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49阅读
  • 0回复

浅析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修行僧
 

发帖
2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6
  内容摘要: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传承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极大。地方文化可以说是最亲近的母语,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生成作文的最优质的资源。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乡土文化的开发意识、链接作文教学的生长点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几个方面,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使学生获得文化的熏陶和启迪,让作文教学浸润在乡土文化的境界中。
  关键词:乡土文化 资源 作文教学

  作文难,文难作。”这句话大概所有的农村语文教师都有同感。笔者也经常遇到作文课上学生抓耳挠腮、苦思不得的场景。然而,是什么导致如此呢?农村作文教学的出路又在何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笔者以为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挖掘乡土资源应可成为农村作文教学的突破点。所谓乡土资源,吴刚平教授的定义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对广大农村学校而言,所处之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像农田果园、奇花异草的自然资源,像张謇故里,倭子坟式的鲜活的文化资源,像除夕贴对联,正月半捉毛虫的民间风俗,类似于雪地捕鸟、烈日下粘知了的农趣,更贴近乡村学生的生活,是和课程标准契合度最好的资源,是生成作文的最优质的资源。 我作为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硬件设施比较落伍的情况下,寻找身边有利的乡土资源,并将其融入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创作情感,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益。

  一 采集乡土语言。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资源,方言可以反映出人们思考和理解世界,有助于学生表达某些概念和思想,利用方言作文法,有助于学生把生活中的“内容”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有效解决学生作文中的表达关。学生没有了语言表达障碍,写作热情自然就高涨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关注生活,最终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学生既解决了语言表达的障碍;也了解了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在作文前,我让学生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农村学生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不仅增强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我们南通的方言本身就极具特色,南通电视台的“总而言之”栏目更增添了南通方言的神韵。孩子们在作文时偶尔出现一两句方言既方便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又不失增添了幽默与诙谐,还体现了作文来源于生活。在谈亲情的作文中,学生为了表达出父母对他的爱,用上了方言的称呼“小宝侯”“小伢儿”等,字里行间无须多着墨那浓浓的亲情就浸润纸间。在介绍家乡地名时,“五步口”、“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给作文添了不少生趣。

  二 寻访乡村风采。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情。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收集材料,采访、图书资料查阅、上网查阅,同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所收集的素材: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收集、照片、录音等形式,使资料更趋完整和可参考性。学生收集的资料五花八门,有名称的民间故事素材,有习俗的素材,也有风物的故事素材,在教学指导环节中,我通过有效的想象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故事的改编和扩充,使学生以搜集的资料为本,想象为源,创造出一篇篇精彩的作文,如《白狼的传说》、《大圣借狼山》等。曹公墓的骑马塑像也被孩子们引入作文,把抗倭英雄描写的威风八面,有血有肉。每年清明到张謇墓前扫墓,孩子们通过参观张謇博物馆,聆听张謇的生平介绍,了解一位爱国状元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感人事迹,生发出许多感想,溢于笔端。

  三 了解乡风民俗。
  在农村,乡风民俗式节日应接不暇:正月里拜年祝寿说吉祥话;三月扫墓“插清明”;吊唁屈原吃粽子;七月初七观银河,牛郎织女会鹊桥;八月中秋吃月饼;九九重阳敬老人;腊月家家忙过年。还有小孩过周岁,婚嫁迎娶中的闹洞房、哭新娘等等,构成了灿烂的乡土文化,是农村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孩子们留意,教孩子们筛选,其中该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入文。很多的时候,孩子们对此熟视无睹,犹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对此,我常提醒孩子们留意身边的这些乡风民俗,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节日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并将其当作一次次的作文契机,每当孩子们群情激奋,我便予以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一篇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你看一个学生写的《小姑的哭》的日记里这么一段话多有意思:小姑同姑爷回娘家来了,我抓住她就问:“小姑,昨天你打扮得真漂亮,像白娘子咧!可上迎亲车时,你为什么大哭起来,还不肯上车呢?”一家人全笑了,小姑怪不好意思的,她悄悄地告诉我:“婷婷,小姑当时看到了你,想到我不能天天跟你在一起玩了,一伤心忍不住就哭了。”噢,我明白了,原来小姑的哭是因为舍不得我。可我又看见奶奶在偷偷地笑。吃过饭后,我缠住奶奶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奶奶说:“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出嫁的姑娘都要哭,奶奶那时候哭得还要厉害呢!”我恍然大悟:小姑的哭是假哭!

  四 俯首躬耕桑田。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在作文教学中我同样信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教学做合一”是要求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就是强调“行”,强调实践;把教学和实践,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求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和检验真理,在知识源头上做学问。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让学生们学做小农民,通过俯首躬耕桑田,来体验农耕文化。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学做小型农活,如种花草、蔬菜、养蚕等,深切感悟到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风筝也是南通乡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在阳春三月,孩子们精心制作风筝,携着自制的风筝奔跑于蓝天下,那份快乐是任何说教都无法达到的效果。为让学生留下那些“感受”,学校开辟了《乡情》习作园地,并结集出版了学生优秀习作集《乡情》等。
  没有对生活的留心观察与切身体验,不把孩子们从“二点一线”的樊笼里放飞到灿烂的现实社会中去,哪来得了真情实感?哪来得了个性的作文?走向乡土,融入乡土,如今乡土文化已日渐成为农村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作文不是“纸上谈兵”,应当“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学生们通过乡土文化的滋润,触摸到了生活,攫取到了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写作题材。更为重要是,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和懂得了不少人情事理,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常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1.崔峦: 《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四个关系》
  2.朱国忠:《课程“内资源”的整合开发——综合性学习与作文同构共生》,《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5期.安彩娣:《构建以“活动——作文——育人”为特色的作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12期<BR>4.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