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9512阅读
  • 5回复

(圣人游历)孔子周游列国信阳划句号 临淄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6
孔子周游列国示意图



孔子周游列国彩色图

  文/钱钧华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版图上,有哪些地方尤其需要我们去细细打量、深深思索?
  本版新设的《人文地图》专栏,试图为读者勾勒一幅幅图景,以便以行走的方式去了解去感悟,追寻中华文化的足迹,激发旅途中的文化思考。
  孔子“周游列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文化故事。但你是否知道,孔子与弟子们历时十四载周游列国,饱尝艰辛,他们究竟到过哪些地方,又看到了什么?


  孔子人生重要阶段在路上
  王大千
  孔子的一生应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他在游历中感受山水,在感受山水中体悟人生,在体悟人生中深思求索,在深思求索中形成哲理。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把自然山水人格化,在欣赏自然景物时,观照其特征,通过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孔子认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达到仁智勇的首要方法,第一途径是格物致知,旅游正可格物致知。
  旅途的欢乐抑或困苦,都没有让孔子停止他的人生哲思。看着奔流不息的河水,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山水发出的对人生最深刻的认识,是对人生旅程的终极关怀与深刻思考。看到四季自然地更替,又引发了他对自然大道的无限感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没有深刻繁复的说教,在自然大道面前是如此的深悟与感怀。
  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最重要的人生阶段都是在路上,他是旅游者的千古样本,他游历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了下来,这就是集孔子智慧大成的《论语》。
  孔子周游列国途经齐国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孔子走到齐国听到美好音乐时的感受……所谓一花一世界,其实,孔子就是用自己重要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旅游不仅仅是有钱人的事情,快乐和财富也不成正比,人生很多美好的体验都在于自己的心态,只要有了快乐豁达的心胸,只要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就能随时旅游,就能随时获得快乐。
  孔子晚年,游历归来,不再东奔西走,但是,却仍然能放眼天下进入了另一个静宁、安闲的时期,那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十四年的游历,可能这种人生体验不会来得这么深刻和强烈,孔子的晚年也不会步入一个如此祥和的心境,这应该都是游历的功劳。修齐治平、内圣外王,那只是儒家所要躬行的实践;而悠游天下,寄情山水才是人生所追求的本真,是人生的最高意境。
  历史上的古圣先贤,哪一个不是乐山乐水的呢?被称为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造出八卦,成为东方文明中的智慧源头。宋代大儒朱熹,为官不过50余日,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武夷山等风光秀丽之地著书讲学。看到一湾水潭,他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比喻,要人清澈自己的心性;见到江水中逆流而上的航船,他发出 “不进则退”的力学感叹。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一生倡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务实治学之道。在自然的启发陶冶之下,圣贤达人往往能体悟出人生的大智慧。
  近当代诸多大家,无不涉历寰球,学贯中西。异域的山水风景、民俗风情,无疑给了他们太多的启迪与思索。这是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上升到文化的冲突与碰撞的交流,也是人生大旅途上绚丽绽放的文明的花朵。
  放下历史看今天,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人生旅行的智慧。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重要的旅行,伴随着思索,成就了智慧。既然从出生就注定不能停止这场人生的旅行,所以,不妨向孔老夫子学学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快乐畅游吧。
  孔子周游列国地理范畴
  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有120多个。诸侯国彼此之间、诸侯国与周天子之间具有广泛的血缘、文化及制度上的联系。至春秋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事实上已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彼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兼并战争。到春秋末期,留存的诸侯国有十几个。
  鲁国是周王朝分封最早的诸侯国,也是孔子的母国,建都于“少昊之墟”的曲阜。西周初期,鲁国属诸侯国中的大国,其疆域包括今日山东中南部和中西部一带,此后鲁国逐渐衰弱,至春秋末期,只能算一个中等诸侯国。史料记载,孔子时期的鲁国疆域至少含鲁都曲阜、中都、负瑕邑、絥邑、絣邑、西郓邑、费邑、武城、邱舆城、谢过城等。这些古城邑与孔子活动有着密切关联。后人考证,中都在今汶上县,负瑕邑在今兖州市,絥邑在今东平县,絣邑在今宁阳县,西郓邑在今郓城县,费邑在今费县,武城、邱舆城在今平邑县,谢过城在今泰安市。颛臾国是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平邑县。
  孔子周游列国以鲁国为原点,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周游的国家有鲁国西南方的宋国、陈国、蔡国、楚国,北方的齐国,西方的京城、卫国、曹国、郑国,东方的杞国。孔子周游列国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壮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后世人尊为万世师表。
  公元前497年,正值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变革时代。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郁不得志而离开鲁国。长天巍巍,大野荡荡,古道漫漫,征尘仆仆,孔子及弟子们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艰难跋涉,为实现政治理想而不懈求索,这一游走,便是十四载春秋。
  负暇邑,周游列国第一站
  负暇邑,今山东兖州城东北5公里古城村一带。
  地方志记载,兖州古城村,系春秋时鲁国负暇邑故城址,当时鲁国有驻军。综合史料,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应是此地。
  离开曲阜,经327国道不远,便至兖州古城村。在村头驻足眺望北边,想象着当年孔子与弟子策鞭西行直奔卫国的身影。作为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如今能够寄物凭吊的东西太少太少。
  另有一个说法,郓城是当时鲁国西部边陲的军事要地,春秋时期谓西郓邑,简称屯地,这个地方从某种视角上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出发地。
  孔子出走前任鲁国大司寇,掌握兵权,他知道军队是国家的命脉,在离境前最后视察一下自己国家的军队,表明自己抗击齐国的决心。在西郓邑,孔子遇见鲁国乐师师己。师己是季桓子派来专程给孔子送行的,他安慰孔子:夫子您本无错,表示对孔子的理解。孔子告诉他:自己想唱首歌,宣泄郁闷。孔子即兴吟唱的正是有名的《出走歌》:“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竭,可以死败。盖忧哉悠哉,维以卒岁。”
  当时孔子为何要出走?《出走歌》表达了何种意愿?后人有不同解读。我读史料发现,孔子出走,实际上是向鲁君“走谏”,想做一个直臣。以自己出走,告诫鲁君赶快远离女乐、亲临朝政、挽救鲁国。
  孔子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用情至深,心为所痛。郓城虽难觅当年情景,已经成了闻名于世的水浒故地,但孔子那悲愤忧国的琴声、歌声仿佛还在一代代传扬。
  临淄,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在我国虞舜时期,《韶》乐就产生了,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舞。至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很盛行。孔子到齐国听到韶乐的演奏,由衷赞叹其至美至善。
  进入山东临淄市区,闻婴路、桓公路、闻韶路等熟稔的字眼直往眼眸里钻,仿佛历史画卷瞬间铺展眼前。临淄市闻韶村2号,一处淡灰色的古式院子平淡无奇,但院子里一块大石碑上刻着:“孔子闻韶处”(图二),却令我感觉到“平地一声雷”的震撼。
  该碑是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所立。石碑左右分嵌两方石刻。左边一块为舞乐图,上刻两人席地而坐,一人执管横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视,似乎全部心神沉入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当是孔子在欣赏音乐。下刻美女正长袖飘带,翩翩起舞;右边的石刻为“韶乐及孔子在齐闻韶”简介。
  孔子说:“箫韶者,舜之遗音也,湿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其为音,如寒暑风雨之动物,如物之动人。雷动禽兽,风雨动鱼龙,仁义动君子,财色动小人。”遗憾的是,《韶》乐之美成了千古之谜,到底怎样的美妙之声能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我曾在心头无数次勾勒过韶乐的音调,都没成功,毕竟在孔子之后,没听说有人对某个音乐发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
  出韶院,见附近有村民在聊天,他们说小时候就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当年孔子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看来,音乐不光熏陶、滋养了孔子,也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远乡近村的黎民百姓。一时间,空气中跳跃着韶乐的韵律,空气中弥漫着老夫子当年的气息。
  泰安,登泰山而小天下
  傍晚抵达泰安市内的一家宾馆,吃饱睡足后,向泰山而去,想体验一下当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山风温润,泰山高耸入云(图一)。遥想孔子当年,带着弟子,有的爬到一半,有的爬到顶峰。我猜想,孔子断是不会坐滑竿的,假如古时有滑竿的话,甚至也不让人扶,仗着身体强壮,有雄心,坚持自己上。若颜回跟孔子一起登山,一定是让其他学友扶着,颜回的体质还不如老师孔子。
  透过一天门,看到孔子登临处。微风拂过,淡淡花香。孔子当年在此一定歇息过,或是停在这儿跟弟子们交谈,或是抬头和盘旋的鸟雀喃语。
  第一山、天阶、天下奇观、飞云阁、红门、万仙楼……一路跋涉,脚下踩的是水润玉滑的大青石。苍松翠柏鲜润得一如孔子几千年不衰的思想。拾级而上,穿梭石间,我体味着孔子当年的心境。孔子多次登临泰山,泰山留下了孔子的脚印。孔子携同众弟子在泰山顶端伫立良久,谈论泰山的雄伟、大气,探讨人生哲学,唯有不怕艰难险阻,才能像泰山一样稳固。
  孔子当年登泰山,有着正确的政治目标。孔子明白,实现理想抱负没有好体魄不行,不博古通今不行,不独立思考不行。
  登泰山,不仅感受到自然之魅,更感受到孔子那胸怀天下的悲悯情怀。
  长垣,夫子勒马听琴处
  河南长垣县城北5公里处,有个满村乡学堂岗村。《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过匡之后又经过蒲地,并在此停留一个月。《长垣地名志考证》,孔子在蒲月余,于小岗前的学堂岗村讲学,此处至今亦有纪念孔子讲学的学堂岗圣庙。当地承继着孔子的教学遗风,大盛兴学之风。
  在学堂岗村村长的陪同下,我拜谒了清净圣庙,在圣庙处不远,一块醒目的石碑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镌刻着“勒马听琴”几个大字。
  一问,原来旧《长垣县志》记载过一则异闻:工匠陈海等人,夜闻琴瑟之声,清越盈耳,众惊起。又云:常闻夫子琴声,故庙东南之隅,有夫子勒马听琴处,是谓当时灵性。
  既然已到灵性之地,不妨驻足细细赏游,和村民们聊聊天。村民们告诉我,村里一些老人提起过,他们曾在深夜就在石碑附近听到过像古琴般的声音。我理解,无论风声鸟声还是琴声,全都是天籁之声,也是这里一辈辈的乡亲们缅怀孔子先哲的心声。
  信阳,画上周游列国句点
  由信阳市史志办等专家联合编写的 《中国信阳览胜》上说:60岁出头的孔子,应楚国邀请到负函城,途中发生子路问津事,最后赶到负函城,这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南端。
  由此看来,负函系孔子周游列国最后一站。春秋时的负函,在现在信阳一带。
  一个午后,我赶至信阳市外环。看见宽阔的马路和马路以外的原野,顿时心头豁亮;两边的丘陵迅速往后闪,路旁种着笔直的树木和紫玉兰。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富裕而不喧闹的城市。
  在当今信阳罗山县子路镇北街子路河边,还有子路问津处的遗迹和当年的传说。春秋时的负函城,是早期楚国军事重镇,在今信阳平桥区长台关乡境内,现已辟为城阳城址。城阳城址在信阳市北25公里处,赶到城阳城址已是傍晚了,归巢的燕雀叫声甜美,夕阳如碎金般,将古时的负函辉映得一片金灿。当年,孔子带着弟子从罗山子路问津处来到这里,目的是想见楚昭王。但楚昭王非常傲慢,又听信谗言,拒不见孔子。孔子只好从这里直接回到卫国,然后返回山东鲁国,从而画上了周游列国的句点。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4-26
  虽然和现在意义上的旅游不是一回事,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周游列国”仍称得上是一番壮举。

  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孔老夫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

  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是在鲁国受到排挤后的举动。周游列国也是孔子人生中一段不得意的时期,其间让孔子郁闷的事不少。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那些大批判文章经常拿这些困窘段子出孔子的丑。在卫国,孔子本想通过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得到卫灵公的信任,结果卫灵公邀孔子出游,自己与南子同车,让孔子跟在后面的车上,气得孔子说:“我没见过如此好色不好德的人。”在郑国,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独自等在城门口,郑人向子贡形容孔子说,“累累然若丧家之狗。”孔子在当时也算名人,但在匡地,他被人误作坏人给围了起来;在宋国,宋人把他曾在下面休息的大树砍倒以示驱赶;在陈国,甚至好几天断了粮。看来,春秋时代的旅行环境,实在太差。

  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境内。向北未过黄河,最南边所到的楚境,在今天河南的信阳。周游列国前,大约三十来岁时,孔子曾经有过两次出游。一次是向西,到了东周的王都洛邑(即今天的河南洛阳),见识了大批周朝的礼器文物。据说就在此行中,孔子与老子有过一次历史性的会面。不过后世学者对会面之事多持怀疑态度,历代聚讼纷纭,至今不休。一次是向东,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听音乐听得入迷,吃肉都不觉得是美味了。这是孔子一生出行的东至和西至。

  历时十数年,足迹不过两省之间,孔子的旅游地图在今天的“驴友”看来,真是小菜一碟。不过,我由此想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古今的旅行环境不同,我们不必苛求于古人。一位主持百家讲坛者曾著书立说,讲秦朝史事,说秦始皇修“驰道”,作者将之喻为“高速公路”,居然以为这条仅建于西北土地上的用兵土路,曾经通达南北各地。另一个问题,是古今生活节奏的不同。我们今天出外旅行,大抵三五天搞定,至多十天半月。国家领导人出访,也不过如此。但在古人,则经年累月,不在少数。比孔子稍晚的战国时代,秦王邀赵王在渑池见面。秦国势强,赵王不敢不去,由蔺相如陪同出行。大将廉颇送行,在边境上说,“这一去一回的路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得30天。如果你们30天还回不来,我就立太子为王,让秦王无从要挟。”这里所说的边境是哪里不得而知。但即使从赵都邯郸算起,到河南渑池的距离,不过三百多公里。今天走高速公路,只有半天的路程。而在廉颇的概念里,少说也得七八天。古今不同,可想而知。

  周游列国之后的孔子干什么去了呢?好在鲁国的政局有了改善。孔子回到了鲁国,删编《诗》、《书》,改定《春秋》,作学问,并且教诲弟子三千。孔子没有实现的,是更进一步的远游理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4-26
Re:(圣人游历)孔子周游列国:一无所获
前497年,孔子留下冉雍,任季氏宰;留下高柴,任费宰,用以填补上述动乱留下的权力真空,但他本人却不得不离开鲁国,带着仲由、颜回、冉求等人出游。从55岁到68岁,前后14年,他一直流亡在外。

孔子离开鲁国,西行、西南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六国。●1

●1

《庄子·天运》说,孔子跟老聃讲,“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孔子干禄,见过“七十二君”,有点夸大。这是寓言,不可信。这些国家,都是小国。它们的西边是晋国,南边是楚国,才是大国。他想去晋国,据说走到黄河边,没有过河;到过楚的边境,也未能深入(《史记·孔子世家》)。大国都不接纳。他做官,只有两个国家,卫国和陈国。时间最长是卫国。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对卫国感兴趣,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是“卫多君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很多干练的大臣,但另一面,卫国的坏人也很多(如南子、弥子瑕和宋朝)。卫灵公,凡事听于南子,南子淫乱,私通宋朝,导致卫太子蒯聩逃亡晋国,这是后来卫乱的祸根。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是“无道”(《宪问》14.19)。他离开卫灵公前,卫灵公曾问陈于他,向他请示军事,估计是为了对付晋送蒯聩回国。孔子对卫灵公很不满,他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卫灵公》15.1)。卫灵公死于前493年的夏天。孔子是在此之前离开卫国。●2

●2

《述而》7.15,冉有问子贡“夫子为卫君乎”,可能与此有关。卫灵公问陈,原因是什么,有各种推测。也许,他知道,自己死后,晋人会送蒯聩回国,必有战事,所以问孔子。

卫国的政治,背后有晋国的阴影,就像鲁国的背后有齐国的阴影。卫灵公死后,晋国的赵简子用武力送蒯聩回国,但卫国却立蒯聩子为卫出公,拒绝接纳,蒯聩不得入。孔子避卫乱,转仕陈湣公。在陈期间,他一度考虑去晋国。这是很重要的插曲。

前490年,赵简子围中牟,佛肸以中牟叛,佛肸召孔子,孔子曾动心: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17.7)

在《论语》中,此事和阳货之召、公山弗扰之召列在同一篇,绝非偶然。这是孔子的第三次动心。孔子去卫,是学伯夷、叔齐(《述而》7.15)。伯夷、叔齐,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18.8),但这次动心,却是属于“降志辱身”。子路反对他去,说我可亲耳听过您的教导,这种叛变主子的事,君子是不能参加的。孔子回答说,硬的磨不薄,白的染不黑,我总不能像挂在墙上的葫芦,只中看,不中吃吧。当官对他有很大诱惑,但如果到处都是坏蛋,你又怎么当?

政治,都是依靠现成的政治力量,一恶降一恶。这和道德完全是两码事。没有好蛋,只能坏蛋里面挑好蛋,把坏蛋当好蛋,但这样一来,道德还怎么摆。

孔子仕陈湣公,《论语》毫无记载,只提到一位陈司败(《述而》7.31)。卫国才是他最上心的地方。

孔子仕卫出公,在前488年,即卫出公即位的第四年。子路问,老师为政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13.3)。当时的卫国,是处于蒯聩父子争政的危机之中。他们两个,父不父,子不子,怎么正?子路认为,老师的想法太迂阔,被孔子痛骂。孔子的施政纲领,还是当年答齐景公的那一套,当年不行,现在也不行。

孔子居卫,对卫国的政治参与太深。他的学生,仲由是卫蒲邑大夫(蒲邑是卫御晋、楚的门户),高柴是卫士师,都是卫出公的臣下。孔子返鲁前,孔子返鲁后,他的学生都穿梭往来于鲁、卫之间。孔子回到鲁国,仍不能忘情于卫国的政治,继续支持卫出公。这是仲由死卫的原因。

前480年岁末,蒯聩自戚入卫,高柴逃跑,仲由死于难,被人剁成了肉泥。孔悝立蒯聩为卫庄公,卫出公逃往鲁国。二君废立,背后是晋、鲁斗法:晋国支持蒯聩,鲁国支持卫出公。仲由之死,让孔子深受刺激。次年四月,他含泪离开了人世(《左传》哀公十五年和十六年)。

这个结尾很悲剧。

孔子在外多年,心情很不好。比如,他在卫国,独自在屋里击磬,铿铿作响,甭提有多烦。这种烦恼,无人会,反而让个背着箩筐打门口过的汉子给听出来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蔑)之难矣。”(《宪问》14.39)

他说,这是谁在击磬呀,肯定有心事。你那点心事也太俗了吧,不就因为没人理吗!孔子的烦恼是“莫己知”--谁都不搭理,谁都不理解。

该跑的地方都跑过了,剩下的只是浮海居夷。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5.7)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9.14)

他说的海,是离他最近的黄海。黄海,古代两大港口,一个在今山东胶南市,一个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连云港有个孔望山,传说孔子在此望海)。九夷在淮河下游,今安徽、江苏一带。他想上哪儿?吴、越?还是更远的地方?这是赌气话。他很失望,也很绝望。

心情最坏的时候,他气得连话都不想说: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17.19)

孔子的无所遇,像什么?古人的说法,是“丧家之狗”。古人讲孔子周游列国,经常提到这个故事。它反映了孔子的真实处境。

孔子的话,充满自嘲,但不失冷静。

在无情的命运面前,他保持着清醒。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4-26
Re:(圣人游历)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结果让孔子非常失望,他没有分到祭肉。孔子是个通达的人,深知“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一步九回头,迟迟不肯离去。
濮阳境内子路祠中的“孔子师徒初入卫境”壁画

“孔子与卫——客居十载第二故乡”系列之一周游列国首站奔卫
公元前497年,孔子与弟子一行数十人,自鲁抵达卫都帝丘(今濮阳),开始了长达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生涯。
卫国商代已有,周灭商后,卫成周的姬姓封国。西周时,卫国统治中心在淇县、浚县一带。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公元前241年,卫元君迁都野王(今沁阳);战国时期,因卫都帝丘位于濮水之阳,更名为濮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为庶人,卫国灭亡。卫曾四徙其都,共历800余年,是秦统一后名义上仍存在的诸侯国。
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选在帝丘。“卫都帝丘今已无存,它早在西汉晚期就被黄河水淹没,深埋于地下,直至2005年,才因高城遗址的发掘,露出冰山一角。”濮阳市文史专家李中义先生道。
2009年3月9日,记者抵达濮阳,寻觅湮没已久的卫都帝丘。
从濮阳县城南行大约10公里,记者抵达五星乡高城村,这是个不起眼的小村,静卧于平坦、开阔的黄河故道上。该村老支书高自海把我们带到村南,指着一片青青的旷野说:“这就是原来发掘高城遗址的地方,早已回填了。”
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对高城遗址四面城墙进行钻探和试掘,当时开挖了4条探沟。“发掘时正遇濮阳市50年一遇的大洪水,工地发掘的探方全部成了水坑。”参与发掘的村民高奎生讲。后来只好打眼井排水,发掘困难,探沟都没发掘到底,最深探沟也只发掘了两米夯土。
自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发掘结果是:初步探明该遗址为一处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
这座城,城址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保存高度6~9米,城墙基础宽约70米,顶部宽20~30米,城墙外有一周城壕,北墙长约2420米,东墙长约3790米,西墙长3986米,南墙长2361米。古城址四面城墙顶部被4~5米厚的唐宋和明代淤沙层所覆盖,城壕和城内文化层被汉代厚6~8米的淤土层所叠压。
帝丘是个大城,据专家推测,它应是被西汉晚期一次黄河特大洪水冲毁淤埋。专家们因此设想,它既然是一次性地被洪水深埋于地下十几米,当时街道、宫殿布局会不会保存较好?将来发掘中会不会有惊世发现?能否为卫国历史研究提供更多资料?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916万平方米的高城遗址之上,现在散落着13个村庄,一派北方乡村恬淡气象。深埋于乡村之下的帝丘城,当年孔子抵达时,是什么样子呢?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为何选择卫?他曾对卫国抱着何等希望呢?
这一切,都要从头讲起。
结果让孔子非常失望,他没有分到祭肉。孔子是个通达的人,深知“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一步九回头,迟迟不肯离去。

为何离鲁奔卫?
孔子在鲁国从政,以司寇身份代理相事,干得有声有色,公元前498年,孔子策划的一个重要事件“堕三都”不幸失败,这改变了孔子为政的命运。
原来春秋中后期,鲁国有三种政治势力,一是鲁定公代表的公室,二是“三桓”代表的贵族,三是家臣势力。鲁定公受制于“三桓”,“三桓”又受制于家臣。鲁定公希望削弱“三桓”,“三桓”希望打击家臣。孔子就想利用这种矛盾,拆毁“三桓”家臣据以叛乱的三个城堡,并借此抑制“三桓”。但计划失败,孔子和鲁定公遭受打击。“三桓”对孔子有了戒心,联合对付孔子和鲁定公,再度把持国政。
第二年,即公元前497年,齐国送来歌舞美女80人,骏马120匹,诱使鲁国君臣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鲁定公由此不问朝政,怠于国事。
子路看到这种情况,劝孔子辞职,一走了之。孔子心存幻想,坚持再等等看。因为马上就是郊祭的日子,如果郊祭后仍能按“礼”的规定,把祭肉分给大夫,孔子还打算留下来。
结果让孔子非常失望,他没有分到祭肉。孔子是个通达的人,深知“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一步九回头,迟迟不肯离去。
孔子要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向去齐国,因为“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齐赠女乐”的事又大大激怒了孔子。向西奔卫,是他和弟子们认真商议决定的。
“鲁、卫是兄弟之国,卫国政治平稳,文化上有郑卫之音,经济上陶卫并称,都比较发达。”濮阳市文史专家孙德萱先生讲。
何为兄弟之国呢?卫国是鲁国近邻,与鲁国同为姬姓国家。鲁国为周公之后,卫国是康叔之后,周公、康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
卫国又有孔子好友蘧伯玉,他是卫国大夫,一生侍奉卫国三公(献公、襄公、灵公),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此前曾多次入住其家。
孔子选择卫国,与他的多位学生是卫国人也有一定关系。他的得意门生子夏、子贡都是卫国人,还有一些较知名弟子,如句井疆、琴牢、颜仇由等也是卫国人。颜仇由是子路妻兄,已在卫国做官。这些人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子路就很积极主张到卫国去,因为除了颜仇由外,他还有个连襟弥子瑕是卫灵公的宠臣。子路认为,可以通过蘧伯玉、颜仇由、弥子瑕等人,和卫灵公建立联系,很可能得到重用。
此外,卫国还有史鱼、公子荆、公叔发等一批不错的大臣,是孔子比较欣赏的。去卫国之前,孔子要么认识要么已久闻其名。
公叔发,即公叔文子,孔子认为他是个不苟言笑,不义不取的人。他死后以“文”为谥。有一次子路问老师,公叔发为啥能以“文”为谥?孔子说,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认为公叔发担当得起这个“谥号”。
孔子奔卫,是满怀希望的。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竟先后在卫国待了10年,使卫国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初入卫境行路教徒
孔子带弟子取道西行,几天后就进入卫国边境,他们先来到卫国的一个小集镇上,孔子举目四望,看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深感意外:“原来卫国很繁华呀,小集镇上也有很多人。”
孔子为什么会意外呢?因为当时卫国是小国,公元前659年卫文公执政时,齐桓公曾率各诸侯国士兵帮他兴建宫室,这就是《定之方中》一诗所歌颂的内容。孔子认为,卫国虽经卫文公治理,逐渐强盛起来,但在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下,仍是受人怜悯的小国。因此,他看到卫国小集镇人口稠密,心情开始变好。
弟子们看到老师高兴,也都兴奋起来。弟子冉求正专心地为老师驾车,听到孔子之语,回过头问:“老师,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怎么办呢?”孔子说:“想办法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求再问:“富裕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开办学堂,教育他们。”
孔子主张对民众实施教化,但教育必须有物质基础,他主张先富后教,这与管仲所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同一道理。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孟子说:“乐岁终年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仪哉?”意思是好年景老百姓日子还过得苦巴巴的,坏年头连活命都难。活下去尚且不容易,哪有闲工夫学习礼仪呢?
孔子与冉求说得高兴,便开始针对冉求的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冉求聪明稳重,也有从政才能,只是学习不刻苦。孔子说道:“求呀,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是通过学习才获得了知识。”

冉求辩解:“老师,不是我不喜欢你的学问,是我太笨,没力量学好。”
孔子说:“假如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路便走不动了,在我看来,眼下你却像是还没向前走呢!”这句话击中了要害,冉求有所醒悟。他默然走了一阵,又问:“老师,你此次被迫离开鲁国,难道没有怨恨吗?”
孔子叹道:“此番出走,是我自己的主意,我不怨天尤人,凡事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怨恨就没有了。不然,怨恨会越积越深。我谁也不怨恨啊!”话虽如此,孔子已是语带酸楚。
子贡跑到老师车旁,说:“老师,我们歇会吧。”孔子同意。子贡扶老师下车,问道:“老师,你此番离开鲁国,打算怎么办?”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应做到国有道鼎力相助,国无道则远避他乡。人生在世,必有所追求,不可昏昏然度春秋,茫茫然无所适从。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去奸佞,除邪恶,平欺诈,息战争,恢复周公礼制,实现天下为公。我此番离开父母之邦,就是去寻求实现理想的途径呀。对于一个无所追求、不知自己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
冉耕一向少言寡语,听到这儿问道:“君子和小人有何区别呢?”
孔子听到一向沉默的冉耕同学发问,很高兴,说:“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人则宽以待己,严于律人。”闵损也跑来问道:“老师,君子对待事业应持什么态度呢?”
孔子说:“君子对于事业,以合乎时宜为原则,用谦逊言论谈论它,
用诚实态度对待它,依照礼制实行它。”子路问:“君子也有怨恨吗?”孔子道:“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本事,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子路闻言诧异。孔子又补充道:“若说君子也有怨恨,那就是无所建树,空忙一生,不被人们称颂。”
朝见灵公话不投机
孔子来到帝丘,子路带着大家,来到妻兄颜仇由(又名颜庚、颜浊邹)的家。颜仇由禀告卫灵公。卫灵公大喜,认为孔子是名扬天下的圣人,此来定可为卫国效力。
卫灵公接见孔子,问:“你在鲁国拿多少薪水?”孔子说:“奉粟六万。”即六万小斗,合汉代两千石。卫灵公很爽快:“我也给你这么多。”
待遇不错,但卫灵公对孔子的真正来意尚不了解,并不给他官职。卫灵公问孔子:“夫子在鲁国为大司寇,弃官不做,不知作何打算?”
孔子说:“丘以为,人生在世,不必为无职位发愁,应该为无任职的本领发愁。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我所追求的是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
卫灵公说:“卫国自先祖文公大治以来,历经六代,始终未能强盛,我年事已高,仍有图强之心,用何方法可使国家强盛?”孔子用心听着,觉得卫灵公口气虽大,但似乎毫无信心,便含蓄地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必须怎样办,也没规定不准怎样办,怎样恰当便怎么办好了。”卫灵公似懂非懂。孔子感到话不投机。
虽不能“为政”,孔子在卫国过得还不错,他一方面多与贤者交往,一方面教导众弟子,并不寂寞。
不久,卫国发生了公叔戌叛逃事件。公孙戌是卫国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文子在卫国声望极高,“富而能臣”、“富而不骄”,可是他的儿子却既富且骄,灵公很烦他。公叔戌与他的同伙一起密谋,准备除掉卫灵公夫人南子及同党,被南子发现,于是卫灵公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同党。公叔戌先逃到他的采邑蒲(今河南长垣),企图顽抗,后又逃到鲁国,他的同党赵阳逃到宋国。
孔子到卫国后,出于对公叔文子的尊重,曾和弟子一起采集过他的言论事迹,和公叔戌也有交往。公叔戌被驱逐后,孔子与他的关系引起卫灵公的猜疑,卫灵公派了个心腹到孔子师徒住处,察看他们是否有勾结。这种情况下,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到陈国去试一试。
公元前497年年底,孔子和众弟子离开仅待了10个月的卫国,取道南下陈国。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4-26
Re:(圣人游历)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来源
孔子周游列国,需要经费,那么,这些经费从哪里来呢?这经费来源,可能来自教学时的收入、做官时的俸禄,也不排除来自政府的资助,以及个别富裕学生所做的奉献。现有文献显示,政府资助在孔子初游列国时提供了关键支持,而传说中的有钱学生子贡,其实出生很晚,发财更晚,他最多只能为孔子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些补贴。
    私学收入
    私学不同于官学。周朝官学,专教贵族子弟,培养礼节和为官之道,不但不收学费,还管饭。而私学是民营的,财政不补贴,政府不资助,除非办学者非常有钱,否则不可能不收学费。孔子的私学,学费怎么收,收多少,是个问题。目前唯一的一手资料,只有《论语·述而》里面孔子无意中透露的这一句:“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
    传统说法,“束”就是一束,有10条;“?”就是干肉。意思就是凡是交了10条干肉作学费的人,我没有不教的。按照这种说法,孔子办班近30年,进账应该不少。
官学收入
    孔子办私学,具体收入不可考,但他在官学里教书时,却有明确的薪水记录。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私学已经停办,在鲁国也做过了几年官,不得志,前往卫国寻求机会。卫国国君卫灵公很赏识他,请他当官学的教授,教贵族子弟诗书礼仪和为政之道。孔子非常高兴。
    卫灵公问:“您在鲁国做官时,鲁君给多少年薪? ”孔子说:“俸粟六万。 ”于是卫灵公也按年薪六万给他发工资。粟,即谷子,或者叫小米,是那时候的主粮。六万小米,究竟是六万斤,还是六万升、六万斗、六万石呢?唐朝人张守节给《史记》做注,说是六万斗。按照周朝的斗的标准合算,相当于90吨小米。按照当时人的饭量,年薪90吨小米,够将近280个人吃一年。由此可见,卫灵公待孔子不薄,孔子在卫国官学教书,拿的薪水不低。
    政府资助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31岁开始。那时候,他正在山东曲阜办私学,大概给学生讲课遇到难题了,在鲁国找不到答案,决定动身去一趟当时所有诸侯国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阳。
    从山东曲阜去河南洛阳,全程不到500公里,但在当时并不容易。好在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南宫敬叔,哥哥是鲁国大夫,父亲也曾做过鲁国大夫。他听说老师要去首都考察,便跑到国君那里,先把孔子夸成一朵花,然后又说:“俺老师这回去洛阳,是想找寻一个答案,那就是咱们周朝当年为什么会兴旺,现在为什么会衰落。这个答案要是找到了,对咱们鲁国可是非常有利,所以俺老师要做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课题,您干嘛不给他提供点儿课题资助呢? ”
    国君觉得有道理,大笔一挥,批给孔子一辆马车,两匹骏马,还配了一名司机,路上的经费国家全包,另外让南宫敬叔也跟着孔子一块儿去。到洛阳后,孔子拜访老子,请教苌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顺利返回鲁国。
    他人赞助
    除了政府资助以外,他人赞助也是一项。鲁国大夫季孙氏,曾经一次性送给孔子师徒小米1000钟,也差不多是90吨。
    孔子的学生当中,子贡给人的印象一贯是很有钱的,很多人都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子贡从经济上做了不少贡献。其实,子贡比孔子小得多,当孔子周游齐国、卫国等诸侯国的时候,他刚出生,没机会给老师提供赞助。
    事实上,孔子50多岁时候,在鲁国已经为官几年,先后做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手里应该也有一些积蓄,此后去卫、宋、陈、蔡等国,即使没有赞助,也未必不能自力更生一段时间。比如,给别人家主持丧事就是一项。
    孔子周游列国,他所周游的,不过现在山东、河南等两三个省而已,足迹所至,不出中原。不过,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某个国家一般都要居住一段时间。并不是每个诸候国都会给予礼遇,再加上交通落后,所以,孔子的旅游经费有时候并不很充裕。 李开周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4-26
Re:(圣人游历)孔子周游列国的尴尬与笑柄
孔子周游列国的尴尬与笑柄——孔子周游列国未能成功说服一个列强和国君,因为列强们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从不考虑与她国的共同发展与和谐

因为他想宣传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但那个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各国多想能拥有更多的土地,只有进行战争.所以不可能听他的 ,孔子的政治主张当时显得很迂腐。

当时是战争频繁的时期,大国欺负小国,小国要发展自强。孔子却要先行礼仪,感化他人,是无法行得通的。

当时各国急于要加强军事和经济,孔子却要先搞思想教育,要大家循规蹈矩。

孔子也确实对军事和经济不懂。不明白生产关系如何调整、财政税赋如何整顿、军队如何训练。与管子相比,差距是十分大的。

春秋,也是每况愈下。卫灵公在位时,由于用人得当,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 有点太平景象。孔子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往了,就此阐 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论语》说: 子适卫,冉有仆(驾车)。子曰:“庶(人口稠密)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子路》)


来到帝丘,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 大有作为之君,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 孔子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 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乘次车,招摇过市。孔子对 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再申“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但相比之下,在孔子访问的 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在别国不利时,总是回到卫国, 卫国算是给孔子温暖最多的国家,他在那里几进几出,呆的时间也最长。

除卫国外,孔子还到过匡、蒲、陈、曹、郑、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拜见过大 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 刚从卫国出来,到达匡邑,孔子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 孔子又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刚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 又被蒲人围住,幸弟子力战,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又去曹,曹国不容;遂往宋, 刚在一棵树下演礼,宋国权臣桓囗因从前孔子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 迎。匆匆跑到郑国,弟子逃散,行李落拓,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 有人告诉说:“东门外有个人,两腮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像禹。 然而更像落拓潦倒的丧家之大。”言下之意,是说孔子以古贤圣人相标榜,却无人 赏识,落得个丧家之大的下场。又到陈国,陈囗公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 孔子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的学说只合在 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礼容,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 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方至陈 蔡之间,孔子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一连七日,粮草罄尽,从者大病,莫能兴起。 最后得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楚昭王召请孔子,欲以书社之地封孔子,还没让 孔子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因令尹子西的反对而撂浅了。无奈只好又回到卫国, 等待回国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 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雍也》) 他学六艺、知天命,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这是“知之”;四出寻 求推行主张的机会,这是“好之”;在求索过程中,虽处处碰壁也不气馁,这就是 “乐之”。孔子曾描绘游历时的情形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即其“好之”“乐之”精神的形象说明,任凭环境多险恶,打击多大, 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缩。甚至还乐在其中,传道授业不息。被围于匡,弟子焦急, 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之人(指自己)不得闻于斯 文;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逼于桓囗,他说:“天 生德于予,桓囗其如子何!”(《述而》)最可歌可泣的是,困于陈蔡时,弟子又 饿又病,孔子面有菜色,但他依然讲学论道,弦歌之音不绝。子路愤愤然说:“君 子亦有穷(走投无路)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接著他问子 路:“《诗》曰:‘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子路答曰:“我听说为 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报之以祝,夫子累德、积义、怀美已经很久了,何以如 此倒霉?”言下有怀疑夫子之道之意。孔子说:“如果仁者必然得到信任,哪有饿 死首阳山的怕夷叔齐?如果智者必定达到目的,哪有剖心而死的王子比干?”孔子 明知有了好学间、好品行不一定得到赏识,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召
子贡,子贡认为“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曲高和寡,要孔子改变主张,降 低高调。孔子坚决拒绝,说:“君子只管探求大道,建立理论,不能随俗媚世!” 最后召颜回,颜回说:“不容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吾羞也。

道已大明,而当局者不能用,是有国者之羞。不容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直乐得孔子恨不得贫穷的颜口成为富翁,自己好给他当管家。 穷而更坚,老当益壮。孔子就是这个性格,不管穷通否泰,都守道弥坚,追求 越笃。尽管颠沛流离,而志不稍贬,学不暂停,坚持不懈地教学和布道,始终吸引 著一大群弟子,随他南北东西,出生入死。这种精神,曾引起遁世者的不解和讥笑, 他在蔡国迷路,长沮、桀溺拒绝为他指路;荷囗丈人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楚狂接舆追在他后面狂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 而已而,今之为政者殆而!”但是,他汲汲救世,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曾赢得人们 的赞许。仪封人见过孔子后,满怀敬意地说:“天将以夫子为木择!”木择,是宣 行教化时用的木铃铛。仪封人认为,孔子是上天派遣来宣扬仁义礼乐的光荣使者! 这确实不是过誉之辞。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 这是当时鲁国另一位贤者柳下惠的名言,用来检讨孔子似乎非常合适。岂止孔子, 对于整个专制社会下的士大夫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时社会,“以强凌弱, 以众暴寡”;公室衰微,大夫擅权,陪臣执国;上下荒逸,风俗颓废……不仅鲁国, “滔滔者天下皆是”(《微子》)!在这个罪恶堕落的社会里,除非人们变得比它 更加堕落,否则就不能适应,更莫望要出人头地了!孔子既不屑作同流合污、乱中 图利的投机分子;又不愿作那避世肥遁、高尚其事的山林隐士,留给他的自然就只 有碰壁和失败了。四处碰壁的境遇,使这位垂暮老人,难免不有故国之思。就在他 68岁那年,他的弟子冉有在鲁国干出了成绩,赢得了季桓子的继承人季康子的赏识, 在他的建议下,鲁国派出特使隆重将孔子从卫国迎回,终于演完了周游列国的悲壮 一幕。

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故国首都,江山未改,景物已殊。鲁定公、季桓子都已 谢世,鲁哀公继位,季康子辅政。但对于孔子,季康子同样是叶公好龙似的尊贤。 他一不采纳孔子的政见,二不委任孔子以要职,而是尊之为“国老”,丰爵厚禄, 冠冕堂皇地将他束之高阁。孔子68岁回鲁,73岁去世,在鲁国又生活了五年多。时 间虽短,但却是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总结时期,亦是他在认识上 进一步纯熟的阶段。这时,孔子已经历了“60而耳顺”这个不思而能、不虑而知的 直觉思维阶段。将这种纯熟的认识能力与其它知识、修养相结合,孔子又成功地实 现了“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知行合一的飞跃。“矩”有多层含义,首先是道 (或规律),如日月运行,四时交替,矛盾转化,社会变迁等等,即所谓天道、地 道、人道。孔子对它们能了然体认,并行之不悖,即《周易•乾文言》所谓:“夫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 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准确认识、预见 和实行。“矩”还包括他自己“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以 及与之相联系的种种准则。“矩”还包括世态炎凉。人心善恶的规则。

“70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是他妥善地将知与行、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合理地统一起来, 既不因不合时宜而处处碰壁,也不至于放弃原则而有屈己就人之羞。孔子曾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正是他这一时期 无可奈何的境遇和心情的真实写照。“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其说是孔子认识 和修养的高度升华,不如说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辛酸总结!


“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使孔子进入了另一个静宁、安闲的时期,那 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时时牢记天道,保持天赋的使命感, 依照仁者爱人的准则,游心于六艺之间。他的晚年,除了偶尔作些回答“哀公问政” (《为政》)、“季康子问政”(《颜渊》)、“冉有问政”(《季氏》)等顾问 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弟子切磋学问和著书立说上。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