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55阅读
  • 7回复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访德国中医药学家波克特博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2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访德国中医药学家波克特博士
    作者:郑恩元 转贴自:科技中国

 
   
    波克特,一位谦和友善、年逾古稀的德国老人,一位受人尊敬的汉学家。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他曾任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欧洲,他不仅是与李约瑟齐名的汉学家,而且是一位中医学家。他的名片上印着:“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中医理论基础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中医规范辞典执行主编”。
    
    他精通德文、法文、英文、拉丁文以及俄语等,中国话讲得相当不错。他的藏书甚丰,收藏的中文书籍有近万册。四书五经,老子、孟子,唐诗宋词,红楼、水浒,以至平妖传,大同书无不研读。他读更多的,还是包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在内的诸多中医典藉及现代中医著作。
    
    在4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中,他编著出版中医图书有:《中医临床药理学》、《中医方剂学》、《中医针灸学》、《中医论断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其中他的《中医基础理论》一书,风靡欧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多次出版。他在德国慕尼里创办过“国际中医社团”,开展专题研究,并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学习班、报告会、学术交流会。数十年里,矢志努力,耕耘不懈。
    
    他为了中医的振兴和发展,1979年以来先后5次来到中国。他的中国同事和朋友亲切地称他“老满”,或“满教授”、“满先生”。有人把他誉之为活着的白求恩。他对中医发展的观点,被国内学者广泛引用。
    
    前不久,波克特教授应邀来北京。在中国科技信息所主办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作了《为什么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的专题讲演,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扬。会后,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
    
    《科技中国》:您在各种场合都说过,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我们相信这是您对中医药学多年研究和深刻理解的结果。在您看来,中西医是不是各有所长,它们各自的长短主要是哪些?
    
    波克特: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要多说一点。国外是有许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我在世界许多地方讲演,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什么叫科学?在我看来,科学必须符合以下三条标准:一、以正面经验为基础。“正面经验”是针对确凿的事实而取得的实际效果。正面的事实与主观的臆测是相对立的,离开了事实,科学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正面经验”,是经验的事实资料的积累,能够重复和验证的。二、陈述的单一性。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体名词术语的含义是单一的。所陈述的内容都是有一致规定的,并排除其他含义,那怕是稍微相似的含义。三、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严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合理的综合”,是指从收集到的经验资料中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这种合乎逻辑的联系,就是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能使人们对未来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灵活推断,并使原有的结果再度产生。
    
    
  按照这三条标准,可大致将二十世纪的各种科学分为精密科学、原始科学和伪科学。少数学科属于精密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几乎完全符合三条标准,是精密科学。多数学科只符合第一条,可称为原始科学。离开了取得正面经验的确凿事实,则应称为伪科学。在现代医学(西医)中,绝大多数是原始科学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学,其中还有较大的伪科学的成份。与此相反,中医除了还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学和伪科学的残余外,就绝大部分或者主体而言,应当称得上是精密科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等中国古代医书的传世,表明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我的好朋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医复兴论》里说: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机理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及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医辨证论治所形成的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是中医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医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些结论性的观点,我完全认同。
    
    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应当看到,它是借助物理学、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医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类。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壤之别啊。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
    
    西方医学已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医那样对个体机能失调作出精确的、特异的判断,并进行治疗。西医盲目用药的现象很普遍,动不动就用抗生素、激素,经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药物依赖,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使高血压、心脏病、血栓等等病症随处可见。
    
    我开始是学西医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学医学系当过老师,也有行医资格。如果不了解西医,我就没有资格批评西医。当然,我决不是说西医一无是处,这里我是从科学与技术的比较上讲的。从长远来看,中医应该比西医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
    
    《科技中国》:中医既然是成熟的科学,具有广阔的前景,那么,它是不是就应该具有全球化的条件?您对中医全球化乐观吗?
    
    波克特:这个问题很难用乐观或不乐观这样简单的结论来回答。从当前看,情况不容乐观。从长远看,如果中国同道们和中国的领导人足够的意识到当前的问题,并着手加以纠正,中医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正如我这次演讲的主题那样,“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呀!
    
    中国把自己的宝贝当垃圾丢掉了
    
    《科技中国》:在您看来,当前中医药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影响中医药全球化的因素是什么?
    
    波克特: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当作垃圾忽视甚至丢掉了。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中医药在中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科学原理认识不够。就象刚才讲的: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这是问题的实质。中国至今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全人类福祉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的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认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可悲的是,当前这种状况还在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虽然有“中西医并重”的行政规定,但在医疗的事实上,中医不能和西医享有同等的学术地位。专门研究中医的机构少,经费少,更危险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谬。研究人员没能对中医基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论据去证实中医药的科学特点。
    
    在中国,对中医的歧视处处可见。中国的西医师有157万人,中医师只有27万。在综合医院中,中西医的比例约为1:9甚至5:95。更奇怪的是,在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学院也存在这个问题,中医院中,病历90%是用西医诊断学和病理学的术语写的,能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诊病和开方的,一种说法是不到一万人,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果真这样,那就悲惨了!
    
    种种迹象表明,中医正在不断走下坡路,走向衰落。这种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转,这个曾在理论上、实践上达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医学,将成为过时的东西。这不但对中国人民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对世界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中医的衰败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严竣的社会问题,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美国2003年的卫生医疗费用是1.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200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13亿人,如果没有中医,谁能支付起那么高的医疗费用呢?到过欧美的人就会知道,欧美的医疗效果并不一定好,许多病的治疗上并不满意。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跑到欧美做中医呢?中国要保证老百姓的医疗,当然更不能缺少中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2
  研究中医必须与“文化和历史”挂上钩,这确实是中医粉丝和被洗过脑的中医顽固派力挺的出发点。医学是现代社会已经被明确认可的“自然科学”范畴之学科。除了中医外,还没有听说过学习自然科学必须认识了文化和历史才能学透某一门类自然科学。数理化农都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了,它们每一门当然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是说有其“科学发展史”。但是,现代的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学习,都不必要学习其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发展历程。比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创建微积分,到底是怎么样一个详细的过程,从来不必要学习和了解;电磁场从理论创建到应用是谁,经过什么过程根本不必要学习就能让现代的新学者能够掌握-----当然如果有人感兴趣去了解这个过程是可以的,但对于真正掌握电磁场相关的理论和应用并没有明确的推动力;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建是100多年来科学的重要支撑,但学习相对论并不需要知道爱因斯坦本人性格如何、教过哪些学生、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当妻子等等“背景知识”--相对论就是相对论,它作为科学的中性特征,一旦创建完成后其本身就与创建者没有任何必要的关系了科学是中性的。中性意味着,它不因是谁创建它的体系、谁学习它、怎样目的学习而改变其“一般化”的特性。以数理化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生物学,电子学(细化为数十门分支了)在课本上除了为了增加学习兴趣的科学发展过程和科学家的简单介绍外,基本上不提“文化和历史”相关的众多内容。难道这些极为聪明、个性突出的科学家没有自己的故事吗?他们的国家就没有历史吗?
   学中医如果学习历史和文化作为“必要”条件,到底是学历史还是学文化?这些被洗脑的中医信徒是否会创造出另外的理解:中医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杂交学科?在杂交或者“交叉”学科进展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现代交叉学科在数理化生农医领域进行渗透,如何将人文历史也交叉进去真是中国人的原创了
  中医的顽固和愚昧就在于“越古越神秘,越古越值钱”的“老科学家”思维。这种愚昧的思维体现在现在就是“著名老中医”的帮派思维。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到到,“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科学当然是新的更有活力(没有否定继承),而现在的中医当局和“学者”、粉丝们,更注重和倾心继承,更甚至有人否定现在的“中医者”,“没有中医大师了”,一门学科如何自己的发展真的是这样的轨迹,那么它的活力何在?如果搞现代医学的人提出:现在治疗癌症的手段真是技术越来越差了,人才越来越少了,“大师”人才萎缩了,世人能认可这种说法吗?如果一门学科的衰亡要靠一个国家“老中医”的支撑发展和集成,它能属于有活力的自然科学吗?任何一个学科门类都要靠一个国家中青年科学家作为“中坚”力量,唯独中医在世界上具有这样的的特性:越老越值钱,越古越神秘---古董。
   中医就想一贴臭膏药粘附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上,寄生生存,名曰:中西医结合。中医确实能治病这不假,但是以“传统医学”体系的存在作为一个国家保健系列只有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才会发生。大粪好听的名称叫做“有机肥”确实能够使作物良好生长,但是现在科学如果不研究其活性成分NPKFeSBCuCo只研究大粪来自什么动物排泄,研究各种大粪如何组合,如何发酵何谈“现代农业”、“无土栽培”、“组培技术”?
   中医是大粪,大粪永远是大粪,虽然它能够让作物增产,但不是必不可少的;不懂化肥的“专家”,将化肥加入到大粪中,名曰“中西医结合”也必然是盲目的结合,因为现在的大学中医专业以及老中医们根本没有学过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这些人根本不具备“结合”能力;就算学过的人也根本无法将古代的理论与现代的科学结合———再者说,这种结合有何意义和价值?典型的,看过广西中医学院邓佳刚的一本“著作”《化学中药》,这本书简直是对现代科学的污染、侮辱。将白话文翻译成了文言文、将精细的现代科技笼统化,这也叫“创新”?这是典型的“复古”,精神污染,“学术”垃圾。简单的说:现代的典型炸药已经明确为多硝基有机化合物,按照中国人发明了黑火药的历史优势,仍然可以以古人的思维认识现代的炸药不成?如何让只有一硫二硝三木炭的认识背景的水平解释每一种不同结构的炸药的物性?现代化学药物均是建立在受体、靶点和分子机制的精确药物,将其解释为阴阳五行经络基础上的中医观点,岂不是将具有精确控制系统的火箭屁股上困了一捆稻草?将火箭燃料的发热能力解释为:一公斤液肼发出的热量等于10捆稻草。这种观点正是大言不惭的邓家刚书内广泛使用的观点:凡是抗生素,均解释为:杀虫、清热。中医将一切微生物和寄生虫都可以理解为虫,管他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呢,均是虫! 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是典型的火箭屁股上捆稻草,到头来也要说火箭上天有我中医功劳!治疗SARS那年,中医不是在力图如此叫嚣吗。
   臭名昭著的陈可冀创建了更加臭名昭著的“中药注射剂”,害伤、死了无数人,这些人等必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现代医学不仅仅是化肥,它研究的是化肥中的精细成分,也研究大粪中的活性成分和组成机制。化肥当然可以独自使用,也可以加到大粪中,但是反过来就不行:也就是大粪加入化肥中。仅仅研究整体结果永远是笼统;研究局部后再研究整体才能整体。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2-22
网友观点择发:
其实中医并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医学技术这么简单
  它的背后涉及到数学、哲学乃至宗教等多方面框架
  所谓的“中医现代化”
  无非就是想以西方工业化文明以来的文化体系“再造”中医而已
  不过,这恐怕是YY罢了
  因为你无法回避中国传统文明中在数学、哲学乃至宗教方面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差距
  
  中医至今仍然存在证明了一点:中医的精髓更符合人类健康的要求
  
  中医要不要现代化?能不能现代化?怎么样现代话?——其实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中医或西医、或所谓现代医学,其实都仅仅是名相罢了!
  只要执着于名相的话,就永远看不到问题的核心
  关键的是对于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一切,人类应该作怎样的反思?
  如果认为人类必须按目前这种文明方式走下去,
  那么,中医也没必要现代化了,就让它自行灭了吧!
  更有一点就是:中医根本不可能在工业文明这种文化方式下保存其精髓并延续下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2-22
网友观点择发:
  我觉得要拯救中医国家要先有表现,老百姓看病嫌贵完全可以理解,这是医疗体制没有跟上,看看我们国家的医保的基本药物,哪里是扶持中医分明就是扶持西医。一直说拯救中医,拨款搞研发有什么用,重要的是解决看病的问题,当然这和国情有关,不是说了就能解决的。如果能把常用的中药(注意是中药饮片而不是中成药列入国家基本药物),而且国家能够在医保的资金流向上偏重一下中医,实行那么几十年,中医绝对很受重视,那么研究的人自然就多了,崇尚中医的风气就有了,这才能保存中医。
  
  说说德国看中医,德国看病是全报的,当然医保的钱自己掏,也是很贵的,有收入的两口之家一个月交基础医保就100欧以上。德国的中医是不纳入医保的(针灸只有治疗三种疼痛可以医保报销),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德国人生病的时候不会去求助中医,而求助中医的主要有两种人:非常崇尚自然疗法的人,那不仅是中医,还有德国自己的传统医学,印度医学,这类人往往也很有钱;另外一类是真的有顽疾,被西医宣判基本没救的情况下才去试其他疗法,那么钱也就无所谓了。再说这收入,国内的中医一般一个上午看至少15名患者(这是少的,听过专家看60位的),国外的中医呢,一般2个3个,有的时候一天只看1个,这是病员少还有他们写病历要半天(一个本身德国人学中医比较累,一个是太严谨了)。我以北京国医堂(只是找个我知道的例子,拿小城市和德国比差别太大,没必要)一般专家号100元一位算,一个早上至少就是1500元,而德国的中医呢,一位100欧算,一个早上最多300欧,就是3000,且不说德国医生求学,开个诊所的维持费用有多高,结论就是在德国中医真的不是很赚钱,在德国当医生要赚钱还是西医赚。不过在德国的中医一般都是非常热爱这项事业才会选择当中医的。我这比较不是说中国中医医生赚钱多,中国医生的收入真的不高。只是说明一个结论,中医必须靠中国人自己来拯救。我原来总是听人说,西医在中国得到了拯救,中医在欧美得到拯救。其实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救中医,救中医的目的也是为了中国人自己。
  
  最后回到我开头所说,希望国家不要只是申遗或者对外宣传才说中医多伟大,中医的真正伟大之处要靠在中国济世救人来体现。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2-22
网友观点择发:
中医和原始西方医学、其它什么阿拉伯,美洲,非洲原始医学一样,是人类早期为保全自己而得出的一些经验的积累,即便和其它原始医学相比,中医也高明不到哪去,各有擅长而已,世界各地同时期其他民族的人们就健康质量而言也不必中国人差。
  中药吃了几千年,试那么多的人,流传下来的,其中一部分当然有疗效。一个受过现代科学逻辑思维训练的人很自然的会考虑,这些有疗效的中药中肯定有一种或多种成分在起作用,按照科学的思路就是要根据科学的方法找到这些成分,提炼它,现代医学早期很多医药不都是这样得来的?这些药不比自然界中的更有针对性?更有明确?更有效?更经济?如果自然界中这些有效的成分很少,获取不经济,现代科学已发展到可以人工合成,甚至针对某种疾病创造出新的药物成分。当然你要是认为中医药中还有什么精气神等成分,这个现在医学确实还没有能力实现。
  至于中医的理论阴阳八卦确实很难让一个接受现在科学训练的人所接受,什么治末病,整体论这些听起来不错的东西就是混淆视听,谁说现代医学不提倡预防疾病,中国人打太极拳,练气功,西方人跑步,游泳,瑜伽,较之效果如何?没有对微观世界细致探究,条分缕析的归纳,能把握宏观世界?莫莫主义,莫莫宗教宣扬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幸福无比。口号不错,如何实现?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2-22
网友观点择发:
  ●中国自古以来只有巫,没有医,或曰医即是巫,巫就是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传统中医”。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离生命科学很远、离政治伦理(天人合一、君佐臣使等)很近的传统中医理论,实际上是中国古代“道统文化生态场”在人体治疗保健方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道统“颠倒宇宙论”的深刻烙印,人们如果不从其理论根源上详加考证,就永远搞不清其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比如:何谓“阴阳五行、寒热暑湿”?从来就没有人郑重其事地提出质疑:为什么天体气象变化的现象,竟然可与人体的健康疾病等量同观?传统中医理论的荒谬,乃在于将上古蛮荒时代视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将天体当作人体,或将二体视为一体;乃在于将古人对天体自然现象简单片面的观察结果,规定为万世不易的宇宙法则,它的研究关注目标不是人本身的血肉之躯,而是荒凉死寂的宇宙苍穹,并由此发明出许多莫名其妙的、迄今科学无法证实其存在的主观意念(例如所谓经络),去硬性比附和演绎人体内部的运行机制,从而与呼风唤雨、鬼神附体的古代巫术,具有本体认识论方面的惊人一致。
   ●任何具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明白,人体无论运动、发育,无论五脏六腑或神经、血液、消化系统对健康的影响,最终是由大(小)脑控制的,然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大脑似乎是人身上多余的部分。
   孟子说:“心之官即思”。作为道传文化生态场的组成部分,传统中医从来就只把人的躯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全部,把“心”当成人体的思想器官,无论它如何用阴阳五行、精、气、神作为“以心代脑”依据,都不能掩盖其对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结构和病变的无知,并充分显示出传统中医理论,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唯“心”主义。
   所谓“中西医结合”在疗效上可能产生成功的经验,但作为一种基础理论,则中西医绝无“结合”的可能。从理论上讲,人体病变怎么可以同时存在两种出发点和方法论截然不同的治疗路径?当今世界从未听西医宣称自己要“走向世界”而早已走向全世界,而从目前传统中医在解释自己的所谓“科学性”时频频引用现当代医学概念这一现象,本身就表明何者才是造福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2-22
网友观点择发:
 先说说俺个人经历过的一件关于测男女胎的事吧:2006年4月8日,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我在朋友家看电视直播,香港艺员吴君如以怀孕之躯,出席颁奖礼,我当时就跟朋友说,她一定是生女的。2006年4月15日,吴君如在香港诞下女儿陈是知。
  还有一件亲身经历的是,一邻居经B超说是女胎,我给她把脉认为是男胎,结果证明是我对。
  老实说,我也不是每次都对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是蒙的,是有理论依据的。就中医方面,我起码知道3个法子去测男女胎,一个是望,一个是把脉,还有一个是比较“迷信”的方法。即使是在现代医学方面,我认为除了B超外,还是有法子去测男女胎的。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阴阳之理!
  
  从你上面介绍脉诊的内容看,其实你是说不清“脉”与身体状态的逻辑关联在哪的,而这方面恰恰正是让世人理解脉诊的关键所在!离开了这点,那么中医的望诊、切诊的很多内容,都是不可理解的,比如五轮辨证,为什么眼睛的瞳仁能诊断出五脏的状态?难道也是从心血管系统推导出来的?说不通吧?
  
  上面有提到脉诊学习的成才率低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脉诊难学,而是现在的脉诊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根本就错了。现在的脉诊教和学,基本上就是直接指向了“证”甚至“症”,正是这种功利性使得脉诊在中医的教育乃至临床越来越退化!脉诊的关键在于“象”——脉象!能否正确理解什么是“象”,是脉诊的核心所在。
  
  其次,关于四诊,看来你比较重视问诊,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对疏于脉诊的一种弥补呢?当然这只是猜测罢了。
  就象你所举李中梓的医案,其实关键并不是在于什么诊断方式,关键在于能不能在所获得的信息里归纳出问题症结所在?比如说现在很多的患者在三甲医院,几乎做完了所有的检查项目,但是都发现不了问题所在,那么你说这是理论的缺陷?还是技术的因素?抑或是医生个人水平的因素?
  所以,强调四诊合参,主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强调慎重对待患者和疾病!诊断的关键还在于对细节的观察、对关键因素的把握,以及严谨的逻辑判断和分析。因此,即使其中一种诊断方式,只要把握得好,都能完成这些工作的大部分,如否,则“望而知之谓之神”就无从说起了。
本人对脉诊的理解:
  
  
    五、象数与脉诊
    中医不被现代人理解的另一要点,就是中医的脉诊,作为患者,如果有幸碰到一个中医高手,在问诊前被该医生靠脉诊就将病情说出个七八成,那么通常只有佩服的份,对于脉诊是否“巫术”,心里肯定是打鼓的。
    现代医学认为人手腕的脉搏仅仅是桡动脉的血管搏动,受心脏功能和血管血液状态影响,即使运用到流体力学,其所获得的人体生理及病理信息其实是不多的,不明白中医为什么能从中取得那么多信息,其原理为何。另外一个误解就是,脉诊能否准确细致地反映出病名及其程度,比如病人是否高血压?血压高到什么程度?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脉诊还有没有意义?——这两点就是对脉诊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疑惑,应该说,作为行外人有疑问是对的,但如果中医学子搞不清楚的话,问题就大了。
    要说清楚脉诊,其实还是很难的。首先,我们必须先说说《易》中的“象”的问题,否则脉诊是弄不懂的。
    在形而下方面说,构成《易》学的三个重要方面,是“象、理、数”,古人就是从这三方面去认识世界以及形成理论学科的。他们认为,人凭自身的感官首先能认识到的就是世界各种各样的“象”,世界的“象”虽然纷繁复杂,但是这些“象”的背后是有它自身的“理”的。一方面“象”是由它所表现的事物内在结构所决定的,所有的“象”都不会是乱来的,即“象”是结构的投射;另一方面,“象”的变化反映了“结构”的变化,对于“象”的划分及变化的解释,能够去解释“结构”。其次,“象”的变化,除了有“理”以外,它还有“数”,所以,对于“象”的划分及解释,必须有“理 和 数”,才能具体去应用和验证。(这一方面要用现代科学去解释的话,应该说分歧会很大的,这里不作这些争论,只说中医是怎么回事。)
    因此,中医里的名词是有规矩的——“脏象”“脉象”“阴阳应象”!不能用错,这个“象”并不是真正的解剖实验结果,很大程度它只是对于功能表现的划分及解释,并且它应该是动态的、相对的、关联性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多角度更立体地去了解你所要了解的事物的“结构”。
    回到“脉诊”,这个诊就是诊“象”,其实,中医的“望闻问切”中的“切”,不应该单单指“脉诊”,因为,根据上面的理论,人体其他的部分的“象”同样可以用来“切诊”,比如目前流行的“手诊”“甲诊”之类的,它们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是可以在面部、手部、指甲、脉搏等处反映出来的。
    学习“脉诊”,除了在实践中有个练习熟悉掌握以外,前期最大的困惑,可能就是不同的医家对“脉法”说明的不同以及之中的差异,比如脉象的种类,少的分十几种,多的分成几十种,表述各异,令人无所适从。其实这个也是指责中医不能标准化的理由之一。对于这点,学习中医的要这样看,古今不同医家,他们的学术出发点是有区别的,但无论如何,总体的原则是不变的,而且他们的“脉法”一定是在总原则下自成一个“系统”,所以,要懂“脉法”必先懂医理。然后才是实践,否则就会变成“指下了了,心中难明”。
    再说说“脉诊”的定量问题,其实应该说脉诊是无法定量的,一方面这是因为人的正常生理标准没有一个一成不变固定的数值,另外脉诊得出的仅仅是一个“象”,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或事物的照片,我们只能凭看到的“象”加上我们自身的经验从几个角度对此人此事物作一定的判断,这个结果不可能是全方位无遗漏的——即使你用了所谓的“开白箱的现代科技”的方法也不行。
    所以,脉诊得出的“数”是相对的,比如“弦脉”,春天的弦脉是正常的,东南沿海与西北的人对比东南方人有相对弦脉是正常的,并不仅仅是肝阳上亢乃至细化到高血压的患者才有,如此等等,所以,且不说诊者的触感,要拿一个固定的“数”去定义“象”的话,这个就是行不通的。
    再者,即使脉法细致到分为一百种“脉象”,如果要机械地一一对应世间所有的事物,显然是不现实的。比如大家都感兴趣的“喜脉”,中医里叫“滑脉”,滑脉在医理中是主痰饮,食积,实热.邪气壅盛,气实血涌等的,它的“象”是指人体内有了或者说多了一些“实体”,这些“实体”的性质是偏湿的,并且它是可以反映在不同的脏腑的,因此,喜脉呈“滑”象,但“滑脉”就绝不仅仅是有喜这么简单。
    所以,如果有医生能凭脉象说出你的病情,如果他不是跟你说中医术语而是直接说你的病名的话,那他一定是加上了其他的推理的,这个没什么奇怪的,实际中可以拿来炫耀医生的水平和加强患者的信心,但做学问的话,一定不是这么简单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2-22
网友观点择发:

作者:倚楼人远天崖近 
   
  社会对中西医的分歧不在中西医本身,更多的在中西药.
  
  中医中的针灸,按摩,推拿,接骨这些在形式上是主要区别去西医的.还有一些医理的东西暂时不说.说中药.
  
  现在中药不也改了嘛,不是以前那种一包一包的,也不用煎药了,都是颗粒,口服剂之类的嘛,这就是现代医学的成果,萃取有用的成分制药嘛,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就是在包装盒上写了中药而已.其实区别也是有的,那就是中药,应该说中国制药的药检不如西药严格.这个不用多说了吧.三鹿奶粉都那个德行了,也不用指望药检能作到什么程度.药品上市前临床测试估计也就那么回事呗,有作用,基本也吃不死人.其中的副作用谁也不知道,儿童减半,孕妇不能吃.在中国,所谓的中药吃死人,吃坏了人的事情有吧,都没有报道而已,然后药还在卖.
  这是本质上的区别,也是国情决定的嘛,也怨不得谁.
  但是不能原谅的是经常听到这样的两句话,"西药治标,中药治本","中药没有副作用",这话反正让我听到是挺来气的.
  中医,我是维护传统的,觉得很多传统不改抛弃,比如开头说的针灸,按摩,推拿等等这些.中药呢,那么多药方呢,现在人研究嘛,技术有,为啥不去研究研发推广新药呢?穴位脉络,这些东西都有研究价值的啊,就是没见到国人在这些领域的新成果.中医里面五行也可以研究啊,国外的人不承认,你自己去研究,但是你别先说什么"博大精深",等你研究明白了,可以给别人解释并且别人能接受了,你再博大精深去.经常有人说"中医博大精深,外国人不懂",有实力的人不会这么说话的.
  传统中医是区别于传统西医的不假,但是现在只有现代医学这么一个概念,什么意思?就是科学的医学啊,中医药能治病,就是科学的,你说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没人管你;但是某些中药吃了有副作用,你产品上没写,或者看病说一些什么五行之类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事情,那就是巫医伪科学.
  中医给现代医学提供很多无价的资源,所以,各位,不要扯什么哪个好,能治病的就是好的,科学的就是好的,尊重事实的就是好的.
    
  以前有这么一件事,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从传统上来说,就算是中医中的民间方子吧.说治牙疼,用干净的棉布包新鲜的马粪,然后用牙咬着,听说是好使的.虽然用干净的布包着,但是感觉还是不干净是吧.这方法如果真的管用,那何不通过现代医学手段从新鲜马粪中提取干净并且有价值的成分呢?
  诸如以前的中药药方,没有现代医学的提取技术,吃了可以治病,但是药物里面的其他成分是不是有害的?有没有副作用?中药里面的一些补药,非处方药吃了安全不?很难说,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没有严格的药检就是很难说的.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从小吃补药,阴阳不平衡,长大了还是天天病怏怏的嘛.但是现在没人天天吃补药了,因为证明了,吃多了也不好,这就是进步呗.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