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重庆赛区 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分赛场 来源:城南中学陈明燕 4月22日,我校高一高二年级的全体同学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本次比赛是由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参加。 “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举办的一项国家级公益性作文赛事。大赛坚持以“传承人类文化、养育文化人格”为宗旨,以“厚积文化底蕴,叙写文化情思;植入文化芯片,抒写文化生活”为目标,用“新文化作文”理念打造校园文化气场,砥砺学生文化思维,养育学生文化人格,提高学生文化作文水平,以培育文化型学生,让作文教学回归教育本质。 对于此次比赛,我校认真宣传组织,积极响应大赛“文化阅读,文化作文,文化校园,文化中国”,“推进教育文化化,培养中国文化人,构建中国教育魂”的理念。赛后,高一高二语文组的老师们认真审阅,并按大赛要求评出了学生的一、二、三等奖以及相关教师指导奖。 最终,我校刘楠等30名同学在比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了一等奖;伍丹丹等39名同学获得二等奖;龚思忆等57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本次比赛对广大同学而言,既是一次很好的作文练笔,同时,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作文内涵的理解。 获奖作品选 茫茫修行路 ——沈俊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明德为原点,以不断升级的亲民形象,实现至善的目标。这是儒家认为的人生路。 的确,人,生而如蚁,如何才能到美如神的地步?一句“修行”,再无他法。 修行,在于不断提升自我。生命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心智修炼的升级,是凡夫俗子头上天窗大开。天真烂漫的幼儿园,到紧张压抑的高中,我们一步步走来。我们在书山题海中修炼,在灯红酒绿中打磨。宋濂艰苦求学,不断提升自我,方为“大家”。苏轼博览群书,努力充实自我,终成“三绝”。若人人皆如方仲永一般对自我放松要求,只知享乐,在莺歌燕舞之中,在推杯换盏之间,我们终将迷失自我,泯然众人岂。 修行,在于迷茫过后的觉醒。何人未有一错,谁人曾不迷茫。文学泰斗鲁迅,当年寻求救国之道时,也有彷徨,医学无路就学, 羸弱的中国已病入膏肓,到哪里才可寻到救国良药? 但迷茫过后人生也定会柳暗花明。鲁迅觉醒,果断弃医从文,用怀着满腔热情的笔杆子,刺向了敌人的咽喉,用呐喊化为的火药,炸碎中国人的病痛。上帝是公平的,不管是草根还是伟人,都要历经迷茫,但也只有从迷茫中觉醒,才能过而改之,才能开云见日。 修行,在于心忧天下事。修行,修炼至纯品性,修炼拳拳爱国心。两千年前的纵身一跃,忧伤了汨罗江的江水,定义了人性的极致。高喊“宁溘死以流亡,余不忍为此态也。”的伟大灵魂,是修行的极点。长年的修行,让他于乱世中“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把自己所有的爱所有的热情,化为了一滴浊泪,流入了心底。他看到清世间的纷扰,他看懂了人性的污浊。他不忍与万千世人一样奴颜媚骨。一声长叹化为了忧心,为这让其忧伤的人世,他自沉汨罗江,溅起的水花正是他一生修行的绽放。 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德行兼备,此乃明德也。为民迷茫,为民觉醒,为民甘为奴仆,为民化为战士,此乃亲民也。忧心天下,为世人生,也为世人死,此乃至善也。 通古今观中外,何为圣?此为圣! 人生茫茫修行路,需要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来,如行走在通往耶路撒冷的圣路上一般,勿骄傲,忌浮躁,心怀虔诚。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背负身后,抬头,远方光芒耀眼。 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 人生在路,我们修行在路上…… 小生命,大生命 ——马煜嘉 我们时常会思考生命是怎样的,丰子恺说:“不负于天,不负于地,无愧于鬼,不负人生”,也许毫不愧疚地做每一件事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很好的人生;也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不因碌碌不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生命底色或许就是这样的清淡和无愧。 苏轼曾云“人间有味是清欢”,也许独立于世俗之外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对于当今所生活的社会来看,要创造一定的价值才不负生命之厚重,才可体现人生的可贵。钱学森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他鞠躬尽瘁,他穷尽心血,因为他爱祖国他爱母亲,而且这也是他的理想。还有像周总理这样的忧国忧民,把中华民族崛起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人。他们可以称作“大写的人”,因为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他们都作出了贡献。 难道这样波澜壮阔,拥有激情岁月的生命称之为“伟大的生命”吗?不,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不是天赋异禀,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礼记》里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可以做到的,也不过努力培养优秀人格,有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后影响身边的人。生命止于“至善”的境界,“善”即是包容、博爱,“善”也是奉献、创造,“善”是我们本性中的那种纯良,我们应该将它作为生命的主旋律。关爱孤巢老人是善,像姚贝娜那样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是善,给路边的乞讨者一点零钱是善。无论大小,心中有善,那么人就是会发光的。 我们虽无法建设世界,但却可以让我们本身变得更好曲影响周围的人。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是自己顾着自己的生活,每天的忙碌都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对不重要的人漠不关心;而“大生命”则是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关爱他人,发光发热,给全世界留上痕迹。像成龙那样帮助他人是大生命,像莫振高那样辛苦奔波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也是大生命。生命的不同形态,或光鲜,或平淡,或明丽,或灰暗,无论是生活在怎样的背景之下,最初的生命都是纯净的白色,今后怎样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着色。我们是可以选择要哪一种人生的。 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向上的追求,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 善 黄法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些东西,需要用一生去坚守,比如善!邓世昌捐躯赴国是一种善;文天祥宁死不屈是一种善;屈原忧国忧民是一种善!我们都一样:行在独善,志在兼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大学之道,难道不是人生之道,君子之学吗?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最终达到“至善”。当然,我并不认为我们能达到“至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追求“至善”——用一生的时间!古语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有穷的善法,“达”有达的善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古之伟人们早已用生命告诉我们穷有穷的善法:失意时,想明白自己的德行,再独善其身!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当我们失意时,要的,不是自暴自弃;有的,是修身养性。 古之嵇康,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同阮籍,山涛等六人纵乐竹林。用自己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宣扬自己高尚的节操。当他不能“达”而兼济天下之时,便隐居竹林,想明白他自己的德行,不想却蕴出“竹林七贤”流芳千古的魏晋风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新”了一代又一代的民。穷则独善其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杜子美如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太白如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苏东坡如是!儒家之修身,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所以,现在失意的人,明己德,独善其身以待达之日吧!达则兼济天下。当韩愈身居高位,便与柳宗元致力推行古文运动,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宣扬“文以载道”,为文学做出巨大贡献,这难道不是一种“新民”,一种兼善吗?当政治家邓小平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时,推出“改革开放”政策,使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富了起来。这难道不是一种“新民”,一种兼善吗?古今的达者,莫不为天下苍生分忧!正是有这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们的辛勤建设,才有我大中华今日之繁荣富强!所以,现在得意的人,推己及人,积极将自己产生的光和热传递给他人,为社会造福,那么即使身处寒冬,心中也能温暖如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明德,去新民,去接近至善!善乃生命的底色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管现在的你是穷或达,都要心存善念。穷有穷的善法,达有达的善方!人人向善,则天下,何尝不能大同? 行在独善,志在兼善,我们,路上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