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最高级的文化在文字之外
2009年10月,随着又一批22个中国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从最新入选的贵州侗族大歌、端午节、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广东粤剧、妈祖信俗等项目中,不难发现,似乎除文字形式外的文化形态更容易受到保护。
1月30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论道》节目中,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表示,最高级的文化往往在文字之外。他认为文字对人类的发展起过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应该被看到。
余秋雨是在现场贵州侗族大歌表演之后,发表这番感慨的,他说,“我是一个写散文的人,但是对她们几位刚才唱的歌,要我用几个文字形容的话,我再怎么形容也都是,无能的,无效的。我甚至用一些文字来形容其中一个女孩子的外貌,都很困难。二十年前,我辞去校长的职务去考察实地,因为我已经看了太多的书,我知道很多珍贵的东西要我亲眼看到,我从文字里看到的东西不可信。那完全不是一般的隔靴搔痒,而隔了好多层好多层。”
从原汁原味的侗族“天籁之音”之中,余秋雨捕捉了最珍贵的活态文化,他认为这样“逮不住”的活文化最为珍贵却易逝,最需要人类的力量来保护。在贵州侗族民间传唱千百年的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独特的合唱,曲调古朴优美。千百年来,在没有文字的侗家,歌中承载了侗族的历史和文化。
余秋雨说,“我们千万不要由于我们的,缺少文字感到羞愧,不,恰恰相反,最珍贵的东西在那儿,联合国都把眼光投向那儿。”
龙永图:申遗,这是一个对全球的承诺 成为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的国家,再次让我们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而自豪。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论道》嘉宾主持龙永图,在与余秋雨对话中讲道,“申遗”和“申奥”一样,是一个中国和世界彼此了解的过程。
同时,他指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你得到了一种什么权利呢?就是你可以从联合国,可以从全世界其他国家里面,得到一些经验,方法,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中国的努力,而是变成世界的努力。然而另外一方面,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对联合国作出了一个承诺,就是我们中国、我们贵州,有义务,有责任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永图说,“这是一个对全球的承诺,如果我们哪一天侗族大歌失传了,我们对全世界是失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