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199阅读
  • 0回复

(城市底蕴)追寻城市文化记忆之:梁平诗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2

这是一片充满传奇的土地!这里是四川盆地东部最大的平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世人留下了多少惊叹。 这里是古驿道必经之地,范成大、陆游等一代大师为之倾情驻足。在1400多年的岁月中,这里有多少故事被鲜为人知,封尘历史? 大渝网区县频道大型系列专题:传奇梁平——尘封千年的诗意,将为你一一揭晓。
  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率领农民军先后五次入川作战,其中有三次进入梁山县境,有两次在蟠龙之百步梯发生激烈战斗。
  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张献忠第五次进川,也是他最后一次入川。率领水陆大军三十万,从巫山向夔州、万县进攻,沿途,大明官吏见人心不附,各自弃城而遁。巡抚陈士奇闻讯,急调参将赵荣贵赶往梁山百步梯,堵住老路。
  张献忠到达万县后,闻知忠州、梁山皆有官军截堵,命部将刘敬忠、马元利领兵十万去攻梁山之赵荣贵。刘敬忠深知百步梯之地理位置险要,决定分奇、正两队,刘敬忠为正队,主攻百步梯正面。赵荣贵背腹受敌,赵荣贵部只得冲开血路向保宁逃遁。农民军攻至梁山县城又遇到副榜高宗舟率领乡勇在北门拼命抵抗,全被农民军消灭,到此梁山告破。
  《梁平县志》古建筑“木华城”条载:“木华城位于蟠龙镇新店子与夫马村交界处的夫马坝。传说三国时蜀将赵云曾屯兵戍守此地,留下木华城遗址。岩石边并排有人工凿成的石槽数十个,传说是养马的石槽,至今遗迹明晰可见。”根据这一记载推知,木华城至今已近1800年历史。
  木华城地形实在奇特:它左、右、后都是石山梁,前面几块梯田下面也是石岩,中间突现三四亩大一块平地。整个地形恰似一把座椅,木华城就在那块大“座板”上。坝中现在只有两座土墙瓦房和一座木结构瓦房,虽有点古老却较残破,看不到一点古城遗迹。屋侧几座高大精致的石墓,却又说明这里曾住过大富人家。至于屋右前的一口大池塘和砌得整齐的石岸、石坝,又令人想象到这池塘上还可能有过亭台楼阁之类建筑。因为这里地形好,粱山县城还打算修在这里呢
  南华山的历史,根据传说和有关资料,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清代诗人姜嘉佑《咏菩萨顶》诗前有序云:“是山向结精舍,经献贼(封建文人对张献忠的蔑称)而毁,雍正间,有僧于(山)顶得铜如来一座,光彩射人,复建茅(庙舍)奉之。”
   庄子读书南华山的传说在梁平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今天南华山下有南华村(属蟠龙镇),县城南门有南华洞,过去有南华医院、南华医校,县城扩建时南门新街名南华路。

  800年古银杏树之迷从蟠龙洞出来,靠水洞边,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俗名白果树)。据传是陆游三访蟠龙洞时所植,大概800余岁了。两棵古树株距2米,一雄一雌,被喻为夫妻树。雄株高38米,胸径133厘米;雌株高36米,胸径123厘米,冠幅210平方米。树干高大挺拔,苍劲葱茏。据民间传说,宋代大文豪陆游三访蟠龙时和一位知书识礼的村姑种下一雌一雄两梁平县树,体貌相似,相距不到2米的银杏树,有“兄妹树”或“夫妻树”之称,是我市少有的珍稀古树。这两棵银杏树是蟠龙洞的标志。明季诗人徐应侯的《游蟠龙洞》诗云“洞中爽气扑人来,洞门古树双虬护”,其第二句就是两棵古银杏树的真实写照,它们像两条虬龙一样保护着蟠龙洞。
  传说南宋大诗人陆游,任襄州府,数次到辖地梁山巡视,对蟠龙山景观流连忘返。其爱女迷恋奇景异色,便借寓蟠龙寺。久久不归,陆游来寻找,闻说小姐己成仙为蟠龙公主,并且她常思民情,常为庶民做鞋缝衣,还将精致的玉碗玉筷借给山民使用。当地人民都对蟠龙公主充满敬意,并时常敬香怀念。后来,一男子家中办宴席,便向蟠龙公主借碗。男子见仙女姿色无双,顿生歹念,出手去拉,仙女即隐去,不再现。
  据梁平县志记载: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梁平古驿道蟠龙山段,重建百步梯上面的蟠龙桥即将完成。陆游来到蟠龙山下。只见前面青山耸峙,迭嶂连天,古树繁茂,遮天蔽日。脚下的溪水时而潺潺淙淙,传响空谷,如夜半鸣琴;这时,鞭炮齐鸣,锣鼓山响。陆游高高兴兴“踩”过新桥,在桥头旅店稍事休息后,首人请陆游给蟠龙桥题联。陆游乘着兴致,命随从取出文房四宝,浓墨饱蘸,不假思索,欣然命笔于桥头石壁之上:
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
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

  蟠龙桥上一时人头攒动,看陆游题写对联的人们无不拍手叫绝。当时围观的有个姑娘,看了这副联语,称赞之余,却说:“只是……”,便被一老头拉走了。陆游随从看到了这个细节,晚上告诉了陆游。听说后,非见她一面不可。
  再说这位姑娘名叫英姑,年方二八,早年丧母,父女俩以打柴为生。后来家中失火,无处居住,便以三国时蜀中大将张卞隐居的蟠龙洞为家。虽然家境贫寒,但父女俩却读书成癖。山民百姓自豪地誉之“蟠龙二杰”。英姑的才学又胜过父亲。她无不通晓,因此,名闻遐迩。
  陆游在地方官员的簇拥下,喝道而来。哪知父女俩听说陆游来访,躲进蟠龙洞深处,始终不予回应。陆游见久唤不出,眼看天又将晚,只好怏怏而回。陆游对这事始终放心不下。次日早上,陆游独自一人再次来到蟠龙洞。等了一天,仍然不见英姑父女的踪迹。陆游沉吟半晌,走进英姑父女的住所,找出纸笔墨砚,信手写出28个字:“龙为意蟠,洞府未然,不留空处,重见英山,求深何在,女才知返,姑怅去贤。”英姑窥见陆游已经出洞,便走回住处,见桌上28个字,文不文,诗不诗,仔细一想,前后拼凑,原来是首七绝诗:

蟠龙重返为求贤,未见英姑意怅然。
才女不知何处去,空留洞府在深山

  英姑父女见陆游如此谦虚诚恳,懊悔不已,决计明晨前往陆游处负荆请罪。
  第二天,英姑刚开洞门,发现陆游正站在门前等候,浑身已被露珠浸湿。英姑父女办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席间,英姑说:“恕我放肆。上联‘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大人算写绝了,无懈可击。下联‘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却不太完美。若把‘一片红’改为‘一声红’,岂不更妙?凤凰叫而旭日升,上呼下应,有声有色。‘一片红’的范围受‘片’字所限,气魄不大。而‘一声红’可是蟠龙山之红,也可是普天之下的红,其气其势,迥然不同。不知大人以为如何?”“妙哉!妙哉!”英姑一番言语,说得陆游眉飞色舞,赞叹不已。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城市底蕴)追寻城市文化记忆之:梁平诗意|巴蜀文化
  • (城市底蕴)追寻城市文化记忆之:梁平诗意|巴蜀文化
  • (城市底蕴)追寻城市文化记忆之:梁平诗意|巴蜀文化
  • (城市底蕴)追寻城市文化记忆之:梁平诗意|巴蜀文化
  • (城市底蕴)追寻城市文化记忆之:梁平诗意|巴蜀文化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