致四川地广人稀,清廷于是从外省——如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迁移居民至此,人口日繁。移民到此,分别修建同乡会馆,争相壮丽,占了朱沱极宽的面积。

以前这里姓朱的特别多,至今还有五个朱氏宗祠的遗址,这就是取名“朱家沱”的由来。朱姓都是由福建来此落户的。一个前清秀才名叫朱立滋的说他家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裔,此说不知是否可靠,姑妄听之。福建泉州南安县石景镇是郑成功的故乡。当年清兵入关,南明唐五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封郑芝龙(成功之父)为建安伯。芝龙引见其子,隆武帝问他如何才能救国,郑回答:“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可以太平了!”隆武帝大为赞赏,赐姓“朱”,改为“成功”,当时人们尊称他为“国姓爷”,连他的军队也称为“国姓军”(见黄宗羲著《赐姓始末》一文)。后来这支军队由郑氏率领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

朱沱历史悠久,向来繁华,庙宇颇多,传说故事也很多。每一座山,每一道水,甚至每一块石头,都有脍炙人口的美妙传说。


五牛分尸传孝道     万春始更万寿县  

朱沱即以前的汉东街(城),是唐代万春县的县衙所在地,万春县后来   更名为万寿县,县衙仍设在朱沱。
万春县为什么更改为万寿县?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五牛分尸的故事。

县衙门所在地,有很多官员,他们都集中在官厅头。一天县太爷的母亲背着他孙子在郊外闲游,时值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孩子异常兴奋,要下来摘花扑蝶。婆婆说:“不行!”孩子便疯狂地在婆婆背上乱抓乱打,婆婆使劲扣住背上的孩子,闭着眼睛嬉叫:“你们看,孙孙打婆了!你们看,孙孙打婆了!”就在这时候,一巡抚的八抬大轿经过这儿,听了喊声,掀帘一看,果然有一孩童在乱抓乱打他的婆婆,就令其走卒把那孩子绑了,说:“这还得了!小小孩童竟作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来,岂能饶他不死!”

婆婆没想到一句戏言,竟招来了杀孙之祸,急忙同儿子(县官)一道去见巡府,说:“孩子尚年幼不懂事,并非恶意所为,希望免其死罪,带回家去严加管教。”又过了几天,巡府请县官一家去赴宴,县官的母亲、夫人和孩子都去了。

开宴了,巡府安排客人入席,有意将那孩子面前的筷子颠倒放着,请菜时孩子居然能重新把筷子颠倒过来使用。巡府对县官及其母亲、夫人说:“你们看,这足以说明孩子是懂事的。绝对不能轻饶,乱了纲纪!”行刑那天,刑场上套来了五头水牛,用绳子将孩子的四肢和头捆上,再把绳子的另一头分别搓在五头牛的脖子上;同时,在五头牛的尾巴上系上鞭炮。巡府一声令下,鞭炮齐鸣,惊牛奋力奔跑,孩子身首一方,鲜血遍地。

事后,巡府认为此地之所以出现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与“万春”冠县名有关系,决定把万春县更名为万寿县。


四望名山傍古镇     李公将军传奇扬

黄巢起义反大唐,
唐主被困在西齐美梁。
静思沙陀搬兵将,
搬来我父李晋王。
中途收了德威将,
飞虎岗上又收打虎郎(李公将军)。
平复南蛮把功赏,
唐主亲封勇南王。

朱沱早在唐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分江津置万春县,武德五年改称万寿县。在离场镇不到一里的地方有座四望山,高出街镇600余米,它如同一位武士,长年护卫在镇旁。山上庙宇恢宏,层叠相依。门外陡岩,刀劈斧削般险峻;庙右锦绣画卷般铺展,绿意起伏。远望四望山,犹如一个放大了的盆景,放置于江边的高山平台上。怪峰奇水、名花异树装点古庙,是四县交汇处的一大名刹。

站在四望山寺前平台上,满目画卷便奔到眼底:长江如链,飘然东去;合江笔架山若隐若现。走近寺里,眼前顿觉一亮:古庙翘角飞檐,多层镂空,图案繁复。走入大殿,推开凝重的大木门,李公将军威仪凛凛生风。

李公将军拜台前,那袅袅青烟似乎正向人们诉说着李公将军的传说。

据传,初唐时,一日天上突然电闪雷鸣,云缝中飞出一匹石马。石马狂奔,飞入黄瓜山麓一密林农舍。当夜,农舍少女生下一子,取名安静思。安静思从小机敏好动,小小年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平时帮娘放羊走遍了60里黄瓜山。

一日傍晚,安静思突然看见一只斑斓猛虎扑向羊群,于是急忙跑过去,一个“双风灌耳”,大虎当即七窍流血,仆地而亡。正当安静思欣欣然之际,一威武汉子趋前问:“为何伤我家养之虎?”安静思答:“家养之虎何到野外伤我之羊?”汉子见眼前小生威仪堂堂,膂力过人,顿生爱才之心。问知其无父,于是告诉他自己姓李,名克用,乃军中武将。后来安静思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更名为李存孝。
时年唐昭宗执政,因其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为矛盾。初年大同军乱,群臣推李克用为留守。于是李克用率养子李存孝,以沙沱(有人考证即今朱沱)兵一万七千及雁门兵四万平乱。全军皆着黑衣,叛军见之,惮曰:“亚鸟 军至也。”两军交战,李存孝常身披重铠,独舞铁挝入阵,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克用父子一日三战告捷,复长安,功第一,唐主封赏,李克用爵为晋王。晋王按功行赏,存孝功不可没,欲厚赏。晋王养子李存性,妒存孝之功,设诡计,使存孝成为阶下囚,行五牛分尸之刑。行刑之时,存孝爆发奇力,五牛如同僵死一般难行一步。后李存性割存孝手、足、脖之筋,五牛分尸才告成功。

朱沱人含泪把存孝将军尸骨收敛入棺,在江边桌子角建灯塔一座(即白塔),并在山上修庙塑像,把李存孝将军生日——农历正月十二定为“勇南会”。每到农历正月十二,临近四县民众总要以香烛、纸钱、整猪、整鸡前来凭吊,纪念这位勇士。传说他们父子俩死后均步入神坛。

安静思出世时彩云飞渡,若一金凤凰翩翩起舞,同时电闪雷鸣,云霞间一骏马横空,伴一道金光由天下地,此时正是当年正月十二日寅时。自李氏父子步入神坛后,乡人追念十三太保李公存孝将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又是本土生长,于是便在镇北四望山建一李公庙(即今四望山寺)供奉李氏父子,在附近建一来凤寺感谢李母。又说李母本是观音菩萨,所以来凤寺又叫观音寺。又在离寺不远的大路旁雕塑着一对巨大的石人马并灌以地名,左侧一聪慧牧童倚马而靠,右侧一将军横刀立马,想必是缩写将军身世。因为李公灵验,凡百姓有求,李公必应,平时四县市方圆百里朝山敬香的百姓络绎不绝,杀猪还愿、敬献锦袍的终年不断。

每年正月十二逢李公生日,庙祀举办“勇南大会”更是热闹非凡,整个场镇乃至上四望山的大路和庙内外都是人山人海的。

当几声冲天炮响之后,身着彩装的汉子抬着李公将军的雕像出驾巡行。一路香烟缭绕、鸣锣吼道、鞭炮震霄,伞盖彩旗云集。用各色锦缎结成的彩亭、彩船、彩龙布满江边街道,用珍奇古董扎成的香桌不下数百台,大路小道,摩肩接踵,人潮滚滚。

远处的香客更是提前到达。上油点灯杆的,唱戏酬神的,寻亲访友的,赶会做生意的络绎不绝。一连好多天,镇上和周围人家无不宾客盈门。餐馆、茶馆、旅馆暴满;粮食、果蔬、土特产大肆消费和交流,文化、信息更得以互相传播沟通。
    
白虮作怪遗祸害   地名典故始由来

朱沱镇街道顺长江而下约一里路,有一横亘长江三分之二的恶滩,名桌子角。因其形如一大石桌子的角而得名。由于石滩巨大,仅南岸(按划江而论应是南岸,长江迂回至此,朱沱镇彼岸实际是东方)一线可以行船,因此常年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历史上行船至此常出事故,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重大。尤其是洪水季节,石滩隐没洪水之中,似一苍龙横挡江中,张开巨口欲吞没航行于川江之航船,因而桌子角又被形象地取名为“石龙过江”。船夫们闻“石龙”而心惊。“石龙”上游有一非常利于停泊大批船只的深水沱——朱家沱,此地地势既是长江贯通必经之道,又是交汇巴蜀之永川、江津、合江、泸县四县市和通往贵州省的要道,人文厚实,古来繁华。

而这“石龙过江”的来源,还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故事。

话说天下终有害群之马,神通始开正邪之分。在汉东城(万寿县城于北,宋元丰初年即公元1078年改名汉东邑)上游华灵山,居住着一个邪教道士王白虮,他是名震川、渝、黔的一霸。据说王白虮原是托塔李天王厨房的一只灶虮,全身漆黑,日伏夜出,白天在天王的灶内修道,晚上则偷吃天王的奇珍异果。这黑虮修得一身邪道,一日趁天王神仆一时疏忽逃下山来,换装白衣,以华灵山为巢,称霸一方。

白虮始终是灶虮,虽从天上下来,乔装打扮,改头换面,然而妖性不改。他白天睡大觉,晚上就出来到老百姓家里吃喝玩乐。他吃饱了还要放些毒药在老百姓的饭菜里害人,人若赶它,他就使用邪法害人。凡人都恨他,想除掉他。可道高一尺,他来个魔高一丈,经常施展魔法,显示威风,让普通老百姓不得不屈服于他。

有一年年天旱,庄稼无收,百姓灶上无着,白虮也跟着挨饿。于是他遂起害民之心。历史上朱沱就是繁华的粮食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同时是贯通长江的黄金水道码头,过往船只繁多。

“我王白虮就是要来个让你汉东城变旱为涝,让过往粮、商船只一泻而尽,方雪我心中之愤。”这王白虮狠狠的想。

时值六月,由于天旱久不下雨,长江已快枯竭。正当百姓祈求上天下雨没有回音、心急如焚之时,王白虮于六月初六日午夜时分,暗暗在华灵山架起祭坛,口念咒语,手舞剑刀。刹那间剑刀变成一把巨大的蒲扇,他翻动蒲扇,顿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大雨倾盆,空中飞沙走石,大陆溪河一路乱石轰隆隆滚至长江桌子角处,长江立刻被阻断三分之二有余,江水猛涨。

江水陡地上涨,王白虮还嫌不够,又施法术,要从四川省合江县鹿角溪赶来十二巨石,企图将剩余的三分之一长江全部阻断。

此时汉东城百姓见得江水猛涨,顿时乱作一团,四处寻觅逃生之路。王白虮实在太狠毒。他唯恐江水疏漏淹不完汉东城而有人逃脱留下后患,又将令牌一打,丰都地牢里的大小鬼全部出笼,趁机抢劫汉东城的珠宝粮食等财物。又令一号称“大力神”的鬼王速赴贵州赤水担一挑贵州泥土,欲将石缝全部填满,达到滴水不漏。

汉东城由一片混乱变成了神鬼混战。只见全城乌烟障气,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有人逃到四望山,遂祷告李公将军灾难原委,请求李公将军速退灾祸。

前面说过,爱国爱民的李公将军决不会袖手旁观的。只见他毫不犹豫,挥戈直奔华灵山。那王白虮见李公将军来了,也不示弱,慌忙舞剑应战。一群大鬼小鬼乌合之众一起围向李公,李公左右出击。正邪较量,在汉东城上空厮杀得云乌斗暗。

李公降生人世,食兹华夏水土,保的是大唐江山,步入神坛后归属于正宗道家。是以李公力大无穷,神通广大。他本以为完全能独戮邪道。不曾想那王白虮乃天王厨房灶里修道多年之辈,食的奇珍异果甚多,吸收天府精气不少,道法竟也不浅,加之大鬼小鬼一拥而上,将他围得水泄不通。渐渐地李公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决定请求天兵天将支援。趁汉东城内诸神和百姓都来助战之时,李公奋力左右拼杀,杀开一条血路,腾出一息,念动咒语:“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得知,速报玉皇大帝。那托塔李天王在天上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待玉帝下诏,天王遂率二郎神火速赶来。
话说得快,赶路必定要时间。李公求助太上老君之时,王白虮也偷息迅速吹出一口邪气,邪气直奔桌子角,这阻江的乱石为侵到邪气,立刻变成妖龙——石龙。石龙头一府仰,下游之水更枯。同时只见得江面上更加雾气冲天,天色更黑,顷刻间暴雨更大了,眼看汉东城即将被淹没。王白虮还狂言要水漫四望山。

李公将军见全城百姓就要逃生无望,救兵一时未到,情急中速施道法。只见他巨手一翻,将汉东城连城带人一起迁到了山上。从四望山店子口一直至石人马背后,全长摆了二里多路的城池。(1986年文物普查时,还掘得石人石马背后石坝上的城隍庙基。)李公同时将四望山提高百丈。大水暂时来不及漫上山。

李公将军回头见得“大力神”担挑泥土也至长江彼岸,再看从鹿角溪赶来的十二巨石也已在途中,不由暗暗着急。幸好此时二郎神提前赶到,告知李公:“王白虮原是天王灶虮,日伏夜出,怕见阳光。”李公自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转念,有了制服白虮的办法。他巧施道法,模仿雄鸡唱白三声。
邪教道士王白虮闻得鸡鸣,顿如五雷轰顶,以为天即将明亮。要知道天明后邪法就不灵了,那时只能束手就擒,任人五花大绑,碎尸万段了。再看到李天王、二郎神都已赶来,知道自己无法取胜了,而且还可能会灰飞烟灭,永世不得超生。想想也罢,与其永不超生,倒不如落个全尸。于是王白虮慌乱逃至江边,拔剑自刎,落江而沉。  
                
王白虮一去,群魔无首,“大力神”心慌,便将担的泥土就地倒在长江彼岸,这就是以后的上雨仙山和下雨仙山。而“大力神”想逃脱阎王爷的追究,怕留下证据,又到长江里去洗鸳兜(即竹箩)和手脚。可他没想到这倒反而留下了证据,后来每遇洪水天江水便会浑浊,传说就是“大力神”污染造成的。而他洗鸳兜时沉淀的两撮泥沙,就是现在的上中坝和下中坝岛屿。因上中坝后来富产沙金,自古来就有人来   此淘金挣钱,所以又称 “金中坝”。下中坝较大且高,以后住有人家皆姓温,所以又名“温中坝”。

至于上下雨仙山的取名,据说是因为二山非常峻美,尤其旭日东升之时,太阳从两山之间悄悄露脸,静静的两座山犹如美女临江默座,用贤淑温馨的姿态送给汉东百姓美  (上雨仙山远景)好的一天。又有人说有一年久旱不雨,汉东百姓祈求上天拯救苍生,果然上天回应,顿时天空厚云聚集,云霞间二山顶有仙女起舞,雨后一道长虹横跨二山,真是美丽极了,人们认为是仙女的萝裙彩带;以后有人在二山上都建了庙,有观音庙、送子娘娘庙、打儿洞、如来佛寺......竖起近千米的山顶上还有圣泉井,山上空气十分清新。天气晴朗之时,总有不少人,特别是老人、妇女、儿童登山游玩度闲。也有人求菩萨保佑什么的,或求雨等等,至今如此。或许这就是取名雨仙山的由来。雨仙山还有一奇特景象,就是在太阳未露脸之前,略低于二山峰的山脉之剪影,仿佛一尊仰卧佛,下雨仙山方向是头,上雨仙山方向是腹。

说上下雨仙山是“大力神”从贵州山搬来的泥土也有“根据”,汉东城处于长江北岸,所处地势较平缓,长江迂回于此又是一宽阔的深水沱,而江南上下雨仙山拔地而起近千米,很似贵州山的山势。再说从上下雨仙山之间往里走,朝江津石蟆方向和四川省合江方向都只有几十里路就可到达贵州赤水,是川渝结合处通往贵州的要道。

话说远了,龙门阵又摆回来。王白虮自刎投江,“大力神”丢下泥土,王白虮从鹿角溪召来的十二个大石包还在途中。这十二个大石包本是神农帝创五谷种田时田里的十二田螺,田螺本身行动缓慢,路程又远,汉东城战斗激烈,分秒必争,王白虮自刎投江,田螺也就不想走了,散落在今四川省合江县望龙镇梧桐村境内(原属朱沱镇辖),其形个个像大田螺。
王白虮死了,大鬼小鬼也就一片混乱,但还在进行最后的厮杀。此时天兵天将赶到,“大力神”见势不妙,企图顺江逃回丰都隐匿,被关公一刀砍下头来,众大小鬼四处逃命,关公于此留下关刀。而今石龙彼岸有一宽阔的大沙滩,形如大关刀,就名关刀碛。

二郎神镇守于汉东城西面的高山上,居高临下,杀得众大小鬼落花流水,后人于是将这山取名二郎山。二郎神有哮天犬在来凤寺附近守护新城,该凹地故名狗儿凼。石龙妖气最大,还在呼风唤雨,李天王于是用宝塔一盖,石龙低头不再动荡。一夜间汉东城百姓和诸神配合天兵天将,将全部妖魔鬼怪斩尽杀绝。黎明时李公念动咒语施展道法,江水速退,天兵天将收兵回朝。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美丽的“仙女”背向太阳,以妖娆的身姿、温馨的面容向汉东人民祝福。汉东城恢复和平,通过百姓辛苦建设,不久汉东城再展新姿。

遗憾的是王白虮和众魔鬼虽被斩尽杀绝,但没有收尸,随着退水落入石龙下游的回水沱。解放前长江上游常有船只被打坏,还有“水打棒”(即漂浮在水面的尸体)从对面激流冲下又汇入该沱,人们说是王白虮及众魔鬼阴魂不散,把该沱取名万人坑。

石龙尸体横亘江中,吸收日月精华,后又死灰复燃,时而兴风作浪,再起祸端。过往船舟经此激流险滩,又经常被石龙吞食腹中。为此,汉东百姓便模仿天王宝塔,在石龙颈部的数十丈绝壁上建起一座共十二层、高三十多米、底座宽三米多的白塔,借以降伏石龙。这白塔地势险要,位置占得高又处在悬崖绝壁上,底下是咆哮的江水,周围江面宽阔空旷,朝上(南方)十多里一片汪洋,朝下(北方)大江东去浪淘尽,远视可见十五里外松溉镇密集的房屋和隐约可见三十里外的大雁鹰山脉,江面上不时有几只船飘流而过。让人不自觉地背诵诗仙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抬头乱石穿空,俯首惊涛拍岸,石龙背上卷起千堆雪。这塔造型也很峻美,飞檐翘角,玲珑有神,远看与李天王手中的宝塔没有什么两样,犹如一支宝剑独竖峭壁,凌空直插云霄,而塔尖微微向长江倾斜,似剑锋一口咬定石龙咽喉。每当日色西移,塔影横波,更别是一番景色—塔影刚好架在石龙脖子上。近看更觉比天王宝塔高大了许多。据老跑江湖的船夫们讲,全川江唯此白塔最漂亮,唯此白塔最险峻。从白塔朝朱沱镇走的大路边建有石栏杆,以防意外;栏杆内巨石板铺成宽敞的路坝,合起来好似金水桥;再向里是白塔寺,又称观音寺,据说观音菩萨是和李天王一道来的。总之,给朱沱人民做过好事的,朱沱人民都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桌子角上面也有一深水沱,宽阔而水势平缓,这沱底是一大片沙滩,唯有一巨型尖石竖立沙坑上,能摇动,但却拔不起来。有人说这就是王白虮自刎时扔下的剑刀。还有人见过该沱长有海带,说是当时缚束王白虮的捆妖绳,有人说这沱深得通到海底,是南海的海带根传过来的。观音寺在岸上,后来尽管遇到天旱年,因为有观音菩萨长期从这沱里引水至四望山半山腰的流水岩,而大海的水是取之不尽的,所以流水岩瀑布常年不断,一泻千尺,滋养着朱沱镇的生灵;据说流水岩圣泉井水原本是观音菩萨的甘露水,井水甘甜可口,饮了可健康长寿,老人们可鹤发红颜。而这沱的岸上乃是一大片亮晶晶的白河沙,休闲时玩童来此玩沙,筑沙坑、修碉堡、斗战火,实有乐趣。改革开放后朱沱人将这沱里的白河沙与鹅卵石都利用起来,是取之不尽的优质建筑材料。鹅卵石又名雨花石,浸在清水里,色彩斑斓,晶莹剔透,图案丰富,也常有人拾回收藏,视若珍宝。



     千年厮守长江水    汉东佛湾镇妖龙

“桌子角,回水沱,人落江中此‘歇脚’”。桌子角位于距朱沱镇街两华里的村里。其江岸崖上有许多佛像,据说是明清摩崖石刻,可惜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桌子角下,江中密布礁石,把踞了大半江面,仅南端300余米可以行船,这就是前面说过的“石龙过江”了。古时的渔夫驾船至此,多半触礁失事,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在桌子角的山崖上雕刻了许多佛像,并在离桌子角200多米处建一白塔,一前一后将石龙挟其间,意在镇妖降龙,保汉东(即朱沱镇古称)平安。因此有了汉东佛湾。

汉东佛湾现存16尊佛像,分布于一里多长的崖壁上的5个小殿内。说是小殿,其实是当地的善男信女们为神修的挡风避雨之所而已。每当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或九月十九的菩萨生日,整个桌子角江岸段便异常热闹,香客们蜂拥而至。

这16尊佛像除回龙寺的略为高大外,大多小巧玲珑,雕刻虽比不上大足石刻的传神俊秀、精美绝伦,却也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别具雅致可爱之美,由此可见早期石刻艺术之一斑,似乎更为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那“山王天子”着红袍系蓝带,骑在一只斑斓猛虎的背上,手捋髭须,好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再看那端坐莲台,塑金身戴金冠的观世音菩萨,面容秀美,慈眉善目望着江面。

在汉东佛湾中,规模最大应属回龙寺。回龙寺正对“石龙过江”处,顾名思义,意在使石龙回头是岸,别再危害百姓。寺前有一个小小的平台,是观长江赏风景的好地方。

这回龙寺依江而建,所用石料全取自江中石滩,工匠们巧妙地把这些条石打制成飞檐翘角状,三连拱门展露出宏大气势。寺门左右各有一只麒麟,它们面对长江,直身而坐,一爪抚蒲团,一爪呈握拳状,怒目圆睁,龇牙咧嘴,似乎对石龙为非作歹深为不满。走进寺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壁上的释迦牟尼佛、弥勒大佛,左右还刻有一副对联:“万方菩萨普渡众生,三界教主莲台说法。”在其下方,端坐三位菩萨,他们是:送子仙姬、地藏王以及与王白虮斗法的李公将军。李公将军身着红袍,金刚努目,直视险滩,威风凛凛,双手作法,似乎正与石龙一比高下。对这位汉东人勇武的守护神,有民立碑赞之曰:勤修苦炼成正果。

摩崖下,江水冲击,山石嶙峋,给人古老苍凉之意。

站上回龙寺的平台,看江上渔帆,听江涛阵阵,思绪会不由穿越历史长河,人们似乎可以年看到一千多年前,祖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用智慧将自己心中的祝愿寄于石刻,坦露出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千年的厮守,给人千年的怀想。

     状元拱背朝天子   逆奴独眼照乾坤

朱沱镇街道有个地方名叫状元府。
传说在沙沱国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个秀才,名叫杨逆奴。这个人非常聪明,经常找机会嘲讽官宦,惩治恶人,虽然他相貌生得丑陋,并且四肢不全。但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杨逆奴进京应试,考中头名状元。皇帝听说他学问精深,文章满腹,就有意考他一下。于是宣杨状元到殿上。文武官员见他的样子又跛又驼,又瞎又麻,都暗暗嗤笑他。
皇帝开金口道:“我诏你进宫,想委你以重任,怎料你这般模样,竟是个麻子。”

杨逆奴答:“麻子满天星。”
皇上又说:“你乃是个独眼。”
杨逆奴又答:“独眼照乾坤。”
皇帝问:“你怎么驼背?”
杨逆奴回答:“拱背朝天子。”
皇帝再说:“你一只脚怎样走路?”
杨逆奴笑着说:“独脚跳龙门。”
杨状元对答如流,出口成章,皇帝满意的笑了。满朝文武也都暗暗佩服。

当时朝廷有个高丞相,为人阴险狡诈,善于吹牛拍马,众人都痛恨他,又苦于找不到机会打击他。
正好有一天杨状元负责监督清扫金銮宝殿,便想了一条妙计。他派人去街上买回半斤麻糖,搓成手指粗的长条,再绕成一盘,放在金銮宝殿中央,这麻糖经风一吹,变成了黄色,看起来就像人粪。
第二天上朝,皇帝发现金殿上有堆人屎,怒道:“杨逆奴,你好大的胆子,把屎屙在宝殿上,朕命你将它吃了。”杨状元听了不吭声,走近“屎”堆,捧起来不吃,连沾在地上的痕迹都舔得干干净净。文武大臣看了默不出声,但都暗中惊讶,只见杨逆奴吃得还挺香。
几天后,该高丞相值日监督清扫宫殿了。杨逆奴找准时机,趁高丞相偷懒的时候,弄来一堆狗屎,悄悄地放到宝殿中央。次日上朝皇帝又看到一堆屎,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下诏要高丞相照例把屎吃下去。高丞相明知是杨逆奴使的鬼,却不敢违抗圣命,只得忍气吞声,抓起狗屎,捂着鼻子,像吞刀子似的把真的狗屎咽进肚里。

再说那皇上也是个酒鬼色徒。杨逆奴知道他经常跟皇嫂偷偷摸摸,但礼节上还装得像个正人君子,就决定要捅一下皇上的伤疤。他叫人在街上买来一大捆楠竹丫,扎成一把一百多斤重的扫把,然后叫两人抬上殿去。皇上见了,问他:“你扎这么大一把扫帚怎么扫呢?”杨逆奴正正经经地答道:“双手抱到扫(嫂)嘛。”

皇上听出话中有话,气得脸发青,下诏把杨逆奴绑了,怒道:“大胆杨逆奴,你竟敢指桑骂槐,恶言欺君,朕要将你发配充军。念你满腹诗书,你有何话要说?”杨逆奴道:“皇上千充万充,逆奴只求不要充到死坝汉东。”皇上迷糊了,问杨逆奴为何怕充至死坝汉东。杨逆奴回答:“那死坝原是不死坝,该地水好,山好,空气清新,鹤鸟唱鸣,虽有些荒芜,但居民皆高寿。皇上若将我充军至此,我长生不老将永远是个麻子、瞎子、跛子、驼背,怎能转世成为一个美郎官给你做臣子呢?再说那汉东的蚊子(文字)功夫厉害得很,专叮行不端坐不正的人。”皇上一想,你杨逆奴当着满朝文武戏弄朕,朕就是要你又驼又跛永世不得投生。偏要充你到死坝汉东去受罪。哪知又中了杨逆奴的计了。原来杨逆奴是汉东人,进宫后对贪官污吏非常痛恨,天天思念家乡,就是想回家孝敬白发苍苍的老母。

回到家乡后,杨逆奴免不了忧国忧民,隔日一病不起,临终前将家人叫来,把自己死后怎样安排交待得明明白白。

皇上听说杨逆奴死了,便遣高丞相去监葬。自从金殿吃了哑巴亏,高丞相一直对杨逆奴恨之入骨,总想伺机报复。他到汉东后看见许多人哭哭啼啼给杨逆奴奔丧。走近棺材一看,见棺内杨逆奴身穿一大红官袍,头戴崭新乌纱帽,心想这下机会来了。于是立刻把此事回奏了皇上,要将杨逆奴满门抄斩。皇上质疑:“丞相是否亲眼得见?”高丞相回奏:“若非为臣亲眼得见,且凭皇上五牛分尸。”
次日皇上亲临察殓,伸头向棺材内一探:哪里穿的大红官袍和戴的崭新乌纱帽,分明是穿的罪衣罪裙嘛。高丞相楞了,众人奏上杨逆奴揭发高丞相贪脏枉法的折子和百姓的进谏,高丞相不由傻眼了。众目睽睽之下,皇上也怕自己昏庸可能导致江山丧失,遂令刀斧手将高丞相绑至官厅杀人碑处五牛分尸。

原来杨逆奴料到奸臣高丞相对他死不甘心,必来滋事,便叫家人为他死后穿了两套衣裳,待高丞相离开之时速脱去外套,借皇上之手除了奸臣,又规谏皇上改过爱民,确保江山。

后人把杨状元住的地方加以修复,就是迄今犹存的状元府。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1-30
Re:(巴渝文化)江津朱沱的社会风土与掌故 

朱沱地处长江北岸,是长江贯通必经之道,历来为江津、永川、泸州、合江四县市边界接壤,是交汇巴蜀这四县市和通往贵州省的要道,古来繁华,人文厚实,地理位置优越,是贯通长江的黄金水道码头和粮食及农副产品集散地。有五十多万方的天然气储量,矿藏丰富。再加上巧夺天工的优美自然环境,使朱沱镇自建镇以来就有繁荣昌盛的社会经济。
朱沱环山带水,扬子江奔腾于前,二郎山屏列于后,对岸又有二山,如美女临江默坐,皆名曰“仙女山”,再有山峙立于镇的东北,其高冠于众山,登峰可以环视百里,故名“四望山”。
在朱沱的上下江中,突起二洲,上名金中坝,下名温中坝。金中坝昔日盛产沙金,而温中坝坝中居民皆温姓。邻近温中坝有巨石横亘江中,俗称“石龙过江”,又叫“桌子角”。诗云:
沙洲上下锁天成,古邑遗痕曲水泓;
双女终含银汉恨,二郎空有鹊桥情。
石龙鼓浪千堆涌,塔影摇波一蚓横;
四望青山临客渡,归帆几片绮霞明。


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民瘼,派来了治水大军,腰斩“石龙”,民患得以解除。而今塔影虽不知何处去,然江水依然映日红。




一  兴旺发达的运输业


朱沱地处长江北岸,是永川市边陲重镇,人称直辖后的“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由于朱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倚靠长江黄金水道,社会经济自古繁华。在交通不够发达,还没有地方公路的时代,朱沱的水陆运输业尤其繁荣。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关系,朱家沱自古就是长江边一个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大小商家遍布大街小巷,上至四望山店子,下到大道车、新马头、横街子,这些商家之中多数是经营大米、黄谷、大豆、高粱、杂粮,还有经营酒、绸缎、土布、土纱、生猪、蛋、木材的,开铺坐店的就有一百余家,手工作坊有酿酒、油坊、酱园、粉坊、木铺、铁匠铺等。这些物资、原材料及制成品的集散全靠水陆运输。

黄金水岸好去处     繁华码头富黎民


水路运输带动了朱沱地方经济的发展。
朱沱深水码头地理位置特殊,由于水势较长江沿线相邻其它地方要平缓得多,所以一直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一个大停靠站。它东距江津、西离泸州、合江均为120里,船行至朱沱正好可以停靠歇息整顿,第二天再继续上路。
来往朱沱的船只繁多,以商船为主。有江津白沙等地上来的“揽载船”,有官方的盐船(有专门的暗道,不靠站)、米船,另外还有装载大豆、生猪、高粱等的船只。一般一艘船上有二三十匹桡,即有桡工(摇船的)二三十人,大一点的有三四十匹桡;还有一种大船——橹船,它有两支橹,每支橹需二三十人摇,这种大船可达上百吨。船上不但有桡工,还有前稍后舵、山桡、办伙食的、管事、船老板及家人等,有的大船还分正副架长。
桡工只负责划船,山桡是专门负责喊号子的。名闻全国的川江号子就是这些山桡们行船时所唱的。如果水流缓慢,则喊“一字”号子,若流速一般,则喊“二流”号子,如果遇紧水,即水流湍急,则喊“三板”号子。
遇到江中地势险恶的地方,船只行进困难,则会请纤夫拉纤,或请专门唱号子的喊号子,据说朱沱有位叫陈辛酉的,川江号子喊得非常好,遇到其它人无论怎么喊怎么使劲都无法行走的搁浅船只,只要他到了,哪怕只搭上“嗨嗨”两个字,船就开始行动了。(用纤夫们的话来说,是“那‘嗨嗨’两个字硬是贴到脚上去了的”。)尽管他的要价是其他人的十几倍,请的人仍非常的多,可见桡工号子有着何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川江号子才会如此闻名遐迩。
朱沱码头分上码头、中码头、下码头、新码头,每天至少有五六十只大船停靠,最多时可达上百只。连“民生公司”、“三百公司”的机动客船偶尔都会停靠朱沱码头,有时就算不停靠,也会有“接飘”(即派小船只到码头接送客人)。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左右,上下船只就陆续停靠各码头了。
船工们在船上吃过晚饭,便纷纷下船来,到码头上或是朱沱街上消遣游玩。码头上商贩云集,以卖吃食的为甚。大的京果铺、漕房、面铺我们暂且不说,就是岸边临时搭棚子的就已经数不胜数了:开小面馆的、卖担担面的、卖羊肉汤锅的、卖小吃的、卖米花糖的、专卖抄手的、专卖包子的、卖烧腊的、卖墨鱼熬汤的、卖“盘龙黄鳝”的......时有“张着科的花生(以一个小竹圈装上一二十颗花生零卖,香脆酥,非常可口)、谭清河的抄手、左华宣的包子(据说那包子通体透亮,连里边的馅都清晰可见,更别说松软美味了)、吴敬成的锅盔”的说法。那时就连摆个小摊,卖点自家做的草米糖兑白开水,生意都红火异常,有的就靠这种小买卖也能养活一家人呢。
街上各庙宇每天都有在戏台上唱戏的,各茶馆也有打玩友的,除了白天的社戏,晚上还有夜戏,从早到晚这边停了那边唱,有时为了争夺码头地盘还有唱“对台”戏的,双方为了拉拢看客,竞相表演自己的绝活。
船工们辛苦了一天,这时上得岸来,就可以好好的舒服舒服了。有的坐茶馆听听玩友、有的则买点小吃饱饱口福、有的也去掷掷骰子找点乐子、有的则去看戏凑热闹......到第二天早晨五六点,船工们便又起锚开始新一天繁忙的工作了。


马帮牛队走四方   挑脚斗匠运粮忙


陆路运输是以人力运输为主,当时“挑脚”不计其数,他们单凭一条扁担两只筐就能糊口养家,有的搞长途运输把扇篾从贵州运到荣昌,把盐巴从自贡运到当地,把土布、土纱运往贵州,又从贵州运回生漆、香油、单纸、皮张等。也是小本经营,自运自销。有的纯粹下力撵点力资。当时人称这些挑脚为“力行”,有“力行”帮会,实行行业管理,进行派工调度。这么多的人,这么繁杂的业务,居然有条不紊。既然是帮,就有帮规。谁要是在运输过程中,弄虚作假,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就是败了行业风气,违背了帮规,谁就要受到行会的惩治。这些力行一要是在镇上搞转运,把那些座商家里的货物运到船上,再运往重庆等地。力行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专门围“围包”的,把商家收购来的粮食用围席围成一个个“围包”,大的围包一个的容量不是几十石(一石合斗,一斗黄谷五十斤)。下小上大直冲房顶,没有一定的技巧就会渗漏或垮塌,还有专门的“刮斗匠”、“倾斗匠”,倾斗、刮斗都有绝招,据说好的倾、刮斗匠,在一千斗中就可以多出2—3斗,反之就可能少掉2—3斗,刮斗匠还要随斗插筹,用以计数。筹,有特制的筹箱,五筹一格,十格一排,一箱十排共五百筹,一千斗。这些力行中多是附近的农民,他们种有少量的土地,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运输,农事季节到了专种地,就住在自己的家里,早出晚归,虽然是很辛苦,但日子还能过下去。还有一部分是专业抬工或轿夫,专属力行帮会管理,但不直接调度,可以自寻业务,抬工主要是抬石料等笨重物;轿夫主要是抬滑杆轿子,从朱沱出发到泸州,来回只要一天时间。凡是“抬”,不管是抬石头、抬花轿或是抬棺材,都要报抬工号子。石工的报路号子近乎是“唱”,点子就落在脚上,平路唱的节奏快,步子就下得密,行进速度就快;上坡唱的点子慢,行走就慢。号子内容有的诉说“苦衷”如“有儿不要学石匠,天睛落在山坡上”;有的充满了反压迫、反剥削的情怀,如:扛起就上坡哟,上坡大瓦房啊......有的纯属调情消遣的,如: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单独走来,就唱“人家的连手脚跟脚哟,我的连手各走各啊!”抬花轿、抬棺材喊号子仅仅是为“报路”,不是唱,而是喊。但也有一定节奏,前呼后应,很有情趣。都是前边报后边应。如:前边路是下坡路,喊:“二流坡!”后边应“慢慢梭”;前边遇到两愉石头搭成的小桥,喊:“两块不合缝!”后应:“中间有个洞!”前边遇到有块石头是虚的,脚上去会翻翘,便喊“吊脚楼呵!”后应“踩里头!”前边路上有牲畜粪便,后边看不见就容易踩到,于是前报“天上鹞子飞哟”,后答“地上牛屎堆啊”。另外还有什么“幺二拐—两边甩”、“龙抬头—往上游”等等。
除了人力运输外,还有畜力运输。那就是马帮和牛队。驮马十条八条结队而行,马铃声声,清脆悠扬,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马铃分单铃、串铃,单铃“叮当叮当”,串铃“沙沙”着响,赶马汉子不时还要哼上两调,场面蔚为壮观!牛队就不同了,没马帮气派,连黄牛颈上系的铃当也是用罐筒壳子等简单的东西自制而成,发出的声音是沉闷而缓慢的,仅是为了发出信号,让前边的人知道牛队来了,提前躲路而已。就是这些马帮、牛队把周围百里的各乡场粮食等物资等运集朱沱,使朱沱街上近百家粮闪的围包,涨了又消,消了又涨,终年不减。成年累月辗转往来,以朱沱为中心辐射出去几条石板路的石板上留下了无数个深深的脚窝直至现在还依稀可见。为了使这些驮马、驮牛有个歇息和加料的地方,聪明的商人开设了“马房”,规模较大有两家,石棺材一家,大道车一家,每家都能容纳一二十头牲口。赶马(牛)的人只需的把马牛牵进马房,就只管去茶馆、烟馆喝茶吸烟或去揽生意,待他返回时,牛、马已经吃饱喝足了。
二  著名粮食集散地


朱沱镇位于江、永、泸、合四倒接界处。解放前这里无公路、铁路建设,交通运输惟长江一水便利,因而多年来这里是粮食集散市场。
在朱沱四周各县场镇,农村粮食,都像潮水一样涌向朱沱,再由朱沱转运重庆。陆路的牛驮马载人挑,水路的大船小舟运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天晴落雨,没有一天间断。尤其在新粮上市以后,载运不绝于途。虽至半夜,还听得见马铃叮当之声。
朱沱镇的商店,经营粮食业的占极大多数。还有些没有设店,专门下乡或赶场抢购贩运的“米贩子”。
在一年中,平均每天运往重庆的粮食,约有一百担以上(系朱沱老斗每斗重七十斤,计算起来每天就有七万斤以上)。
资本家、大商人争逐牟利。当他们操纵市场、囤集居奇的时候,朱沱市场混乱,群众生活恐慌,在1931年和1932年,居民为了要生活,在地下党的发动和领导下,曾经两次起来对米粮阻关。
三  手工作坊留绝技

竹 篾 工 艺


朱沱位于川渝交界的长江边上。这里,盛产竹。茨竹、水竹、苦竹、楠竹、罗汉竹比比皆是。朱沱人有着竹编工艺的悠久历史。从史书得知,明、清时期,古镇的竹制品畅销云、贵、川,远销江南的苏、沪、杭。雍正年间,有一江姓的举人寻胜至此,撰联赞曰:
古镇水声协韵凝丝竹,
蜀地山色竹编入画来。

竹乡古镇,篾匠代代相传。朱沱最出名的竹编匠人张岳山,他的祖祖辈辈都是篾匠。从张氏族谱得知,道光十三年,张岳山的祖父曾被选派到京城编织竹龙、竹狮,后被宫廷诏作竹制工艺品的御匠。
张岳山的父亲也是个精明能干的篾匠,对各种竹的特性颇有研究。他在破竹、划竹的技巧上,手艺非凡,竹刀在握,上下开弓,像杂耍一般。一块1公分厚的竹片开刀启层,即可一分为五,竹片启得薄而匀如蝉翼,玲珑剔透。他编制的竹制品,不管是扁的、圆的、长的、方的、组合式的,精巧细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之类的图案栩栩如生。他的竹制工艺品,在当时成为朱沱的一大品牌。
朱沱竹编烘笼也有悠久历史。
烘笼即取暖御寒的家什。它起源于何时、何地,只能从史书中得知,唐朝初期,唐太宗在宫庭用黄金烘笼取暖的记载,时至今日,已有千年历史。
每至深秋时节,朱沱人便开始备烘笼过冬。冬天一到,人们或提着烘笼走街串户,或三五几人闲聚一起摆龙门阵,脚踏烘笼取暖。这种现象,当时在朱沱古镇是一种时尚。
30年前的朱沱,每逢赶场天,用茨竹、水竹、楠竹编制的烘笼几乎占了半条街。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六角型、手提式的烘笼,编织着不同花型,在大街上摆成两条长龙,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
烘笼市场的兴旺,带动了这里的窑罐厂和编制烘笼业的兴旺发达。窖罐厂每年用泥土烧制沙钵上万个,通过蔑匠编织在烘笼中,便于装木炭供热取暖。
那时朱沱人,一年四季都用柴草烧火做饭,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储备热能的经验,除冬天以外,人们都把煮饭后的余火木炭闭熄,存放至冬天加入烘笼,发挥木炭的余热。冬天一到,人们便将煮饭的余火撮入烘笼里,盖上热柴灰,烘笼上面再搭一块布或毛巾,这个烘笼就可保温一天一夜了。
当时朱沱有首儿歌唱道:“烘笼温,烘笼暖,烘笼丢了打散散”。说的就是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
                                   扇 子 工 艺


朱沱不但盛产竹,还盛产蒲葵和棕树。朱沱人利用竹片、蒲葵叶和棕叶做扇子,历史悠久。
千百年来,朱沱人制扇的工艺代代相传。直至上个世纪的70年代,扇子生产达到了顶峰时期。
初夏,每逢三、六、九赶场天,街上的竹扇、蒲扇、草扇、纸扇、绸扇整整摆了半条街。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桃型的、折叠的扇子应有尽有。特别是竹扇、草扇,工匠们在扇面上编织的生肖、动物、景观图案,栩栩如生,五彩缤纷,使人叫绝。扇子是朱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0年前的朱沱,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制扇的作坊。大人小孩都是制扇的能手。真可谓,扇是朱沱人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来源。
最有趣的是,朱沱人有特定的风俗,男女青年相爱,以扇为定情物。男方送给女方见面礼物是一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扇子。这扇子用薄如蝉翼的竹片编制而成,龙凤和鸣的图案造型别致、生动活泼,显示出男人的能力与精明。女方回敬的,是用丝绢、红缎或布做成的圆扇。扇面是自己刺绣鸳鸯戏水之类的图案,表示女方的纯洁与贤淑。这一婚姻习俗,传承了扇子文化的发展。

古  老  油  坊


拜望油房好财喜,如今打油就算你。
打油才算郑子明,你那生意胜过人。
又公平来秤又大,从来不卖两门价。
你的油来打得好,年年生意赚元宝。
                                      ——说油房歌

在朱沱是万寿县的县城时,县志就有“菜籽榨油,香飘万户”的记载。从古至今,朱沱所辖的乡村,盛产菜籽、花生、芝麻、黄豆,是渝西长江上游有名的鱼米之乡。镇上的油坊,常年累月,收购本地油脂作物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榨油成为朱沱古镇的支柱产业。
那时有个“汇丰”油坊,座落在通往河边的小街上。有3台榨油机,榨油匠20多人。生产的“千里香”牌植物油,闻名川东。
朱沱油坊在操作流程中注重了煎炒、压撵和撞击。这三道工序,可谓古镇一绝。
不论严寒酷暑,朱沱的大小油坊都是“鸡鸣早看天,开榨不等人”。在没有电的年代,油坊都点菜油灯照明,十分昏暗。然而,在这昏暗中,榨油匠的吆喝声、撵磨声、号子声、榨机的撞击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第一关煎炒非常重要,油香不香,出油率高不高,就看这几铲。只见负责煎炒的徒弟舞动着5尺长的木质平铲,在圆形灶台边,将铁锅中油脂物,快速翻动,犹如杂耍,到了一定的火候,迅速起锅。然后,倒入四个石轮的石撵盘中,驾撵的师傅,手持刮扒,将被撵物均匀地摊在石盘中。再听得一声吆喝,两条蒙了眼的牛,不停地拉动石轮,待油脂物全部压扁,装入谷草铺垫的铁箍里打平压紧,上榨取油。油坊的榨机是一般用5米长的硬杂木制作而成的,横卧在炒锅旁。俗称“打油匠”的3个工人,握着5米长悬梁而吊的撞杆,撞杆前端是锥形的铁头。他们穿着一条裤衩,赤膊上阵,吼着号子,舞动撞杆,来回跑动,对准机头上的木削,“砰”的一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打油匠的技能如狙击手,百发百中。榨机中横卧的铁箍被一锤一锤地敲打,油饼被一寸一寸地压缩,一股股金黄色的植物油源源不断地流入油槽,直至油渣被榨干为止。这样榨出来的食用油,色泽金黄,无尘无淀,沁香扑鼻。
朱沱 面 房

一颗麦子两头尖,过了六月三伏天。
扯一物来算一手,金银财宝堆百斗。
挂面出来要天晴,盐巴灰面兑得匀。
挂面出来一条线,买面客人不断牵。
买的买来挑的挑,银子要赚几百包。
你这面来做得好,天天卖完都很早。
老板生意搞不赢,何不多请两个人。
多带几个幺徒弟,阳雀过山远传名。

                                         ——说面铺歌

清晨,东方刚露鱼肚白,在朱沱古镇正街的面坊,已传出碾磨声、吆喝声和罗柜的撞击声。这声响,犹如美妙的“晨曲”,唤醒古镇沉睡的夜晚。
朱沱盛产小麦。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朱沱加工小麦的面坊近十家。朱沱面房加工经营的面粉、面条生意红火,门庭若市。
最初朱沱面坊的作业十分落后,石磨磨粉,竹筛筛粉,木辊擀面,这些方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面粉加工业。
镇上的居民、农村的农民,除了在面房用小麦换些面粉、面条外,绝大多数人也用石磨手推、竹筛摇动的方法来做面粉。做出来的面粉,只能做麦粑块煮来吃。这样的生活方式,不知过了多少代。
后来逐渐淘汰了竹筛、木辊、石磨这些笨重而又花劳力的原始器械。用木材造出了脚踏摇板式传动木罗柜,罗柜内设计三个滤层的罗格。滤层的第一层用细铁丝,第二层用稀织麻布,第三层用绢丝,绷紧钉牢,这就是罗筛。采用双脚踏动摇板、转动轴传动撞击罗格,罗筛很有节奏地左右摆动,粗、细、精的面粉分别流入三个槽口,流下的粗面进入石磨再磨,省时省力。又将手推石磨改为黄牛拉大石磨的磨面法,节省了人力。再将木辊擀面条改为手摇双铁辊压面机,用双辊挤压法压成的面条匀细而绵长。这三道工序的改革,提高了工效,改变了面粉、面条的质量,使产量翻翻。
面坊“机械化”加工使朱沱面坊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朱沱人用小麦前来换面粉、买面条的顾客络绎不绝。
50年代到60年代,朱沱古镇作坊一直采用经过改革的加工方法生产,有力地推动了朱沱生产的面食品,源源不断地销往重庆、成都等地。

一杯香茗浸古意

                              ——朱沱茶馆

60年代初,朱沱的居民只有5000多人,茶馆就有100余家。茶馆之多,茶客之盛,闻名川南。
朱沱的茶楼多古朴典雅,正堂、厢房摆上八仙桌和太师椅,墙壁上还悬挂了一些名人字画。厢房雅座富丽堂皇,成了一些“名流”聚会之地。茶馆老板经营的盖碗茶十分讲究,沏茶的水是用木炭、河沙、棕垫、松毛过滤河水。茶叶选用重庆特级沱茶、成都特花、西湖龙井、宁波毛峰等名茶。泡出来的茶淳香可口,入心醉人。远道而来的商人、文人墨客和本地知书识礼的茶客,都喜欢边品茶边谈今论古说茶经。
在朱沱吊脚楼两旁各有一棵百年黄桷树,也是人们乘凉休闲的好地方。在这里,还可推窗望长江,饱览江岸风光,颇为惬意。沱茶、花茶浓淡相宜,特别是一些船工、小商、小贩都喜欢花5分钱泡一碗茶,在这吊脚楼歇脚。常常请来艺人,在吊脚楼讲评书、敲荷叶、座唱川剧……朱沱茶楼生意一直很红火。
除了这些较具特色的外,朱沱还有几十家依街而设的大众茶馆。茶老板多为本地的“知名”人物,为拉生意,他们都各使招式拉茶客,竞争激烈。跑江湖说评书、敲金钱板、弹柳琴、演魔术、耍杂技的艺人,都纷纷慕名而来,为茶客助兴。
每逢三、六、九赶集,茶馆里的生意十分兴隆。品茶的、闲聊的、谈生意的、评理的都集中于此;还有低声叫卖水烟、瓜子的小贩穿梭于茶堂之中。
夜晚更有一番情趣,那时没有电灯照明,茶馆照明五花八门,有照煤汽灯、有照桐油灯、有照菜油灯的.....亦可谓灯火辉煌,为朱沱古镇别添一翻情趣。


万里长江复兴潮,千年古镇展华姿。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尽管今天许多手工作坊已只留下依稀的记忆了,但作为朱沱古老文明的见证,这些曾繁荣一时的手工技艺仍给朱沱人民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阅读(241) ┆ 评论(1) ┆ 转载(2)收藏(0)



朱沱掌故 (2007-04-10 16:51)
转载


从同乡会到九宫十八庙


朱沱镇西约半华里有“古汉东遗址”,汉东,即汉东驿,是长江水路的驿站,往来船只在此停靠的俱多,市井相对繁华。唐代武德年间设万春县,后更名为万寿县,治所设汉东(即朱沱),由于地处长江北岸,又是县衙所在地,辖区很大。现壁山县等也属万春县所辖。加之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许多人奉旨迁徙四川时,因为朱沱交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来者争先恐后。凡来的均以同乡为伍,簇居在一起,纷纷成立“同乡会”。既然是“会”,就要有其活动中心,于是各同乡会就大修庙宇,以庙宇的规模大、规格高来展示该同乡会的显赫,来争取它的社会地位,所以庙宇越建越多,规模越建越大,规格越建越高。福建籍人建有“天后(上)宫”,三楚会馆为湖南、湖北籍人的会馆,因供奉禹王,又叫禹王庙;广东籍人供奉南华老祖,故其会馆取名叫南华宫。
这样的庙宇就朱沱镇上还有“万寿宫”、“文昌宫”、“火神庙”、“王爷庙”、“詹爷庙”、“四望山寺”、“晋江庙”等等。深入朱沱内地约15平方公里称朱沱地区,庙宇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村村都有庙宇:汉东村有“华灵山”(寺);四望村有四望山(寺)、白塔寺、兰田寺;大坝村有观音寺(又名来凤寺);笋桥村有龙门桥(寺);沙坪村有佛子寺;金碎村有洞经寺;青龟村有青龟山(寺);介坪村有通仙山(寺);火石村有火石坎寺;玉宝村有行师庙;德龙村有德龙山(寺)、五龙山(寺);新岸山村有新岸山(寺);涨谷村有飞龙堂(寺);四宝村有赐宝山(寺)、元通寺;飞龙村有石龙山(寺);石樑村有四宝院......解放后,土改时部分村、乡都以庙名来定名。如:德龙乡、四望村、来凤村、德龙村……
这些寺、庙、院多数都有庙产(田土),数量不等。多有和尚、道姑或居士,暮鼓晨钟随处可听。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四望山寺。据考,专门为李克用父子设庙宇的,周围各县、市,乃至全川及附近各省均未有过。为什么要专修庙宇让李氏父子步入神坛,其说不尽相同。有三种传说。一说是朱家沱有一李克用的部下,解甲后回到故里,常常思念他的上司。为表达他对得克用父子的敬仰,于是牵头修建四望山寺供奉李氏父子。二说是人们误以为朱沱就是“沙沱”,听长辈讲,朱沱人唱川剧,什么戏都可唱,惟独不能唱“沙沱搬兵”,传说有不信邪的偏要试唱,结果当锣鼓刚打响,晋王李克用出场时,天空中骤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滂沱大雨。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在朱沱做生意的很多,商号为了在朱沱把生意做大, “渝阳锦彰号”等商号出资筹建了四望山寺。
四望山寺是朱沱规模比较大的庙宇,也是现在唯一尚存的一座庙宇。该庙成长方形,长约200米,宽70米,周围有烽火墙,分为下、中、正、后四殿,外观十分雄伟。
从传统春节到独具的“勇南大会”

每年农历冬月,家家户户就着手筹划过年。冬至一过,便忙着办年货,人们涌到集市上扯布,购衣服,秤糖,打酒,打油。再是杀过年猪,多数农家杀一条,少数杀二三条,比较穷困无猪杀的,也要买一个猪头和一根猪尾巴。猪杀后,先割下猪头、猪尾、猪蹄,准备祭祀祖先,其余的就腌腊肉、灌香肠。杀猪时,请左邻右舍吃“杀猪酒”(又叫刨猪汤),以回锅肉、氽汤肉为主,作为对他们平日关照的报答,同时也显示一下自己的家境。
腊月初八以后,许多人家还要按麻糖(糖音读汤,即米花糖)。
腊月二十四日,农村旧俗为祭灶,亦叫送灶神上天,说灶王将于这夜上天奏这家人一年善恶,农户遂备糖果祭祀。各家大小一齐打扬尘(尘读村),屋内屋外,猪圈牛栏,扫得焕然一新,衣服、被盖洗得干干净净。贴春联和“门神”。从这天起,家家开始团聚吃年饭,外出的人要尽量赶回家。年饭菜肴丰盛,必不可少的是鱼和糖肉。鱼,祈求来年富足有余;糖肉,象征一家生活甜蜜。菜上齐后,先祭祖先,然后家人入席。如有未及赶回的亲人,则留一座位,摆上杯筷,盛上饭,以寄托家人的思念。席间,家长将一年来家中的经济收支和来年的安排向家人讲讲。席散之时,家长给小孩分发压岁钱。吃年饭的时间,有的选吉利的日子,有的遵守家族惯例。
腊月三十(有些年是二十九),各家均把水缸挑满,再置备香烛封井。晚饭之后,一家人聚集堂屋或客厅“守岁”,叙天伦之乐。家长沐浴更衣。子时一到,鞭炮声四处响起,摆上祭品,跪拜祖先。然后向“亮”的或历书上说的吉利的方向走几十步,名曰“出行”。
旧时除夕之夜,商家清结帐目,奔走索债,夜半不息。此时倘有人上门讨债,负债人顿觉不吉利,感到失去信誉而无地自容,更有自杀偿债的。
大年初一,家家大小均穿上新制的或得体的衣服,喜气洋洋。旧时,要摆上祭品,一家人祖宗牌位叩头,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吃汤圆。早餐后,上祖宗坟山祭祀,到近亲尊长处拜年,诸礼一毕,行乐开始,男孩子打“牛皮毽”(又叫击球),女孩子踢毽。男人们则聚集掷骰子,搓麻将。人们在街上见面,都要拱手作揖,连声说:“恭禧发财,过个热闹年。”即使平时结仇的人,这时见面了也要打个哈哈问好。解放后,禁止赌博,以文娱活动取代了。
初一这一天,一些迎合图吉利的人,相机找钱。一是送银水,即早早挑一担水到某家门口等候,待门一开,就喊:“送银水来了”,主人必给以比平时高10倍或20倍的水钱;二是送财神图,送春牛图,主人高兴,出手也阔绰。
初二日旧习称开衙、开井。开衙又叫启衙。人们开始到疏远的亲戚朋友家拜贺。
初五日旧俗叫破五,来历不明。清代和民国时期,政府都要在这天出告示或鸣锣通知:“破五已过,禁止赌博”。是日,各家开始办春酒,大路上都是忙着走人户的,提着礼品送人情(情读亲,以表示亲热)。
初八日夜,旧俗为“上九”,城乡寺观都竖起灯杆,顶端悬一盏玉皇灯,下面是“二十八宿”、“南斗北斗”,底层是散灯,入夜火树银花,闪闪烁烁。是夜“出龙”,一条条龙灯上街狂舞,人们放鞭炮,熏花筒,打铁水,天空如群星散落。还有耍狮子,推车车灯,打莲霄的,演灯影戏、木偶戏的。一连狂欢七八夜。
十五日,俗称过大年。是春节中最为热闹的一天了。一般从傍晚开始闹元宵,打铁水、玩龙灯......又唱又跳又玩,锣鼓掀天,火树银花,热闹非常。玩龙灯要唱耍灯调,如:
耍灯调.苏州姐


[领]苏州(呵嗬)姐儿(嘞)
[齐]苏州(可)姐儿(嘞)
[领]买双银子耳环来相送(呵)(吔)
[齐]相送(呵嗬)(呃)相送奴   家才为何(呵)情儿(嘞)
[领]相送奴的夫(哇)
[齐]雪花儿那飘(哇)打发奴小娇(哇)   雪花飘飘闹元(啰)(呵喂)......接着就是锣鼓之声......
晚上玩过龙灯后,到了子时,把龙灯烧了,称为“罢龙”,这时春节才算完结了。是夜,乡下有偷青之俗,三五个人相约到别人的菜园,偷青菜,煮熟吃。偷时,如果听到主人的骂声,反以为吉利。这天晚上,还有送土蚕的风俗,大人小孩面朝荒坡野地,边吃炒葫豆边念:“送土蚕,嚼土蚕,嚼死人”。葫豆又名蚕豆,送土蚕反映了人们消灭虫害的企盼。
春节结束了,乡中俗话说:“火烧门前纸,大的做生意,小的把书理”。各自去为生产、生活忙碌。

朱沱的传统春节已是热闹非凡了,但以上记述的还不完全。朱沱不但有李公将军的传说,而且还有专门为纪念李公将军而举办的“十二勇南大会”。每年正月十二为其会期。
四望山的李公庙和距朱沱镇约五里的来凤寺,都是古庙宇。来凤寺内有前清翰林徐昌绪所书的“来凤古刹”巨匾,笔势挺进,不愧为卓越的书法家。
四望山庙内的李(克用)晋王塑像,高丈余,威仪赫赫,颇有些令人生畏。李克用本系沙沱人,而“朱家沱”又有一同音“沱”字,于是年辰日久,牵强附会,以讹传讹,竟把“朱家沱”说成是“沙陀国”了。因此朱沱镇相沿就不准唱《沙陀搬兵》这出戏了。
唐史载:“李友金系李克用族父,是雁门关以北沙陀道长;李克用的父亲李昌国(即朱耶赤心)为沙陀副兵马使,克用有功于唐室,任河东节度使,并封晋王。”
据说,朱沱当时有一人在李克用手下作武将,后来回到家乡,因总念主帅对他的好处,于是建庙塑像以表怀念之情。此说比较可靠。
李克用塑像的右边,还有李存孝的雕像一座。唐史载:“存孝为李克用之养子,骁悍异常,攻无不破。”很多年以来,朱沱每年农历正月十二都要举行一次“勇南大会”,四乡的人先期到庙上上油点灯杆的,杀猪还愿的,敬献锦袍的,唱戏酬神的......络绎不绝。
到了正月十二这天,邻近城镇和四乡都来到朱沱寻亲访友,赶“勇南大会”。朱沱镇和附近人家,没有不宾客盈门的。当几声冲天炮以后,抬着李存孝的雕像,有如封建帝王出驾巡行,香烟缭绕,鸣锣吼道、伞盖彩旗、鞭炮震霄,用各色锦缎结成的彩亭、彩船、彩龙,用珍奇古董扎成的香桌不下数百台,大路小道,摩肩接踵,人潮滚滚。
                            说不尽的龙舟精神


朱沱赛龙舟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古朱沱的龙舟年年划,年年激烈。上、中、下、新四个码头各有一条龙舟,每年从农历4月27日开始各码头便精选或聘请划船能手,着手训练五月初五端阳节的龙舟大赛了。
4月27日,龙船下水(即开始训练),五月初一进行试桡,五月初二是朱沱极具地方特色的“五皇会”送瘟神之期,早从4月27日开始,外地人就会陆续赶来看热闹了,参观的群众非常多。从五月初三开始进行龙舟大赛。初三初四是热身。各商家小贩则更是比平时更加忙碌辛苦。当然,他们心里其实也更加美滋滋的,因为到五月初五龙舟决赛时观众通常上万人。
组织者会先到各航线周围与各地行船打招呼,要求上下船只注意安全,届时千万不能抢渡。而这时,岸上早已是比肩接踵、人山人海了。比赛前,各码头都要进行祭江、祭龙头。祭江就是将盐蛋、棕子、包子等扔到江中祭屈原;然后是杀鸡、杀鸭祭龙头,将鸡毛贴在龙头上。
岸上则有农民自己组织的赛歌、斗歌,比赛双方选出民歌、民谣唱得好的,人重人组成宝塔型,互对山歌,优胜者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当然,其实人们更多的是想图个热闹气氛。
五月初五下午两点左右,龙舟比赛开始。参赛的四条龙舟均有近50米长,它们在从华连山到沙湾近500米宽的江面上比赛。每只龙舟上都有一个踩头的,他手拿旗子,进行指挥;有一个敲锣的、一个打鼓的,负责打节奏,增加气氛;有36个正舱,即36个划船者;有一个吹桡的,手拿蒲扇站在船中央,他专门负责喊“加油”;而最关键的则是船尾的艄公了,他得负责掌舵,把握方向。船一起航就要“抢嘴”,有时输赢就在那么一两桡,一瞬间,所以艄公方向把握得好,“抢嘴”(即抢水沱)抢得好,龙舟获胜的几率就会大许多。36个桡工更得互相团结、精诚合作、默契配合和才行。划龙舟要求用力要均匀,否则龙舟就会前进得不够快甚至偏离航线。所以36个桡片下水一定要一致——速度频率要一致(这主要跟随锣鼓节拍)、下水深度要一样(这就全靠级别了),连桡片离水后飞起来的高度都要一致。
随着特制铁炮一声巨响,四舟齐发,箭一般的射离岸边。江岸上人头攒动,江面上亦是舟船密布。除了两只龙舟外,还有许多观看助威的游船。
这些游船也是朱沱长江江面的一大景致。一些有钱的绅士为了看热闹消遣,自己花钱包租游船到江面上去观看比赛;也有的商家为了生意往来,借此机会包下游船,邀请合作伙伴前来游玩观赛。这种游船有的打份得非常漂亮,插有旗子,张灯结彩的,有的还打着标语。包船的边吃小吃,边喝茶,(有的还请有玩友唱戏)边看比赛,他们亦分码头。比赛时,就摇旗呐喊为自己的码头加油助威。
朱沱民间有“上管油盐下管米”之说,意思是若上码头赢了油盐就会便宜,下码头赢了米就会便宜。所以比赛时四只龙舟的赛手们都是卯足了劲,竭尽全力的划。一时间江面上锣鼓喧天,呐喊声、加油声、歌谣声不绝于耳。船行江中时,亦会有铁炮轰鸣助威。一阵激烈的角逐之后,龙舟到达目的地,再伴着铁炮一声巨响,各舟上的踩头则以最快的速度跳上岸去,先到达先上岸者为胜。
比赛结束后,获胜者欣喜若狂,他们会手拿大红旗,举起竹枝丫,扫输者的脸,以炫耀自己的胜利,俗称“扫脸”。晚上,各帮会会大肆庆祝,无论输赢,都大摆宴席,吃“九大碗”,当然,获胜者吃得更是开心。
“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龙舟精神就是我们朱沱的象征。2000年朱沱镇组队参加了永川渝西野生动物世界杯龙舟赛和帮助培训其它乡镇龙舟队伍。重庆市和永川市将朱沱镇命名为龙舟之乡,1998年朱沱镇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镇。朱沱龙舟号子响彻云霄。

唱不完的民间川剧
               ——朱沱玩友


川剧,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是我国古老的艺术精华。在朱沱古镇,民间川剧艺术曾久盛不衰。
朱沱的民间川剧,又称玩友,与正规的川剧表演方式略有不同,即不讲究服饰道具和扮相,只是一种坐唱。但对“量词吐调,字正腔圆”仍非常讲究,“生旦净末丑”、“空高胡弹灯”同样要求严格。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民间艺人聚在茶馆等场所,在帮会的组织下,带上响器,自己组成“玩友”。当时的帮会是按行当来分的,如剃头帮、京果帮、屠宰帮、粮食帮、绸缎帮、烟酒帮、财神会(赌博方面的)等。遇红白喜事、节庆假日等,有钱人家多会点戏请玩友来唱;到正十二“勇南会”五月初二“五皇会”等会期,玩友则由帮会出钱,到四望山戏台上去唱上几本,老百姓免费观看,就图个热闹气氛。点戏越多,唱得越多,有时一本戏要唱上四台——早戏、上本、下本、夜戏。观众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气氛热闹非凡。
民国初年,朱沱曾有一位著名的玩友老师曾建容,技艺高超,红极一时。他的四名弟子:孔仲文、周志祥、周水成、许志成亦得其真传,分别成为当时永川、綦江、重庆、江津曲坛杰出人物,时有“四个弟子霸四方”之美誉。后又有李绍清“李花脸”、刘草斗“草斗花脸”等艺人名噪一时。
朱沱玩友除唱全川皆然的川剧(如《木莲戏》)外,也有自己创作的本子。最著名的就是唱勇南王李公将军的了。在老一辈玩友艺人中,这些唱词至今记忆犹新。如唱勇南王的来源:
黄巢起义反大唐,
唐主被困在西齐美梁。
静思沙陀搬兵将,
搬来我父李晋王。
中途收了德威将,
飞虎岗上又收打虎郎(李公将军)。
平复南蛮把功赏,
唐主亲封勇南王。
又如烩炙人口的一段唱词《打虎收孝》。传说李存孝本天上铁石星下凡,一日大唐晋王李克用闲暇出猎荒郊,得仙人暗中指引,见一牧者为护羊而打死一老虎(传说该虎为土地菩萨幻化而成),于是戏称该虎是他家虎,如今被牧者打死了,便向牧者索赔。不料牧者反应敏捷:
“家虎就该家中养,
为何伤俺一群羊?”
“孺子真乃有力量,
打死我虎不尚算,
可将此虎抛过岗?”
努力加劲两膀上,
轻轻将虎抛过岗。
“孺子家座在何方,
谁为爹来谁为娘?”
“大王,我家住在催家庄,
没有父来只有娘。”
“自古母为阴来父为阳,
阴阳配合生儿郎,
怎会没有父来只有娘?”
“三月三来三月桑,
张家姐来李家娘,
邀约我娘去采桑。
打从轩辕坟前过,
八个石人排两旁。
我娘把桑篮挂在石人颈项上,
临行忘掉拎桑篮。
当夜桥楼三更转,
石人进了我娘房。
我娘怀孕生下我,
因此我就无父只有娘。”
“孤有太保十二个,
有心收你为十三郎。”
听说收我十三郎,
不由豪杰喜洋洋。
走上前来把礼见,
不叫大王叫父王。
从今更名李存孝,
存孝二字记心旁。
“打虎武士父见过,
不知韬略强不强?”
“自幼放羊深山上,
白发老翁传刀枪。
十八般武艺件件广,
胸中韬略比人强。”
......

朱沱玩友艺人巧妙的将地方传说与川剧艺术结合起来(虽说《打虎收孝》一段别的剧种里也有,但该本的玩友唱法却是始于朱沱。据说专门为李公将军建庙膜拜的也只有朱沱),为朱沱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民歌民谣唱古镇    劳动号子震川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镇亦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值根于劳动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简洁明快,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朱沱的民歌民谣、川江号子、抬工号子、大锤号子、花花号子等反映的内容丰富,质朴优美,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古朱沱,在村落、山坡、院坝处处都能听到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回婉转的歌声。这些民歌民谣从结构上看,有的较为完整,句式较为固定,也有多段体的号子和窑歌,唱时灵活多变,句式长短并不十分规范,多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见啥唱啥。


而朱沱劳动号子特别川江号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它强烈的节奏感。船工饱经沧桑,在紧张快速而强度又较大的劳动中,往往动作急剧,呼吸短促,劳动气氛浓烈,这时唱的上滩号子简明急促、强音不断,往往用一字一个音衬底;而下水号子则速度徐缓,舒展自如,节奏感较弱,如慢五桡《十人打马上雪山》轻快悠扬,幽默风趣的歌词中景、物、人交相辉映。头四句“十人打马上雪山,八人辛苦二人闲,大雪纷纷不见雨,面带愁容心喜欢”既是民歌,又是一则兴味颇浓的民间谜语。行船号子唱时多是一领众和或一人领歌词,众人托衬词,用鲜明的节奏统率劳动动作。采石号子以类型分有大锤号子、抬工号子、花花号子等,以节奏分有快号和慢号之别。
川江号子 . 慢五桡(下水)


(节拍节奏自由)

(嗨嗨)
[领]十人打马上雪(哟)(哪)
[齐](嗨嗨)
[领]八人辛苦(吆吆嘿)二人(嘞)(哪)
[齐](嗨嗨)
[领]大雪飘飘(吆吆嘿)不见雨(呀)
[齐](嗨嗨)
[领]面带愁容(啊)(哟)心喜(哪)(呀)
[齐](嗨嗨)
[领]打雷你莫在(吆呃吆啊)门外(哟)(哪)
[齐](嗨嗨)
[领](那)恐怕灯光(吆呃吆啊)要初灯儿(哪)
[齐](嗨嗨)
[领]闲言几句(哟)(吆吆嘿)(吔)(哪)(哪)
[齐](嗨嗨)
[领]闲言几句(吆吆嘿)把船(嘞)(哪)。
[齐](嗨嗨)



小调 . 打渔歌
[领]合州下来(嘛呀哈呀)
[齐]一条(的)(嘞嘿喂哟喂)
    (喂)边有个(嘛)哎呀  哎呀 打渔的婆(喂)
   (提个网呃罗)(呃)到鱼儿(嘛儿哪  儿哪)(吔)回家                中(嘛)
    幺妹你烧火(喂)情妹你洗锅   煎得那糊焦焦(嘛)
   (起个网  呃罗)

石工号子.十月怀胎

(鲁班大号)
[领](吔喂咗嘞嘿)
[齐](吔喂咗嘞嘿)正月(哟吙)怀胎(哟吙)
[齐](哎呀哈咗嘞)
[领]  (嘞)身上(罗喂)
[齐]  吔喂咗嘞嘿
[领](吔喂咗嘞嘿)
[齐]  喂呀吔嘿咗嘞

[领](吔喂咗嘞嘿)
[齐](吔喂咗嘞嘿)龙灯(哟哎)狮子儿(罗)
[齐](哎呀哈咗嘞)
[领]  (呵)新年(罗喂)
[齐]  吔喂咗嘞嘿
[领](吔喂)二月怀胎娘身上,年年酸甜苦辣尝

......
朱沱古镇由于其特殊的四县市交汇又处长江南岸的地理优势,社会经济一直非常繁荣,是以民间歌谣中当然也少不了贺颂福禄财喜或祝愿发达昌盛的,如《说面铺歌》、《说油房歌》等等。
下田薅秧稗子多
下田薅秧稗子多,扯了一窝又一窝。
又要埋头扯稗子,又要抬头唱山歌。

说药王歌
一进门来上华堂,抬头看见是药王。
药王菩萨本姓孙,正月初三寅时生。
药王菩萨道法大,坐虎骑龙走天下。
先生本是斯文人,拿脉看病定经纹。
东边请来西边迎,一天到黑跑不赢。
来是轿来去是轿,一天要摊几十吊。
轿上去了马上来,满屋挂些好招牌。
人伕来请马来迎,先生犹如在腾云。
早也跑来晚也跑,一屋招牌挂满了。
先生本是费心人,花花轿子人抬人。
人抬人来无价宝,何愁我们来打搅。
说木匠歌
年年有个三月三,师傅供的是鲁班。
鲁班师傅供得高,光用锯子不用刀。
砍的砍来崩的崩,铇子口内取光生。
别个木货全是洞,你的木货清了缝。
乡里人来嫁姑娘,请你师傅打嫁妆。
打个啥子像个啥,做个新床做得下。
说裁缝歌
说了一行又一行,又来说你单线行。
单线行来一员官,上铺绫罗下铺毡。
剪刀弯弯是块才,万岁龙袍裁过来。
尺子尽是满天星,灰包里取出线一根。
三个银子买包针,顿顿吃饭不离荤。
倘若哪顿未见荤,缝他一些走马针。
缝件衣裳四个角,又好穿来又好脱。
说米铺歌
走了一行又一行,一走走到米粮行。
米粮铺来六十行,人马未动先要粮。
天天走来天天转,皆因吃的这些饭 。
三餐饭来离不得,除非人死把气绝。
你的米来打得圆,各州府县把名传。
说染房歌
高高山上一高堂,梅葛二仙开染房。
手艺本有大五色,五色颜料了不得。
青红绿兰样样鲜,新缸不染旧衣衫。
说染兰来就染兰,染个吕布戏貂蝉。
大树楼桑出刘备,弟兄桃园三结义。
说铁匠歌
铁匠师傅你请听,你的手艺精又精。
老君赐你一把钳,喀膝头上打几年。
老君一看心不忍,才赐大锤与磳礅。
三把大锤四把钳,赚得五湖四海钱。
一打东方甲乙木,四季进宝来进禄。
二打南方丙丁火,招财童子就是我。
三打配方庚申钧,一股银水往上升。
四打北方水流星,元皇会上土成金。
五打中央戊巳土,儿子儿孙坐知府。
六打童子拜观音,年年宝号赚黄金。
七打天上七姐妹,架个鹊桥年年会。
八打八仙过蓬莱,八仙挑起财喜来。
九打九牛来耕田,荣华富贵万万年。
十打印信爱万民,打起刀剑定太平。


另外民歌民谣中还有一些生活歌和民间情歌,它是我镇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民间情歌与封建的“三从”、“四德”、“贞妇”、“节女”的奴隶道德文学针锋相对,以她那刚健清新的独特风格在田野、村落到处传唱,或含蓄或直率地表达男女青年对幸福爱情的热烈追求,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健康纯朴的恋爱观和审美观。如:《绣荷包》等。生活歌则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唱出了他们的欢乐与痛苦。如《闹五更》、《屋团屋转都是歌》、《灯草开花姊妹多》、这些歌多采用独段体叙述,或虽多段体,也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分段叙事诗。内容丰满,韵语押辙,叙事细腻,情感真切。
说十二月
正月里来是新年,龙灯狮子闹喧天。
小弟子来说善言,慢慢说个古先贤。
二月里来龙抬头,宝钏梳妆上彩楼。
王孙公子有千万,绣球单打平贵头。
三月里来是清明,孔明八卦算得明。
周瑜设下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月里来正栽秧,无道昏君是纣王。
比干老臣把命丧,纣王江山不久长。
五月里来是端阳,菖蒲艾药挂门上。
菖蒲艾药门上挂,朱砂美酒兑雄黄。
六月里来热难当,镇守三关杨六郎。
李陵碑前打一仗,杨老令公一命亡。
七月里来秋风凉,家家买布缝衣裳。
霸王兵败乌江死,韩信功劳不久长。
八月里来是中秋,子牙上山把行修。
太公坐在渔船上,一钓周公八百秋。
九月里来是重阳,唐朝有个杜康郎。
杜康先师造美酒,不论贫富家家尝。
十月里来小阳春,大将牛皋去搬兵。
牛皋搬得兵马到,山阵不要父子兵。
冬月里来雪纷纷,陈琳救主尽忠心。
陈琳保主功劳大,圣主又得坐天下。
腊月里来又过年,家家户户都团圆。
过了一春又一春,张公百忍美名传。

十七八岁好唱歌
十七八岁好唱歌,二十七八焦愁多,
三十七八人老了,四十七八懒唱歌。

没得山歌莫奈何
隔山隔岭隔条河,金盆打水喂阳雀。

                 阳雀不吃金盆水,没得山歌莫奈何。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