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24阅读
  • 0回复

(巴渝文化)名优特产品江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1-28
江津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民勤劳,有不少名优土产闻名中外。目前,江津有24个名优农产品注册了商标,6个获国家或部优名牌,5个获得重庆市名优产品称号。江津是全国最大的绿色花椒生产基地和花椒基因库,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热带鱼繁育推广基地,是重庆市最大的PAC瘦肉型猪繁育推广基地、优质柑橘生产基地、优质粮油基地和优质青果生产基地。
    四大特产
    柑橘、花椒、白酒、米花糖是江津的三大特产,饮誉中国,驰名世界。
    江津盛产柑橘,素有“柑桔之乡”的美称,种植历史悠久。《华阳国志》载“江州有柑桔”,汉代,江州县设立“橘官”,专门管理柑橘生产,当时江津是江州属地,可见江津的柑橘生产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古本《重庆府志》有“江津县产桔味胜它属”的记载。明朝时代,江津五举沱、浒溪口一带红桔成林,这时的綦江河、笋溪河流域和长江两岸,成为柑橘的重要产区。清朝初年,另一种优良柑橘传入江津,率先在广兴一带繁育,所以俗称广柑。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江津柑橘远销湖北、贵州等地,柑橘生产成为农副产品支柱。1937年,四川省果树研究所在江津建立,江津柑橘资源得到首次全面整理,当时出版了《江津之柑桔》一书,是全国第一部地域性柑橘生产专著。经过品种改良后的江津柑橘中的甜橙,在上世纪40年代初,以产量之多,品质之佳,冠盖全川。解放后,江津柑橘生产进一步发展,1953年,江津柑橘出口苏联,首次进入国际市场。1979年,江津县人民政府号召“人平栽10株柑桔”,柑橘生产是农村副业大宗,群众说“农民要得富,多栽广柑树”,江津成为全国最大的柑橘产地。改革开放后,注重培植优质品种,数量质量并举,“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方兴未艾。1990年至2004年,江津市改换劣质柑桔2246万株,投产面积9.66万亩,每年新增产值2.84亿元。2002年,重庆市恒河果业有限公司在江津市设立,江津被规划为红橘和锦橙老产区,着手建立柑橘商品化处理厂和冷库,逐渐成为重庆和全国柑橘产业的亮点。而今,江津柑橘以果形美观、色彩鲜艳、细嫩化渣、酸甜适度的特点蜚声中外。
    江津花椒逐渐成为继粮食、生猪之后的支柱产业,使江津市成为中国著名的花椒之乡。2005年,江津市种植花椒已达50万亩,其中30万亩投产,产鲜花椒12万吨,产值6亿元。江津花椒的深度加工项目进入了国家的“863”计划,取得6项国家专利和4项科技成果。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开发出了“骄王”牌花椒精、微囊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籽油等高新技术产品,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3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江津花椒是依托科技的现代农业经济的代表,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江津酿酒历史悠久,以盛产高粱白酒享有“酒乡”之称。江津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十分适宜种植高粱,为酿酒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早在宋代,江津就有了酿酒业的雏形,历经发展,到清代末年,江津成为四川著名产酒县,《蜀海丛谈》一书记述道:“全省酒税收入,以江津、泸州、什邡、绵竹等地产酒之区,收数为最旺。”江津名列第一,可见酿酒业的兴盛。当时,白沙烧酒最为著名。白沙镇西的驴溪河,水清见底,少矿物质,以此水酿出的白酒味甘美浓烈,旧有“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的民谚流传,《清代四川史》赞誉白沙烧酒“以质量好而颇有名”。清代光绪年间,白沙白酒生产已经有了相当规模,酿酒作坊多建于驴溪河畔,相接形成1华里的槽坊街。1934年,白沙发生大火灾,槽坊街被焚为灰烬,白酒生产开始其他地区转移,白沙烧酒工艺逐渐传到江津城乡各地。1951年,国家规定酒类专卖,江津创办了首家国营酒厂,酿酒业逐步成为地方工业的重要支柱,酿酒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后,江津白酒被评为四川省、重庆市优质产品,“几江牌”成为著名商标。1980年,财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酒》一书对“几江牌”白酒列专条介绍:“无色、清香、醇和、回甜”,“具有四川地方小曲酒的特殊风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土特产辞典》经过精选,将“几江牌”白酒列入中国97种名优白酒之中。江津白酒在发展历史中,演绎成为瑰丽的文化。清代著名诗人赵熙在《白沙》诗中吟唱道:“十里烟笼五百家,远方人艳酒堆花,略阳路远茅台俭,酒国春城让白沙。”白屋诗人吴芳吉在《几水歌》描绘了酒乡风情画:“几水真真好,津城处处垆。江团清玉盏,竹笋少娘厨。酒贱无须知价饮,街平不必倩人扶。猜拳故意输,爱客谁能如?”
    江津米花糖以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油而不腻、具有巧克力营养的特点,成为名扬中外的特色名小食。很早以前,江津就有了炒米糖。1917年,江津“太和斋”陈汉卿、陈丽泉兄弟,在购销炒米糖的基础上开始改良。在炒米糖的工艺上,进行了两项重大革新。一是把炒米的砂炒阴米改为油酥,二是在用料上进行精选,选择优质糯米、桃仁、花生为材料。1934年,江津油酥米花糖创制成功,1945年,陈氏兄弟为油酥米花糖注册“丹凤朝阳”商标,江津米花糖从此名声在外。1956年,太和斋全部资产加入公私合营江津县糖果店,以后再并入江津县糖果厂,专门生产米花糖,次年,注册了“玫瑰牌”商标。1985年,“玫瑰牌”油酥米花糖获得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6年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食品”称号。1997年获重庆市著名商标。深化改革后,江津生产米花糖的企业达到数十家,“荷花牌”米花糖与“玫瑰牌”米花糖成为两朵奇葩。生产“玫瑰牌”系列产品的重庆市江津米花糖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米花糖生产基地,在册员工400人,厂区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园林式生产环境优美,跻身国家中二型食品工业企业,米花糖年生产能力7000吨,糖果糕点综合生产能力1万吨,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58万元、销售收入2383万元、税利236万元。生产销售荷花牌系列食品的重庆市荷花米花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3200万元,固定资产1820万元,产品畅销国内150多个城市,远销美国。
    农副产品
    江津自古是巴蜀富庶之地,其中生产条件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地处亚热带,热量条件优越,降水量丰富,而且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小气候”,适合各种农作物和林果的生长。二是土地资源数量大,垦殖量大,利用潜力大。三是水资源丰富,为实现水利化创造了优异条件。改革开放特别是江津撤县设市以来,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大力改变,农业布局日趋合理,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稳定在70%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排名重庆市第一。
    江津的粮食作物种类很多,主要的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其中水稻最为重要。
    江津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清代时期,就是四川产稻谷闻名的“三江”之一。水稻是喜湿喜温作物,全市各地都适宜种植,分早、中、晚三大栽培季节,以中稻最为普遍。1976年,开始推广杂交稻,单产量突破历史记录,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取得连续14年的农业大丰收,水稻总产量一直提高,2004年总产393377吨。再生稻是江津对农业生产作出的重大贡献。江津早有育蓄再生稻的提高水稻产量的做法。1938年,国民党江津县政府就颁布了《保育再生稻》的布告。1955年,江津县人民政府邀请专家,对再生稻进行了研究,印发了再生稻生产的技术提纲,使再生稻生产科学化。1977年,四川省农业局向全省发布江津县再生稻获得高产的报告,要求推广。以后,川东地区参照了江津的做法,使重庆市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再生稻蓄留区。
    清代时期,江津种植的麦种有大麦、小麦和燕麦。民国时期,大麦逐渐减少,燕麦被淘汰,小麦成为主要的旱地粮食作物。小麦播种期在寒露到霜降期间,属冬小麦品种,收割季节在次年的4、5月间,列为传统的小春作物。旧时播种小麦,用草木灰拌种,踩行距1尺左右的“望天麦”,单产量一直偏低。1953年开始,推行合理密植,实行开穴点播。以后小麦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至1983年,公顷产3037千克,创下单产历史最高记录。此后,小麦生产技术更加完善,推广小窝疏株密植,做到全田密,株间稀,并与豌豆、胡豆、油菜等田间混种间作,还与水稻、玉米、红苕等大春作物轮作换茬,充分利用土地,提高了复种指数,更根据市场和人们生活提高的现状,引进了“面包麦”等全新的优良品种。2004年,小麦总产量32438吨。
    玉米是江津丘陵、山区重要的旱地作物,它的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又是高产作物。江津种植玉米的历史,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在1944年。俗称玉米为包谷,主产区集中在柏林、蔡家、永兴、贾嗣等山区。1975年,江津县农业部门提出“玉米下山”的口号,逐渐在各地种植,发展为仅次于水稻的重要农作物。1977年,原嘉平乡社员许定书凭借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成功地摸索出了麦玉稻、麦玉苕一年三熟制和杂交玉米的科学种植办法,成为四川省著名的种植经验在全省推广,许定书因此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出席了北京劳模大会。1981年,玉米种植全部杂交化,产量从此不断上升,至2004年,江津市玉米年总产量达到103442吨。早熟、晚熟玉米也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要,津北是早熟玉米的主要产地,津南柏林山区是重庆市有名的晚熟玉米基地。
    红苕学名甘薯,又名番薯,俗称番苕。红苕原产地在美洲,明朝万历初年由华侨带回苕藤在福建种植,后来传到广东,江津是巴蜀最先引种红苕的地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广东省东安县进士曾受一调任江津知县,适遇江津连续三年大旱,人民饥谨。曾受一捐出俸禄,购谷赈灾,还派出专人到广东买回苕种,并亲偕夫人到农村教乡民栽种。到1875年,江津红苕产量已经很大,光绪年间的《江津乡土志》有这样的记载:“番苕除自食外,还向重庆、长寿、涪州等地输出,每岁约计千万斤。”可见,江津在当时已经成为重要的苕种基地。曾受一遗泽在民,江津人民尊称他为曾公,修曾公祠祭祀。新中国成立后,江津红苕品种逐渐改良,目前普遍种植的是1975年从合江农场引进的宿宇苕,分布在平坝、深丘槽谷和中低山区,成为主要的旱粮作物。2004年,红苕总产量94720吨。红苕全身都是宝,藤叶可以作饲料,红苕可以作酿酒、造醋、制酱油的原料,红苕淀粉是川菜的重要辅料。
    江津市的农副产品,主要有油菜、花生、甘蔗、蚕桑、茶叶、烟草、棕丝、桐油、麻类、竹类、果类、葛类、金银花、花椒等经济作物。
    江津是重庆市花生的主要基地。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花生传入江津,长江沿岸的德感、油溪、龙华因为冲积的砂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成为江津花生的重要产区。1963年,创制于江津油溪的盐脆花生开始销往国际市场。这种花生经过特殊工艺的淘洗、浸泡、煮熟、烘炕、选择、包装等工序,具有脱衣、散瓣、色白、香脆等特点。走上香港国际市场后,以独特风味赢得欢迎,打破了泰国“万里望花生”一直独占香港市场的局面。1967年,四川省把江津盐脆花生定名为“天府花生”,以后又在江津建立了花生外贸基地,江津遂成为著名的花生产区。
    江津曾经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甘蔗产区。清代康熙时期,江津长江两岸甘蔗成林,民国时期,江津蔗糖业得到发展,境内制糖作坊有20家之多。1955年,江津甘蔗育苗移栽法被四川甘蔗会议专题介绍推广,江津成为四川有名的甘蔗大县。1965年,江津白沙糖厂建成,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1567.45公顷。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强调“以粮为纲”,江津甘蔗种植面积开始回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蔗糖需求量减少,蔗农实行了转产,江津甘蔗没有了规模化种植,零星的优质甘蔗,仅供本境销行。
    江津蚕桑业开始于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津知县曾受一从江、浙引进桑苗栽种,至光绪年间,在几子、稿子、吴滩等地出现了成片的桑园。民国时期,江津产生了“窝距约一丈数尺,株间照常播种作物”的壤土栽桑法。解放后,建立了标准化桑园,广泛推行嫁接法,淘汰了老化的桑树品种,培育了良桑,至1985年,有成片桑园188公顷,江津成为重庆蚕桑基地。在农副业的发展中,江津人民总结出了抓果树、桑树“两棵摇钱树”的方针,提炼出了“长喂猪,短喂蚕,二十八天得现钱”的谚语。目前,境内蚕桑规模最大是西湖镇,有上万亩桑园。2004年,江津蚕茧总产1076吨。
    江津茶叶属于川茶品种。在清代康熙年间,江津南部山区开始出现茶园。1937年,江津县首次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产茶县,当时年产茶达到150吨。1972年,政府倡导办社队茶场,1974年,江津第二次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产茶县,年产量突破500吨。1980年,在四面山一带山区发现了一种原始的古茶树,树干灰白,树姿直立,分枝稀疏,高约八、九米,茶素含量很高,代谢类型原始。这种古茶被命名为“江津大茶树”,丰富了川茶品种和文化。目前,江津年产茶平均在600吨以上。最大的茶场是骆来山茶场,位于西湖镇南部的骆来山,海拔1032米,面积200多公顷,出产系列优质茶叶。
    江津棕丝集中出产在东南部山区,骆来山一带形成了万亩棕场。白沙镇在解放前就是四川著名的棕丝加工生产基地,各种加工作坊最多时超过10家,从棕片产地收购原材料,以简单机械和手工生产为主,其中的“双喜牌”棕丝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品,外销日本和南洋各岛,内销湖北、浙江、上海、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金银花是名贵的中药材,出产在柏林镇。金银花学名忍冬,半常绿灌木,茎蔓生,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初开时白色,后逐渐变成金黄色,俗名金银花由此而来。花有清新的香气,果实黑色。叶和花都可以入药,具有清热、消炎等作用。以金银花为主料制成的银花露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柏林镇建成了5万亩金银花基地,成为重庆市最大的金银花产地。
    江津畜牧业素来发达,其中生猪饲养历来是农业的主要副业,江津因此成为全国有名的生猪大县(市)。很早以前,江津民间就流传着“穷不丢猪,富不丢书”“养猪能赚钱,肥了一湾田”的民谚,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养猪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的认识。1952年,江津总结推广了闻名全川的养猪经验:青料生喂,粗料熟喂,精料细喂,定时定量,先粗后精,夏清冬稠,边喂边添,喂匀喂饱,勤刮勤扫,圈干槽净,夏凉冬暖,清圈消毒,定期游放。1958年,贾嗣大坝农业社万头养猪场获得国务院奖励。1984年,江津研究出塑料袋青储苕藤猪饲料的方法,当年储备饲料6500公斤,获得国家农牧渔业部奖励和推广。改革开放以来,江津生猪品种进一步改良,集约化生产应运而生,目前,江津是重庆市最大的猪肉生产基地,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前列,年平均出栏肥猪在100万头以上。
    特色工艺
    江津旧时的手工业里,积累了独特的工艺技术,随着工业的发达,不少工艺技术被传承下来,成为地域文化瑰宝。如“玫瑰牌”米花糖的制作工艺、江津白酒的酿造工艺,是重要的商业机密。下面,选择三种曾经闻名于世的传统工艺技术予以介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江津生产的“双喜牌”棕丝质量优良,获得国际声誉。“双喜牌”棕丝是渔业网绳的重要材料,抗日战争爆发前,主要外销世界渔业大国的日本。该棕丝起源于白沙的手工作坊,规模宏大时,收购原材料囊括了江津全境的棕片,并席卷了川东和贵州北部的棕片产地,使白沙在当时成为全国有名的棕丝生产基地。“双喜牌”棕丝生产有严格的工序,精选合格棕片后,疏过通节,长度达1.5尺、散子亮根、无水伤杂质、均匀美观的棕丝作为正品,称为“头丝”,俗呼“洋丝”,销售国际市场,作为海洋捕捞的网绳材料。其余不够“头丝”资格的按照“五寸留,四寸丢”的原则,再梳理加工,成为副品,俗称“二丝”或者“汉装”,销售国内市场,作为江河捕捞网绳材料。解放后,江津“双喜牌”棕丝由西南农副土特产品推销经营处专营出口,年出口量50万斤。随着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棕丝逐渐被化纤所代替,经过30年历史而享盛名的“双喜牌”棕丝于1965年停止生产,它的生产工艺却仍然保留在民间小型的棕丝生产中。
    江津是著名的柑橘之乡,为柑桔修枝、看虫的专业系列工具“李凿子”被称为“四川第一家”。该系列工具起源于约1682年,发明人为一李姓铁匠,经过200多年的演进,其第七代孙李榜朝等人时,所制作的凿子式样美观、小巧玲珑、口薄锋利、轻便耐用,销售到四川和外省柑橘产地,闻名遐迩,世称“李凿子”。这套系列工具,有打远枝、细密小枝和针刺的平凿,有宰残桩和大枝的宰凿,有凿弧线圆洞捉钻心虫的圆凿,有削除爆皮虫的皮凿。有经验的果农用上述工具为柑橘树修枝、看虫,能使树冠疏密有致,通风透光良好,伤疤平滑,易于愈合,柑橘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新中国建立后,“李凿子”工艺得到保护和扶持,成立了以“李凿子”传人为主的夹滩铁业社,总结整理出了“优、炼、火、锻、磨、冷”六字工艺秘诀。“优”即选用优质钢材,首选方形的苏钢,次选四棱分明的土钢。“炼”是在火炉里烧制所选的生钢为熟钢,先将钢材压在煤炭下面,煤火在上面燃烧,叫“阴火”炼;然后翻起钢材,让煤火在下面燃烧,称“阳火”炼。“火”指炼时所掌握的火候,火要均匀燃烧,不能过大和过小。“锻”是五次以上的反复锻打,使已经成型的凿子式样美观,厚薄均匀,口薄锋利。“磨”是打磨凿口,按照不同的钢材淬火,使“火”老嫩适当。“冷”是凿子淬火成型后,斟酌缺陷,针对地用“冷锤”(即不是连续的挥锤)锻打,最后定型出厂。“李凿子”系列产品,现在仍然是果农的重要工具。其制作工艺得到改进,原来的手工锻打,已改为弹簧锤或者气锤锻打,精加工的手工挫,使用了砂轮砂。
    江津的铁锅铸造业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川渝享有盛名。上世纪初,是江津铸锅业的鼎盛时期,有锅厂13家。铸造锅的品种,有生产用的盐锅、烤酒锅、熬糖锅,有生活用的饭锅、鼎锅、平锅。江津生产的盐锅是四川的名品,销售自贡、五通桥两大川盐场,供求量最多时年达5000多口。盐锅的品名有“大刀”“浅水”两种,口径1.5米左右,每口重量500——650公斤。铸造盐锅,工艺要求高。铸造的时间,选定在冬春两季,炎热的夏季和干燥的秋季就停止生产。设备主要有化铁炉、风箱、锅模。开炉化铁水时,用江津南部山区生产的优质青冈炭为燃料,每4人一班人力拉木制风箱,锅模用铁质石英砂镶成,缝隙用柔软的梭草加粘土泥填塞涂抹光滑,每化一炉铁水铸造盐锅一口,化铁炉容积小的,需要2—3座炉子同时开炉,熔化的铁水才能够铸造一口大盐锅,装铁水浇铸的工具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俗称“金盆”,浇铸时,12—16人合力抬起装满铁水的“金盆”,在统一指挥下,将铁水注入巨大的锅模,保证流铸均匀,一次成型。江津盐锅在发展历史中,与川盐结成了互为依存的渊源。随着盐业生产的改变,江津盐锅逐渐退出了市场,其工艺却得到传承,以后组建了白沙锅厂,转向生活用铁锅铸造。1980年前后,江津白沙铁锅达到24个品种,在四川众多的铁锅生产厂家中排名第四。目前,白沙锅仍然是著名品牌,每年销往外地20多万口。
    风味美食
    江津饮食素来有名,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纯正,融入了博大精深的川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下江人迁来江津,在江津开办饮食业,江津从此传入了江浙风味和北方面食。1978年后,江津恢复传统名菜,之后名厨辈出。历经发展,江津风味美食更臻完美,闻名中外。下面,择其主要介绍。
    芝麻丸子始创于1815年,是江津德感名厨陈永春在糯米丸子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以肥膘猪肉和黑芝麻为主料,辅以红糖、阴米、核桃仁、瓜片等,经过制馅、制皮、配色等12道工序成型,选料讲究,制作规范,色彩美观,香甜爽口,油而不腻,上桌时油溢于碗面,丸子吃完时油也随之而尽。1984年,江津芝麻丸子被定为“重庆名小吃”,先后入选《重庆菜谱》、《四川菜谱》和《中国菜谱》。
    江津肉片产生在清朝末年。最先是江津河坝街“兴隆”食店的普通菜肴,做法是利用猪肉边角小料,烹制成油炸肉片,再淋上酸辣佐料,因其味美及经济实惠,走俏成名。解放后,江津名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制改进,选用夹心肉和里脊作主料,辅以鸡蛋、豆粉和姜、葱等调料,经过炸、炝等工序,制出的肉片色彩金黄,外酥内嫩,呈小鱼香味,由地方传统菜提高为正宗川菜。1974年,江津肉片选入《重庆菜谱》和《四川菜谱》。
    冰糖芋儿泥始创于1941年左右,发明人是江津名厨罗灿云。在借鉴传统江津甜食苕泥、豆泥、金瓜泥的制作基础上,将芋儿去皮煮熟,擂成细泥,加上化猪油,入锅反复翻砂,水分干后,再加冰糖炒匀而成。其特色为色彩新鲜,酥松甜香,爽口化渣。1981年,冰糖芋儿泥载入《川味小吃》。
    冰糖藕丸是江津名厨蒋春元于清代咸丰年间始创。选用粗壮鲜藕,刮皮、去节、磨茸、挤去涩水,再加入剁成肉浆的半肥猪肉、冰糖、果料、鸡蛋,团成丸子,外裹阴米,上笼蒸熟即成。特点是色白香甜,细嫩爽口,清香扑鼻。1981年,冰糖藕丸入载《川味小吃》。
    夜露霜是夏季食用佳品。用洋菜加水,掺白糖、冰糖熬化,舀入杯内,冷凝为透明冰冻汁,再配以干淀粉、桂花、冰糖、麻油等原料制成糕块。其特点香甜爽口,清凉解渴。1981年,被录入《川味小吃》。
    蛋丝酒是冬季佳肴。制作方法是将醪糟和发胀的小西米、白糖下锅煮沸,冲入搅散的鸡蛋,起锅装碗后再撒上瓜片、细颗粒的桔饼。食之微带酒味,富与营养,具有调和气血的功能。1981年,该名食收入《川味小吃》。
    江津酸菜鱼是传遍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道名菜。其创始人是江津双福镇厨师邹开喜。选料时精挑二、三斤重的鲜活草鱼,鱼肉片成细长薄片,要求肥而不腻,嫩而不散。辅料酸菜要求腌得味道纯正,腊黄泛金。佐料用泡姜、泡辣椒、大蒜、熟猪油、白胡椒等。用料精心勾兑后,用适当的火候烹煮,烹煮中依次下鱼肉、加酸菜、放泡椒、用白胡椒提味、大蒜炝锅,使其鲜上加鲜,食之清脆绵长,既保留了酸、辣、嫩、鲜、烫的传统风味,又注入了醇、厚、香、浓、简的现代口感。据中医膳食专家研究表明,江津酸菜鱼鲜鱼脂肪含量少,具有除湿、健脾、开胃的功效。这道起源与江津的名菜,风行中国,走出国门,中外旅行者有这样的说法:不吃重庆江津酸菜鱼,枉到中国西南走一回。
    江津的面食糕点中,馒头、包子、油条用面粉为主料,具有北方面食的特点,是南北饮食文化融合的反映。江津地方特色糕点面食,多为谷米面制作,民俗统称为“粑粑”,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如糍粑、油炸糍粑块、猪儿粑、蜘蛛粑、汤粑、梆梆粑、三角粑、月亮粑、冲冲粑、软雀粑、谷芽甜粑、发糕粑等等。(钟治德)
    来源:区委党史研究室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