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46阅读
  • 0回复

(11届初赛联播)重庆片区重庆三十八中分赛点快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平
 

发帖
1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6-03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初赛获奖名单


学校:重庆 三十八 中学       联系人: 陈梦          
姓  名
作文题目
名次
指导教师
杨雅婷
《正在消逝的技艺》
一等奖
王世华
程钰杰
《回忆》
一等奖
黄泥
袁熙
《正在消逝的糖人》
一等奖
黄泥
谭欣月
《正在消逝的故乡》
一等奖
黄泥
邓挽澜
《正在消逝的艾叶饼》
一等奖
谌红
李俊逸
《正在消逝的川剧》

一等奖
谌红
喻文
《正在消逝的酸甜美味》
一等奖
王世华
苏媛
《正在消逝的扁担》
一等奖
王世华
江姗
《正在消逝的味道》
一等奖
王世华
张艾佳
《正在消逝的茶香》
一等奖
梅秀
李雨潇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一等奖
梅秀
夏腾娇
《正在消逝的江南文化》
一等奖
陈梦
刘亚玲
《忆丝桐》
一等奖
陈梦

郭莹
《诗情》
一等奖
沙琴

凌小荆
《正在消逝的粽香》
一等奖
任宇虹

龙钰菲
《古诗的魅力》
一等奖
任宇虹

杨靖宇
《正在消逝的乡村文化》
一等奖
付裕

廖维静
《正在消逝的乡村》
一等奖
付裕

一等奖
(共18篇)

张金泓
《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二等奖
黄泥

唐嘉欣
《正在消逝的磨刀师傅》
二等奖
王世华

李锍婷
《正在消逝的年味》
二等奖
王世华

陈思贤
《正在消逝的集市》
二等奖
王世华

李清怡
《正在消逝的青瓦绿墙》
二等奖
王世华

将一妃
《正在消逝的声音》
二等奖
黄泥

李雅诺
《正在消逝的它》
二等奖
王世华

张学炼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二等奖
谌红

况美怡
《正在消逝的吹糖人心》
二等奖
谌红

方波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二等奖
谌红

姚昌莉
《正在消逝的茶香》
二等奖
梅秀

黄瑶
《正在消逝的墨香》
二等奖
梅秀

何丽莉
《正在消逝的糖人》
二等奖
梅秀

周文杰
《在文化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二等奖
梅秀

王燕琳
《茶意》
二等奖
陈梦

马海洋
《正在消逝的古诗词》
二等奖
陈梦

张倩
《到民间采风去》
二等奖
沙琴

周小瑄
《正在消逝的丽江古韵》
二等奖
沙琴

赵俊寒

《正在消逝的茶马古道》
二等奖
王红梅

石磊

《正在消逝的戏曲》
二等奖
王红梅

李园

《正在消逝的古文化》
二等奖
王红梅

徐绍钦

《正在消逝的文化》
二等奖
王红梅

谭雅玲

《正在消逝的茶文化》
二等奖
周英

蹇颖

《正在消逝的汉字》
二等奖
周英

王曼

《正在消逝的锡雕》
二等奖
任宇虹

何嘉欣

《正在消逝的茶艺》
二等奖
任宇虹

二等奖

共26篇

周上吉
《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比赛》
三等奖
王世华

陈鸿丞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三等奖
谌红

徐静
《正在消逝的皮影戏》
三等奖
谌红

陈怡楠
《传承文化还是利益当头》
三等奖
谌红

郑燕欣
《经济大戏》
三等奖
谌红

骆易
《小议综艺娱乐节目》
三等奖
谌红

谭力榛
《正在消逝的重庆棒棒军》
三等奖

郭迎
《正在消逝的大足石刻》
三等奖
谌红

余劲草
《正在消逝的茶馆文化》
三等奖
谌红

王伟
《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三等奖
黄泥

冯诗薇
《那个卖春联的老头》
三等奖
王世华

王娇
《传统文化》
三等奖
王世华

吴漫
《正在消逝的泥人艺术》
三等奖
王世华

刘璐
《正在消逝的苍脉》
三等奖
王世华

谭璐霜
《正在消逝的码头文化》
三等奖
王世华

朱彦霖
《魂入丹青》
三等奖
梅秀

任茗玫
《正在消逝的茶香》
三等奖
梅秀

梁青
《正在消逝的古韵》
三等奖
梅秀

周筱月
《正在消逝的京剧》
三等奖
梅秀

杜雨佳
《传统都去哪儿了?》
三等奖
梅秀

杨嘉一
《正在消逝的竹背篓》
三等奖
梅秀

粟诗文
《正在消逝的敦煌文化》
三等奖
陈梦

段佳含
《正在消逝的磁器口》
三等奖
陈梦

刘欣洲
《正在消逝的瑰宝》
三等奖
陈梦

王佳
《正在消逝的墨香》
三等奖
陈梦

刘佳
《正在消逝的春节》
三等奖
陈梦

唐斯易
《正在消逝的糖人》
三等奖
陈梦

周倩
《正在消逝的剪纸艺术》
三等奖
沙琴

张练
《正在消逝的文化》
三等奖
沙琴

杨静

《正在消逝的汉文化》
三等奖

付裕

王玉瑶

《正在消逝的工艺》
三等奖

付裕

李家豪

《正在消逝的古文化》
三等奖
任宇虹

雷洲钰

《正在消逝的年气》
三等奖
任宇虹

胡芮

《正在消逝的糖果园》
三等奖
任宇虹

李琪宏

《正在消逝的茶道》
三等奖
任宇虹

詹文婕

《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三等奖
王红梅

秦宇涵

《唐诗和宋词的成就》
三等奖
王红梅

唐诗雨

《正在消逝的皮影文化》
三等奖
王红梅

田菁杨

《正在消逝的汉字》
三等奖
王红梅

刘丹

《唐诗与宋词》
三等奖
王红梅

傅青松

《正在消逝的家乡戏》
三等奖
周英

刘江源

《正在消逝的心灵之书》
三等奖
周英

三等奖
共42篇


正在消逝的锡雕
重庆三十八中2016级2班  王曼  指导教师  任宇虹
    我所知道的锡雕是在十一岁之前。
    童年的故乡,是我最爱的乐土。
    第一个崇拜和憧憬的人——嗯,现在我终于能这么承认,是村里一家锡雕小店的老板。
    小店老板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不过遗憾的是。他的老伴儿不能生育。所以他对我们这种穿着开裆裤便到处乱跑的小孩特别亲切,所以村里那家简陋的锡雕店便是我们的专属乐园。老头有一个自为满意的称号“白胡子老头儿”。
    从老头儿那儿,我知道了锡雕悠远而神秘的历史——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工艺,已有300余年历史,工艺悠久,源远流长,具体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1676年。然而每每提到这些老头儿总会自豪地吹吹嘴边的几根“龙须”。
    至今,我还依稀记得白胡子老头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一件浮雕摆件。上面演绎着最具民族色彩的故事——牛郎织女。你瞧!那织女: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若用诗人的话来说便是:雪河清清水, 空谷幽幽人.来比拟了。再看牛郎: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我至今都还在怀疑眼睛明明不好的老头怎会把锡雕雕得如此精美绝伦。
     老头的锡雕选材讲究都是用99.9%的纯锡制作,怪不得村里人都说这老头不仅技艺好的很,人也老实可信。要我说:用心感悟精髓才是工艺上最最精妙的手法与技艺。
     不久,因为读书的原因,我去了城里,走的那天我吻抱了故乡夏晨的黎明。在学习的空隙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老头粗糙的手中雕出的件件精品。终于在某一天,我回到了美丽了我一个又一个想念的夜的地方。
    眼看着朴实的村里,最后一棵年迈的老树被砍倒,天色已经暗了。
    他们都已经回家,留我站在这废墟中,古老的街道已看不清轮廓,童年中青石向晚的景色也已不再。我努力寻找着童年中精美却又简陋的锡雕店。它在那儿。我所看到的只是遗失、沦陷的文化,而那个白胡子老头儿也不知去向,但后来听别人说。他早已静静地躺在后山之中。当往事飘散成一阵风;当故事里的人如星星般散布于人海。只有在味蕾里反复咀嚼往事的甘苦。而斐,在某个瞬间被突如其来的往事所拥抱,在今天的风里,被回忆的碎屑迷离了一双潮湿的眼?
    再也回不去了么?
    再也回不去了。
    今天的我们,是否应反思世界最初的模样?

正在消逝的茶马古道
重庆三十八中2016级3班  赵俊寒  指导教师  王红梅

    茶是我国几千年的劳动结晶,而几乎全世界的茶,茶道都是从中国发扬出去的,有香醇浓厚的红茶,有清香可口的绿茶。。。。。。但运送它们则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古道和马帮。而在重庆地区的则是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宋兴于明清,之后则是在二战后最为兴盛,也正是在那我国最需要经济发展。在那之后则渐渐消失,只有少数人还在从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附属工作。
    最初,茶马古道的形成是一些各个地方的盐商,商会组织形成的。是卖一些小商品并不是以卖茶为主,在之后的发展才慢慢形成的。而这条古道形成后则是促进了我国多个地方的制茶业,种植茶叶的发展,加速了我国茶叶种类,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增加、提升。
    这条古道,是为那些在西藏外省的人民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在西藏,矿物质等一些重要元素。就利用茶和自家奶牛的奶制成了酥油茶,这样也可以使藏民的多余脂肪得到降解,可以为藏民补充维生素。
    茶马古道从我国一直延伸到西亚、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促进了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
    而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有飞机、火车等高效率的交通工具,茶马古道已没有当年的兴盛,这几千年的古道渐渐消失,而和它的一切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跟着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但这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巨大冲击。
    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有效的去保护茶马古道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它本身。就像茶道一样,它是从中国传到日本,而中国则是将它完全忘记,而日本则是将茶道发扬成了一种精神。
    这些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是需要全中国的人民去保护传承的。否则在它们全部消失后,我们中国一个不止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又会剩下些什么呢?一群连中国有哪些文化遗产都说不出的一个的中国人?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重庆三十八中2015级6班  方波  指导教师  谌红

    “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下午,就这样带走了许多人的幸福,只留下了一地数不清的孤独,和一辈子都无法擦干净的痛苦。下不停的雨就像流不干的泪,参加着鲜血变成那岷江的水。。。。。。”还记得吗?这首《川江号子》,曾唱出了多少江边纤夫的心声。长江边上,礁石上,多少饱经江浪击打过的双手,在礁石凹凸不平的表面抚过,伴随着生生激昂的川江号子。他们黝黑的皮肤,青筋爆出的双手,以及那条紧系着他们每个人的纤绳,不整齐却分外和谐的“合唱”。却总是让我感觉到他们的辛勤以外的别样色彩。
    但是,什么时候,江边他们黝黑的身影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什么时候,江边出现了根根铁链却唯独遗忘了礁石旁被江水浸泡的纤绳,纤夫们去了哪里?我想,他们已被世人所遗弃,更加难寻那激昂的《川江号子》。
    我知道,这是一个梦,它很真实,让人不经想沉醉其中。我独自走在江边,汹涌的浪花还在锲而不舍的拍打着那凹凸不平的礁石,它好似不曾看见礁石上那千疮百孔的伤痕,硬是想要礁石完完整整的投入它的怀抱中。江边又传来熟悉的歌声——《川江号子》。我远远望见礁间,那些黝黑而纤瘦的身影,拖着长长的纤绳。我突然来了兴致,脱下我的凉鞋,把它放在礁石上,就这样赤着双脚跑向纤夫们,柔软的细沙抚过我的脚趾,带着它的余温又落回沙地。我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是一枚精致的贝壳,却没有想象中的疼痛感,是因为这是梦境吗?我拾起那枚贝壳,又望向歌声的源头,空有其声,却无其人。再难寻。。。。。。只寻得那条长长的纤绳。
    我从梦中惊醒,下意识的看向我的手,竟傻傻的认为是真实的吗?我也不知道,耳畔好像又传来了魂牵梦绕的“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下午,就这样带走了许多人的幸福,只留下了一地数不清的孤独。。。。。。”
    我梦中那群黝黑而纤瘦的身影。
                    正在消逝的它
        重庆市第38中 2015级2班  李雅诺    指导老师:王世华

       它,历经百年沧桑,看着一代一代的人成长,又看着一代一代的人逝去,却不曾想有一天见证过那么多来来往往的它也开始消逝。    
————题记

       它并不著名,它很普通;它不特别,它很平凡;它不繁华,它却承载了太多细水长流。
       据峡江开埠史记载:1890年3月,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重庆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重庆开埠后,南岸成为西方列强开设机构的首选之地,多国列强在南岸境内设海关,建码头,开洋行。弹子石正街虽没有单独的历史记载,但从老人们的记忆中得知,这里曾是连接王家沱码头到朝天门码头的重要通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条老街一直商贾云集,每天人山人海,繁荣与磁器口不相上下。
       记得儿时,母亲牵着我的手,一级一级蹦在老街的石板路,老街里小巷交横错杂,每一户人家都藏在这宁静天地的某一个角落。闲得无事的老人们搬出家中的木桌木凳放在自家门口,沏上一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绿茶,在烟雾缭绕中与交好的领居聊着趣事拉着家常。小女孩子们拉朋结伴在某一段石板路上跳起橡皮筋,那皮筋随着女孩们灵活的双脚上下舞动,述说着童真童趣。再往前走上几步,也许就看见另一群孩子在“跳房子”,把竹签丢出去又跳着把它捡回来……夏日炎炎,老街的石板街自然凉快,走着走着,就会看见一只小狗横趴在街上,任你行人来来往往,它才懒得看你一眼……
      时过境迁,不知多久没有回去看望它,看望记忆中的老街,猛然听见它被拆迁的消息真让人措手不及。于是,时隔多年的我又踏上了那条记忆中的石板路。
      再次回到老街,看见的却是满目疮痍——一片片断壁残垣,一片片横七竖八的废墟,即使没有来得及拆除也用油漆涂上了大大的“拆”字……曾经和小伙伴在老街捉迷藏、捉蝴蝶各种嬉闹的记忆一股脑地涌上心头,望着这一片片冰冷的废墟怎样也不能和脑海中的那个充满温馨的老街联系在一起。我扭过身,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仿佛只要没有看见,那个老街也还依然存在……却不自觉地鼻子一酸,眼中含着滚烫的眼泪,怅然不语。
      我还以为它会一直在那儿,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无尽期地等待从这里出去的子孙随时来探访,会继续维护我们的童年记忆,还以为它会原谅匆匆离去来不及道别,在多年以后才匆匆赶回却没来得及看它最后一面的游子……我以为,都是我以为,却忽视了它正在消逝的事实。
      随着旧城改造,大批和弹子石老街一样的老街逐步被拆迁,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冒出地面覆盖了老街。时代在进步,老街被拆除,拆除的是我们的历史见证,拆除的是我们的记忆,瓦解了我们儿时的童话。
      我们无法阻止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也无法阻止老街被拆的现实,只好记住正在消逝的它。
      还好,我还记得正在,或已经消逝的它。
      滚滚两江水,不舍昼夜;幽幽石板街,岁月峥嵘。
                      到民间采风去
   “ 一 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哲学家说的的确如此,即使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厚到文化内涵。这些、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都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到民间去采风,关注我们平常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传统节日里的文化与学问。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一股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就在手腕上印成五环不同的颜色。包粽子,不仅是我们自己吃也是为了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中,因为屈原是投江死的,所以人们不愿让鱼儿们吃掉屈原的尸体。用丝线缠成香角子,是用大竹叶包的,里面是罗米包的,还可以在里面添加腊肉,花生等等。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一煮,香喷喷的味道和过节气氛环绕在整个屋子,家人都开心地笑着,等待这开心吃粽子的时刻,小孩们就围在锅旁,急得团团转,一直问:“粽子好了吗,口水都流了一地了”。大人们则会说,很快、很快,去玩一会就好,玩累了,多吃几个粽子。其实粽子里包着的不仅仅米,也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就能吃到圆圆的月饼了,虽然平时也能吃到,但没有过节的气氛。一般都有虾仁的、豆沙的、蛋黄的、芝麻的等等。家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做月饼的模子,样式简单。吃完了月饼就可以去玩了,看比赛了、当然是划龙舟了。参加比赛的队员个个精神饱满,“黑咋、黑咋”地喊着号子,观众也和队员们一样兴奋,“像是自己也在比赛一样。”虽然赢了,输了都没有奖状或惩罚,但这是一种传统文化啊。道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端着椅子坐在自家门前,望月聊天,这就是赏月,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嘛、、、、
    四月五日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就没有特别要吃什么了,就是去烈士墓和自己死去的亲人扫墓。然后还有踏青,和家人感受大自然的美,拥抱大自然,让大自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也是道不完的,这些传统节日年复一年的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享受到这其中的乐趣,和家人一起度过是那么开心、那么幸福、那么难得。
重庆三十八中 2016级 四班:张倩   指导教师 沙琴

                          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重庆三十八中2015级3班: 张金泓   指导老师:黄泥
   青葱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泥土上,新鲜的空气,粘着一丝丝花香,萦绕在鼻尖,沁人心脾。充满古韵的建筑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芬芳而又素雅。街道里,做糖画的老人与孩子们一起嬉笑。会堂里,化了妆尖着嗓子的人,唱着京剧,一脸陶醉的观众注视着舞台。然而,这一切都将像陈旧的照片消失殆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建筑纷纷被拆除,由于破旧,它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一座座历史,不断的沉没、消失。打开窗户,吹来的风中散发出历史的余味和感伤的气息。现今的人们,为追求繁华,渐渐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注重金钱,这也是文化消亡的原因之一。在过去,人们喝的是纯净的水,吃的是土生土长的粮食,走的是泥地,充满了乡村的气息。而现在,一切都化为乌有,蔬肉瓜果都被转基因的产物代替,喝的水都存在污染,走的路都变成了柏油路。尽管繁华,却少了朴实的乡村气息。唉!有多少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多少绝迹的灿烂需要我们去追寻,有多少种文化迫切需要我们关爱,挽留。

    回忆起儿时的伙伴和欢笑,心灵深处的一丝丝忧伤和怀念一下子涌上心头,思念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个记忆中脸上沟壑纵横的老人,仿佛又在眼前,做着糖画,露出温暖的笑容,而我心里祈祷抽到龙的那种心情好似又回到身上,随即,却又像幻影般慢慢消失,无论我如何努力的想去抓住,都抓不住。时代进步了,卖糖画的少了,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些不好挣钱而又辛苦的工作,有的也大多被现实的残酷埋没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坚持下去,取得成功。我想,要阻止文化的消亡,应该大力扶助民间文化遗产继承人,让学者开设讲座,进行国学的宣传,如百家讲坛所引发的国学热,抢救濒危语种,制定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等等…我希望有一天,那些消失的传统文化,能够再次重生!

    抬头仰望,明净的天空被乌云遮蔽了,我想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黯淡了;天边浮现的红霞,妖艳而又美丽,我想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淌血;璀璨的星星从天边坠落了,我想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消逝了……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重庆三十八中2015级4班   张学炼   指导教师   谌红

   记得当年,川江号子响彻云霄,被长江两岸的儿童编程歌谣传诵。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也正是如此,川江号子由于纤夫这个职业的替代逐步销声匿迹。至今,也只留下了歌谣,可再也难见传诵的孩童。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沐浴着长江水长大,对于川江号子却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残缺的记忆。
  5岁那年,那时我还居住在临江的一个村庄里,在靠江的长江幼儿园上学。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学校我因为不喜欢吃蛋炒饭,便大发雷霆,把饭菜全部倒在了地上。老师的劝嘱并没使我停下,便给我父亲打了电话,那时父亲好像拯救世界的天使把我带出了校园。一路上我忐忑不安,以为他会带我回家或者责骂我,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安静地拉着我的手,来到了纤夫们拉船的地方。我们坐在岩石上看着纤夫们的一举一动,听着船桨声越来越近,一位船夫划着木浆,一边向纤夫们招手,一边大喊道:“船来------啰”。那声音雄厚、高亢。
  纤夫们在这时也纷纷站了起来,
正在消逝的声音
重庆三十八中2015级3班  蒋一妃    指导老师:黄泥

    “磨剪子咧……”这句话你听过吗?你还听见过吗?也许,早已尘封在你的记忆中了吧。在回想童年的时候,它们就会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悠扬婉转,心情平静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
    童年的甜蜜是在那一声声“冰糖葫芦咧,冰糖葫芦咧……”中体现……童年的快乐是在那一声声“炒糖人”中的回忆……
    童年的一切都在那一声声的叫卖中度过,是那么吸引,那么美好的生活......
    清晨,山雾朦胧。下了一夜的雨,空气格外清新,麻雀在树间蹦跳着叽叽喳喳的吵闹着给寂静的早晨增添了一丝生趣。街道还流淌着昨夜的雨,路旁的小草还披戴着露珠,远处有几户人家已炊烟袅袅。在远处山丘的衬托下,格外显眼宛如沉浸在一幅泼墨的山水画中。炊烟停止上升,麻雀停止啼叫。只有那个声音还回荡在街道间,”麻糖,麻糖”和铁器相撞”叮叮当当“的声音。小村里的人都被这充满甜甜的声音给唤醒。孩子则最是活跃拉着大人去寻找声音的来源。人们的步伐和那一声声”麻糖“融进了这个如画的清晨,忙碌的一天就在这一声”麻糖“中开始了。如今的我们还听到过那甜甜的叫卖和”叮叮当当“的声音了吗?也许它们是暂时沉睡了吧?但那幅山水画始终藏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                                                                      
    记忆中童年还充满了香味,那甜糯糯的味道弥漫在我的鼻腔,多么醉人。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有”爆爆米花,爆爆米花“的声音回荡在小村中,家家户户都欢喜的将陈年的玉米捧出,那个人十分熟练的将东西准备好。装玉米,系麻袋,按上手柄,点火......玉米就开始了奇妙的旅程。随着那个人的手一个画圆,一个画方的进行着,小孩儿都躲到父母的身后,捂着耳朵,就等那一刻。随着”嘭......"的一声巨响满天的玉米香味弥漫在整个小村的上空,玉米都好似漂浮在空中,小孩儿们拿着篮子去接,满满的。孩子们对这声"嘭..."感到害怕又欢喜,这也是童年的一种纠结。如今我们再想这样纠结恐怕也不能了吧。它虽消逝在生活中但却永远停留在人们心中。
    “麻糖”、“冰糖葫芦”、“红烧肥肠”、“冰箱、空调、洗衣机”、“磨剪子咧”、“棒棒。棒棒”……这些声音一直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正在消逝的它们或已经消逝的它们真的消失了吗?不!这个回答很坚定,它一直存在心灵的最深处。只要重现它,我们就会抓住它,让它们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唤醒心中的那些声音,拯救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
正在消失的古文化
重庆市第三十八中学    初一2班   杨静   指导老师:任宇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些小时候常常挂在口中的诗句,如今的我们还记得多少?这些陪伴我们童年,让我们颇有成就感的诗句,如今还剩下多少?
    当今社会,一个动动手指就能解决温饱问题的社会,留下的不是古人们的那份艺术文化,而是一些像“火星帖”、“盖楼”、等现代化的网络流行语,这样真的好吗?结果显然是无庸置疑的!
    汉字,一个个跳动的精灵。如今也成为了大多数人生疏的面孔。很多少见的汉字,又有多少人了解?不过也为数不多了罢!现在,社会上随意更改汉字的地方比比皆是。有的商家为了吸引的顾客眼球,便不惜对汉字动刀。试想一下,如果经营得好,会没有顾客上门吗?
    可以打个比方,保护动物是为了动物不灭绝。但试想一下,动物会灭绝,难道文化便不会灭绝了吗?都说古人的艺术文化永垂不朽,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可依现在的局面来看,这可能吗?如果不去学习,不去传授,能凭什么传授下去?冰冷的机器吗?别忘了,机器也是人制造的!如果人类不去学习,任凭文化在荏苒的岁月中消亡、殆尽。那么机器能做什么?什么都不能!
    社会正在进步,文化却正在消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也一点一点被啃食,进步需要时间,但文化的消亡可没有时间的限制,只有文化的殆尽!所谓进步,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没有以前的基础,哪有以后的进步?不过是在原地打转!那么进步,不过是一套徒有虚名的说辞罢了。
    文化正在消逝,不要等到殆尽了才觉得不妙!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新领悟文化,了解历史。有了以前的,才会有更好的!风吹不尽世间的沙,但沙不被保护,又能剩下多少?

正在消逝的工艺
重庆市第三十八中学  初一四班  王玉瑶  指导老师:付裕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高科技无处不在。它们带给了人们便捷、快速的生活。但在这样的生活中。但在这样的生活中,曾经那些神奇、精湛的手工业等工艺已经鲜为人知了。在科技日益增长的时代,少有人关注那些曾经人们的最爱。
     就如戏曲一般,曾经那为了一场戏而痛哭流涕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那时台上的人用变幻多姿的动作与使出浑身解数的表演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博得观众的赞扬和快乐。但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这样的精彩表演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伤痛和枯燥。许多练习戏曲表演的人更是从三四岁便开始练习。这样的练习耗费了许多的时间,但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压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练习,难免会十分的枯燥,使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烦躁起来。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使得很少有人去学习表演戏曲。就算是极少数愿意学习的人,也面对着就业的危机。

     在电视机中,我们常会看到古董的拍卖。当我看见那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总是不由自主的从内心的感叹,这些精美的古董一点也不比现代工艺做出来的差。我的欣中又会为此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那时,在几千年以前,人们的工具还没有现在这么的精致细腻,但却能做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所以,我认为以前的人们虽然工具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的先进,但是他们心灵手巧,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做出精美的艺术品来。但如今,许多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了,只留下了少量的作品供人们观赏,而更多的,则是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如果有一天,当这些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失传后,中国还剩下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我们民族的传统工艺,让中华民族的工艺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世界工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正在消逝的大足石刻
重庆三十八中2015级6班    郭迎    指导教师   谌红

    昔日辉煌已变成斑驳,灿烂文化怎能逝去?
——题记

    已步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对现代文化有着憧憬,对传统文化却了解甚少。石刻,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在重庆市,“大足石刻”更是家喻户晓,也是重庆的象征、代表,而这灿烂的味儿变化正在一点点消逝,人们却无动于衷。
    石刻遍布整个大足县,南山、北山、山顶、山腰,大大小小的石刻躲藏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大足石刻最开始雕刻于初唐,其后两百多年间仅开凿了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而后几百年石刻盛行,在大足县多地都进行开凿。石窟艺术源于古印度,自3世纪传入中国,而后在唐朝盛行。在古代中国北方曾两次登上造像顶峰,却渐渐衰落,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隐匿于丛林中的辉煌工程一直引发着人们的好奇与一探究竟。终于,在1947年,中国考古学家陈教授率领一批考古人员踏上了这一片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土地去寻找那令人感叹的艺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消失几百年的石刻重新被找到,那宏伟的石刻让考古人员欣喜若狂,叹为观止,大足石刻的价值石无法估量的。仅北山石刻一处便有数不胜数的大小石刻几百座,佛像惟妙惟肖,穿戴着华丽的外衣,细腻精美,技艺精湛。沿崖造像。从南到北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石刻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有的细致精巧,有的混若天成,有的却如才刻的一般崭新。
    如此灿烂的文化现在却受着人们的摧残。走向消逝的边缘,“佛头一夜之间消失不见”的事件人尽皆知。1995年6月4日,大足石刻北山多宝塔内一尊南宋时期的释迦牟尼佛像头部被人盗割,震惊全国。幸好,最终找寻到时还并未售出。但佛头却再无法还原。曾位高权重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文强家中也有两座珍贵头像,虽保存完好,并未流入他国,却也是不小的损失。如今,有关石刻被毁坏的新闻层出不穷,游人们却无一点保护意识,致使文化一步步走向消逝。若石刻再一次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将会是多大的损失。
    一次次重游大足石刻,岁月的痕迹虽使石刻变得苍老,而人们的行为却使石刻斑驳。那刀刻的辉煌怎能消逝在人们的手中;那宛若真人的石像怎能忍受人们的摧残;那悠久的文化怎能消逝殆尽。。。。。。
    正在消逝的大足石刻,正在消逝的悠久文化,正在消逝的中国历史。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管住自己的双手,保护住文化。不要让自古礼仪之邦沦为他国口中的“凶手”!
记忆中的端午
重庆38中2015级5班   王娇  指导教师  王世华
    五月的清泉带着蒹葭苍苍的古韵轻轻地漫过我的心间,蛰伏在心底的记忆渐渐苏醒,带着富有传统气息的端午缓缓归来。
    记忆中的端午总与姥姥有关,每至清明夜后,伴着艾叶芬芳温润的香气,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脚步,轻轻走进,轻轻推开门,为我拾起掉落在地上的被角,一掩再掩。
     那时的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无论什么都能引起我的兴趣。
     眼馋于香香甜甜的粽子,于是对姥姥说:“姥姥 ,姥姥,教我包粽子好不好啊?”姥姥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姥姥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姥姥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
     一个个顽皮可爱的粽子在大锅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不一会儿便粽香四溢。剥开墨绿色的粽叶,白皙诱人的糯米便在我的眼前一览无余,再配上一小碟白糖,一杯清茶,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我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缠着姥姥讲讲她和老爷年轻时的故事,其实他们的故事很平淡,不似胡兰成,张爱玲的“今生今世已迷惘,山河岁月空惆怅”,也不同于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他们的爱情就像一丛长在端午时节的卷耳草外在是一张白纸,平淡无奇,内在却有一室幽兰的别有洞天,每每思及此,姥姥眼里散发着温柔的光。
      笙箫难默,在素味锦年里辗转成歌。姥姥去世已多年,但姥姥的端午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蛰伏在心灵的最深处永远不会消失。
     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带着千年的风韵。简淡玄远的端午如同一尺鲜活的水,涤荡着我的灵魂,涤荡着我生命中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正在消逝的重庆码头文化
重庆38中2015级2班   谭璐霜 指导教师  王世华

    重庆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更是座水码头。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码头,船来人往,成群结队的搬运夫肩挑背扛,喊着响亮的号子……
     “呜—呜—”随着一声响亮的鸣笛,船舶缓缓驶向岸边,游客们从船上走下来,驻足观看这朝天门的壮景。我站在石梯上,看着这历史留下来的足迹,不由感叹那时朝天门码头那繁华的景象。
    曾经,江边停满各种各样的船舶,真是樯桅如林,船篷相连,挤得密密匝匝,甚至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江河都塞满了,岸边是各种各样的街市,真是店铺相依,人来人往,把那青石板路磨得光润发亮,日日都是赶场天,都是庙会节。
    但如今,这种场面渐渐消逝了。这里再也不是那繁华的场面。吹着河风,看着江面上稀稀疏疏的船舶,在这里再也没有热闹的街市,再也没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有那怀念过去,听闻此景,前来目睹风景的游客。看着他们脸上那失落的表情,我不禁伤感,难道再也没有此番景象吗?那样的码头文化在一点一点消逝……
码头文化最明显,最具有特色的也便是棒棒军了。
    因其水运货物在此集散,需要大量的搬运劳工。解放前的历朝历代,许多灾民为求温饱,从四面八方涌到山城闯码头,凭一身劳力肩挑背扛将堆积如山的货物搬运进城。在当时没有大量的交通工具,只得靠人工搬运。这些人以挣苦力求生存,如蚂蚁搬家一般将雇主的货物顺着这一级级陡立的石阶搬运上去。这里留下他们辛勤的汗水,那沉重的步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渐渐代替了这劳累的人工活。棒棒军这份工作也渐渐消失了,人们也嫌弃这份又苦又不能赚许多钱的机会,大多都放弃了。只有那些经历沧桑,当了一辈子的棒棒的人,却不忍放弃,仅用那微薄的收入来赚钱养家。但种棒棒精神,还会成为重庆最亮丽的风景线吗?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当年那些老码头已经逐渐远去,而曾经那些陈年旧事,似乎只能在重庆人的记忆中,才能依稀捕捉到当年的模样。

                                         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2015级3班:王伟   指导老师:黄泥
      中国有许多的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传统文化为出现断层,但随着汉字的简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曾经优美的传统文化正在消逝,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汉字是很典型的会意字,汉字简化之前,我们看到一个字就大概知道它的意思,而另一边的声旁也让我们更能便于识记,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对自然的理解,这也是一些珍贵的研究历史的材料,而每一个汉字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但在汉字简化之后,它却不再具备这些特点。它已经不能很直接地表明这个字代表的意思,它的简化也给大家识记增添了许多困难,它也无法再承载古人的某些思想。
      科技的发展也是汉字传承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人们几乎不用再写字,只用拼写拼音再选择字,这也造成了现在的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我国出现的重理轻文之风也令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难,我国比外国人在学习理科上要强得多,我们在理科学习上是领先的,这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如其他国家的原因。
       传统的节日也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去,现在有些人记得这些节日的原因不过两点:一是一般的传统节日都是法定假日;二是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美食。传统节日本身的意义也没有多少人在乎了。说到中秋节,大家想到的是月饼,而说到端午节,不由自主的会想到吃粽子。这是传统节日主旨淡出人们意识的一种表现。有多少人会在听到端午节的瞬间会反应出这是纪念屈原而定的。
      我的家乡是在农村,小时候家乡过春节时会敲锣舞狮,虽然那狮子不太可爱,但也会把春节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舞龙舞狮的场面,让人不经觉得遗憾。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消失不见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不再有那份闲情逸致了,而是选择在家里玩电脑,看着手机。
    在这传统文化不断逝去的时代,连我国的国粹也避免不了被淡忘的命运,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曾经是大家闲时聚会的主要娱乐节目,爱好者也不少现在却被什么好莱坞电影压制。这和我国没怎么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也有一定关系,在中国应试教育的氛围下,传统文化的学习已不太被重视,一些学校课程表上写得好好的一两节课的书法,最终却被语文课取代,去学习一些死板的如何应对考试的技巧。
      因为社会的各界人士的不重视,以及科技生活登上主流的舞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越来越困难。虽说在物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陈旧的东西应摒弃,但应取其精华,去之糟粕,保留古人留下的传统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让我们把那些已消逝的传统文化找回来,把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保护起来,多加学习、推广,好好的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正在消逝的泥人艺术
                                              重庆三十八中学 2015级2班   吴漫   指导教师王世华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的狂气,比海张五还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贱卖海张五这经典传了一百年,直到今儿,而泥人张这手艺却逐渐失传。
     外国的魔术代替了中国的艺术,当人们兴高采烈的拿着演唱会门票,当人们吃着汉堡喝着奶茶,当人们沉浸在红灯酒绿的社会,当人们沉醉于网络的虚拟时,泥人艺术在人们眼中逐渐朦胧模糊,直至透明消失。
     这是我国正在消逝的泥人艺术。
     泥人艺术虽为泥人艺术, 但不单指用泥捏,面粉同样行,只要在那摊儿一坐,报上大小和尺寸,那些艺人们便拿起材料在手中揉捏,他们一只眼在打量着你,心中有了尺度,另一只眼又像在观察手中材料,让人难以琢磨。他们在心中有把尺,准确的计算着比例,你还未缓过神来,自己的泥像就在眼前了。看一眼,这真是绝了!活脱脱是一个缩小的自己,不禁暗自佩服,竖起大拇指来。
     泥人艺术是这样消逝的呢?
     科技的发达,经济条件的好转。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的问世便是泥人艺术消逝的根本原因。只要自己乐意,拿起手机便可以给自己拍照,拍的不好?没关系!下载个美图软件便可美图,“咔嚓"一声就能解决的事情,谁还愿意坐在摊儿前任人打量,麻烦还要花钱。直接原因便是人们的审美观。泥人就像是镜子里另一个自己,经济和科技发展了,人们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人们不希望从泥人上看到自己的瑕疵,又不好意思让手艺师傅美化自己,还不如在家照相自己美图来的满意;其次,泥人不知道能保存多久,不敢碰到水,又不敢轻易触摸以至于破坏了原本的美观。不如照片来的实在,保存也久,想要几张就有几张。最后便是泥人不易携带,而手机可以根据内存打开照片,想要多少张都没问题,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泥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广为人知的面人雷用捏面人的手法为警察捏犯罪分子的容貌,一捏一个准,抓了不少犯人。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遭人迫害,聪明绝顶的他却为自己破了案----他为自己捏的面人“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在自己的面人手上捏了犯罪分子的容貌,坏人最终落入法网,不禁让人好生佩服。有人会说手机也可以拍照,还要更清晰,但是面对歹徒,总不会拿起手机给他拍照吧!
     怎样才能传承泥人艺术呢?
     这当然靠大家。夺取看看这类的艺术展览,多去了解这项艺术,当然,我们也可以亲身去学学这项技艺,感受捏泥人的奇妙过程。对于国家政府,更不能懈怠,多举行这类绝技大赛,多宣传,让这项绝技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样样必不可少,密不可分。
     面对正在消逝的泥人艺术,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把捏泥人艺术发扬光大,为中华文化献出一份宝贵的力量。
正在消逝的川江号子
               重庆三十八中   2015级4班  陈泓丞   指导教师   谌红

    时光的洪流汹涌澎湃,冲刷着整个世界。而各种文化遗产如明珠一般在洪流的冲刷之后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但是,时光是无情的。总有一些文化遗产禁不住那时光的冲洗,渐渐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种文化遗产都在消逝。而川江号子就是那正在消逝的文化遗产中的一员。
    川江号子最先出现在长江一带。古时候,船大多是靠风力,靠人力,一不小心就搁浅了。便需要一群人既是推又是拉的把船给拉着走。时间一久,由此便产生了一种职业,那就是——纤夫。而往往每一艘船的重量都是每一个人的成千上万倍。渐渐的便演变成了一种群体职业。纤绳在身体上的摩擦,人的肩膀上常常都会被磨掉皮或被磨成水泡。为了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于是他们就根据各种情况编成一曲曲号子。后来纤夫在拉船时就开始唱这些号子。这个职业便与这些号子一起流传了下来。
    时光在流逝,社会在不断进步。在现代,随着机电轮船的发明,纤夫这个职业也就渐渐地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失掉了它原有的光辉。川江号子也渐渐消逝,现在久存在世界上的也仅仅只是一种表演形式,不在具有那种原来的文化气息。
    所以,我们要保护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里,民族文化瑰宝灿若星辰: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彰显东方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以和谐为本,充满人伦温情及家园情怀;传统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唐诗和宋词是其中两朵绚丽的奇葩;中国科技发明享誉全球,民间工艺巧夺天工;中华武功扬名世界;中国的中医中药福泽人类。
    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化以深邃的内涵,恢弘的气势以及蓬勃的生机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川江号子只是中华文明之中的沧海一栗。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保护它,保护那正在消逝的那个川江号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