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43阅读
  • 0回复

三皇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31
三皇卷
释“皇”、考“三皇”



  “‘皇’和‘王’古为煇煌、光明之意。《诗.小雅.渐渐之石笺》“皇,王也”。分开来说,“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这是《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一版。第353页)中的第一条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有三条解释:一、盛大。二、君主。三、姓。《康熙字典》古体“皇”字有五种写法,如果我们不看皇字的原形,对这五个字根本就不认识。而甲骨文目前还没有发现“皇”字。甲骨文目前还没有发现“皇”字。周,毛公鼎、周,颂鼎上的“皇”字,上部像甲骨文的“日”, 有三竖,下部是一个“土”字。从字形上看,像太阳的光芒照耀大地,这也许就是王凤阳先生说的:“‘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的来由。
  周鼎文的“皇”字下面的“土”字,变成了楷书后的“王”字是秦朝的事。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就把“皇”字下面的“土”楷化成了“王”字,证据就在浙江省会稽山秦朝的石刻“皇”(会稽山石刻“皇”字就是上面一个“白”字,下面一个“王”字)。那么,皇为何又成为古代最高级的形容词了的呢?
  《诗.大雅.皇矣》中有“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书.蔡仲之命》中有“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国语.越语》中有“天道皇皇”,《楚辞.九歌.云中君》中有“皇皇兮既降”这些“皇”字,要么是天帝,要么是大公无私、道德高尚,要么是公正、光明。这当然是最高级的形容词了。
  “用皇字表示君主,是战国末期的事”(见《古辞辨》同上)。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竟相标榜自己的学说来源古老,居然连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都不放在眼里,又竖起了“三皇”的大旗。导致后来的“三皇”之说有六种:1、《史记》中记载是:天皇、地皇、泰皇。2、《三五历记》中记载是:天皇、地皇、人皇。3、《春秋纬运斗枢》中记载是:伏羲、神农、女娲。4、《白虎通》中记载是:伏羲、神农、祝融。5、谯周认为是:燧人、伏羲、神农。6、孔安国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现在我们公认的是第五种说法。
  第五种说法中的燧人、伏羲、神农三位是人,而不是女娲、祝融、天皇、地皇、人皇这些不可捕捉的神。这三位古代圣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伟大的发明家。他们一位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一位是演绎八卦、研究龙的图腾、天象的大学者,一位是发明农耕文化和医药文化的巨人。这三位在战国时代称“皇”的人,很有可能是他们的伟大发明而被誉为皇(他们的发明给了华夏之光明,创造了我们今天辉煌的文明)。至于他们是什么时代的人?出生何地?是不是君主?发明的真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三皇卷:
燧人氏的遥想
一、燧皇。


  这是一片水乡泽国。以黄河为中心的三大支流:渭河、汾河、洛河洪涛汹涌,鹰鸥搏击。在这三大支流中又有巨野泽、雷泽、河泽、孟猪泽、大陆泽、济水、濮水、沮水和现有《水浒传》中的梁山泊等水域纵横交错,形成了华夏黄河文明的一大版块。
  俯瞰之下,这片洪荒流域中一座座高山像岛屿一样在汪洋之中。山上的林木葱葱郁郁,飞禽翱翔,猿跃虎啸;一群群赤膊躯体上用炭灰、红泥做涂料,纹有虎、鹰图形的古人,在部落族长的带领下,有的在水域边追逐着被后世伏羲奉为龙的图腾——鳄鱼,然后把捕捉到的鳄鱼抬回去烤熟吃(经过现代碳14鉴定,今天山东衮州王因灰坑里,有六千多年前人们烧烤过的二十多条鳄鱼骨架);有的悄悄地躲藏着,用手中的木鼓、竹管、石鼓、木制的鳄鱼皮鼓仿所猎物求偶的声音,以诱骗动物前来进行围猎;有的强壮男子正向他们所围猎的虎、狼、猪、马、牛等动物追击着;有的女人带着孩子编织着树皮鞋、树皮衣、鳄鱼皮铠甲之类的用品;还有一些石匠制造着石器、乐器之类的工具。
  在这块原始的生物链里,人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但他们还不能完全随心所欲的驾驭这个世界。这些古人的高明之处是有了自己的语言,并学会了制造工具。语言在表达他们的各种意识的同时,还促进了他们的智商发育。诗就在这种简单的语言中形成(诗歌原始期),智慧就在这种语言中传递、开花。这一个个部落中,商地(今天的河南商丘)燧人氏部落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设想),在打制石器时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现阶段我们靠人工保留火种,在部落中常常为火种熄灭之事发生争吵、斗殴,如果能像打制石器时、石与石之间迸发火一样,随时可以让火种燃烧取用该多好呵!为此,他认真地观察着自然现象,把没有烧尽的木棍用坚硬的尖锥钻着。终于有一天,他用这一方法钻出了火苗……
  这是笔者的杜撰,这一杜撰与燧人发明火种最大的区别是:这时人类通过雷电或火山已经掌握了用火烧“饭”。笔者这样遥想,是因为今天的浙江省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标本里,发现了很多一万年前的稻壳。经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郑云飞测定:这其中有野生稻,也有栽培稻。这个发现不仅表明,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也告诉我们,那时候的上山人已经将稻米当作重要的食物资源了。加上现代考古从山东衮州王因灰坑里发现了二十多条鳄鱼烧烤骨架,湖南屈家岭文化有四口灶,甘肃大地湾遗址有六千年前人们有用火的证据,这一切都在证明早在六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火煮饭或烧烤食物。如果说是燧人氏是发明人工取火,人类才烧烤食,似乎与自然现象脱离;倘若他没有通过石与石碰撞产生火花,如果没有木炭现象的提示,估计难以把钻木产生火种联系到一起。正因为有了锥钻,他才有可能从打制石器产生火花中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人工取火。据燧人墓附近商丘人习俗,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仍然利用“火镰”取火。
  火镰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火石、火绒、钢条)。
  “火石”一般来自河滩,经过河水冲击相互碰撞、摩擦质量比较坚硬、并在高速撞击时能产生火种的石头(也有从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这样的石头纯度比较高,所含成份和现代的打火石一样。
  “火绒”就是艾蒿的嫩叶(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春夏之末将其叶片采摘凉干或阴干后用手揉成絮状待用)。因艾叶能抗菌、防霉、防虫、镇咳祛痰,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户驱邪”、点“艾条”炙穴位治病的习俗,因此我们的祖先把它作为易燃的火绒是一种自然而高明的选择。
  “钢条”打造成弯镰形状,是火镰的主件。贵族在钢条上刻有麒麟喷火、龙吞火球等纹饰,并把一块皮革镶嵌在弯弯的钢条内,制成像现代女性手里拿的小坤包样子。火镰包口嵌有两块铁皮,其中一块带有磁性,起到自动关闭防止包里装的火石、艾绒等物件丢失或受潮的作用。包上系有一根好看的带子,穿上一棵玉珠或玛瑙,这样虽然增大了火镰的体积,但装饰了火镰的美观,能反映火镰主人地位的高贵。
  笔者在史料中看到最早用燧木作为战士装备的是在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九月:
  先是,勇见老枯槐,问:“此堪何用?”或对曰:“古槐尤宜取火。”时卫士皆佩火燧,勇命工造数千枚,欲以分赐左右(《资治通鉴》开皇二十年九月)。
  以上原文意思是:原先杨勇看见一棵老枯槐树时,随便说了一句:“如此老的枯槐还能起什么作用?”有人对他说:“古槐木质坚硬,尤其适应做燧木。”当时杨勇的警卫战士都佩戴燧木,杨勇命令木工做了几千块取火燧钻,想分批送给左右随从。
  也就是说,燧木取火到少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仍然在延用。在早期的史料中,笔者也找到了《韩非子•五蠹》,其记载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音:luǒ。瓜果)蚌蛤(蛤蜊),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另外《尸子》也云:“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笔者从《尸子》的记载中,理解燧人取火为经验科学,这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实践论的,所以杜撰此文。
  至于笔者的杜撰的此文是否与燧人当年的发明相吻合,还有待于史学家、科学家和读者去进一步地研究。


二、伏皇
古道漫漫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典籍《易.乾卦》中的原文。后来我们用“九五之尊”一词代指帝王。这种古老的词汇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学识渊博,面容憔悴,眼含智慧光芒的圣人。他骑在一匹马上向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匆匆地奔去……只见他每到一处,都连忙筑坛、祭祀。他在思索,思索着一个大的社会命题,——人从哪里来?这一思绪就像他一路上马蹄扬起的滚滚尘埃——弥漫在悠悠的岁月古道上,启动后世的智慧。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我们后世誉为三皇之一的圣人——伏羲。几千年来,我们在呼唤着他;问他好多、好多关于“龙”的问题,关于“诗”的问题,关于“占卜文化”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问题,还有关于“神”的问题——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太昊氏(伏羲)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唐孔颖达《疏》记载:“太昊,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等等。伏羲氏当年的一种虚构,一种图腾的崇拜,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文化的发问,就给了我们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种种“学术”和“神话”的命题。
  “龙”为何物?山东武梁祠(约公元147年修建)里的石刻,《伏羲女娲图》侧面有文字解释说:“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以上的文字是说伏羲是苍龙,他既画卦,又发明了结绳为字的方法,同时也治理好了华夏。孔颖达在《疏》中引用《尚书中候.握河纪》一文中说:“龙而形象马,故云马图,是龙马负图而出……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这就是历史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河洛图》。河洛图的故事是说:一天,伏羲来到孟河之津,眼前洪涛拍岸,烟雾腾腾,突然从汹涌的惊涛中浮现出一头马身、龙甲的怪兽。其背上的花纹像乌龟背。伏羲看了觉得此纹不是一般的花纹,就按照其花纹画出了此图(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易》中的八卦图)。这其中的“马身龙甲”的怪兽就是龙吗?
  正当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在寻找我们中华民族图腾中的“龙”时,上个世纪我们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找到了伏羲想像中的龙(蚌壳塑龙)。考古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联想到大汶口文化中的王因遗址(该遗址是一个灰坑,里面有二十多条六千年前的扬子鳄烧烤过的骨板)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得出这样的结论:此地就是伏羲墓,墓中的蚌壳龙就是伏羲氏在茫茫的求索中以鳄鱼的凶猛演变而来的(所以我们今天的龙是蛇身、龙鳞、马首之状,甚至连其爪子的趾数都与鳄鱼的趾数相吻合。只不过前后趾数颠倒)。这一考证虽然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但有这样一个事实在告诉我们:龙是伏羲墓中的有关神学、天文学和图腾最好的诠释。这古老的图腾在诉说着什么呢?冥想间,伏羲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
  他来了,一个从远古时代走来的圣人。那神的形象渐渐地远去,人的形象清晰起来。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他用想象组成了图腾,他用智慧演绎了八卦,他用诗歌(古人的语言,关于这一话题见拙作《中国诗歌探源解谜》)演绎文化,他用勤奋治理天下。那一条条荒原上的古道,都有他的足迹;那一座座险峻的山峰,都有他的祭坛;那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里,都可看到他行色匆匆的身影。

三、炎皇
茫然兮炎帝



  幽深的古刹,巍峨的殿宇,苍翠的松柏,熙熙攘攘的人流。在炎帝塑像前香炉里的袅袅青烟中,人们怀着虔诚,怀着敬仰,怀着好奇,怀着愿望叩头、跪拜。然后,带着满足,一步一回头地离去。
  祠堂、古庙外,寒鸦飞尽,又一树鸥鹭。迎来送往的炎帝古祠,在诉说着古今沧桑。在湖北的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在湖南的衡阳石牛峰,在陕西的宝鸡市渭水南岸,在云南的孟库,在山西的晋城庄里村,都一一地在诉说着同一个神话,杜撰着同一个故事,演绎着同一部历史——神农氏炎帝。这些地方的人们热心快肠地为神农氏立祠,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把炎帝的出生或在那里生活过、用来增加自己地域里的一份荣耀。面对着这一个个的传说,面对这一个个的祠庙,我迷茫。就在我迷茫时,有一位好心的学者怕我失去了寻找炎帝的信心,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神农氏有八代,一二代生活在渭水宝鸡境内,真正称帝的是第二代。湖北随州的是第三代。湖南衡阳石牛峰的是第八代(何光岳《炎黄源流史》)”。
  何先生以姓氏和族谱的考证,为华夏溯源增加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族谱中对远古的一些宗族关系的可信度还有待史学界的认可。比喻说,屈原的《离骚》中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在当今,邹姓也说自己是高阳的后代,许姓也说自己是高阳的后代,那么高阳颛顼帝究竟有多少后代呢?这就让我们对远古的族谱可信度持怀疑的原因。
  湖北随州人说神农出生在随州有他们的说法:在随州的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南麓有一个天然山洞,不知是哪朝哪代起,人们就把这口古老的山洞与神农联系到了一起。也许这里真是神农故里,在这块土地的正西面是神农架(相传是神农采药的地方);在它的西北是谷城县(相传是神农种水稻的地方)、远安县(相传灵龙峡附近就是嫘祖的故里)、竹山县(女娲补天的石就在竹山县宝丰镇);它的西南是建始县(现代考古发现这里有二百万年前的古猿人化石)。有这多与上古文明有着关联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不信随州的厉山镇就是炎帝的故里。至于说这里是不是何光岳先生所说的是炎帝的第三代传人神农氏柱(也称炎帝烈山氏、连山氏)我看有点玄。因为古代是以部落为单位的势力范围(按文献:夏朝有万国推算,那么,炎帝时代起码有近两万个部落),我想神农这个部落在那原始的交通条件下,不可从山西或者陕西远迁到湖北的随州。再说在人口稀少、地大物博的年代,华夏各个部落除了“都城”沙漠化外,活生空间没有这样远迁的必要。
  陕西有陕西的说法。陕西人认为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文献古籍记载神农姓姜,是因为神农生于姜水崂峪。其母“女登”生下神农后,到九龙泉沐浴过,又有神农死于秦岭天台莲花山之说,故神农死后,葬在了女登生神农时沐浴过的九龙泉。
  湖南有两处炎帝祠,一处在湖南株洲,另一处在今天湖南酃(音:líng )县的石牛峰。石牛峰人为炎帝立祠是因为炎帝南巡时,采药到石牛峰,逢大雨避之岩洞,误尝“断肠草”而亡。葬于酃县境内(今天的衡南县和衡阳市东南一带,一九九四年改名为炎陵县)。由于这里有炎帝祠,每逢这里民众有难,就来祠堂祈祷一番,总可逢凶化吉。这是心理上的安慰?还是天公助巧?让神农氏这位古代圣人赋予了人们精神上的内涵。其内涵的魅力是不是神的力量?我想谁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将人神化为神的精神图腾,成为了后世宗教文化的见证。
  悠悠的岁月、苍茫的大地,在人流如潮的人海里,我仰望着历史的时空,竟然对神农炎帝是哪里的人都不知道,看来谁也难以下结论。可是,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研究所所长何光岳的努力下,一九九四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南省汉朝时的酃县,更名为炎陵县,这无疑给后世研究炎帝的出身地又笼罩了一层迷雾。
  为此,笔者认为何光岳所长对炎帝的研究有如下方面值得商榷:
  一、何所长在《炎黄源流史》丛书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来东徙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炎帝、黄帝均为部落首领。
  根据何所长的这一结论,演绎出了:“河南新郑是第八代轩辕黄帝生长、建都、统一万国的地方;河北涿鹿则是黄帝、炎帝共同打败蚩尤的地方。”这种结论就像让我们进入一个永远梦幻的世界,不需要逻辑;只求美好的传奇一样,把远古变为神话的《西游记》,既离奇又神秘。从何所长以上的“黄帝、炎帝共同打败蚩尤”的称谓中,与前面提到的“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的后代”是相矛盾的。再说“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六千年前生于渭水中游的天水境内”,根据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初步考证,如果这一遗址真是伏羲帝的墓,那么伏羲称帝应该是在公元前4530年前在河南濮阳一带。而并非是何所长所说的古陈仓。
  二、在《史记•五帝本记》中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这段文字告诉我们,黄帝是炎帝之后的君主。
  在《帝王世纪》的记载中:‘神农氏姜姓,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陕西省华山之北),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以德王,故曰炎帝’”。这段文字说明了炎帝生在陕西。以上两部典籍都是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何所长又何能证明炎、黄二帝相传八代?
  三、从当代考古我们发现,浙江省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生产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屈家岭遗址表明是目前世界上农耕文化证据来看(屈家岭遗有成型的水稻田,房屋、灶,陶罐、陶葬、陶窑,距今约六千五百年),如果神农氏真的是五谷的栽培始祖,那么炎帝应该起码距今约七千年左右才对(只限于对屈家岭文化估计)。
  总而言之,远古的历史是扑朔迷离,我们只能根据现代考古把炎帝定位在六到七千多年才是比较客观的。
  至于神农氏炎帝故里为何成为了陕西、湖北相争的焦点,我想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
  (1)、炎帝出生在陕西宝鸡市的南郊的姜水,后来他只身来到了湖北随州的厉山镇。他到随州后,去过神农架采药,死于湖南酃县的石牛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药学家,把他采过药的地方称之为“神农架”。
  (2)、 也有可能炎帝的祖先是陕西姜水人,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州。至于他为何成为远古的“三皇”之一,笔者在《谈谈先秦若干历史悬案》中有一个说明。
  (3)、 古人也和我们今人一样,都爱争文明起源。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就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本来《黄帝内经》不是黄帝所作,非要把炎帝、黄帝拉进来:以“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开头;以黄帝对臣子岐伯、伯高、少俞、雷公问答的形式立说。这种争源之说不仅是炎帝,女娲也是如此。陕西人说陕西的平利县女娲山就是当年女娲补天的山;湖北竹山人说自己宝丰镇的女娲山就是当年女娲补天的山石;还有河南的女娲山,山西的女娲山等等。这种传说决不可能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人为的攀比。
  一九八八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中均载:炎帝是南方和夏季的帝,祝融是南方和夏季的神。炎帝曾经命令祝融派遣四神降入人间,奠三天(指日、月、星)。历史学者高诱注:“炎帝,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如此种种,都有与《帝王世纪》争夺炎帝故里之嫌。
  (4)、 在“人神合一”的时代,炎帝对我国的医药文化和农耕文化有着特殊的贡献,后世也有可能把他敬奉为神。
  就像蜀汉王朝时的关云长、诸葛亮一样,成为后世通俗历史文化“神”的祭奠。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这种神请到自己的领地来,争相贡奉。
  我这是在追溯炎帝的踪迹吗?不!炎帝是“神”,我一凡夫俗子何以能追踪得到他?在历史面前,我们只能客观地去分析,用证据说话。如果以上所谈对何光岳所长有什么冒犯,那只能怪古代史学家和炎帝本人了。他们为何不客观地传承历史?炎帝又为何搞那么多发明?让后世敬仰得五体投地呢!
  我们今天的这场讨论,是古人争辩的延续,后人也会说三道四。其实讨论时是唇枪舌剑,事后迷茫不知所措;就是几千岁的炎帝看到我们这样争论不休,也会觉得茫然……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