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阅读暖风吹 文化作文进校园
——双福育才中学初一、二年级成功举办“第12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
4月14日下午6点38分,铃声还未响起,双福校区初一、二年级的教室却早已安安静静,学生们马上要迎来一场挑战——他们将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这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举办的一项国家级公益性免费作文大赛,双福育才中学在此次大赛中作为重庆片区江津赛区分赛场。双福育才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全部参加此次比赛的初赛选拔,入选的学生还将进入复赛,再由复赛推选进入全国总决赛。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是江津区、也是全国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作文赛事之一。为响应十八大“文化强国”追求,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提出的“文化中国·文化阅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与《万象·国学》杂志社、文化作文网、重庆出版集团至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希望借助作文大赛这一形式,营造校园气场,从而激励学生开展“文化阅读”,促进教师开展“文化教育”,通过“文化课堂”,让学生形成个性的文化积淀与文化思辨,从而灵化学生的文化思维与文化人格,最终实现“文化中国”这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初赛结束后,语文组的老师们通过相互阅卷的形式,公正地选拔出优秀作文。此次大赛在学生中反响强烈,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本次大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阅读兴趣,增强了校园的文化气场,不仅养育学生的文化人格,而且对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血脉的传承有重大意义。
获奖名单(详细文档,包括分数\排序\等级)
获奖名单(总名单)
获奖作品选候鸟的记忆
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初二(5)班 戴雯佳
岁月境迁,四季度年,晨光微熹,白昼黑夜,不管是一百万公里,还是四百万公里,一群候鸟从不失约,留下南与北的约定。 ——题记
不论多久多远,不论狂风暴雨还是风雪交加,再恶劣的天气,候鸟们也会从南方飞回北方,从北方飞回南方,哪怕时过境迁,也不曾改变。 它们度过了春天,留下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记忆,不曾逗留。它们看到了嫩绿而又调皮的小草探出头来张望这个全新的世界;看到了花朵与花朵之间的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看到了光秃秃的树木冒出了稚嫩的新芽;看到了蝴蝶蜜蜂在花丛中展示舞姿...... 它们度过了夏天,留下了赤日炎炎的记忆。清晨,朝霞染红了半边天,阳光洒落在它们的身上,格外刺眼,他们享受着阳光的洗礼,承载着柔和的清风,伴随着柔柔的白云,看到了一家人在草地上愉悦的野餐,看到了情侣手牵手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小朋友们跟自己的伙伴开心地玩耍,多么自由,多么快乐! 它们度过了秋天和冬天,留下了果实累累到白雪皑皑交替的记忆。从沉睡的大地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带走了“秋风雪雨见冷艳”的格调,不带一丝眷恋,换作谁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历着这些呢? 到了它们归来的时候,在芦苇塘边休憩,为下一次的跋涉做足准备,每次归来,成千上万的候鸟都会有新的家庭,仿佛是它们从小到大的使命,哪怕是刚出生的幼鸟,也会随着父母奔波。人们愿以候鸟为证,留下一年又一年的约定,也为人类与候鸟的约定见证,最守承诺的无非是候鸟了,它们的记忆里不仅仅是关于春夏秋冬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感,还有它们在飞走前聆听人们许下的约定,要回来见证他们的诺言。 候鸟的人生像极了一盒巧克力,吃了一颗去期待下一颗的味道,候鸟的记忆里保存了自己的使命以及人类的约定。忘记,是因为无视,记住,是因为深刻,候鸟的纯洁守候,成为了它们独一无二的记忆。 “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候鸟的一生甘于为我们浪费,候鸟的记忆甘于为我们储存,它们途径了大海和森林,带去了我们的约定。 若有机会去芦苇塘,请允许我想象,在一个夕阳弥漫的黄昏,晚霞好似垂落的纱巾,害羞地遮掩着天空那红通通的半张脸,候鸟缓缓振翅,许下与候鸟一生的约定,让候鸟的记忆里,我曾来过...... 候鸟为证,绝不食言! 思之深,方知行之远
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期初2017级五班邹飏阳
现代信息的多元化,迷茫了我们的视野,就似康庄大道分离了支离破碎的小道,前路坎坷,抑或是平坦,谁又知道,这个社会上的善恶边界已渐渐模糊,孰对孰错早已没有人争论,正善是非的真理埋没于红尘纷扰之中,随风渐淡。 当谣言在你的身边摇曳,当善恶不分的语言环绕着你,到底怎样判断才利于我们的成长?怎样才算是成熟? 便以读书为例,“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犹药,善读之可以医愚”古代大家的话语字字铭心,句句犹在耳边,不过便是教导我们勤读、善读书吗?三日不读书便觉自己面目可憎,真是这样吗?还有说“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自己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诸如此类,教导我们读好书,会选书,书读多了反而不好;甚至于谈“有民人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此人便是孔圣子的学生,子路。 如上所述,仿佛古往今来的:“勤学、读书”这个被认可的话题,也在繁杂的今日有了棱角,时光流水使各种观念如同碰撞的火花,闪耀、迷人,却在下一刻消失在了时代黑暗的幕布中,让急燥不安的现代人失去了那一点点探究的欲望。 破碎的多元化时代,同样地破碎出各式的选择,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上帝来到人间,用有钱人和明星的身份去询问两位平民,这两个人的心里却都觉得现在平凡的自己不需要大量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只追求自己所定义的幸福。 换个道理说,幸福是自己定义的,成功也是自己定义的,自己的明天不也是自己的选择所定义的吗?选出一种答案,为自己的选择用行动推波助澜,用一生来证明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认为,我们的成长,不需要他人羁绊,独自作出你的选择,为自己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不需要去管世俗的眼光,沧桑与成熟不是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的。生命的运动不止,奋斗不息,但总有一个顶峰,到不了给人目标;超过了,给人脚踏实地的满足之感,但累了,也许能坐下来休息一会。 我们只做自己,用自己的思维,结出了自己的成功之果,得到自己成功的满足感。 思之深,方知行多远,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让我们的思想火花得以碰撞,让灵魂之火熊熊燃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思考,在时代的漩涡,历史的年轮中,如同闪动着灼灼火光的刻刀,一刀刀,一刀刀,刻画出生命的雏形!
滨江记忆
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校 初2017级7班 周艾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题记
春来江水绿如蓝。柳条抽新芽,枯木又逢春,江滨上的石滩一年复一年被江水浸湿。下游处,长江却如神龙摆尾般改变了方向,垂钓者静坐在大石头上,神情自若,久不见钓起,宛若姜太公一般。 当我年少之时,这高高的用石头堆砌的江滨就屹立着了,似道城墙,夏日涨水时抵过长江的千军万马。在十分模糊的记忆中,记得我还未及桌高时,父母常带我到江滨边的草坪上玩耍,父母都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像长江般澎湃着活力。父亲逗我,我迈着小短腿在柔软的草地上“跑”着,含糊地笑着,口水从嘴角一点点流下来,手还在空乱比画着,结果给绊倒了——母亲连忙把我扶起来,我却踉跄几步后又向父亲追去了……那时坐在草坪上,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层次分明的画。近处,岁月在栏杆雕刻下驳杂的花纹;稍远,蓝绿色的江水犹如水墨丹青,点睛之笔;再远,对岸的农田与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中却又极有轮廓,有处浓,有处淡,最后,蓝天嵌着几颗白色的宝石,还缓缓地在飘移,这幅画里还有风。 后来,江滨修变了,像化了妆一般。草坪没有了,居民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两岸的长江大桥也开始施工,滨江路被切成两半。父亲时常带我去坐渡船。没有什么事,只是好玩。秋天,傍晚,我坐在渡船涂着绿漆的铁座椅上,痴痴地望着江水,就这样一直看着,发呆似的,或许是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了吧。 再大一些了,我仍喜欢跟随父亲到江滨的石滩上打水漂。惠风和畅,太阳暖洋洋的笑容映照在长江里,石头的颜色宛如彩虹般多,颇像女娲补天剩下的神石。只见父亲弓下身子,挑起一块扁平的石头,腿一叉开,健壮的胳膊一甩,不知施加了什么法术,那石头在水上就会了武功,蜻蜓点水似的“踮”了几下才落在水里。而我只能粗拙的模仿着,幻想着石头能在水面上多绽开几朵美丽的涟漪,但力不从心,石头就只好没在水中,给我留下纪念品——一束高高溅起的水花。可我仍旧不甘心,在石滩上跑着,又重复收获那一份长江给我的馈赠…… 而如今,我手扶栏杆,站在江滨之上。听大桥上车水马龙的声音,看江水和船匆匆而过。父母已早生华发,江水已不再似翡翠依旧。啊,不愧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物是人非,当初盛开的花儿也枯了,只有江滨的石子路,从未变过。 滨江记忆,让我如同当年收藏那些彩色的石块一样,把你收藏起来吧。虽已是曾经,可多么令人回味!童年静卧在记忆的匣子里,让我沿着这条路,向青春走下去,带着童年的美好记忆,继续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