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腐朽的大清帝国的大门。割地赔款、丧失主权这一严酷的现实让往日的天朝帝国颜面无存。一批思想开明、头脑敏锐的爱国士大夫被隆隆的枪炮声所震醒,强烈的忧患意识驱使他们自觉承担了开眼看世界的历史重任。开始探讨起了强国之路,这个时代的中国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也是强人辈出,风起云涌的时代。经过长期不懈地探索和艰辛的思辨,人们已顺着坚船利炮、科学技艺之藤,摸到了君主立宪之瓜。
君主立宪制最早出现在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之后梁启超、康有为对君主立宪制推崇至及,他们积极游说当时的光绪皇帝,希望当时的清廷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中国尽快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当时的光绪皇帝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他接受了建议。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当时推行新政的主要内容是: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满族自谋生计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这无疑触动了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利益。最后变法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维新运动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当时的维新运动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当时的光绪皇帝他的威望和手中的权力无法顺利推行当时的新政。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对政治现实无知,以及他们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粗糙了解,也注定了运动的失败。首先他们推行的君主立宪制,立的是以强盗角色进入中国的满族政权。在这个保守的国度,历来排斥这种政权。虽然这些满洲贵族已统治多年,但人们心底的大汉族主义却依然存在。很多文人士大夫是很排斥一个外族人中国的皇帝的。而且当时满族保守派也不会放弃手中既得的利益。他们深深知道如果君主立宪制如果实现,若干年后汉人势力重新掌握大局之后,他们的灭族之日恐怕也就到了,所以说当时的百日维新是很可笑的,问题不在于制度,而在于谁是君主。即使当时可以左右局势的袁世凯按照康有为所说的那样杀荣禄围攻颐和园,逼迫慈禧太后交出政权,使变法成功,那也不会让这样的君主立宪制存在多长时间的。
百日维新过后,原来旧制度下的爱国士大夫被杀被贬,代而起之的是以主张通过革命手段重建新秩序的孙文出现,并开始粉墨登场。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开始了,当时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审时度势,以和平的手段推翻了清朝政府。从此中国三千年的帝制划上了一个句号。袁世凯并篡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继李鸿章、张之洞后的又一位北洋精英。
虽说历史上对他一直是褒贬不一。但是他无疑是当时拯救中国的无二人选。他推行的军事、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等政策,可以说 是当时拯救中国最实际的行动。当袁世凯做上大总统后,他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又了做皇帝的野心。当时的杨度极力鼓动袁世凯推行君主立宪制。当时美国学者古德诺时任中国的宪法顾问,他发表的《共和与君主论》称“如果不引起中国人民与外国的反对,继统法圆满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俱备,君主制较共和制于中国为宜。”更为袁世凯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君主立宪制依然适用于中国。.
中国经历了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百姓的教育和文化水准,更需要一个开明的皇帝。这引起了当时日本的恐慌,他们在《二十一条》的谈判中已经领略了袁世凯的精明。他们也深知君主立宪制更适用于中国。他们害怕一个强大的国家崛起。开始支持孙中山反袁.当时的袁世凯非常精明,当时孙中山让他搞内阁制以限制权力,国民党控制了大部分的内阁席位。如果不用一些必要的手段,自己很可能下野失去所有的利益。这是他的私心。但是从客观上讲,袁世凯搞君主立宪制并没有错。当时如果袁世凯成功的推行君主立宪制,以他的英明,中国很可能早就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而且当时相当一部分人还支持君主立宪制。当时的孙中山可能非常的弱智。他看不清未来和现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他后来让位于蒋介石,而蒋介石却不民主,把位置传于他的儿子。可以说孙中山相当的失败。当时首先起义的蔡锷也非常不解,蔡锷日本留学多年已经看到了日本君主立宪制的强大,却口口声声说“为国民争人格”这个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只有民主才更适合于中国?1915年袁世凯用了种种手段大做舆论,在12月终于如愿以常当上了皇帝。蔡锷孙中山紧接着开始了倒袁行动。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后终于下台。
袁世凯在退位后接受了一位美国记者的访问,其中有一段话非常发人深思,他说“在中国谁不想当皇帝呢?过去的人想当皇帝,现在的人想当皇帝,未来的人还想当皇帝。你还年轻,可以观察中国的未来,不信就等着瞧吧/”袁世凯于1916年去世,当时的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托马斯·F·米拉德对他有这么的描述“虽然不是清国的改革之父,但是他能让改革继续进行下去。袁世凯是中国改革总设计师李鸿章德最佳传人,一直负责推行整个大清国的现代化过程。时少数可以左右李鸿章之后的大变局、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政治人物。他素质全面,具有异常才智且野心勃勃,善于利用政治时机并有能力吧自己推向最高权利的宝座。他吸取了中日战争和义和团反西方的教训,主张尽量寻求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和谅解,以便推动改革”。可以说袁世凯的君主立宪制被无知的孙中山和蔡锷所推翻,直接导致了中国继续走弯路。他们才应该是真正的罪人,是历史的倒退,他们过早的扼杀了中国走向富强的火苗。他们真的该给袁世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