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儒家的"中和"、"中正"之美与道家的"自然"之美 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形成了"中正"之美。
像四合院把父母的卧室放在中间一样,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他建筑环绕在两侧。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遵循的一种结构: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
俯视故宫
与强调社会群体间的关系相应,儒家形成了对"中正"、"中和"之美的追求,这种美学观含有浓厚的道德价值判断因素。例如,故宫里的地名,通常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理念。
宫府体现儒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对称、整齐与秩序;
园林体现道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变化、生动与自然。
而中国的园林则与讲究"中正"的民居、宫府完全不同,显示出对变化、生动、自然的追求。尤其是江南园林,正是在努力避免对称、整齐与秩序。这是因为前者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意识,而后者产生在道家思想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时期,表现出道家逍遥自由、无为顺应的追求。
拙政园
留园
2、 园林产生的道家文化背景 道家思想更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与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儒家文化互补。在魏晋(公元220-公元420)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
道家思想与儒家几乎同时产生,但它更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儒家文化互补,在中国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末的战乱与瘟疫,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更多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等终极问题。国家法纪的混乱,大大削弱了儒家道德的约束力,张扬个体生命价值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晋代(公元266-公元420),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挑战。
西晋(公元266 - 公元316)末年,大批贵族为躲避入侵者南渡长江,江南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士大夫们为了回避官场倾轧,开始流连于江南秀美的山水之中。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山水诗,和要把山水纳入庭院中的私家园林。
园林是一种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它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源自道家的出世思想。以模拟自然意境为目的,所以江南园林非常注重分割和布局,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私家园林是一种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能让人生活在一个再创造的自然环境中。为了创造出模拟自然的意境,所以江南园林非常注重分割和布局,创造多种空间环境及浓郁的艺术气息。例如,位于苏州的网师园,占地仅5400平米,却形成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的建筑设计蓝本。
网师园
园林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源自道家的出世思想(道家出世思想是指一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思想),在此后的发展中,它们的建造者、拥有者也的确常常是退休官员、躲避官场的才子或是回避尘嚣的巨商。
3、 儒道互补的"天人合一" 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导致了中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追求。园林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是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导致了中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追求。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自然,模拟自然,经过精心的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中国的园林,从一开始就有文人参与设计与规划。大量诗人、书画家参与园林设计,促进了建筑对自然美的发掘。江南园林常采用各种手法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位于无锡的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靠锡山,园的总体布局就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引惠山泉水作园内池水,在西、北处用惠山石堆砌假山,仿佛是惠山的自然延伸。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园的面积虽不大,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青山正补墙头缺",园林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寄畅园
4、道教对建筑的影响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发展。道教成型的年代正是园林开始出现的公元5世纪,因此,道家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布局。
"一水三山"园林模式表现出道教传说痕迹。
在道教传说中,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人们到了这里就能够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与此同时,中国园林形成了一个庞大水体中座落三个小岛的"一水三山"模式。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中有三座岛屿,苏州拙政园的水中有象征着"岛 "的三座亭。"一水三山"模式留有园林诞生时期追求道教"长生"境界的文化痕迹。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各种建筑和它们所组成的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还应该是一种精神环境,一种能给予人们思想感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