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21阅读
  • 2回复

][转载]“伪文化作文 ”,中学写作教学的又一种异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3
[转载]“伪文化作文 ”,中学写作教学的又一种异化
文/浙江上虞春晖中学 钱林波

 
 
  风起风落间都诠释着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奇妙。它们是渺小的一点珠砂,但却折射了整个大自然的完美与感动。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叹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皇(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苏轼看见了赤壁,驾一叶扁舟,饮一壶美酒,抒一腔愁绪,悟一生真谛。只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凭(平)生”的豁达与豪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

  这种文段粗粗一看,似乎是当今流行的“大文化散文”手笔。其实,它们刊登在《语文学习》(2005年7-8期)上,是作为2005年高考作文的佼佼者被推介的。其中许多都是满分作文。短短个把小时,在规定话题下,临场写出这些“才情非凡”的文字,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问题就来了。当我们一篇篇往下读,读完这15份试卷的30篇选文,就会有一个令人瞠目的印象----此种借史抒怀的类“文化散文” 竟占了一大半。不管具体话题是什么,这些少年作者的笔端,往往会或生硬或流利地一转,转入一个大同小异的历史抒情结构,形成一个大同小异的诗化表达效果。一样的佳词丽句,一样的史事感慨,一样的铺陈排比。甚至,所动用的材料也是那么几个常客--李白、屈原、苏东坡、孔子、庄子、谭嗣同。怅然良久,我不禁疑惑:这些感慨议论都是自然真实的吗?都出自他们的生命体验吗?明明不是文史专家,他们又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一种“视角后转”的言说方式呢?当然,我并非说这些文章不能打满分,也并非说学生写作不能这么去尝试。我只是担心,这类“范文”一旦被误会误解,进而被定位成中学写作教学目标,那就会误入歧途,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鉴于高考满分卷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对这种写作视角集体后转,写作主体严重缺席的现象,必须引起深切的关注。
   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这些顶级卷之后是一大片类似的“优秀卷”,我们可以陆续从相关媒体有所见闻。如果再去翻翻各类以应试为指归的作文刊物,看看日常教学中登场的优秀范文,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现在的学生写作充斥着大量此类淡抹浓妆的“文化美文”。然而,此处所例尚属清通,是数百万份试卷里精挑细选沙里淘金的几个“成功典范”。沉默在海面下的是无数生硬笨拙甚至惨不忍睹的失败案例。“做着青春梦的少年,口是心非地说着带白胡子的格言”,真不知是喜剧,还是个悲剧?这种“历史文化情节”起于何时,出于何因,很值得深思。
  如果放到整个社会文化思潮中去考察,这或许与当今散文写作的主导范式---“文化散文”的大行其道不无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催生了余秋雨散文,在“杨朔模式”  一统天下的散文园地里,如一枝奇花备受瞩目。而后,余氏散文很快成为一种新的写作典范,形成一个参差不齐的庞大写作群体,也出现了不少后起之秀。但是,真正的文化散文是以深厚的学养为根基的。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王了一先生《龙虫并雕斋琐语》莫不如此。
  文化散文的灵魂所在,是在文化意识的表现上。文化散文的“文化”,决不仅仅在于取材风流诗文或轶事趣闻。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但更需要写作主体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以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显而易见,所谓“文化散文”,根本还是文化主体对文化客体的一种生命投注,其灵魂则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情趣。
  这是另外一个复杂的话题,我们不去评价此类写作的优劣得失。单看这些学生作文,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粗略的外表模拟。一目了然,没有真正的生命热源与文化感悟,华丽夸饰的文字掩不住失血的苍白。议论,似是而非,情感,假戏真做。我们看到太多轻巧滥俗的人造酸果。不妨来检查其中一例。(《语文学习》7-8期的05高考满分文)
  我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1。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我奔跑2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我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我磨墨,那该是我仕途上奔跑3得最顺畅的时期啊。
  可是,无意间我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我觉得我应该永远让我奔跑4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我清醒地知道,我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于是我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我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
 昔日我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5,今日我骑白鹿奔向我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6让我屡跌屡撞,奔跑7又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显然,短短3个小节7次出现的“奔跑”二字是作者为了迎合题目而有意突现的。许多语句牵强组合,十分生硬。如2,3,4处用“奔跑”来描述李白涉足仕途,就不够恰当吧?6与7处的“奔跑”更是莫名其妙:如果指投身官场,那又为何“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呢。可见,行文之时作者并不在意李白当时仕途进退的心灵体验,在意的只是用“奔跑”二字抓住阅卷者,赚来分数。我甚至有理由怀疑此文是宿构,考场里临时组装到了话题“奔跑”上。再来看作者的“文化感悟”:“我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简单一句,李白的心灵挣扎被消解了,化用的名句,“散尽千金”云云又把飞扬的诗思错误地作了“现实处理”,理解不到位。文句也多不通,“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我屡跌屡撞”明显有生造之嫌。 此类错误同样也见于文首例子等其他“满分文”,不给题目,读者往往不知所云。
  常识错漏,文句拗口,理解有误,运用失当。这些本也难免,但隐藏其后的为文造情却不是小事。正如胡勤先生所论,“31.5万考生,好作文寥寥无几,写身边生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其中不乏空洞之作,没有实质内容,披着华丽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①“整容”二字道尽其虚伪本质。
    “伪文化”写作之伪,首先伪在对现实生活的无视,伪在写作作为一种精神操作的过程,荒芜了个人情怀心灵世界。真正的文化关怀与关怀者的生命原创力密切联系。没有沸沸扬扬的生活热源,就没有精神的广度与深度。文化绝不是刻意制作的塑料花卉,它必须扎根于丰沃的土壤。还没读完几首古诗,就言不由衷地放言“太白”“东坡”,亲热得像在谈论他家隔壁的二叔。我要批判它的虚妄之处就在于此。其实,质之于小作者本人,他也往往是逼不得已的无奈选择,谁愿意凭空装个文化人,去玩无聊的语言游戏呢?但老师念的不就是这种“范文”吗?高考满分卷不就这样写的吗?
  “伪文化”写作之伪的另一重危害是造成了新八股倾向,记忆犹新的“杨朔模式”曾风行三十多年,几乎成了我们唯一的话语方式。不论写景状物记人叙事,在文末总是妙笔一点,或赞美,或歌颂,文章立马被凭空拔高一截,主题“提升”变成了文章格式。这种公共话语的膨胀严重挤压了私人表达空间。表演性的自我代替了真实自我。“我”不见了,成了丧失个体自觉的“单面人”。话语方式单一僵化,实质上就是民族思考力的枯萎,创造力的减退。80年代末,余秋雨散文正是以僵化的杨朔模式的革命者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一旦当其替代前者,成为散文写作的主流范式,我们就要警惕新的话语霸权。
  如果说十年前韩军先生所反对的“伪圣化”是杨朔模式的余波,那么,十年后“伪文化”倾向则是余式散文的矫情泛滥。“美丽诗意”里潜伏着“集体失语”的更大危险。我们从“满分作文”下密密麻麻的赏析,媒体上众口一词的叫好,就可以略见一斑。 “戛戛独造”的唐宋古文,“我手写我心”的清末诗界革命,“自抒胸臆” 的五四白话运动。仁人志士们独具慧眼,在千头万绪的社会变革中,总能一把抓住话语变革这个总纲。人是语言的存在物,话语方式关乎民族精神,实非小事啊。
  仔细考察当前中学母语教育生态,“伪文化”习作已泛滥成灾。原因种种,试作探析。
          
问题探因1  “范文”误导 评价失当 写作标准的偏颇与单一 
      
  这场轰轰烈烈的“伪文化”运动中,第一推动力当属高考满分作文的炒作误导。每年七八月间,商业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媒体炒作起一场场“满分秀”,这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风景,那些幸运儿一夜间就吸引了万千眼球。02年南京考生《赤兔之死》就是典型一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生们有了简练揣摩的灵丹妙药,各级考卷中会迅速冒出大批高下不一的 “克隆版”。以范文为标准件的生硬克隆,由于其“迅速见效”的应试功能,日益上升为日常教学的主导模式,甚至唯一追求,生产出大量的虚假俗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我们丧失了理性检视能力,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律一再被弃置扭曲。对“范文”过度追捧,对目标简单界定,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偏颇的价值判断还被带入阅卷过程,无意间成了新的美文标准,开始新的恶性循环,影响巨大。作为语文素养最为直接有效的检测手段,高考作文一直备受关注。但是,毋庸讳言,占分最多的写作考查,问题也最大。单说如何评分,进入过现场的人都会有切身之感,阅卷进度的催逼使阅卷者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样卷及评分标准都是虚设的。1-2分钟内能看个大概就不错了,谁会认真辨别,逐条细对?分数的唯一来源就是阅卷者匆匆间的“心情”与“感觉”,不管主持者如何现场调控,“感觉”还是很难凑到一起,同一篇的定分,两位阅卷者相差十分,也很常见。因此,这“感觉”至关重要。我的观察结果是:背景,年龄,性别,修养各不相同的阅卷者,“感觉”标准大相径庭。但似乎大都对此类历史抒怀的“文化美文”情有独钟,也容易网开一面。可见,文人式的语篇在人们心中,特别是语文教师心中慢慢成了一个格。
  
问题探因2  课程缺席  随意跟风  写作教学形式化
 
  鉴于固定的高考游戏规则与偏颇的游戏标准,许多聪明的老师早就设计出了最佳考场作文方案。(1) 用一两个漂亮句子扣住话题,亮明观点,抓住人的眼球,就是凤头。(2 )主体部分要排列整齐,尽量用上排比对偶与反问。古今中外,能分几个层次来述题,就更见你思路开阔了。(3) 文末要简洁回扣,来点煽情,给人留个最佳印象,这叫豹尾。说实在的,能如此高度总结应试规律的教师是尽心尽责的。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与阅卷水准下,不用这种方式去混分,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由于老师和应试指导刊物如此谆谆教诲,这种写作方式作为“成功案例”被大力推广,像泡沫一样迅速膨胀。学生们也驾轻就熟,一拿到试卷,就努力装出一副博学鸿儒的样子,无比深沉又无比优雅地“感慨”起来。
  但是,立足中学写作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来看,我们不得不追问:练就这样一副笔墨究竟为什么?究竟能干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小“文人”。
  或许,从根本上说,我们还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写作课程。看看德国母语课程内容:  
   9年级---议论(简单议论文  正反两点议论文) 读者来信 短评  读书文摘  求职书简历  课文复述  作品阐释  图表描写和阐释  口头报告  学习技巧  (对实用类文章作“读书文摘” 短语技巧 引用技巧等)。
10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一)---内容提要  议论文(简单议论文  正反两点议论文)  作品阐释  电脑写作  记录  专题性报告  学习技巧(怎样使用计算机完成学习任务:撰写 扫描 修改 排版等)。
11年级(按照巴符州教学大纲)---专题报告(包括口头报告  报告提纲 讨论记录 详细稿 并向专题论文过渡)  记录 (课堂 会议  讨论等) 故事梗概  作品阐释和写作   论辩性写作  文论(对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议论文) 其他(读者来信 评论  短评 书评)。      

   ----引自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不妨再比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9—10年级)
  
  2.0:写作实践:
  写人物(别人或自己)记叙文或小故事
     A.按顺序记叙事件,并向读者交代事件的意义。
     B.写出具体的场景和事件。
     C.利用可感知的具体细节,描写一个场景的光亮声音和气味,以及人物的特定
        的行为动作姿态和感情,使用内心独白表现人物的感情。
     D.顺应时间和人物心境的变化,缓急有度地安排情节的发展。
     E.有效地使用描写去表现外貌,形象,变幻的场景和可感知的细节。
  写劝说文
     A.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安排思想和观点
   B.使用特定的修辞手法支持判断(如诉诸逻辑推理,诉诸情绪或道德信仰,应用佚事,案例研究或者类比)。
   C.用准确的证据,包括事实,专家观点,共同信仰和逻辑推理,阐明坚持立场。
   D.就读者的态度,反对意见,偏见和期望,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
               -----节引自巢宗祺 雷实主编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一目了然,他们中学写作课程的价值指向是生活需要和人生发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实践的每一步 ,都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方法策略之下。一对照,我们的写作课程实在显得过于朦胧含混粗线条。许多高校学生还组织不了一次专题学习讨论,还不了解论文的基本规范。不足为奇,因为根本就没学过此类相关课程。在宝贵的中学时光,大家都在搜索枯肠做“文人”写“美文”呀。那么,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见,将“文体不拘一格”“边界完全消除”的散文作为中学写作教学的主要样式,可能是个悖论。②好的散文是人与文的深层交融,对于中学生而言,可遇而不可求 。(当然,对于一部分有喜好和天赋的学生可有选择的发展,另作别论。)因此,我们在中小学所做的大部分作文训练,要么归于无效,要么只能将本来“不拘一格”的散文体式僵化而徒具其形。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们一直没有真正科学形态的作文训练。小文人语篇,正是写作课程的荒原上,一片肆意蔓延的野草。可以预见,这种忽而“要把人逼成个哲学家”,忽而又得变身成“小文人”,风吹墙头草的荒诞剧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将上演。 严峻现实提醒我们,中学写作课程建设已迫在眉睫。
 
问题探因3  人文分离  生活不在场  写作教学本质异化
 
     相关课程建设滞后,统一考试的特殊需要和局限,导致传统写作教学片面强调“格式化”“预设性”,放弃了表达的自由自主。这是异化的外因,而根本还在于写作教学本源与价值观的失落。文章源于生活,毋庸置疑。新课标也一再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但在指令型教学环境里,学生的生活范围大都囿于校园的三点一线。课堂内外无休止的技术化训练,紧张单调的学习节奏,早已使孩子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品味。遗憾的是我们从未面对这一艰难现实,去着力释放他们的生活热情,引导他们立足原汁原味的平常日子,挖掘源源不断的写作之泉。当学生们与生活严重脱离,写作势必以外在的空洞理念为出发点,沦落为纯技术的游戏与制作。人云亦云,随手剪贴一些历史花絮来装腔作势也在所难免了。
  人文分离,主体缺席,对当下生活的集体漠视与失语,正是传统写作教学的致命弱点,也是新课程作文教育改革的最大困境,问题核心直指整个教学机制与写作理念。有鉴于此,李海林先生一语道破 “整个写作行为的虚假”。 他提倡“真实地写作”:“应该有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写作对象,真实的写作环境,真实的写作成果。只有这四条皆真,才能称之为非虚假写作。”③ 对症下药,沉疴或有疗救的希望。写作,本应是一个热腾腾的生活事件,与“知”“情”“意”“行”和谐成长,与人的生存发展相融一体。鸢飞鱼跃,月圆花开,充满生命律动的心灵成长过程竟沦落于斯,不亦悲乎? 
    愿明天,我们的孩子还能轻松地说出自己的话来。
注释①《语文学习》2005 7-8
注释②王荣生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注释③李海林  首届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 发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3
该文发表于2007年,正是“文化作文”大行天下的时候,暂不说此文的偏颇之处,也不说“伪文化作文”并非反对真的“文化作文”,且说此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要让学生写出真正有文化内涵的文章,一定要厚实学生的文化积淀,让他们的文字自然地透射出文化的光芒。
谭蘅君先生对文化作文的理论发展倾注心血,到2007年底已经让“文化作文”走出了单一的古代文化圈子,走向当代文化和古今文化思辨,以及中外文化碰撞和提炼生活文化的大境界,并打通学生作文与文学创作的通道,让“文化作文”成为传承文化与养育文化人格的平台。
应该看到:“文化作文”在写作教学中是有层级的,初级阶段学生能够将任何话题转到文化名人或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制度上,应该非常不错了,这本来是“文化作文”的“入格”教学内容,如果用这种初级阶段的学生层级诋毁整个文化作文,显然偏颇。
文化从最初诞生的时候,就从来未曾离开过生活,只是在生活现象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与提炼,比生活原生态层面更符号化与理性化。所以“文化作文”从来扎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但比生活更高。
另外,“文化作文”现在理论,已经超越了“文化散文”的当代文化现象,走向了“打造校园的文化气场、养育学生的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脉”,以及“修复民族文化的基因”“重塑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时代使命。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王洪
发帖
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24
支持楼上的正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