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52阅读
  • 0回复

浅笑无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2
 

浅笑无痕


北京一考生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是笑着,带着水光,恬淡而落寞,像开放的百合。他因她目光闪烁,因她戏改友人的词作,因她流露的芳韵。


这一幕邂逅来得炫目,来得猝不及防。然而她不曾启唇,然而他不曾停驻。因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她不曾挽留,他也不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得简单与绝决,这笑来得甘愿,这笑来得义无反顾。也许于她已是足够,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受,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予赠,她不求相陪长久,只惜那初见时澎湃与心的炽烈与飘荡与眉间的温存。


只是在他的生命里这样的女子太多,只是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于他已是太过,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只是调剂单调的生活。他只是她的过客。


于是,他用几百年前的诗句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劝她。于是,她落发,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陪佛影。一世甘愿。因为她是琴操,因为他是苏轼。只那浅笑飘荡于西湖之上,朦胧之歌者与行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或,在他心里,她只是细雨,只是闲花,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之中暗藏的一缕宁静,终究换不来只言片语的提及。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绝决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袪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简评】


这既是一首邂逅相遇的离歌,又是一首一见钟情的哀歌,还是一首浅笑直面选择“入世”的心灵赞歌。小作者把一段历史名人与歌伎的逸事,紧扣作文题意,铺写描摹得从从容容,收放自如,语言鲜活,善用修辞方法。其亮点如下:


其一,从内容看,小作者通过历史名人苏轼与歌伎的离遇逸事来写人生的寂寞与无奈,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铺陈叙事,描写点染,紧扣作文的题意和主旨,发出了对“这般”女子“美丽初相见”、“黯然的寂寞”的真挚同情和心灵呐喊。


其二,结构完美,浑然一体。文章开头以排比点题“起”,以两人情态描写“承”,以两人的邂逅、经历及歌女的“入世”“转”,最后以升华点题,首尾呼应“合”,可谓浑然一体,韵味无穷。后面一个省略号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