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09阅读
  • 0回复

剑门蜀道上的千年古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12


  当年避乱入蜀的唐玄宗,在进入成都地界第一眼所看见的那座弹丸小镇,如今已是繁华的成都市金牛区的一部分了。但是在千年之前,它是由蜀都东北而行前往中原的第一站,也是历代沿蜀道西南入蜀的终点。这座名叫“天回”的千年古镇,其一派川西坝子的绮丽风光,早已构成一幅典型的成都民风民俗画卷。加之小镇人家,碧水修竹,老街古院,总是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诗人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中留下了“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这千古名句的同时,也讽喻了大唐天子丢失了江山,只能把天回镇这一地方小镇当作唐都长安了。虽然这并非是一首在歌舞升平时期用来歌功颂德的诗,但从另一个侧面看来,川西平原的富饶、丰茂与繁华,与曾经辉煌一时的唐都长安,也并不逊色多少。作为成都北向出入蜀地的门户,有“出川第一人”之称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就是由此路离蜀赴京的。他在经过北门外的升仙桥时,还曾在桥上题词:“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此后,升仙桥遂更名为驷马桥。现代著名作家李劼人先生以天回镇为背景,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死水微澜》,从而使天回镇名扬天下,成为川西民间生活的一个文学象征。
  从天回镇往东北而行,剑门蜀道南段的大多数千年古镇已经名存实亡了,其街道建筑、民风民俗全然被现代城镇千人一面的平庸格局所吞没,没有了独立的风格和气质。就笔者所知,除了剑门蜀道中段和北段的剑阁、昭化等还保存有相对完好的古街道、建筑之外,江油二郎庙镇的青林口,也算得上是剑门蜀道南段保存较好的一座古镇。
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是指历史上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末民初,以蜀都成都为起点北上通往中原腹地的一条主要通道,其中以大量开辟于悬崖绝壁的古栈道最为著名,古史中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便是对剑门蜀道的典型描述。如果说天府之国是古人对蜀地风采的绝佳描绘的话,那么,剑门蜀道则是把锦绣天府向世界敞开的一扇最重要的门户。
鸡鸣三县的青林口古镇
  由于不是处在剑门蜀道的主干线上,因此与古蜀道上众多赫赫有名的地方相比,青林口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在那个“车辚辚、马萧萧”的时代,它不过是偏居于梓潼、剑阁、江油三县交界处的一个供行商旅人歇息的地方。也幸好如此,它才得以在前些年现代城镇建设的进程中,保留下了一片古老的身影。
  青林口建镇于元代,到了明代中期,由于地处川北山丘与盆地平坝的结合部,有潼河水道可通梓潼、盐亭、射洪,进而下至巴渝,因此逐渐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集镇,并发展成为周边十几个乡镇的集贸和商业中心。明清以来,这里就一直是丝绸、铸锅、酿造、榨油等行业云集的地方,尤其以陕西、湖广、广东、江西四大会馆为代表,显示出了当年四通八达的商贸繁荣景象。同时,古镇有活佛、黄鹤、辛戴、菁华四大寺观,以及文昌宫、禹王宫等场所,可见这里的地方风化和民间文化的兴盛和发达。
  古镇的街道狭窄幽深,并且曲折多石级和弯道,让人一眼望不到头。街道两边的青砖旧瓦下,全都是褪色的铺板、雕花的栏杆和木窗。老街上有几家老茶馆,平时茶客不多,稀稀落落的,如果赶上逢场集会,一切便会改变,老街会显得格外拥挤,格外热闹。
  古镇有一座横跨于潼江之上的铁索桥,叫永济桥,其桥墩和八根铁索连环所用的铁,据说是从汉阳经水运到重庆,再用人力运到青林口打造而成。铁索桥上铺木板,桥宽4米,长128米,后更名为桂林桥。此桥设计独特,当年为了镇水护桥,附近还专门修建了一座三楼一殿的云楼,名叫“锁水寺”。其寺采用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建筑,脊檐上有彩陶的人物、走兽,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山门右边是一道巨型石碑,书有“桂林桥”和“三丰神笔”字样,左边是集资功德碑。山门照壁有“八仙过海”壁画,大殿塑有三丰祖师金像,侧面则是纪念出资修此索桥的邓桂贞女士的遗像。
 
  另外在新街的尽头还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原来叫合益桥,现在称为红军桥。1935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红九军、红三十军经剑阁进入江油青林口,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红军在青林口只住了一个多月,便奉命转移,其中有一个姓刘的女红军因重伤不能随队转移,被捕后就义于合益桥头的木柱上。为了纪念那位女红军,该桥被正式更名为红军桥,桥头上“拥护红军”、“坚决反帝抗日”、“红军是穷人的救星”等标语、石刻还清晰可见。

  青林古镇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四大会馆、寺庙宫阁,还有许多高大精致戏台,其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在潼江与青云溪汇合处的悬空戏台。过去每逢节日或庙会,江、梓、剑三县剧团及各地民间艺人便会云集于此,好戏连台。
  青林口独特的“高台戏”是最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剧种。这种戏剧古意盎然,据说是发源于江浙苏杭一带,由清初五省移民带入川内,这才成为青林口最受人欢迎的民间艺术。这种戏剧是在由四位壮汉抬着的大木方桌上表演的。“戏台”的两边用长长的铁钎把两个表演的童男童女固定在钎台上,道具化妆齐全,作为固定的角色。表演者按剧情在这个“活动的高台”上进行表演,深得当地民间的喜爱。
  青林口古镇至今仍保留了较完整的古代会馆群、寺庙宫观群和大量古戏台、桥楼亭,以及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木结构民居,这在剑门蜀道众多的名城古镇中并不多见。
蜀道枢纽古剑阁
  剑阁县境为剑门蜀道的核心枢纽,号称“四利之地”、“扼秦川之咽喉”。李白《蜀道难》诗中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此可见,剑阁在这条千年古道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剑州志·疆域》卷一的记载,在唐、虞、夏、商时期,剑阁属梁州之域;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剑阁划归巴郡管辖;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1年),剑阁划归广汉郡;东汉末年,剑阁境有汉德县建制;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公元222年),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分广汉郡,置梓潼郡。因大剑山有险束之路,故立剑阁县,治所设在剑门,所以又称剑门县,归梓潼郡,属益州。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朝廷于晋寿(今广元昭化)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后历宋、元、明、清各代后,于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闻名于世,而称“剑阁县”。1949年以后继续沿用,2000年6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剑阁县址由普安镇迁至剑门关外的下寺镇。
  剑阁古城西面背靠汉阳山麓,东面与鹤鸣山隔水相望,南面与天榜山唇齿相依,东北面遥对卧龙山之龙头。嘉陵江支流闻溪河从城东绕城而过,使古城形成了依山带水的传统建筑格局。古城区现存的古建筑,从城垣到城楼、城门,造型古朴典雅、技艺细腻精湛,为全川罕见的典型明代城池建筑。古城以高大恢宏的钟鼓楼为中心,有东、西延伸的两条古街和南门古城垣、箭楼、学宫、广济桥等古迹。钟鼓楼气势巍峨,工巧崇丽,素有“秀分阆苑”的美称。剑阁古城垣,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已具规模,明代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拓展修葺,其形成的城池结构和两檐双层式箭楼,在南门一带至今仍完好地存留着。
  古城东面隔河相望的鹤鸣山,与中国道教发源地——四川大邑鹤鸣山同名。山上有珍稀的唐代道教摩崖石刻十数龛,其主雕为“长生保命天尊”3座,浮雕4组。各龛均有形象各异的“十二神将”浮雕,龛台下刻有花纹、青狮、麒麟等吉祥图案。整个石刻群造型生动鲜活,线条简练饱满,为稀世难得的道教早期造像精品。鹤鸣山摩崖道教石刻和唐代名士李商隐所写的《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以及由唐代元结撰文、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石刻,被世人并称为鹤鸣山石刻“三绝”。鹤鸣山顶另有文峰白塔一座,高21.7 米,六层八面,外围塔柱有蟠龙石雕图案,塔门石刻有“文峰直透五华秀;笔阵中分两剑雄”一联。文峰塔心中央有一块青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风水古塔。
  由于剑阁古城四山环抱,道路崎岖艰险,交通不便,如今的剑阁县新城已搬迁至剑门关外的下寺镇,那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宝城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因此,古城的所在地普安镇,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剩下钟鼓楼上的钟声,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准时敲响。(史幼波)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