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4298阅读
  • 23回复

[推荐]2009全国中考满分作文集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银色月光

发帖
49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9-11
 传递(2)

  你是一杯甘醇的美酒,李白醉生梦死在你的怀中;你是一幅缤纷绚丽的画卷,苏轼挥洒自如的一片天地;你是一缕暖暖的阳光,冲破黑暗,射入我的心房。是你——语文,你高举着智慧的火把,传递着知识,给予人间光明的春天。
  
  天边云卷云舒,庭前花谢花开,窗外月盈月缺,哦,原来是你,向我传递着美好的一切。看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听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李白,“会当凌绝顶”的杜甫,“但愿人长久”的苏轼,“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原来是你,孕育着一个个人才,向人间传递着知识和希望。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天,“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秋天,还有“纷纷暮雪下辕门”的冬天。你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奉献你的力量。
  
  儿时,爷爷常拉我坐在宁静的院中,教我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名句,虽然朦朦胧胧地不甚理解,可我却早已感叹你那优美的韵律,如此地动人心弦。
  
  长大后才开始真正地了解,原来你的世界中是如此的博大壮阔,原来你是如此的富于变化。我深深地沉迷在你的怀中,从此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你的多姿,优雅,你的一切的一切。
  
  正是你,为我打开了知识的窗户;正是你,为我插上了求知的翅膀;正是你,为我传递了智慧的光芒……感谢你——知识的光明传递者——语文。愿你永远青春活力,向一代又一代学子传递智慧之光。

  
  
点评:

  
当作者将目光聚焦在“语文传递智慧”这一最熟悉的话题上时,文章便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语文传递给小作者一种思想与精神,让他学会用诗意的语言去描绘自然,用善感的心去体味文人墨客的情感……在文章关键处,或者出示精美的排比句,或者选用饱含哲理的精警语句,或者借助诗意化的表达,这些都使文章显得文采飞扬,摇曳多姿。篇末水到渠成凸现文眼,猛然生辉。

中学学科网校http://yuwen.zxxk.com/
我的博客http://blog.zhyww.cn/u/57558/index.html
离线银色月光

发帖
49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9-11
 传递(3)

  阳光透过树影,传递给心灵一个春天。
  
  一人一龟一世界。
  
  春天绕满了房屋。又是一个明媚的午后,我蹲在抹了釉彩的瓷缸前唱歌给乌龟听,吊兰斜探来一抹新绿,映在浅浅的水里,那是外公的乐园。可是,外公的乌龟好像少了一只吧……
  
  我蹭到外公身后,他正用心浇着花。“还有一只呢?”我小声探询,外公的手不经意地一抖,沉默良久,是沙哑的回答:“还有一只搬过来后想老家了,就回去了……”
  
  “哦!”我蹦跳着走了,未及去想沉默中的深意。
  
  花,姹紫嫣红,仿佛小时候一脚踩一只乌龟在外公的搀扶下咯咯笑的欢乐,可它们却告诉我,应该安静,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了。
  
  我惊异地回头看外公的身影。孤独,缓慢,清瘦很多,像瓷缸里那只伸着脖子聆听春天的乌龟,很安详。
  
  一影一窗一远眺
  
  在那只乌龟“依恋归去”的老屋,曾经,总有一个探望的身影。
  
  我们刚拐了弯,未到楼下,便看到七楼上外公望眼欲穿的目光,突然间,就闪放出一种快乐的光芒。
  
  下楼了,弯也拐了,却还听见外公喊“走好”,“再来”之类,他定是又趴在那小窗上依依不舍了。
  
  可是我却愿意逢着他的目光、听见他的喊话,享受着被关怀所裹挟的温暖。
  
  只是如今的新屋再也没有小窗可以凭眺了,他便是站在擦亮的落地玻璃前,再淡淡的吐吸的烟圈里,在那浓了又淡,淡了又浓的茶水中期盼吧?
  
  盼着盼着,把那满腔的爱,化为了我在背后默默地感动。
  
  心的传递又何需触碰?自有爱的光芒从沉默的背影中投射,从凝望的双眼中散发。外公予我这份温暖的传递早在花前窗边,在平淡的言语中完成了储存。
  
  心灵的春天,在一个感动的瞬间,点染了繁华大地,爱在蔓延。

  
  点评:
  
  文章用块状结构来布局谋篇,用小标题来总括内容,在形式上给人整齐清晰的美感;文章选择了生活中及其常见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细节,用细腻的笔触,饱含情感的笔调来叙写自己的独特体悟,在材料处理上也避开流水账式的记叙,而是勾勒了两幅生动的画面,因而给人比较鲜明的印象;同时,在描述中间又恰到好处地穿插抒情和议论,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语言也别具特色,既有形象的比喻,也有生动的拟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用了很多短句,读来轻松自如又琅琅上口,还在文面上造成一种如音符般跳跃的节奏感,说明作者的语言积累比较丰厚,遣词造句的能力也非常强。略感不足的是文章的第一个板块,文笔有点晦涩,主题似乎也不够明朗,“传递”的旨意不是很突出。

中学学科网校http://yuwen.zxxk.com/
我的博客http://blog.zhyww.cn/u/57558/index.html
离线银色月光

发帖
49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9-11
 传递(4)

  旅途漫漫归期远,一封浸湿了泪雨的家书传递来平安与祝福。
  
  梦中花落数十载,一曲深情诵唱的《回家》传递来无限愁情与期盼。
  
  海峡对岸,余光中的乡愁传递而来。这夜月明,余光中独斟一杯浊酒,惆怅了数十年的思绪,都寄予了明月。他畅饮一瓢雄浑的长江水,摘下一片血红海棠贴在胸口,看远山被飘然的白雪覆盖,撷一枝腊梅,把心中的赤热传递给故乡……梦还是醒了!他只能老泪纵横地在高山上远眺,用痛哭将这份悲愁传递,从那一岸,到这一岸……
  
  海峡对岸,洛夫的悲痛与绝望传递而来。踏上归途,马背上洛夫的琴弦轻响,抑制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然而就在不远处,他乍然勒马,笑容凝结成苦笑。他茫然伸手,想抚一抚故乡的泥土,谁知,却抓回一掌冷露。我踏着这岸的春草花苞,看洛夫身后的背景,一点一点,变成严冬。忽然传来一声脆响,一颗赤子之心在“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前被冻裂。他蹲下身去,竖起衣领,独立过着他火烧的寒冬。不远处满山凋零的杜鹃,剩下唯一的一朵,在哭泣。不知是什么无形的墙壁竖立在一湾浅峡,只有这份悲愁,从那一岸,传递到这一岸……
  
  海峡对岸,百万同胞的期盼传递而来,一湾浅浅的海峡曾经深得无法逾越,游子们用满心的希望把这深渊填满,一座回家的桥梁即将被建立,一道传递爱与真的虹桥在暴风骤雨之后的天空隐约开始显现。游子欣喜,他说故乡一点也不远,就在这海峡对岸,我,可以指给你看!从那一岸,到这一岸……
  
  我站在天涯海角久驻,凝望着海峡的对岸,细听海风传递来一曲令人生疼的《回家》。猛然间,泪如雨下,我放声呼喊:“你快回来!”然后,静静地祈祷,不知这温情的海潮能不能把我的心情传递,从这一岸,到那一岸?

  
  点评:

  此文立意较深刻,作者从渴盼祖国统一的高度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确实棋高一着。
  
  所选材料典型而独特。余光中是台湾着名的乡愁诗人,洛夫是享誉国际文坛的“诗魔”,作者选择了两位诗人的乡愁诗作为表现主题的素材,实在是慧眼之举。
  
  文章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1、勾勒诗意的意境,动人的画面。余光中站在高山远眺大陆故乡;洛夫骑马难回故乡;彩虹横跨海峡两岸;作者站在海边遥望台湾并呼唤同胞回归。四幅画,展示了四个动人的场面。2、间接引用诗人的作品。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反映了作者对诗人的作品很熟悉,作者就是巧妙地引用了诗作来塑造诗人的形象、勾勒画面的。如:“畅饮一瓢雄浑的长江水”、“摘下一片血红海棠贴在胸口”、“撷一枝腊梅”等都引自余光中的《乡愁四韵》。3、运用凝练、饱含感情、富有意蕴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一下笔,诗意一般的句子就从笔底流淌了出来:“旅途漫漫归期远,一封浸湿了泪雨的家书传递来平安与祝福。梦中花落数十载,一曲深情诵唱的《回家》传递来无限愁情与期盼。”文中这样的句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写作功底一定来自于作者对语文的热爱和平时的勤学苦练。
  
  总之,此文精致、深情,为中考作文的文风又拓宽了道路。

中学学科网校http://yuwen.zxxk.com/
我的博客http://blog.zhyww.cn/u/57558/index.html
离线长河

发帖
472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9-24

厉害,就这个书目编排,就见玲珑之心。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