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30阅读
  • 1回复

五四学者的疯狂:受儒学教育的人“四十就该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9-04
  1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变化最为繁杂的时期,这是一个思潮迭起,又不断产生的时代,是一个思潮嬗变的时期。思潮迭起,是说各个阶级在这一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产生,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思潮嬗变,是说各种思潮在这一历史阶段都不可能长久地占领思想阵地,有的甚至在它还未能完善之时,便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静观19世纪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对于了解20世纪中国历史的走向,不无历史的借鉴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鸦片战争前后的魏源、林则徐,以通晓世界为士林之翘楚,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被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概括为19世纪中国人的最高认识,体现了国人的精神境界。“师夷”是向洋人学习,那是天朝大国的子民不耻下问的胸襟;“制夷”是对付洋人,这里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坚强不屈的精神。之所以提出“制夷”,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技术与军备不如人,所以要向西方学习。但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依然是为了对付洋人。在魏源、林则徐的眼中,对付洋人才是最为根本的事情,学习只不过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在这里,先哲们仍然是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上来对待西方文化,即便学习也是为了排斥,只是为了更好地拒斥而已。

  在魏源、林则徐之后数十年,中国已然开风气之先,向西方的学习演变成一场自强运动,风气所及,思想也为之变化。作为当时的思想巨擘张之洞适时提出了新的理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的学问是我们的本体,是支撑我们的根本,西方的学问可以为我所用,是一种方法。可以说,张之洞发展了魏源、林则徐的“师夷”理论。在张之洞的眼里,“中体西用”,中学和西学肩膀一般平,不存在谁取代谁,不存在根本的对抗,只需要相互的融合与沟通。这是张之洞以世界的眼光,指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又过了数十年,甲午战败、庚子国变,一系列巨大的灾难不断摧锄着国人的士气。到了20世纪初叶,魏源、林则徐所提倡的“师夷”理论已经演变成了中国的一种新时尚。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激进地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求“全盘西化”,拥抱“德先生”、“赛先生”。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文化的本体地位已被彻底打倒,先进的国人开始要以西方文化来彻底改造落后的中国文化了。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世界承担全部的责任。风头所向,摧枯拉朽,以至于钱玄同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要枪毙!”那是要在肉体上彻底消灭还活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五四”时人们的坚毅和决绝,在中国思想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一个国家发生些变故,一个民族经历些灾难,这在历史的发展中,原本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个国家的精英份子发生巨大转化,一个民族的先进思潮发生根本转变,而且是在十分短暂的时空之中,这在世界历史上则是极为少见的。中国人从魏源、林则徐经过了张之洞,到了胡适,在短短不到80年的时空中,思想认识发生了180度的巨大转变。从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上来拒斥西方文化,一变而为用西方文化来彻底改造中国文化,这种变化不可谓不大。19世纪,西方人用科技领头,打败了中国的伦理文化,使国人有种事事不如人的羞耻感。由是,中国在20世纪走上了全面拥抱西方文明的新的历史阶段。

  历史走到20世纪末,中国人在深感我们所师从的那种西方文明并未给中国带来文明与希望之后,又沮丧地疏离了它。但是,国人又不敢完全彻底地放弃。于是,开始自己摸索前行,来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谓之“中国特色”。什么是中国特色呢?就是中国自己的,中国自己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向洋人学习,灭掉自己的文化传统吗?亦或是重新由历史的垃圾箱中拣回一些文化?思想的嬗变是时势使然,如果把根本变没了,国人又以什么作为立足之本呢?穿过19世纪的思潮万花筒,让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历史虚无感。

凤凰博报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9-04
“人到四十就该死”
“人到四十就该死”

  陈华春

  看此题目,会让人大吃一惊,怎么会想到这个题目?其实,这不是我说的话,是钱玄同经常对朋友们说的一句话。原话是“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一九二七年,钱玄同四十岁,文友们开玩笑说他到了该枪毙的年龄,准备在《语丝》上开一期特刊——《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此事的广告刊登在南方的一些报刊上了,迫于当时国内的政治气候,并没有办成此事。但不明真相的人份份寄来了挽联、挽诗之类的文稿,成为一场闹剧,玩笑开大了。文人情怀,滑稽如此,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钱玄同说如此之语,是因为当时反对新文化的得力干将多在四十岁以上,其感慨人一旦年龄增大,往往思想保守,阻碍事物的发展。当然,判断思想是否保守的标准并非能以四十岁为界限,年轻者有保守者,年老者也有不保守者。但钱玄同的话,对于中老年人讲,无疑是当头一棒,是一副清醒剂。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若惑还是好事,而不惑往往使许多人失去生活的本真。人若把什么事都看透了,就会变得世故,从而不会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对人、对己、对社会也就无益了。如此说来,“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若不被“枪毙”,就要积极进取,不能因循守旧,不能以自己取得的地位、资历、成就等而俯视人和事。尊重老者是传统美德,但若那些上了年龄的人不争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使我想起了书法界和篆刻界,从一些市和省的范围来看,代表地域书法篆刻水平的皆是青年人,但一些老年人则充当了盟主的角色,论对书法的理解,可以说他们是门外汉。由于他们的特殊的资历,使他们成为了地方名人,只要他们能拿毛笔写字,就自然是书法家了,自然就可以把持书协的要职,从而招摇撞骗,争权夺利,使群众组织形同虚设。当然,老年书法家和篆刻家也有真才实学者,但这种人越来越少了,尤其像民国时期的那些书法篆刻大家。而现在的一些所谓老年书法篆刻家,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近二十年左右成长起来的,没有专业意识,但由于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充当了书法篆刻家的角色,痛痛快快地过了一把书法篆刻瘾,且带来了他们难以想到的好处。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书法篆刻爱好者,无论是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或对书法篆刻的理解,是老年书法篆刻家难以抗衡的,但年轻者往往处于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书法篆刻家,但我们在艺术面前,更应该尊重艺术规律。

  老年书法篆刻家中,确实有一些杰出的代表,但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书俱老”也是不科学的话。人老了,无论从生理或是心理上讲,在所从事的事情上要取得成就是困难的。一个上了岁数的人,其心理上的皱纹要比脸上的皱纹要多得多。当今思想观念的更替却比夏天云变化的快。尤其是把持书协重要职务的又没有实际能力者,或那些参予大赛评选的但对书法并没有多少建树者,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老年人若不被“枪毙”,就得思进取。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