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95阅读
  • 5回复

(文化之旅)课题组考查君山岛,体验湖湘文化精华(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清风徐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05
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



位于岳阳市境内,系洞庭湖中一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望(今岳阳)之山,其最著者,曰“君山”。君山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是避暑胜地,它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55m,最高点响山海拔为63.3m。



  山的西南悬崖峭壁,怪石嶙响,岩下有石穴。因其浮游于浩浩荡荡的洞庭烟波之中,神秘飘渺,远看知横黛,近看似青螺,因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来描绘它的景色和秀姿。



  山上古迹甚多,据《巴陵县志》记载,原有36亭,48庙,5井,4台,清末和民国年间先后被毁,现已修复了二妃墓、湘妃祠、柳毅并、传书亭、朗吟亭、酒香亭、杨幺寨、龙涎井、飞来钟等。还有新建的洞庭山庄、茶楼、酒店,朱檐碧瓦、玲珑雅致,别具一格、独有妙趣。岛上异竹环生。君山,还具有“洞庭茶岛”之称,君山银针,唐时就定为贡品,专供帝王饮用,曾在国际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此外,还有金龟、绿毛龟等珍奇动物。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君山新的景点不断开发,旅游设施和建筑不断涌现,古老的茶文化、竹文化、食文化得到发掘,君山面目焕然一新。



  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





二妃墓
  全称虞帝二妃之墓,在君山斑竹山西头。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君山岛舜践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今宁远县九嶷山),是为零陵”。当时,舜帝的两个妃子见夫久出未归,就四处寻找来到了洞庭君山,忽闻舜帝逝世的消息,不禁肝肠寸断,忧伤成疾,不治身亡,葬于君山。二妃墓历代屡建屡毁,197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墓为圆形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狮、象、中竖墓碑"虞帝二妃之墓",其字系清两江总督彭玉麟手笔。碑前置一石刻香炉。由香炉走下几级台阶有一条1.5米宽的祭道,祭道两旁石碑上刻有东汉刘向“印心石屋”文。二妃墓前20米处的一对2.8米高的引柱上镌刻着民国七年(1918年)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秦始皇君山封印

  秦始皇,名嬴政,是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即位。按照秦国制度,他在23岁时举行成年加冕典礼,开始亲理国事。公元前230年到公元221年,这位铁腕人物以10年时间统一中国。公元前219年,始皇南巡,南巡期间,他曾到过君山,传说“封山印”便是他怒封君山留下的大印。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逝于南巡途中,终年50岁。

  关于这位皇帝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然而,可以肯定一点: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罕见人物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之久的中央集权封建专制政治体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因为“皇帝”这一名称是由他发明,并沿袭使用到本世纪初的。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身材高大,大腹便便,鼻梁高耸,嘴唇肥厚,细长的眼睛闪烁着阴鸷的目光,骄傲的胸脯像猛禽般隆起,说话声音嘶哑而尖锐。他思想锐敏,行为果决,好大喜功,精于权术,同时残忍暴戾,冷酷无情,刚愎自用,奢靡无度。他的一生在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中渡过,满足狂热的征服成为他生活的第一需要,而这种征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野蛮的杀戮。东征西杀的不断成功养成他好大喜功的性格。至于每次成功需付出多少生命的代价,他从来不屑一顾。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冷酷无情的性格使得他十分孤独。他没有朋友,甚至没有心腹,因为对心腹也须有足够的信任,而他对任何人都谈不上信任。如果讲信任,他只信任自己。他病态地坚信,他在一切方面都具备超人的天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他确实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除不顾颠簸劳顿,五次巡游天下外,即使身在朝廷,他也躬亲文墨,无分巨细,白天审理案件,夜间批阅文书。他为自己规定了工作定额,每天阅批120斤文书,常常为此工作到深夜。

  那一年,秦始皇南巡至洞庭湖,当时洞庭湖上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官船行走缓慢,如果风浪继续加大,很可能有沉船的危险。鉴于这种情况,秦始皇下令避避风浪再走。可是,八百里洞庭横无涯际,到哪里去寻找避风的码头?正当文武百官焦急万分之时,前方突然出现一座小山,这座山便是君山,当时叫着湘山。船工迅速转舵将船驶向君山。

  很快,船靠君山岛,秦始皇在百官的拥簇下来到岸上避避风浪。当时,风浪搅得始皇惊魂不定,使得一向专横的铁腕人物内心十分恼怒。他叫来侍臣问道:“此乃何地?”侍臣答:“此山名君山,湘君女神之所在,故作此患。”秦始皇听罢大怒:“天下皆为朕所有,一国岂有二君乎?此有君之理?”百官劝他去山上拜一拜湘君,求湘水神宁波息浪,可始皇不从,下令船上三千军士伐尽了君山岛上所有的树林,放火烧尽了岛上的庙宇、亭台。至此,还不解恨,他又陶出九龙镶金的玉玺,对准岩石用力盖去,命石匠湘水女神不再为患。他的专横并不能阻止大自然的风暴,这场大风暴足足刮了两天两夜才告平息。
离线清风徐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05
君山岛上的爱情故事
第一个爱情故事是个悲剧。

4000年前,舜帝南征。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万里寻夫来到洞庭畔,不料却在此听到了舜帝死去的消息。二妃悲痛欲绝,把满岛翠竹硬哭成泪痕斑斑的湘妃竹,随后双双投洞庭湖殉情。

证明这一故事的,是岛上的斑竹、湘妃祠、二妃墓。湘妃祠三进庭院风格,祠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二妃墓旁丛丛斑竹,成了舜帝与二妃爱情的象征。

我惊诧于斑竹(湘妃竹)。那一圈圈紫色的斑痕,为什么这么象一滴滴泪珠?“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文人简短的一句诗,就把所有游客的心弄痛了。


  


第二个爱情故事是个喜剧。

落第书生柳毅途遇一位美丽牧羊女,哀哀哭泣。前去劝慰方知是洞庭湖龙王的女儿,远嫁他乡受尽欺凌,请求柳毅给她父亲送信。柳毅历经艰难,来到洞庭湖,找到那口可通龙宫的奇井,见到了洞庭龙王,小龙女得以救回,后来与柳毅结为夫妻。



证明这一故事的,是柳毅井。清代《巴陵县志》记载:“相传为柳毅传书处。井入口丈许,有片石作底,凿数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测。”难道,柳毅井真的连通湖底?

离线清风徐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6-05
君山岛上的爱情故事
君山又名洞庭山,位于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西南的洞庭湖中,是镶嵌在八百里洞庭湖的一颗明珠。君山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是避暑胜地。《隆庆岳州府志》记载:巴陵(今岳阳)之山,其最著者,曰“君山”。古人用“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描述它的秀丽。



君山与岳阳楼隔洞庭湖遥望,由七十二个大小山丘组成,总面积约一百公顷。岛上异竹丛生,君山茶历来为皇帝贡品,“君山银针”获国际金奖,还有金龟等珍奇动物。从岳阳楼下泛舟前往,波涌浪摇,别有风韵。弃舟登岸,琅环翠竹、茶树层层。民间传说“君山”之名出自一幅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把这幅对联的上下联第一字合起来即为“君山”。君山过去曾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现在已经修复的古迹有:二妃墓、柳毅井、朗吟亭、飞来钟、龙涎井、封山印、射蛟台、酒香亭、杨么寨、望湖亭、香椿亭等。




二妃墓在君山东麓山脚下,又名湘妃墓。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他的二妻娥皇、女英登上君山,悲恸而死葬此。墓为石砌,石碑刻“虞帝二妃之墓”,墓前立石柱,雕刻精致。墓前两旁也立有石碑,上刻历代文人墨客赞叹君山的诗词和二妃画像。墓周长满了斑竹,据传为二妃攀竹痛哭,眼泪洒在竹上而成。




柳毅井是神话传说中柳毅传书入洞庭龙宫的地方,重建于1979年。井壁有一巡海神浮雕,手持宝剑,传为柳毅入龙宫时的引路者。离井五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水中,这就是柳毅下龙宫的道路,道两旁壁上有虾兵蟹将浮雕,为迎接柳毅下海的场面写照。
[ 此帖被清风徐来在2011-06-05 14:34重新编辑 ]
离线清风徐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6-05


此乃洞庭庙,位于君山秋月岭山麓。庙为二进庭院式,青瓦红墙,雕龙画凤,前有九龙引柱。一进正殿挂“洞庭庙”匾,内坐洞庭王爷武像:一手加额,一手托明珠,目光前视,仿佛正在调节阴阳,抑止洞庭风浪。二进为“凝碧宫”,内设洞庭王爷生活场景。一、二进相连的屏墙上刻有《柳毅传》。整个庙宇占地5000平方米,气象宏大。相传洞庭王爷是一黑脸大王,是唐代书生柳毅的化身。



据传柳毅传书后,洞庭龙君为了报答柳毅救女之恩,要将三公主嫁给柳毅,柳毅认为救人于危难之中乃做人之本分,不可因此为己谋利,便婉言谢绝了。柳毅出宫后,倾慕柳毅的龙女扮成渔家姑娘,与柳毅结为夫妻,婚后才道破实情,与柳毅重返洞庭水府,柳毅被封为洞庭王。



龙君担心柳毅这白面书生镇不住水妖陆怪,便命钱塘君做了个怪面具,让柳毅白天戴着巡查湖岸,晚上脱下面具再回家。



一次,柳毅巡湖一直忙到深夜,回家时忘记取下怪面具,一踏进家门便再也取不下来了。于是柳毅便由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大王。柳毅在洞庭湖畔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君山修建洞庭庙。凡过往洞庭湖的人都要进庙烧香,祈求平安 。



此乃湘妃祠,又名湘山祠,位于二妃墓北侧70米,祠里供奉湘妃--虞帝二妃。 传说二妃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距今4000多年前)的人物,皇帝尧的二个女儿,当时社会实行禅让制,尧帝觉着舜很有才能,想传位给舜,为对舜进行三年考察,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舜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顺利度过了考察期,继尧之后登上帝位,成为我国上古时期最有作为的五帝之一。鉴于舜的两个妃子的功德,汉代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推为第一、二妃。死后,成为湘水神,又称渊德侯。人们为了纪念她们,便在君山建湘妃祠。



君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历代迁客骚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李白有“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君山自古至今名贯中外,览岳阳楼之华丽,沐洞庭湖之辉光,吞巫山云雨,集衡岳霓裳,隐隐云间洞府,巍巍水上天堂,八百里风光旖旎,几千年古迹昭彰,真是“蓬莱宫在水中央”、“丹青画出是君山”。



君山四面环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宜于竹类和茶树生长。有罗汉竹、斑竹、方竹、实心竹、紫竹、龙竹、梅花竹、连理竹等多种。相传斑竹上的点点斑痕乃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时遗留下来的。




岛上所产的特色绿茶——君山银针可谓驰名海内外君山银针茶,唐时就定为贡品,专供帝王饮用。1956年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现为我国名茶之一。君山上的珍贵小动物-金龟,不仅可供观赏,亦是药用良材。
[ 此帖被清风徐来在2011-06-05 14:45重新编辑 ]
离线清风徐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6-05



此乃斑竹,又名湘妃竹。相传是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离线清风徐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05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并退居第二。



 史载,洞庭湖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与漭相通),本为华夏第一大淡水湖。当时的云梦泽横亘于湘鄂两省间,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故司马相如 《子虚赋》有“云梦者八九百里”之说。后由于长江泥沙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着浩瀚的水面,称之为洞庭湖。



  历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说明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1957 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 楚怀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




  《水经》记载: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东入于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于江”;湘水“又北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说明在君山西南的资、沅二水交汇处,有湖泊的存在。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当即指此湖。只是由于那时这一夹在沅、资二水之间的湖泊水体很小,尚未为人所注意,因而《尚书》、《周礼》、《尔雅》、《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泽薮之内。




  东晋以后洞庭湖的逐渐扩展
  东晋、南朝之际,随着荆江内陆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日趋萎缩,以及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强盛的长江来水,向荆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华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带,进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泽平原,从而形成为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



  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扩展的这一巨大变化。他指出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并云“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盛弘之在《荆州记》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绘:“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青草为洞庭湖的通称。



  历史时期洞庭湖区一直处于缓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荆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区,很少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影响。唐宋时期,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的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诗中描写:“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可见其湖面的辽阔及气势的雄伟。



  明、清之际,洞庭湖的面积继续有所扩展。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张居正为了保护在湖北安陆的“显陵”以及他自己家乡江陵的安全,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在荆江北岸筑起黄檀长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长江水沙多由荆南排入洞庭湖区,在湖底淤高而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断扩展,逐渐有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的形成。于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八九百里,龙阳(今汉寿)、沅江则西南之一隅耳”。这一洞庭湖向西南扩展的形势,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其时洞庭湖“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这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日趋萎缩中的洞庭湖
  清咸丰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荆江南岸相继发生藕池及松滋决口,加上原有太平、调弦两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荆江泥沙大量输入洞庭湖。这使湖区沉积量远远超过湖盆构造下沉量。一百多年来,湖泊正经历着自然葑淤消亡的过程。而由于泥沙的淤积和盲目的围垦使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区面积已缩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来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现已小于鄱阳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