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99阅读
  • 1回复

(11届初赛联播)重庆片区重庆十一中分赛点快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平
 

发帖
1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6-03

重庆十一中文化作文大赛简报

    为了传承人类文化,养育文化人格,重庆十一中响应南岸区进修学院文件,于5月5日晚自习举行了初中部范围的“文化作文大赛”,初中部三个年级的学生全部参加。两个小时的现场作文之后,三个年级的语文老师认真评审,共产生了48个一等奖,53个二等奖,95个三等奖。
    此次活动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在作文中,或讨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或倡议保护传统文化,或描绘传统文化灿烂之状。




重庆11中文化作文获奖名单
学校班级获奖学生获奖等级指导教师
重庆11中初2017级16班陶丽帆一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16班曹新悦一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3班   达蕙芷一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3班  刘影一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8班秦凯欣一等奖刘学平
重庆11中初2017级12班陈琳一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12班夏丹丹一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14班胡玟伶一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9班熊婧蕾一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7班刘睿晗一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7班李思危一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谢雨含一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唐一侨一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唐梦卿一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8.1肖遥程希一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3杨睿一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4罗齐兴一等奖张艳群
重庆11中8.7陈麒宇一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8文婧一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9吴有璨一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0)孙媛一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11王学而一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1罗熙一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2李思语一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13任颖一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14王晓雯一等奖应刚
重庆11中8.14李妍慧一等奖应刚
中海学校8.2陈子怡一等奖曾妮娜
重庆11中初2015级13班谭皓秋一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11班杨大庆一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贺冰瑶一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1班文艺颖一等奖杨莉
重庆11中初2015级10班唐奎一等奖杨莉
重庆11中初2015级1班唐雪雁一等奖杨莉
重庆11中初2015级12班袁睿一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10班刘鸿雁一等奖杨莉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黄雨诺一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彭小满一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16班李渝武一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6班代晓昀一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1班宋阳一等奖张阳
重庆11中初2015级5班李芷怡一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4班吴依恩一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9班旷晓莉一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5班尹焕羽一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13班曾沛瑶一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6班李皓然一等奖刘芳
中海学校初2015级1班陈俊伶一等奖李永庆
     
学校班级学生姓名获奖等级指导教师
重庆11中初2017级1班张砚语二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1班冯秋荻二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10班  段俊杉二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10班  胡俊杰二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8班李云骥二等奖刘学平
重庆11中初2017级14班王韵童二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9班沈意佳二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11班黄爱茵二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11班陈雨洁二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7班李雲佳二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7班冯馨颖二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7班韩宇峰二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李杰琳二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李渝二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汪涵二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蒙蒙二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5班詹金豪二等奖赵蕾
重庆11中初2017级5班陈麒二等奖赵蕾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罗雪梅二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6班毛毳二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6班王娅彤二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8.1刘雨淇校二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2杜卓霓校二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2李浣嘉校二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3李鑫校二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4  彭椿惠校二等奖张艳群
重庆11中8.5蒋文轩校二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5张睿诗校二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6何信校二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6李璘琳校二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7杨天乐校二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8李可心校二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9张凌恺校二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0)胡雨然校二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12李婧妍校二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13汤冰涛校二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14翁雪梅校二等奖应刚
重庆11中8.14张昕玥校二等奖应刚
重庆11中初2015级12班危维二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陈倚云二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9班田洪睿二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4班盛子骞二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5班黄瑶二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5班王嘉宇二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14班罗奕昂二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4班曾渝洋二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4班庞睿晨二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4班王小萌二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6班杨清清二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6班何文兵二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6班黄皓宇二等奖刘芳
重庆11中初2015级7班向文婷二等奖黄莺
重庆11中初2015级7班吴雨涛二等奖黄莺
     
学校班级学生姓名获奖等级指导教师
重庆11中初2017级1班谢湘凌三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1班苟世佳三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16班邓婉千三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16班施姿羽三等奖敖天明
重庆11中初2017级3班  宋雨涵三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3班  张樱蓝三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10班  刘雨灵三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10班  赵鑫三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10班  黄若妍三等奖黄群英
重庆11中初2017级8班孙玥三等奖刘学平
重庆11中初2017级8班张雨婷三等奖刘学平
重庆11中初2017级12班田恬三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12班薛紫玥三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14班黄星渝 三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14班黄杉杉三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14班张耘琳三等奖陈竹
重庆11中初2017级9班刘子涵三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9班寇琳艳三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9班杨雨馨三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11班雍西塬三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11班高澜芝三等奖何珞
重庆11中初2017级7班吴偲语三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4班秦康旎三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4班杨懿三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4班王雅诗三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4班王彬森三等奖张雪静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常雅琪三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李佳桐三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李月三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13班王芸佳三等奖张湛
重庆11中初2017级5班王娟三等奖赵蕾
重庆11中初2017级5班何承轩三等奖赵蕾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文奕三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何治钰三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张欣然三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初2017级2班刘万琳三等奖雷小利
重庆11中8.1冉芯雨校三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1李娅佩校三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2吴南霞校三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2彭乐涵校三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3杨静澜校三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3胡志平校三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4周巧巧校三等奖张艳群
重庆11中8.4 杨祥佳校三等奖张艳群
重庆11中8.5黄上峻校三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5黄佳懿校三等奖杨曦
重庆11中8.6张盛旭校三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6杨婕校三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7杨简维校三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7罗佳校三等奖饶雪梅
重庆11中8.8陈渝斯斯校三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8罗章洲校三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9吴智柃校三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9蒋鸿烨校三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0)晏瑀琀校三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10)李林汐校三等奖杨晶晶
重庆11中8.11刘沁校三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1牟沁怡校三等奖王远建
重庆11中8.12龙鑫校三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12彭禾欣校三等奖胡茜
重庆11中8.13何欢校三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13石羽校三等奖李慧瑶
重庆11中8.14刘寒驰校三等奖应刚
重庆11中8.14郑骅校三等奖应刚
重庆11中8.14周航宇校三等奖应刚
重庆11中8.14许诺校三等奖应刚
重庆11中初2015级3班牟映竹三等奖尚春敏
重庆11中初2015级3班蒋方周三等奖尚春敏
重庆11中初2015级15班张紫萱三等奖尚春敏
重庆11中初2015级15班孙聚丰三等奖尚春敏
重庆11中初2015级9班吴佩霖三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9班全威霖三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13班郑月圆三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13班李燕君三等奖张欣
重庆11中初2015级12班陈京祺三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12班陈珂伊三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李海怡三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刘滢三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8班韩秋莎三等奖熊瑛
重庆11中初2015级2班唐甜三等奖张阳
重庆11中初2015级2班王超三等奖张阳
重庆11中初2015级11班李瑞三等奖张阳
重庆11中初2015级11班朱子怡三等奖张阳
重庆11中初2015级6班谢宇三等奖刘芳
重庆11中初2015级6班李诗琳三等奖刘芳
重庆11中初2015级4班侯燕悦三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4班樊厶源三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5班徐倩倩三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5班朱俊豪三等奖杨雪靖
重庆11中初2015级7班蒋雨珂三等奖黄莺
重庆11中初2015级7班袁溢三等奖黄莺
重庆11中初2015级14班罗沛霖三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4班文诗琦三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6班唐允贞三等奖隋文娟
重庆11中初2015级16班王丹琳三等奖隋文娟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6-07
渐渐消逝的成人礼
初2015级6班 李皓然  指导教师:刘芳

  穿梭在川流不息的车道里,观望着周围鳞次栉比的楼房,看着人们灯红酒绿的生活,传统文化便是在这样的场景里防不胜防地消逝掉了,只留下一抹云烟回荡在这浩瀚天地间……
   曾经看到一所中学给将要成人的学生举办传统成人礼,那令人震撼的场面现在仍令我记忆犹新,那些学生经历“三加”这几个步骤,就成为了今日责任之栋梁。
   学生们聚集在广场中央,俨然地棒子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仪式才开始,首先是加“家服”,爸爸妈妈陪伴在身旁,从手上接过一件件质朴无华的衣服,那些衣服都是爸妈自己曾穿过的,现在整整齐齐地给孩子穿上,衣服上流淌着岁月的痕迹,有些沾染着洗不掉的汗渍,甚至有的破了一两个小洞,虽不起眼却触目惊心。衣服上有着父母曾为家庭拼搏.奋斗的痕迹现在穿在孩子身上,便意味着孩子将要负起对家庭的责任,撑起家之栋梁,父母欣慰地望着他们隐约看到自己当年奋斗的身影。
   加“祖先服”一件黄灿灿的长衫在朝阳的光辉下,异常夺目,学生们穿上这件祖先服,身体里流淌着的炎黄子孙的血液似乎瞬间被点燃了,流动着激情,流动着豪迈。“祖先服”穿上,便意味着要继承祖先的志向,要继承中华民族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担起民族的大梁,他们眼望着东方的红日,在脸上洒下光辉和精神,似乎他们将要出发,将要远征!
   加“冠”,成人礼的最后一项。“冠”是古代官员的象征,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象征。看似一顶小巧玲珑的湛蓝色帽子,却负荷着如此的重量。学生们带上这顶帽子少了一份稚嫩嫩的天真,少了一份无知与索取,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多了一份责任与奉献。他们戴上帽子,精神焕发而神采奕奕,展望着未来,充斥着希望。
   而这样的成人礼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了,看看如今的成人礼,缺乏蕴含这些责任与精神。曾经去参加过表哥的成人礼,在酒店摆设了酒宴。亲朋好友接踵而至,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贺礼。表哥在成人礼上尽情的喝起了酒,酣畅淋漓。他的成人礼对他来讲更像是一种解脱,摆脱了禁锢,丝毫没有看到有和传统成人礼相似的精神所在,
  成人礼教会的是我们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他教会我们的是勇于承担责任,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如今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成人礼的精神正在消逝,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危机患难间把它拯救出来!难道成长不意味着责任吗?

琴韵·情韵
九年级八班   彭小满           指导教师:熊瑛

   独倚轩窗,一架古朴的琴台上,暗色红木氤氲着清香,几字“清风竹影”执着地点染。帘布的遮掩下,缕缕琴弦仿佛未绾的青丝,在蒙络摇缀的竹影下,沉淀着瞬乎飘逝的光阴,静若幽兰不语。
  琴之姿韵清清浅浅,素洁雅致。指尖轻抚她的每一条纹路,拭去她的每一粒灰尘。与琴同室,我不由默默地出神,恍惚间,仿佛置于光阴之外。
    琴声乍响,飘渺多情,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牵着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渔舟唱晚的江南。轻柔的指尖夕阳融金,晕染半江红晕,吱呀吱呀,远远地,一个浅浅的标点顺着江心缓缓驶来。渔夫轻哼着小调,低头,一箩筐的鱼儿摇着尾巴,与他含情脉脉地眉目传情。抬头,仿佛那远方青石板砌成的小路上,妻儿正双眉颦蹙,独倚望夫君。想到这,渔夫的两抹红晕之中不由地摇曳着清丽的笑意,竹篙划过,愈发悠扬歌声随着那渐远的身影绕梁天际。
    琴之意韵,轻轻闲闲,亘古缠绵。是一叶小舟上引吭高歌的欢愉,亦是青山深处莫逆之交的见证。
  是夜,风平浪静,万籁俱寂。青山之中,芦苇丛旁,一架素琴,一对知交,一曲山水半弯月。忽而云开月出,伯牙娴熟的指尖轻盈的跳动,将青山绿水,万千思绪缓缓糅入弦中。那琴音变幻飘逸似明月清风,清越似玉泉倾斜,明净若秋水长天。 青山醉了,宛转莺啼清澈空明回荡山谷;小溪醉了,潋滟水波化作晶莹浪花丁丁咚咚。子期也醉了,唯有他才能悟出那潜藏在深山中的孤寂,游离在水纹间的惆怅,皎洁的月光掩映出两行斑驳的泪......
  可无奈他们寄情于琴太深,子期逝,唯留下抚琴人和一架空琴。人已无心奏,琴已无人听。情之裂至琴之断,伯牙毅然摔碎了他寄托一生的琴,冷光幽月,徒留瘦影憔悴。
  以琴相交,亦是以情相交,一架琴,不知沉淀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旷达胸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奏琴,从不曾寂寞,时时可寻幽篁明月悟弦音,共诉心语。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陶渊明结庐人境,采菊东篱,纵使是无弦琴上也可拨动心中雅趣。“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白居易借琴逃离人世的随波逐流,只为寻觅初心......
  琴之心韵,明明净净。她是心的影子,亦是心的菩提。
  一架素琴,不过是浩瀚文化汪洋中的沧海一栗,亦可着一袭轻裳,行云流水般地倾诉万千情怀。
  琴之韵,亦是情之韵。

在筝曲中行走
中海9年级1班  陈俊玲  指导教师:李永庆

  倚一座青山闻高山流水
  乘一叶扁舟观渔舟唱晚
  我自华灯璀璨走来,寻一丝筝弦,踏一方筝面,随满身典雅,走进青山绿水。城市越加喧嚣,我开始去寻一架给我宁静的古筝,走走停停,寻寻觅觅也不觉幽静,不见古筝。
  我钟爱古筝,因它古,因它静。古物之中总像被赋予灵魂了一般。那在我看来便是静,且古筝之古乃是中华之古也,更是经过千年熏陶。
  我钟爱古筝,是缘于母亲。
  母亲钟爱于古筝,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母亲总爱一人坐在古筝前,拨动细细的弦。母亲最爱便是《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次之。《高山流水》如观山间飞瀑一般;再弹一曲《渔舟唱晚》像置身田园一样。二曲皆罢,妈妈便会悟出“高山流水琴声柔,渔舟唱晚述乡愁”之类的句子。话语虽少,却是精华。
   琴声已罢,妈妈便微微一笑,只留我独自疑惑。
   高山流水本是乃千丈瀑布,为何柔?渔舟唱晚本是渔夫晚归急船如此急躁,何来愁之说?
   弹完,悟完,母亲一脸愉快地向院子走去。我定定的站着,看着晚霞从天边漫来,仿佛那伯牙所绘的高山,渔夫所撑的小舟就在其中,我好像看到了那静静的景色,没有一丝嘈杂,没有人打扰,就像来到千年前的世外桃源。
    我走到妈妈身旁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妈妈,高山瀑布奔流而下柔在何处,渔舟晚归渔夫急躁的划船那本是躁愁恐怕不足矣,你为什么会悟出柔愁之说呢?”
  妈妈笑了笑,拉着我来到院前坐下。
  “曲子本身并无可感之处,可你若细细的品,那不一样的韵味便会款款而来,筝本是静,听时若不静心,则无法感会”
  “这曲已历经千年,它所有的,定不是它本身的乐调了,随着中华的的脚步,它其实已是另一番摸样,它有着了自己独有的感情,筝曲柔处便把这感情散的淋漓尽致,经典之处便也是柔。”
  “只有古筝能有它独有的柔,因为它是经历过沧桑的,它跟这个东方大国慢慢的走最终耐心了下来,静了下来。”  
  “生活就像这筝曲一般,要经过沉淀才会有所感悟,你在此中行走。一切都与要自己去品味。不为眼前的流光溢彩所动摇,经常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无论多么气势磅礴,在你眼中终究会变成柔,不论多么急躁的事,也终究只会变成一丝淡淡的愁。也就是平常筝曲中的柔与愁。”
   我仿佛看到那千丈的瀑布掉落下来只轻轻的打在石上,渔夫那晚归的急船也只轻轻地在湖上荡开小片波纹。
   筝曲需要品味,生活也应慢慢应对,不要急躁,只想在人生路上画下浓墨重彩,其实路上的风景比结果更为重要,细细的品味,生活会多一点柔,虽有愁也只是淡淡一笔。
  我仰望天空,我终究在自己的心态中找到了我要的古筝,但我会一直走一直走,知道真正领悟了那淡淡的柔愁。
   其后,当途徐行,细味其美,只因古筝。

忘记与铭记
初2017级2班 唐一侨 指导教师 雷小利


   忘记与铭记本就是同根生,而我们却让他们相煎何太急,中华儿女应该坚信: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题记
    打开尘封已久的柜子,灰尘迎面扑来,柜子里存放着一个陈旧的香包,一股特别的香气在空气里微微酝酿。往事顿时如潮水般的涌来--昏黄的灯光下,白色的灰尘在空中起舞,奶奶的银丝泛着光,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圈圈光晕之中。她一手打着一把大大的蒲扇,另一只手捣弄着簸箕里的艾草和菖蒲,发出甘草碎裂时的细微声音,浓郁的草香顿时使我神清气爽。
  奶奶边弄边说:“孩子,你知道吗?这艾草可是辟邪的好东西,还有这菖蒲,也是清热凉血的好药材。这俩家伙混在一起做成香包可是辟邪的好东西,多年前奶奶的妈妈可就给奶奶做过一个,今儿呀!我也给我的乖孙女做一个。”
  拿着手里的香包,轻轻擦掉桌面上的灰尘,上面竟还残留点点草香,我默想着快到端午节了吧!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爷爷总会牵着我的手去看龙舟,那一次---
  河堤上人潮涌动,我和爷爷来到桥边,一个个壮汉正整装待发,从那发达的肌肉,可以看出是赛龙舟的老手,一个个满面红光,眼神中渗透着果断和刚毅,嘴里不停的“嗷嗷”的叫着,一个个奋袖出臂,头戴红绳,左手向前,右手朝后。嗨!嗨!嗨!一声声吆喝声,岸上也在不停附和着,那气势,就像波澜壮阔的大海要把天地吞噬,又像挺拔巍峨的泰山让人感觉坚不可摧。我从他们身上看见了几千年前王昌龄笔下即将出征的战士那“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想起了苍翠挺立的竹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傲然!
  这一刻,我的眼前展示的不是赛龙舟,而是中国人的刚毅与坚强!是中华儿女延续的屈原的爱国的精神!
     正当我看得乐此不疲的时候,爷爷突然抚摸着我的头,他的表情变得坚定而温柔了,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赛龙舟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投江的传统节日,这样的比赛年年进行,想当年你爷爷我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呢。”说道这儿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眉宇间竟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来。
    “丫头,你会背屈原的诗句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自信、骄傲的大声背出来。
  我品味着这千古名句的寓意,仰望身后水平如镜的河面,有多少人还能静心的从这些千古名句中感受出古人对我们的期望呢?有多少人还记得在门前放置用艾草制作的香包呢?又有多久没有看见这气势磅礴的龙舟比赛呢?或许这一切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笑话吧!但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起能把这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未来每个时代的中华人都揣着自己的文化身份证自信骄傲的亮给世界。

  如果说忘记是初春融化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春天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说忘记是初夏瓣瓣凋零的桃花,那么铭记就是夏天别样红的荷花;如果说忘记是立秋时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傲霜而立的金菊;如果说忘记是立冬时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唯有暗香的雪梅。
                                    ---后记
正在消逝的“天下名山”
初2017级2班 谢雨含 指导教师 雷小利

  在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长江边,在千年寒霜气逼人的雪玉洞边,在湖上清风朗月居的南天湖边,有这样一座小山,如浮云般终日行的游子,如暮色般沧桑的老人,还有千千万万如朝露般平凡的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座山。
  小山,常年被青翠环绕;古城,常年被旅人向往.传说中,那里是人一生的终结地,是非功过由阴曹天子评说。前世的情丝在这里斩灭,来生的缘分在这里起始。善者,来生富贵;恶者,来世赎罪——这便是它惩恶扬善的主要文化,深埋于中华历史,如好酒弥香。
这就是“天下名山”
  奈何桥千年的怨苦结成青霜,孟婆碗里的,不是孟婆汤,而是离人的泪水;天子殿的夜晚如丝绵长,殿前的青石板冷似冰窖,评定善恶的殿前石和匾额是一道触目惊心的闪电,直击恶者胸膛……
  不知从何时起,古城千年的风霜泻为一地月光。天子殿前缥缈的,既不是清风,也不是冷雨。而是彻夜的,微醺的霓虹灯光。高楼像雨后春笋,接连拔地而起。流连在城市夜色中的人们,无人再去赏古城的春,无人再去悲古城的秋,无人再去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可有人犹知往事多少?
  最终,“天下名山”也沦陷了。天子殿前冰凉的青石板,换作了现代的汉白玉;阴阳殿上目光炯炯,威严十足的众神像,换作了“光鲜亮丽”的新神像,旧神像被随处弃之,甚至被抛入垃圾场……拆,改,没有一处不放过。
  而我们,广大风度人民,却是在看新闻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多么可笑!我无法想象,文化遗产成了一堆现代水泥,漆彩粉饰的复合现代产物;口耳相传的惩恶扬善,成了人们口中唾之弃之的玩笑。
  文化,永远是人民精神的载体。我不愿自己成为无家可归,“腹中“空空的流浪儿;我不愿自己成为海上待沉的孤舟,被岁月的浪流无情吞没;我不愿自己成为被物欲的颜色所蒙蔽的,眼瞎,心瞎的盲人。因为我的文化消逝,我便不再有做人之诫,立世之基!
  我不愿看见一个芜草丛生的中国,所以我要站起来呐喊,哪怕如石沉大海,如山际回音。我要说:“别让‘天下名山’正在消逝,别让非遗或物遗正在消逝,别让我的文化正在消逝!”
  我愿坚守净土,倾尽所有,愿你也一样。

山歌·文化·灵魂
初2017级2班 唐梦卿 指导教师 雷小利

      美酒般的传统文化会在时间的积淀下变得更加纯正,醇香。它那深远的意境会在中华民族的洗涤下灿烂着每一丝目光,每一抹微笑。
                                                                  ——题记
      传统文化是什么?它就像空中飞扬的五星红旗,扫荡着每一丝尘埃;传统文化在哪里?它又犹如鲜红而沸腾的血液徜徉在我们身体的每个角落。我只能说,传统文化是在中华土地上撒下的珍珠粉,熠熠生辉,又是所谓的仙露琼浆,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灵气,演绎着一个个光辉岁月。
      对于从小浸泡在“山歌”中的我来说,它是遥远而贴切的民族文化。有幸生活在这个地方,让我对作为生命底色的民族文化不那么陌生。最初接触到它是在老师的口中,只感到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彩与辉煌,却没真正地膜拜在它的石榴裙下。稍大一点后,我才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与它结下了永生难忘的感情。
      我坐在舞台下面,漫不经心地扫荡着舞台。突然,一阵雄混而浩大的音乐冲进了我的耳朵。鼓动着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它犹如球夜里的缕缕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它如同春日里浪漫而温柔的雨水,滋润着你每一个毛孔,它更像西湖旁羞涩舞动的翠柳,抚动着你万千思绪。这时,又有一个身影大气而磅礴的老年男子走了出来,带走了万千肯定的目光,带来光芒万丈的正气。他头戴了一根简约的白毛巾,脚踩一双朴实无华的黑布鞋,布满农村人的善良单纯。随着他豪迈的一抬手,鼓典般铿锵有力的歌声犹如出闸的水扑面而来,他的声音不但有从内至外的欢快,更有岁月的沧海桑田,就像沙砾轻轻地从你掌心抚过,舒畅又不禁赞叹。
     此刻,我面前的不是舞台,而是波涛汹涌的黄河,我面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中华上下川流不息的历史。
      回过神来,我发现台上多了一群身着碎花衣服迈着轻捷的步伐舞动妇女,眉宇间渗透出兴奋和激动,与刚才不同的是,她们多了农家妇女的温柔和恩惠,好似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滴落在青翠的荷叶上,忘我地舞蹈,激烈地碰撞。
     因此,我被这样浩大的山歌深深吸引,陶醉,不知尽头……
      山歌就是要用最大的音量,让全世界人听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势不可挡。它可以让人投入所有的精力,尽情地去为它挥洒汗水。
      山歌,它没有黑白琴键的典雅,没有吉他那样静谧,也没有古琴那样优雅,更没有竖琴那高贵,他只有人类真实的情感,更单纯的歌颂,最澎湃的激情。
      如果说山歌是一杯红酒,我愿沉醉其中永不清醒。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杯桑葚酒,我愿浅浅地饮入一口,让它去布满我的灵魂。
                                                                      ——后记
正在消逝的老人
初二9班 王学而

  “无论物质文明也罢,非物质文明也罢,作为传统文化精华,都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
    我记得那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片的短新闻,非常简短的一小段。一位七十岁左右的退休老人,在解放碑卖他亲手编织的工艺葡萄,他站在繁华大街的拐角,手拿成串的葡萄。没有人放下自己的手机走过去,买下一串五色的葡萄。
   最后,他消失了。
   也许,那样的一串编织品,在我们小时候的眼里,每个人都曾拥有过,都曾把它小心翼翼地举着,留下一串晶莹的梦。
   在这个拥有多元文化的时代中,我们有了更先进的电子产品,我们习惯于潜游在信息的网络之间。我们不再留意路边的手工编织,我们进入路边琳琅满目的商店。我们穿上时髦流行的衣装,我们看着曾经的老巷子接二连三地被推倒,剩下断壁残垣。
   那个旧日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的陈氏祠堂,它正在渐渐老去,逐渐被废墟围困。我不知道那个卖编织葡萄的老人去了哪里,成串的葡萄陪伴他愈走愈远到了何处。也许这些工艺品比起富丽堂皇的建筑并不值得比较,也许他站在那里只是倒映着一个手艺人在昂贵橱窗间的影子,也许你我不明白。
   旧时代的印记倒映着现代的辉煌,逐渐没落的文化之间反射霓虹灯绚丽的灯光。那些饱经沧桑的事与物,思想与智慧,它们的兴旺,它们的没落,所谓的悠久历史,所谓的四面楚歌,它们如同都站在这个历史的拐口,世界变迭,人潮涌动,历史的长久使它们白发苍苍,它们正苟延残喘,倚着拐杖目送过去的熠熠生辉远离它们的视线。
   站在进退两难的路口,老去的文化无可奈何,日新月异,它们处在坍塌和被抛弃的状态,新生的文化也早已生根发芽。
   也要像那位老人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吗?应该的吗,正确的吗,合情合理吗?直到所有的文化“老人”们都销声匿迹,人们却对它们视而不见?
   我想说,不。尽管现在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已被妥善地保护起来,但是,我们不能将视野只局限于那些远近闻名的建筑,众人皆知的地方特色中。也许在我们身边,就有那些文化“老人”,值得我们去呼吁,去保护。
   面对文化,我们不需要它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可他们流传至今,终究也是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它们已经落入变为文化废墟的边缘,我们也为何不伸出援助之手?难道还希望它们再接二连三地成为被现今潮流所淹没的老人吗。希望如此?期望如此?并不是。
   现今的文化必建立在以前之上。若连房屋的根基都已被损坏,断裂,坍塌,那人们能够安稳的在其中居住、生活吗?纵使会有下一位年迈的老人站在灯红酒绿的拐口中间,我们还要冷若冰霜地视而不见?
   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该是枯草满地,而是该青树翠蔓,繁花似锦。它是我们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
   我们的文化“老人”,不该是郁郁寡欢,孑然一身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该脚踏实地,登上历史舞台的台阶,重现辉煌。

                写给娱乐媒体的三封信
重庆市一中初二(11)班  罗熙

(一)

致某某娱乐媒体:

  叔叔阿姨们你们好!
  这些天,我的同学们纷纷迷上了《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几个好朋友被通过唱歌和游戏出名的方式吸引住眼球,学习方面越发大醇小疵,处处打听少儿选秀类活动的消息,甚至在班级里也自主举办起了“班级达人秀”,可谓是如火如荼。
  但我并不认为成功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追求崇高知识文化才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在此,我希望娱乐媒体能摆正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用高品质的文化素养节目对我们这一代作出正确的引导。
                                                      —— 一位在校中学生
(二)

致广大娱乐媒体负责人:
  时代变迁很快,新晋选秀闯关类节目层出不穷,但在我看来,这些节目让中国五千年博大文化沦为了附属品。我是一家娱乐杂志公司的记者,每天总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娱乐新闻呈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最吃香的也便是综艺娱乐节目的快讯。“某某节目选手负伤退赛”“某某草根选手豪门身世曝光”这样的市井小新闻反而能受到瞩目。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文化成为了推动经济模式发展的工具与助力。不管是多少年来的硝烟与屈辱,亦或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冲动与盲目,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仍然被传承了下来。如果为了娱乐节目的发展而使文化为经济服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导!
  只有摆正文化位置,在中国产品和大众节目中正确的添加文化调味剂,才能从多方面提高国人文化素养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具有文化附加值的中国综艺与产品,才会被一种自豪的心情贴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
                                                         ——某报社杂志记者
(三)


致年轻一辈的娱乐媒体:
  在我儿时,只有收音机和小黑白电视机可供我们消遣,那时梅妆戏子红脸张飞在黑白屏幕里咿呀唱戏,木兰雕花步摇叮当脆响,哪有今天这些冲关节目,唱歌节目,这是给小孩子看看罢了。我们这些半截入土的人只能看看新闻联播坐坐摇椅咯。我也真是不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难道去唱唱歌闯闯关就能出名挣大钱?年轻一辈不懂得生活的艰辛,总想着不劳而获,反而忽视掉了中华民族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实乃可惜!
  希望做娱乐的同志们能添加一些有意义的传统文化进综艺节目,让老年人在闲暇之余也有些乐子可找。文化是中国人血液流淌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勿忘,勿忘啊!
                                                         ——某六十岁老人
宋词——深远的文化
重庆市一中初2.3 杨睿

  曾,爱在花谢之季,彳亍于萧条。黄花凋零散散,如那垂髫之颜,褶皱生涯,忍尽岁月揶揄,仿若纤纤之手一碰,惹得满手苍黄,一身憔悴。“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不禁想起“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声悲叹。真卸不下的清装,装不满的怅惘!
  曾,爱在雨蒙之季,踏息小湖边。看那飐滟的湖水一层一层孤寂地荡漾,追溯今生雪泥鸿爪的记忆。眼前仿若被雨陌生开离,昨日车水马龙的马路寥寥无人,昨日喧嚣的街道被寂寥拶榨。“物是人非事事体,欲语泪先流。”我又不禁想起历经坎坷的李清照梨花带雨的娇容。真沧海几度桑田,浮生几重梦魇!
  或许,多愁善感,我就喜爱如清酒般的宋词,喜欢李清照的婉约,喜欢这种精悍的文化。宋词是中华历史上不朽的文化,它承载过多少女儿思夫的焦虑,流淌着多少男儿对现世的感慨。它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勇敢地挤进历史的漩涡,闪耀至极!
  明月窗,空守望,一行月光两世伤,独自思量独彷徨。星泪光,梦黄梁,半生惆怅一心亡,无从引吭无歌腔。坐在窗边,孤独地仰望着月亮,嘴唇轻启,思绪霏霏,自我吟哦。青春再咆哮,我也能心纯至极,赏赏宋词,感感世态,自己写写词,仿若一辈子都能做个遁迹繁华,素衣轻裹的善感女子。
  像我一般爱着宋词的人似乎很少。大家放不下对红尘的眷念,执著地雕刻自己,扭曲内心。他们的心中丢弃了璀璨的宋词文化,他们很厌倦,他们的脑海只有一层肤浅的翻译。我一直认为,摒弃宋词文化的人看不见春厦秋冬,闻不到烝烝锦花的芬芳,热爱宋词文化的人方能是四季的搴芳者,方能从一朵枯花中细闻曾经的馥郁。
  我很喜欢张晓风,林清玄一类的台湾作家,充满着文化气息,文字朴实优美。曾也很疑惑为何总是台湾的作家,而后才从一位老师口中得知台湾重视诗词文化,他们所背的古诗远远多于大陆的人。那时也猛得感觉那诗词文化的重要与魅力。当诗词文化从一棵刚吐芽的小苗慢慢伸长了枝条,进入中考高考时,我也充满了欣慰,仿若看见更多的人徜徉于包罗万象的宋词文化,仿若看到宋词盈盈走来,轻叩人们心扉。
  春光未老,佳期似梦,轻捧点点滴滴的年华,用宋词的芳浴洗涤内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喜欢那样简单的爱情。两情未分爨,一笑携手老。“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喜欢那样放荡的快乐。无愁一生忧,静看沧海桑变。“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喜欢那样羞涩的少女心。俊男脉脉来,牵动万缕情。
  就喜欢那样清洌的宋词,就喜欢那蕴意深远的文化!


注:版权组委会所有,任何转载,请注明出自“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网”,谢绝纸质出版。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