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灭殷商的最主要原因是宗教改革,礼教取代神卜,流传至今
商朝作为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信史时代。
它的兴起充满了争论,而其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
从十四世而兴、殷革夏命、伊尹放太甲、比九世乱、盘庚迁殷、武丁中兴、祖甲改制、武乙射天、帝辛亡国
其中对于商朝的灭亡,商亡于纣的解释有这太多的不合理。
一个600年的王朝覆灭,而后世却归罪于一个君王身上,总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一个国家的衰败,不可能是短短的一代君王就能败没的。
流传说法:大家都熟知的,简单来说就是造宫室、建酒池、宠女色、囚贤人、施酷刑、害忠良,昏庸残暴使得民心尽失,最后正义的受害家族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周朝。
直到近现代对于帝辛的才重新评价
近代史学家顾颉刚也曾综合考证,发现纣的70多条罪状都是周朝以后逐渐增加,剧情也逐渐强烈,战国时期增加了20项、西汉增加21项、东晋增加13项,至于比干之死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深入研究发现与史记上纪载有出入的证据逐渐增多,现存比干墓寺庙中碑文有显示其比纣王还晚死十多年,不可能是纣王所杀,此一证据不能说是铁证,但已经构成怀疑探讨点,而所谓比干谏言而死是到春秋时期才有纪载,已相隔甚远,[9]且诸多文献表明随着历史推演纣王的描述越来越残暴,新增的情节也越多,炮烙之刑详细纪载为夏桀发明,后不知怎么也成了纣王,不能排除后人丑化的可能。到了战国时期又有了屈原的说法比干其实是投水而死。
毛主席认为“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现如今官方正确的说法:帝乙和帝辛(商纣王)时期,东夷十分强盛,经常侵扰商王朝边境。帝辛从小跟着父亲帝乙南征北战,认识到各民族内外的深重矛盾和众多贵族的腐败无能,继位后,他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他加强王权,驱逐、囚禁或诛杀一些为非作歹的贵族,大量任用庶人为官。帝辛通过多次苦战和安抚,终于使东夷臣服,他还派飞廉去出使北方,对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草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
帝辛为中华民族在扩展版图、传播文明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不朽功绩,将永载史册,这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写和抹杀的。
那为什么一个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君王下会亡国呢?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个字“宗教改革”
商代的一个重要宗教特征就是算卦,“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也是社会秩序的主宰。对“帝”的占卜,参与表决的有王、龟、筮、卿士、庶民五类人,但凡筮和龟一致赞同的,即使王和其他人等反对,事情仍然可行,只有龟筮都反对或龟筮意见相左时,事情才不可行。对于占卜的重视性完全是事事必须的,逢战必占卜,逢事要占卜,出门必占卜。而对于占卜的最高人,也就是类似大祭司是受王的控制的。这种浓郁的宗教特征又是牢牢的把握在了商朝君主的手中,一手政权,一手以占卜为核心的教权,这实际上已经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王朝统治了,也是唯一一个。这也是帝辛对于朝内敌派微子启放松警惕的心里和滥用刑罚肆无忌惮的底气,以及连年征战,不顾成本力战东夷的原因。
而在西岐的周文王姬昌推演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这就打破了传统占卜的局限性,人的自我观念开始爆发。且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对比一下
商地:连年发动战争,重商快速集财的资产迅速消耗。贵族平民思想受约束。
西岐:常年休养生息,制定赋税发展农业积累着财富。贵族平民思想自主化。
结果就造成了百姓远走岐地,西岐实力主见扩大,而最重要的是有实力贵族开始纷纷与阴谋篡夺王位的周人勾结起来。这也是商王杀季历,囚禁姬昌的原因,为的就是打压其势力。可宗教思想一单被跌落神坛,各路有实力的贵族和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之后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对商朝发起进攻。商军主力在东南,无法征调,只得将奴隶和战俘武装起来进行抵抗。面对有农耕,思想自由的西岐,奴隶和战俘战力全无迅速倒戈投靠周军。此战就是历史上的牧野之战。周军随即攻至朝歌,商军精锐部队讨伐东夷皆不在朝歌,加上一些贵族内应,独木难支的帝辛穿上宝玉衣登鹿台自焚而死。
虽然周朝和商朝一样比较重视对天地、山川和社稷的祭祀,王室诸侯中管理和鬼神交涉的官职,有掌祭祠礼仪的太宗、掌祈祷的太祝、掌神事的太士、掌占卜的太卜等,但已经远没有商那么盛大和频繁。但周人否定“帝”神圣的地位。加上周公旦开设的分封宗室制度、建立礼乐制度。使得慢慢周人开始重礼,以维系人与天、人与人的关系。在“以德配天,以礼治国”的概念下,建立政治秩序、宗法伦理、祭礼仪式、法理规范及道德价值等。宗教思想已经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了。
从此之后,政权绝对高于教权。而宗教也演变成了“礼”的部分
最后,虽然不能完全的说周灭殷商是因为宗教改革,但宗教改革个人认为是其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和体现。
这是历史思想潮流的更替,不是一代君主就能抵挡的。
而殷商是思想大变革的必然退潮。礼在随后几百年的发展强大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