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36阅读
  • 2回复

清代状元韩菼殿试八股优秀作文及解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03

试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1



  □韩菼(清)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破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承题)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起讲)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
  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提比)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出题)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中比)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过接)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祇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
  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后比)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束股)


 「原文介绍」 
  本文为康熙十二年(1673)韩菼参加会试的考卷,并以此文名列第一。乾隆称赞他“雅学绩文、湛深经(文)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术楷则“。
  韩菼成为满清第十四位状元,年三十七岁。

  「原文作者介绍」
  韩菼,字元少,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二年(1673),会试、殿试均名列第一,授修撰。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尚书等职,康熙四十三年(1704)卒。 

  「关键词: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名家点评 
                  韩菼文章全文解析 
                      □王学泰 
  韩菼的这篇文章是清代八股文中比较规范的一篇,其题目出自《四书》原文。在科举历史上有许多题目属于怪题。 
  在当时也受到一些批评。但八股文的特征之一就是因难见巧,怪题难,更可以显出作者的巧思。例如考官出了个○作为题目,这只是书中的一个圈点,有的考生“破题”说“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人道本乎天道。 
  把没有意义的一个圈说得有意义了,非常巧妙。这也是八股的特征:“没话找话”。韩菼的这篇文章题目不怪,是孔子与其弟子颜回讨论古代士人用舍行藏两种生活选择的。 
  在八股文中,题目就是对此文内容的界定。全文只能就题目展开,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仿佛挖井,从井口到井底要一样粗。此题只能讨论“用舍行藏”、孔子颜回以及孔对颜说,这些问题。八股文有一定的程式和字数。关于程式的名称在文中一一注明。 
“破题”是指开篇的两句(个别有三句的)解释或概括题意,但要换个说法,不能与题面重复。破题是全篇最重要的。本文的破题很好。“圣人”指孔子,“能” 指颜回。“行藏之宜”,指恰到好处的“行藏”。“微示”二字不仅体现孔颜的师生关系,也突出了颜回的悟性,响鼓不用重槌敲。 
  “承题”是用三四句话进一步阐明题意。此段言孔子讲的关于行藏的道理,人们很难理解、效法,只有颜回对它稍有把握,所以孔子才与他谈论这个问题。 
  “起讲”从文章说是第三段,可是从八股文是“代圣贤立言”这个角度看。它是文章的正式开始。从这段起,文章都要模仿圣贤语气说话了。 
  所谓“圣贤”就是《四书》的孔子、孟子及其弟子。本文是以孔子语气说话的。 
  起讲是散句,可以不对仗,全段不能超过十句。本文的起讲可见孔子循循善诱的情态。起讲表面上只分析“惟我与尔”,没有讲“用舍行藏”,但它包含在“独得”“独处”这些话语中。 
  “提比”起讲只是个过渡,提比则正式开始入题。 
  提比着重剖析“惟我与尔”,点明人需要益友与知己。描写了获得知音和得到沟通的喜悦。 
  “出题”提比中把“用舍行藏”隐蔽在剖析“惟我与尔”之后,在“出题”中把它引出来,并为“中比”作准备。在孔子看来“行藏”不单纯是做官与不做官的问题。孔子有一种天赋的使命感。因此谈它必然与“天时”“人事”和自身的经历遭遇联系起来。有唤起下文的作用。 
  “二小股”提比之后本为虚比,这样“提、虚、中、后”各两股,凑为八股。清代以后,虚比逐渐被忽略,八股实际成了六股。这篇的两小股,实际上是“虚比”遗意。 
  “中比”是文章主体的主体。从正面讲“用舍行藏”的“拟而求之”(寻求学习)“身为试之”(运用传播),这是从“知”到“行”的。中比“主要讲”用舍行藏“,但最后仍归到”惟我与尔“。 
  “过接”是个过渡句。意为:这样我想到了自己的体会,想到了与你互相启发。承上启下。 
“后比”进一步申说“惟我与尔”。这组对句的上句说,我们都能总揽事物的变迁,能够独立自主,任凭形势之变,而能坚持自己的精神理想,用舍是外界的事,不能改变我们内在的品质,这是最大地实现了本来的自我(性分之素);下句讲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和参与神明之变,那么连砥砺道德、加强修养、不注重气数命运的变化也都是小事一桩了。这是进一步超越了自我。从文章角度说,这是“宕开一笔”,留有余味。 
  “束股”是结语。“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是照应题面:是这样吧!惟有我们两人对此有所理解。这时颜回在喜悦中默默领会了老师的教诲。 
  八股文本来是一种很死板僵化的文体,但此文却写得感情充沛,文笔生动,对仗工稳。文中孔子循循善诱,又能自我解剖,是位好老师。 
  “提比”“出题”中“回乎”“回乎”,“过接”中的“念夫”“念夫”都回荡着感情的涡流。本文对仗在意义和声调上都很讲究。没有上下句意义重复的“合掌”,其思想内容有递进。八股的对仗不同于骈文的对仗,更有别于诗词的对仗。它是散文的对仗,其中很少有骈文和诗歌对仗的跳跃性,读时不觉其为对。这种对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同样是音调铿锵,富有音乐性。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03
  中状元后,韩菼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不久,以修撰身份充任日讲起居注官,随  韩菼苏州石刻像[2]从康熙出席各种重大活动,笔录手册,按年编次起居注。旋即奉旨编著《太极图说》。三天后,康熙又令他作二首诗进呈。康熙读后大加赞赏。翌日,又命他把平日的文稿全部进呈上来,康熙读罢,对韩菼的学识更加赏识,在弘德殿召见了他,让他讲解《大学》,又命他主持《孝经衍义》的编写。此书自顺治起开始编纂,迟迟未能完书,韩菼接管后,组织一批儒臣,通力合作,完成了此书。全书包括《凡例》、《目录》1卷,《经旨总要》2卷,《衍义》100卷。韩菼凭借他的文才博得了康熙的恩宠。
  康熙十四年八月,韩菼出任顺天乡试正考官。十五年,迁右春坊右赞善。十六年三月,转为左春坊左赞善。这两个官职无什么实权,仅供翰林院官员升转。到了十月,康熙授予他待讲官位,侍从皇上,讲解经史。十七年,再次出任顺天乡试正考官。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03
白话译文:

考试题目:孔子对颜渊说:受到重用就出来做事,不被重视就深藏不露,只有我与你是这样的呀。

韩菼的答卷(方括弧里红字是我加的“八股”的名称):

孔圣人对于何时出去施展才能、何时深藏不露这个问题,只有遇到合适的人,才会稍微透露一些自己的看法。【破题】

孔圣人对于“行藏”问题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颜回(颜渊,名回)紧跟自己,才可跟他说这个话题。【承题】

所以孔夫子特地对颜回说:“我毕生的阅历,只有十分之一二可与别人分享,而想要无拘无束地交流,那很难得,只能靠我自己坚信自己的想法了。假如自己的心得无法与别人共享、一个人独处而无人可以交谈,难道就在睡觉时唱唱歌自我安慰吗?还好我现在可以跟你说说。”【起讲】

“颜回呀,有的人积累了一身的本事,却一直不了解自己,必须等别人发现他;有的人很有修养和内涵,本来并未一试身手,却不知道别人已经赏识他了,因为老天爷会告诉别人的,所以只要学问真的很深,总会有机会的,不会永远被埋没的。”【入手】

“颜回呀,我曾经和你一起仰头看天象,低头看人世,并且考量自己,到底别人是重视你还是不想用你,到底应该出去施展才能还是应该深藏不露呀?

渴求施展才能的人会栽跟头,为谋生而做事的人缺乏热情和活力。有没有那种对施展才能无所谓,只是因为被重用才出去做事的人呢?这种人就不再是热衷于功名的人了呀!

只想隐逸的人太涣慢,终身深藏不露就耽误了自己。有没有那种不坚持隐逸离世、只是因为不被重用才深藏不露的人呢?这种人其实不是逍遥无为的人呀!”【起股】

“所以我曾经想找到这样的人,我想诗书里会提到这样的人,于是一直流连其中,去弄明白我学他们什么,但这个目标竟然遥不可及,原来我一直自以为是呀。我想自己自从明白了道理、看清了人世之后,一次次在受重用与被轻视之间折腾,但是还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做我自己,这样我也可以自我安慰了。

我也曾经亲自去实践,现在经过周游各地有了一些经验,但整天应酬、身不由己,却忘了出来做事究竟为了什么,但是跟别人探讨这个问题,却得不到任何反应,真让我叹息呀!特别是无话不谈的那种交流,也从来没人探讨“行藏”这个问题。但是颜渊你知道其中缘由,这也可让我们都得到宽慰了。”【中股】      

“所以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我与你。

只有我和你能够把握世界的规律,而自信自己的见解,所以任凭境遇的变迁,都坚持自己的个性。这样我就能做我自己,而你也就能做你自己,受不受重用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我就一直抱着这个信念到永远吧!

只有我和你能揣摩天意的变化而顺应一切,所以我们虽然在道德上有深厚修养,但决不与别人争高下,这样我就不固执己见,你也不固执己见,施展才能还是深藏不露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和你就把这些不可知的事情留给老天爷去管吧!”【后股】

“有这样的见识的人,只有我和你而已呀!”此时的颜回也在喜悦中默默领会了老师的教诲。【束股】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