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07阅读
  • 0回复

涪陵易文化刍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05
涪陵易文化刍议



   涪陵长江北岸有北宋古迹“点易洞”,因此北宋着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谪涪曾在此注《周易》而闻名,故有不少人认为这里是涪陵《易》学和易文化的发源地,但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实际上,涪陵《易》学和易文化的发端甚早,可说是源远流长。宋代算是涪陵《易》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且影响深远,但也不是涪陵易文化的全部。涪陵的《易》学古今历史应包括宋以前和宋代以来的全部。以今涪陵区以至大涪陵这样一个有限的范围,加上存留的文献少且搜索困难,要说个完全清楚明白,还不现实,就笔者所知,罗列一些线索情况,以供涪陵《易》学和易文化研究的同行爱好者参考。

  一、 巴人与“易”学

  “易”始于巫卜,巴人尚巫信鬼,已为文献文物所证实。[东汉]谯周《巴记》:“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中叉(钗),似玳瑁,俗名曰叉(钗)。”这可能是商代或其以前的事。涪陵龟世号“灵龟”,在天下10种可用于占卜的灵龟之中居第二位。是谁发现这种灵龟呢?或许就是巴人(即巴地的居民)中的占卜巫师。

  着名哲学家庞朴认为:中国的“阴阳”概念最早起源于南方,其证据是南方民族崇拜竹,很早就使用“枚卜”。“枚卜”即打竹卦,或称“竹卜”,这在巴族人及其后裔中是很盛行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请端公(巫师)做法事中就有问卦这道程序;还有在菩萨面前专门为晋香者占测吉凶祸福的卦师、签师,都使用竹卦。这种风俗应是古代巴人竹卜的延续。竹卦,用竹头做成,下大上小,形如圆角状;一个竹头一剖两开两片(每片卦有竹节的面为阴,另一面为阳)做成一对卦;一副卦有六对,卜卦前,巫师净手焚香;卜卦时巫师左右两手各执三对竹卦,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敲击三下,松手,让卦自由落下,组成随机状态下形成的两组卦象,巫师据其象义给问卦者判断吉凶福祸,或对问卦者所提问题的结局作出预测。

  占卜的其他方式还有龟卜、鸡卜、着草卜、钱课等,但“枚卜”是最早的,这意味着阴、阳概念是由南方民族(或者甚至就是巴人)发现和使用的。面对复杂而神秘的世界,以阴、阳对立统一的方式进行思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一阴一阳统摄万象,哲学思维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现在广泛使用的电脑,其基本原理也不过如此。

  相传伏羲氏发明八卦,周文王制六十四卦,世称《周易》,而巴人曾助武王伐纣,受封子爵。以此观之,巴人不会不知《周易》。涪陵在上古曾是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先王陵墓亦在枳(即今涪陵境内),涪陵不会没有《周易》的传播和使用。巴国为楚、秦灭亡以后,巴人豪族仍世居其地,与中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直至唐代。汉晋时,枳县(是今涪陵区面积的4倍多)有章、常、连、黎、牟、扬六大姓,“时多人士,冠列(巴)郡首”,肯定有不少人是熟悉“六经”的饱学之士,而《易经》为“六经”之首,这些巴人不可能研习《易经》。

  总之,巴人(包括居住在枳地的其他民族)与《易》学是有很深的渊源的,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唐宋,以至现代。

  二、《易》学在涪陵民间
  巴蜀人居于四川盆地之中,盆地中又有小盆地,小盆地中还有小盆地(或称某某坝),四周山岭或丘陵起伏环绕,头顶一井青天,开门抬头见山,行路爬坡上坎,喊一声山鸣谷应,睹物想事范围有限,但对天地却有特殊的感受,易于反复内省悟道,故巴蜀是个容易出思想家、哲学家的地方。古有“《易》学在蜀”之说,语出程朱理学祖师程颐。据《宋史.隐逸本传.谯定》载:“初,程颐之父垧尝守广汉,颐与兄颢皆随侍游成都,见治篾箍捅者挟册,就视之,则《易》也。欲拟议致诘,而篾者先曰:若尝学此乎?因指“未济,男之穷”以发问。二程逊而问之,则曰:“三阳皆失位。”兄弟涣然有所省。翌日,再过之,则去矣。其后,袁滋入洛问《问》于颐,颐曰:“《易》学在蜀,盍往求之。”滋入蜀访问,久无所遇,已而,见卖酱薛翁于眉、邛间,与语,大有所得。不知所得何语也。宪、勉之、滋皆闽人,时行、行成蜀人,郭曩氏及篾叟、酱翁皆蜀之隐君子也"。箍桶匠对《易》有独到的理解,这段轶事载于谯定传中,或许就是指的谯定,也或许是借喻指谯定早年就是这一类懂《易》的隐者。实指虚指都无关紧要,它说明巴民间从来都存在有懂得和善于应用《易》学的人。

  涪陵白鹤梁有个白石渔者的故事。据《神仙通鉴》载:“(北魏尔朱通微在合州被太守囚于竹笼投入江中)至涪州,白石渔者得之,因索酒与之剧饮,取丹分饵,同至荔枝园仙去”。另有载,白石渔者是位“昔从海上仙人受三一之旨,炼阳修阴有年”的道士。白石渔者也是一位懂《易》的人,而且精于天人地理和人事的预测,涪陵白鹤梁上最初所刻能预兆年岁丰欠的双鱼图或许与他有关。像“白石渔者”之类的道士,见诸涪陵历史记载还有兰冲虚、王念溪、无相、林端、袁棨、樵道人、云中鹤等,他们对《易》学在涪陵的传播和研究,或许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易》学(或说易文化)在涪陵民间的表现形式多样而广泛。如地名、建筑装饰品、方言俗语,以至人名等,很多都来自于《易经》。例如:地名中的太和场、保合寨、仁和场、和兴场等;房屋中梁上画太极图;方言俗语中的“天数五地数五”、“六六大顺”“事不过三”,“三贫三富不到老”,“七不出门八不归、九九归一一大堆”,等等。

  当然《易》学在涪陵民间的普遍运用和表现还是那些被称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如“看风水”、“算八字”、“抽签”、“问卦”、“丢水碗”等,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相信这一套,或者说对此怀有很多的神秘感。懂得“看风水”、“算八字”等技的行家,一般都有师传,或者读过一些《易》学书籍,能自已融会贯通。当然其中的江湖骗子也不少。

三、《易》学研究在涪陵的发展和传承
  巴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有着自己的思想传统。巴的远古文化,现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极少,仅能从《山海经》等古籍中了解一些痕迹,多为神话传说。如《海内西经》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这些巫神、巫医都是有思想体系的人,其中的“巫抵”可能活动在今涪陵一带。其后有老子入蜀的传说,传说还到过平都(即今丰都)。东周时有巴蜀人苌弘,是着名的阴阳术士,精天文、星占之学。苌弘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正是川东巴国强盛期间,今涪陵为巴国的一个中心,不无习传这方面学问的人。巫术、阴阳等学均与《易》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早期《易》学的一部分。

  至汉代独尊儒学之后,《周易》的传播和研究更为深入。郭曩氏、严君平等都是巴蜀的名家。汉晋时,有涪陵郡(治今黔江、彭水)人范长生(号蜀才)曾任成汉国丞相,善于预测吉凶未来,着有《蜀才易注》。范氏系汉晋时涪陵五大姓之一,范长生精《易》学肯定是有家传的。

  南北朝时,涪陵地域多为僚人所据,直至唐代,亦为多民族聚居之地,但也有人传习《易》学。《五行记》中载一段东蜀节度使刘遵古于太和五年(831年)在涪州城发现《周易正义》一书的故事,着书者为衡阳道士李德初,藏其书者为涪州城的一家富人。

  至宋代,涪陵的《易》学研究达到顶峰阶段,程颐、谯定、 亚夫是其代表。北宋绍圣年间,程颐谪涪于点易洞与其门人谯定研习《周易》,完成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着作《周易程氏传》,首次以《易传》的形式表述儒家思想体系,使儒学理论哲学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程颐与其兄程颢的《易》学,也是有师承渊源的,其传播途径是:陈传→种放→穆修→周敦颐→二程。其中周敦颐还传傅耆,其中周、程(颐)、傅都对涪陵的《易》学传播和研究有直接影响。

  谯定本涪陵人,青年时已烂熟儒家经典,也喜欢读佛经,善于用书中的学问来探讨人事和社会的奥妙,后又向羌中郭载学《易》。郭载的《易》学系祖传,其先辈郭曩氏曾系汉代《易》学名家严君平的老师,学问独到而精深。谯定还多次到诸葛武侯庙去观察八阵图,悟出它的根本道理还是在《周易》之中(上古的军事家都是精通《易》学的)。最后又拜程颐为师,向他学习儒学和《易》学。谯定一生靠自学,其学问达到很高的境界,曾被宋钦宗召为崇政殿说书。因金人占据北方,由京城流寓于青城山。谯定着有《谯子易传》,他的学术(融合儒学、《易》学、佛学三派的学问)被称为“谯学”,同时他也被尊为“涪学”的首领。谯定的嫡传门人张行成(西川临邛人)是《易》学名家,着述甚丰。但谯学主要成就还是经世致用的理学,胡宪、刘勉之、张浚、冯时行等是其着名门人。谯学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亚夫,名渊,南宋时涪陵人,李焘的门生。平生好《易》,凡古今《易》学无不研习,仍感未足,闻建安朱文公(即朱熹)深得“羲文周孔之奥”,于是万里寻师到考亭,成为朱熹的最后一位嫡传弟子,三年后归涪陵继续读书讲学达数十年,着有《孟子注》,其学被称为“ 学”。 亚夫的兄弟 临也是学问家,俱为晋中郎将 靖之后,肯定有其家学传统。 学将程学、谯学、朱学发扬光大,其学传史果斋、阳枋等,影响深远。

  此外,还有涪陵人崔彦直,他是苏学的门人,而“三苏”也是研究《易》学的名人。其他非涪陵籍人直接、间接对涪陵《易》学研究有影响者还有一些人,如刘光祖、冯忠恕等。

  宋代涪陵境内的《易》学研究主要是为传播和研究经(儒)学服务的,故研习经学的人必研究《易》学,甚至学生也要学习《易》学。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涪州知州赵汝廪主持刊刻《易学启蒙》一书,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出版的《易》学普及教材。

  元代涪州人贾易岩、贾元甚有闻名,大概也是很懂《易》学的人。

  明代有蔺希夔、何以让等对《易》学颇有研究。蔺希夔,居蔺市坪(今惠民乡文观村),一生潜心理学,着有《易注》一书。何以让,名环斗,居琴台寺(今义和镇),曾创办琴堂书院,对经学和《易》学均有研究,蔺希夔《过访何环斗先生》诗中有“探书理河洛”句,《何氏族谱》载其有凿洞读《易》之事。

  清代有珍溪人况伦标着有《周易一说》,“宗旨专重一阳”,其书与咸丰二年(1852年)奏准刊行。金钟山(今地名未详)人潘颐,精通经学,着有《易经集解》一部,以《丹砂一点》书名刊行。清末还有一位名叫汪如汉的人,喜好专研理学,着有《一贯图说》。

  明清时涪州进士、举人甚多,其中学识渊博而对《易》学有研究的人不少,如周煌家族本周敦颐的后代,对其传统或多或少都有所继承。以上年举,仅仅是笔者见到的史料记载。他们大多继承了宋以来的《易》学传统,把《易》学纳入了儒家经学的范畴。

  清末以后推行新学,研习“六经”淡化,《易》学退出学坛而不显,少有专着出现。

  四、涪陵易文化特色

  所谓易文化,即《易》学理论及应用的整个动态系统,它涵盖古今,包括《易》学的系统知识,以及与《易》学有关的思想、价值观、信念乃至情感,也包括《易》学有关的历史、人物和物化产品等。

  如前所述,涪陵易文化的主要特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从“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到“打竹卦”,从问鬼神到关注风水人文,从伊川注《易》到北岩文化,都有史可寻,有书可查。

  (一)兼容会归,形成宋代涪陵学派。涪陵人谯定等人,以《易》学为主干,会融儒、道、佛之学,构建经世所用的“谯学”、“涪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二)《易》学研究人才辈出,代有传人。已如前述,兹赘言。

  (三)有知名度较高的易文化史迹。如北岩点易洞、白鹤梁石鱼同,义和镇 子山等。

  (四)自强不息的易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易文化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和境界,常怀患意识,诚意正心,执简驭繁,敦朴刚健,与时偕行。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的文化精神,涪陵巴文化、榨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联系,也与当今倡行的“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涪陵易文化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影响深远,文化特色突出,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含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值得重视,可供现代化建设利用和参考。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