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45阅读
  • 0回复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09年广东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李占威
 

发帖
5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10
 

(09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高考资源网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所考查的四个实词,都是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词语之中的,且都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


【参考答案】B


【解析】A.奇:意动用法, 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⒍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参考答案】D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解析】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  B.代词,代亡卒/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何”的倒装,用 / 用来 。D.都是竟然。


⒎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参考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围绕“胆量非凡”加以筛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对应。可先找出不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句子,再用排除法,如本题中①④⑤并非直接体现诚信,由此可排除ABD选项。


【解析】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选项,答案选C。


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时间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参考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解析】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⒐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参考答案】⑴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原文:论曰: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皆贤相也。四人风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知白、衍劲正清约,皆能靳惜名器,裁抑侥倖,凛然有大臣之概焉。宋之贤相,莫盛于真、仁之世,汉魏相,唐宋璟、杨绾,岂得专美哉!《宋史卷三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九》


⑵①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②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⑴句注意“向”、“ 殆”“ 过”等词的落实,第⑵句注意“许”、“然” “壮”等词的落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