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09阅读
  • 1回复

(教育名言)小学语文教学名家名言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3
 好的模式同科学方法有联系,它体现着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模式,这就是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不拘泥于模式,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模式。   ——张志公[font=Ђˎ̥]
[font=Ђˎ̥]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陶行知[font=Ђˎ̥]

我反对程式化,但是并不反对一定的模式。       ——钱梦龙[font=Ђ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指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拔,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指因文而宜,因生而宜,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正是我们对待教学模式的正确态度)。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崔峦[font=Ђˎ̥]

教学的本质不是展示教师的才华,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陈金才[font=Ђˎ̥]

语文课提倡“精讲多练”“以读代讲”,专家们各执已见,众说纷纭,这让许多老师感到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其实,讲与不讲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font=Ђˎ̥]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说:“灌输法未必不好,启发法未必全好,关键看你用在什么阶段、什么地方、什么场合。”[font=Ђˎ̥]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教学中会遇到启而不发的时候——比如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也会遇到限于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知、不懂且有必要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好的讲解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同样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font=Ђˎ̥]

著名特级教师方利民认为,那种笼统地认为教师不讲或少讲,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感悟”、漫无边际地“体验”的做法,是错误的;而那种越俎代庖、庖丁解牛式的烦琐分析,搞一言堂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教师的言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讲在关键处,点在愤悱时,化在激励上。[font=Ђˎ̥]

青年教师薛瑞萍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教师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讲,又怕什么?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是读来的。”[font=Ђˎ̥]

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font=Ђˎ̥]
(一)钻研文本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font=Ђˎ̥]
解读文本是教师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的语言素养是阅读教学的源头,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源”的建设,有了这丰富而鲜活的源泉,教学方法的变革则是简单的技术更新,是水到渠成的事。[font=Ђˎ̥]

钻研文本要“深入浅出”——所谓“深入”,即教师在钻研文本时,要在“深入”上下功夫。钻研文本的步骤和方法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应达到“四、三、二、一”的要求,即掌握“四点”——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和剖析疑点;畅通“三路”——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构建“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学会“一变”——转变教育观念,既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又注重教学的求精求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目标。[font=Ђˎ̥]

所谓“浅出”,即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在“通俗易懂”上做文章。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其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建构;再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学生好奇、好新和好动的特点,不千课一面,课课雷同,打破程式化教学,抓住每一课特色,学生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活泼。[font=Ђˎ̥]

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font=Ђˎ̥]
——窦桂梅[font=Ђˎ̥]

(二)语文教学有没有最佳路径[font=Ђˎ̥]
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以前是“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很高的境界。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崔峦[font=Ђˎ̥]

我们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怎样简单呢?八个字——读读、说说、写写、背背”[font=Ђˎ̥]
读读有两层意思:对于课文,要熟读,读有感情。还要多读课外书。[font=Ђˎ̥]
说说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对于课文学习要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理解、认识、感受、体会等。另一方面是指读课外书要读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言,讲讲故事,谈谈感受,交流心得,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推广读书经验,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font=Ђˎ̥]
写写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练字,写规范字。尽管教材有写字课本,但真正利用起来的确实很少,况且仅凭每学期的十几课时练字是达不到写字教学要求的,必须落实到每天的语文教学中才行。二是写作、练笔。每天要记日记、写片段、写读后感等,以多种形式坚持练笔,培养练笔习惯。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实现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font=Ђˎ̥]
背背是指让学生把课本(或课外书)中的好文章、好段落、好句子背下来,强化语言积累。[font=Ђˎ̥]

林语堂当年批评学校读书的四点误区:一是所读非书(教科书、作文选);二是无书可读(农村学校无条件读书,城市学校有条件条件也未必读,图书室的书是摆设,做样子的,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和验收的);三是不允许读书(课堂上老师不让读,课下学生一头扎进题海,没时间读书,家长视之为洪水猛兽,谓之“闲书”。);四是书读不好(学生只是揣摩老师的意图和标准,没有阅读的自由,也没有自由的阅读。老师呢,一是揣摩教研员的命题意图,仅为考试而读;二来对学生的读书缺乏有效地读书指导)。[font=Ђˎ̥]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生读书,至少应该把握这样的四个基本目标:一要引导学生爱读书,二要引导学生会读书,三要让学生多读书,四要让他们读好书。[font=Ђˎ̥]

学好语文的成功经验在于“熟读、精思、博览、多作。”      ——朱作仁[font=Ђˎ̥]

语文课,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要体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朴实是执教者必须具备的教风;扎实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贾志敏[font=Ђˎ̥]

崔峦老师说,小学语文教学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font=Ђˎ̥]

三、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建议[font=Ђˎ̥]
在今后一个阶段,阅读教学要抓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加强指导,读出感情),品出味(抓住语言,品词析句),悟出效(表情达意的效果),习得法(作者的表达方法,同伴的学习方法),激活思(激活思维,发展思维)。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但更要有因文而宜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事例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font=Ђˎ̥]

一个近视的语文教师只会死干,没有方向感;一个平视的语文教师只会跟着别人干,没有创新感;只有站直了身子,能俯瞰语文教学的人,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font=Ђˎ̥]

语文教学要提倡“大三实”(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和“小三实”(即朴实、真实、扎实),“大三实”和“小三实”应作为我们追求的纯正的教学境界。 ——朱作仁[font=Ђˎ̥]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蒋德豪

发帖
1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2-0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