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21阅读
  • 0回复

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傩戏舞动的古老生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05
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傩戏舞动的古老生命


  傩戏,也称傩舞,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和广西。由驱鬼逐疫傩舞发展而成,各地有“傩愿戏”、“傩堂戏”、“师公戏”、“师道戏”等不同的称谓,多以演《姜女寻夫》、《柳毅传奇》、《庞氏女》等剧目为主,演出时戴面具,故又名“师公脸壳戏”。表演动作一般较简单原始,音乐大多以锣鼓伴奏,人声附和。这种起源于原始宗教形式,初级形态是傩祭,后来逐渐嬗变成了傩戏。
  傩戏被称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由于傩戏有大量反映民间祭祀、拜神祈福的内容,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几十年来濒于失传。现在,这一神秘色彩的原始舞蹈和民间艺术和许多古老的文化艺术一样,面临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冲击。目前,我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等一些地方有比较完整的傩戏保留。至今还有一批能跳傩戏的民间艺人,虽然这些艺人一个个逝去,但至少现在这些古老的艺术还没有离我们远去……

历史: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中国的傩祭和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了关于远古以来的傩祭、傩戏的许多记载。
  从周代开始有驱傩活动,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傩祭已经非常盛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傩”发生了从人的神化到神的人化、从娱神到娱人、从艺术的宗教化到宗教的艺术化的转变,傩戏应运而生了。
  释道隆《大觉禅师语录》有诗曰:“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牷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这首诗讲的是南宋时期四川涪陵一带流行着戴假面具表演的傩戏。
  古代,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为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部、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时至今日仍为傩戏流行的地区。丰富多彩的傩戏群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即地戏、傩堂戏、变人戏。我区目前傩戏包括了毛南族条套、瑶族的度戒、壮族的跳岭头等。

表演:戴在脸上的历史
河池环江木面舞

  在河池地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傩戏又称木面舞,在当地,会跳木面舞的人越来越少,外来文化的冲击让年轻人对这种古老的形式不再感兴趣,村里会跳木面舞的人一般都是年纪在50岁以上的老者,多为男性。盛行傩戏的乡包括上南乡、下南乡。另外,环江县其他乡镇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还懂得傩舞的完整仪式。
  木面舞是在民间祭祀乐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木面舞的特点是配合唱师和打击乐表演,以诗、乐、舞三者融合的形式出现。尽管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却以颂扬真、善、美的观念为主题。木面舞也是毛南族人的生活特点,喜、怒、哀、乐的完整表达,狩猎、战斗、耕作动作的摹仿拟,手、脚、肩、胯的有力摆动,长期劳动,生活形成的动律和姿态,构成了这种体态审美情绪,都充分地体现在木面舞的舞蹈语言之中。跳的时候,舞蹈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虽说面部被遮住,但通过手、脚、腰等的舞蹈动作,充分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各种情感。
  如穿针舞中各种行当图案的目的除了敬神祭祀中必须朝拜四面八方外,舞步的行动路线是为了改变程式舞中僵直呆板、单调的一种艺术手段。因为简单的重复和呆板的直线使人产生枯燥感,走“8”字形路线形成的身段曲、斜是一种曲线美,它体现了男性的勤劳勇敢、女性的美丽温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外,在环江,还有另一种师公舞,毛南族师公舞又称“条套”(毛南语“条”即跳,“套”即还愿)。毛南人相信生育能力为万岁娘娘所赐,为感谢她的恩德,每人一生中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还愿活动。即向万岁娘娘许愿“求花”,待生下孩子后便要在适当的时候择吉还愿。还愿活动由主唱师公主持,念咒语,唱神书。当念到哪个神,就戴该神面具出场舞蹈。其祭仪程式与木面舞大同小异。

桂林恭城傩舞
  傩戏在恭城又称傩舞,在恭城县的三江乡、观音乡傩舞比较盛行。三江乡里多为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者跳傩舞,而在观音乡,一些青壮年也参与到了跳傩舞的行列中来。为这一古老的活动增添了新鲜的活力。
  傩舞作为恭城县的一面旅游大旗,曾在该县有名的千年古庙文庙进行过长时间的演出,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来自民间的团体已经在去年开始解散了,这些跳傩舞的表演者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据了解,在文庙里表演的傩舞,没有曲目名,表演时间不长。但表演时场面壮观、仪式隆重。
  舞蹈大意是降妖除魔,祈祷当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演出时,周围大小几十个村的村民都来,场面极其热闹。表演起来,有整个一套仪式:诸神出庙、祭祀、装饰神面、开场等等,他们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以双角直立,怒目圆睁,獠牙狰狞的造型特点,表现其嫉恶如仇的性格,生动传神。
  随着铿锵的锣鼓,剧中人物头戴傩面,身着戏袍,陆续登场,傩戏开场了,狰狞夸张的傩面让人穿越时空回到远古,回到了神灵怪兽共存的年代。据当地文化部门负责同志称,傩舞一直作为该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保留项目,无论是迎接外宾,还是大型活动,傩舞必然是作为压轴节目出现,让观众眼前一亮。

现状:尘封不住的傩戏
  傩戏这一古老艺术全凭祖传师授,庆幸的是,在我区除了毛南族、瑶族还有壮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也还保留着“傩祭”这一形式,使得古老的艺术生命还在延续。
  记者在采访中所知道的两个县,傩戏大多只在民间乡村流传,而且会跳的人越来越少,傩面具的制作也日益粗糙,表演和实用形式渐渐淡化,一些地方因为没有年轻人继承而失传。一些傩戏节目也越来越简单。我区的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已经开始对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进行整理和保护。
  环江县作为我区傩文化的代表,已经率先开始傩戏的宣传和弘扬,早在1994年环江民族艺术团曾到日本演出,1999年又组团到台湾地区去公演。毛南族木面舞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独特的韵律和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观众,一致获得好评。此外,环江县的傩戏艺术团还参加了如南宁国际民歌节、河池铜鼓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目前该县有关部门正准备将各乡的傩戏进行分类整理牞进一步使其所展示的文化艺术内涵得以更大程度的保留。还将组织傩戏的有关宣传活动牞以提升其知名度牞让更多的人了解傩戏。
  桂林恭城的傩舞也作为当地旅游资源被有效的开发,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桂林,傩文化让更多外来游客接触和认识,并获得好评。  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以原始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现代人都能够走进这一古老的艺术殿堂。
  我们有理由相信,傩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将重新焕发出光彩,时间和任何外来文化都无法将它尘封。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
  在人类共同的历史中,都经历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阶段,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现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存留,比如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等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但中国的傩文化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堪称“世界的瑰宝”。然而这一不可再生的瑰宝,今天却亟需我们的保护。
  在流传至今的傩戏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原始崇拜和生命意识的冲动。色彩艳丽的傩画像、造型夸张的傩面具,透视出原始人类心灵深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强烈欲望。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傩文化,涉及民俗、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戏剧等许多艺术门类。
  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资源在讲述先人故事的同时,也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大量流传,真正古老的面具却因为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变质、损害。在一些地区,傩文化正在变调、变味,它的学术价值也受到影响。
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傩戏在人类历史文化轨迹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保护、研究和发展傩文化,首当其冲就是保护文化的原生态。这意味着傩技、傩仪、傩舞不能脱离它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土壤,而只成为死气沉沉的观赏品。我们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让它重新充满活力,因为傩戏里有着太多古代人类所走过的深深历史足迹。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